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 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宿迁市钟吾医院接受治疗的 150 例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75 例。对照组患者按指南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升级或降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18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鼻部症状总 评分( TNSS )、哮喘日间症状评分(DASS )、哮喘夜间症状评分(NASS )、健康生活相关量表(RQLQ)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17 (IL-17 )、白细胞介素 -33(IL-33 )、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均降低,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 疗后两组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G4(sIgG4)及 CD3+ 、CD4+ 百分比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变应性鼻炎伴哮 喘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平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 患者呼吸道受感染后出现过敏反应所引发,常见于青年、 中年人群,会对患者身心造成损伤,影响其日常生活。当 前药物治疗为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多 采用抗组胺和糖皮质激素进行对症治疗,可在较大程度上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其仅能抵抗过 敏反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再次接触 变应原极易复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给予患者标准化的 变应原疫苗,并逐渐增加剂量,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耐 受,重建免疫平衡,进而缓解相关临床症状,从根本上避 免疾病复发 [1] 。本研究旨在探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 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宿迁市钟吾医院接受治疗的 150 例变应性鼻炎 伴哮喘患者分两组,各 75 例。对照组患者病程 1~5 年, 平均(2.43±0.62 )年;男性 39 例,女性 36 例;年龄 18~40 岁,平均(25.83±4.26 )岁;BMI 18~26 kg/m2 ;平 均(23.73±2.14 )kg/m2 。观察组患者病程 1~6 年,平均 (2.61±0.57 )年;男性 40 例,女性 35 例;年龄 18~42 岁,平均(26.21±4.06 )岁;BMI 18~27 kg/m2 ;平均(23.41±2.22)kg/m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变应 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年,天津)》[2] 中变应性鼻 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3] 中哮喘的诊断 标准;过敏原检测为尘螨;非哮喘急性发作期;能够依照 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排除标准:药物、酒精依赖史;免疫 水平紊乱;严重感染;参与其他研究;治疗中途失访。宿 迁市钟吾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本研究试验设计,并 以批准实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指南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升级 或降级治疗,其中鼻炎按照《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 年,天津)》[2] 阶梯治疗方案进行升级或降级治疗; 哮喘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3] 阶梯治 疗方案进行升级或降级治疗。基于上述基础,给予观察组 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60012.规格: 2 mL/ 瓶;粉尘螨滴剂 1 号:蛋白浓度 1 μg/mL;粉尘螨滴剂 2 号:蛋白浓度 10 μg/mL;粉尘螨滴 剂 3 号:蛋白浓度 100 μg/mL;粉尘螨滴剂 4 号:蛋白浓 度 333 μg/mL;粉尘螨滴剂 5 号:蛋白浓度 1 000 μg/mL) 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舌下含 1~2 min 后吞咽。递增期为 治疗 1~5 周,治疗 1~3 周分别使用 1、2、3 号滴剂,每周 1~7 d 以 1、2、3、4、6、8、10 滴剂量进行递增, 第 4、5 周则使用 4 号滴剂,3 滴 /d。维持期为第 6 周至治疗结束,使用 5 号滴剂,3 滴 /d。两组患者均共治疗 18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于治疗前 后使用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 )[4] 评估两组鼻炎症状, 依照无、轻、中、重度为喷嚏、流涕、鼻塞、鼻痒 4 大症 状分别赋予 0、1、2、3 分,总评分 0~12 分。使用哮喘日间 症状评分(DASS )[5]、哮喘夜间症状评分(NASS )[6] 评 估两组患者哮喘症状,其中 DASS 评分标准:无症状、轻 微哮喘、频繁发作、持续发作分别赋予 0、1、2、3 分;NASS 评分标准:无症状、因哮喘症状憋醒 1 次、经常憋醒、持 续发作无法睡眠、无法平卧分别赋予 0、1、2、3、4 分。使 用健康生活相关量表(RQLQ)[7] 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量表由 28 个项目组成,每项评分 0~6 分,总分 168 分, 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②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后晨起 空腹状态下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 5 mL,取部分外周血于 室温状态下进行离心(3 500 r/min,10 min),取血清,以 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G4(sIgG4)、白 细胞介素 -17(IL-17)、白细胞介素 -33(IL-33)水平。 ③免疫功能。取②中剩余血清,以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 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取②中剩余 外周血,以流式细胞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桂械注准 20222220455.型号:BF-710 B3R1)检测 CD3+、 CD4+ 百分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 数据,计量资料(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 子及免疫功能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 配对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 sIgG4 升高,血清 IL-17、IL-33 均降低,观 察组各项炎症因子变化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 IgA、IgM 均降低,CD3+、CD4+ 百分比均升 高,观察组上述免疫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病因相似,变应性鼻炎伴哮喘主要 指同时发生在鼻黏膜和支气管黏膜的过敏性炎症,临床通 常强调两者的协同治疗。当前临床尚未探明其具体的发病 机制,免疫水平紊乱为主要发病原因,常规药物治疗可对其 症状进行一定改善,但该类药物长期用药易产生耐受性, 且患者易出现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因此,临床亟需 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
特应性免疫治疗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的变应原提取物, 初始剂量较低,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用药剂量,并长 时间不间断用药,诱导机体建立致敏原耐受,对危险因素进 行控制,预防变态反应的发生,同时还可抑制疾病进展, 降低变应性鼻炎向哮喘进展的概率,避免多重过敏,对疾 病的急性发作起到一定预防作用,减少相关并发症,有效 缓解其临床症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进一步提升[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NSS、DASS、NASS、RQLQ 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用特异性免 疫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在接触到变应原后,患者机体中 IgE 可介导组胺释 放, 刺激炎症因子及 T 淋巴细胞表达异常, 加重鼻黏膜损 伤,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病变 [10] 。CD3+ 是机体重要淋巴细 胞, 随机体免疫能力的提升, 其水平升高;CD4+ T 淋巴细 胞可为机体 T 淋巴细胞增生提供良好条件, 对免疫功能进 行调节。IgA、IgM 含量能够反映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的含量,其水平异常升高,主要由于炎症感染、自身免疫 系统疾病引起 [9] 。特应性免疫治疗通过脱敏治疗,促使患 者对变应原的耐受性增强。同时患者免疫系统获得平衡, 再次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具备有效免疫能力,保护免疫系 统不再轻易紊乱 [10] 。sIgG4 为 IgE 的阻断性抗体,能够对 IgE 生理活性进行有效阻断,还是 IgG 的抗过敏非炎症亚 型,具备抗过敏效果,其表达水平高低与患者疾病相关症 状改善情况密切相关;IL-33 可促使炎症因子释放, 诱发哮 喘;IL-17 可提高机体炎症因子与其他趋化因子表达水平, 加重机体炎症反应。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患者变应性疾 病自然长期病程进行改变,促使机体产生 sIgG4.阻断过 敏原与效应细胞表面 IgE 结合,降低免疫反应亢进,进而 缓解鼻黏膜组织损伤,降低机体炎症因子释放,抑制患者 机体炎症反应发生 [11]。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 患者血清 sIgG4 及 CD3+、CD4+ 百分比更高, 血清 IL-17、 IL-33、IgA、IgM 更低,提示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用 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可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平衡,降低炎症 因子表达水平。
综上,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 案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平衡, 降低炎 症因子表达水平,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栋 , 邢雁飞 , 寻满湘 .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变应 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河北医学 , 2019. 25(2): 255-259.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 中华医学会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 年 , 天津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6. 51(1):6-24.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016 年版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2016. 39(9): 675-697.
[4] 苏莹 , 徐能 , 黄海平 , 等 . 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疗效的临床 评估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 2022. 35(3): 291-295.
[5] 王鹛嵩 , 吴海涛 , 黄学彬 , 等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 炎伴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经济性分析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杂志 , 2016. 30(7): 538-542.
[6] 卢蓉蓉, 张兰, 郑洁, 等.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伴 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J]. 医学研究杂志 , 2023. 52(4): 138-147.
[7] 孙熙燕 , 张会平 , 张红健 , 等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鼻 炎伴过敏性咳嗽病人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蚌埠医 学院学报 , 2020. 45(9): 1228-1232.
[8] 顾俊 , 郭建林 , 严华 .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平 衡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J]. 河北医药 , 2020. 42(6): 896-899.
[9] 江育蔺 , 王心悦 , 唐隽 , 等 . 珠三角地区变应性鼻炎和/ 或支气管 哮喘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J]. 中山 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2022. 43(1): 18-26.
[10] 房丹丹 , 锡琳 , 高云博 , 等 . 变应性鼻炎皮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 治疗过长延迟注射的剂量调整新方案疗效分析 [J]. 中华耳鼻咽 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23. 58(9): 863-870.
[11] 邓邦鱼 , 赵云霞 , 尤易文 . 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 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研究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 志 , 2015. 29(12): 1090-10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