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针刺蝶颚神经节联合四缝穴点刺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43例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02 17:30: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蝶颚神经节配合四缝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3 例确诊患者采用针刺蝶颚神经节配合四缝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7d1 次,4 次为1疗程。结果 43 例患者中 , 显效 24 例(占 55.81% ),有效 15 例(占34.88%),无效 4 例(占 9.30%),总有效率 90.7%。结论 针刺蝶颚神经节联合四缝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标本同治, 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蝶颚神经节;四缝穴;小儿变应性鼻炎

本文引用格式:刘焕鑫 , 赵兴林 , 曹洪福 , 等 . 针刺蝶颚神经节联合四缝穴点刺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 43 例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2):197,199.

\

0引言

变应性鼻 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 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 I 型变态反应,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变应性鼻炎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有关 [1]。临床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鼻鼽”范畴。该病在儿童中极为常见,笔者采用针刺蝶颚神经节配合四缝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 43 例,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3 例患者来自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0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男性 17 例,女性 26 例,年龄最小 4 岁,最大 12 岁,平均(6.7±2.6)岁;病程最短 4 个月,最长 5 年,平均(2.2±0.7)年。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据参照 2011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制定的《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 拟定。

2治疗方法

嘱患者坐位,术者坐于其侧后方,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35mm×60mm 不锈钢毫针。针刺路径遵循李新吾提出的路径 [3]。从颧弓与下颌骨冠状突间骨间隙刺入,直刺约 55mm, 穿过咀嚼肌肌群(咬肌、颞肌),从上颌骨后缘与蝶骨外翼板围合成的翼上颌裂进入蝶腭神经节所在位置—翼腭窝,待患者产生酸麻胀痛等针刺感觉,并向鼻方向传导后停止进针。针刺双侧蝶颚神经节,留针 10min。每周治疗 1 次,4 次为 1疗程。出针后点刺四缝穴。

四缝穴取穴方法:采用针刺四缝穴,取穴参照《经络腧穴学》[4] ,在手指第 2 - 5 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1 手 4 穴。操作方法:嘱患儿双手自然伸开,手心向上, 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针刺该腧穴,针刺深度约 0 . 5 mm,双手拇指、食指挤压腧穴,挤出淡黄或透明色液体,遵循血变而止的原则,待挤出正常颜色的血液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防止出血。每周治疗 1 次,4 次为 1 疗程。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
主要疗效评定标准 [2]:疗效指数 =( 治疗前评分 - 治疗后评分 )/ 治疗前评分 ×100%。显效:下降指数≥ 66%;有效:下降指数为 26%~65%;无效:下降指数≤ 25%。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 本组总病例数 ×100%。

3.2治疗结果
43 例患者中,显 效 24 例(占 55.81 % ),有 效 15 例(占34.88%),无效 4 例(占 9.30%),总有效率 90.7%。

\

4体会

小儿变应性鼻炎在中医里属于“鼻鼽”的范畴。金代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 . 卷一》中阐述:“鼽者,鼻出清涕也”,“涕,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则明确了鼻鼽的临床典型特征。关于鼻鼽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观点不同,其中多数医家认为该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基础 [5]。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是 20 世纪 60 年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李新吾教授最早发现并应用于临床。蝶腭神经节系属于三叉神经的第2支(上 颌支),为感觉神经,主要由感觉神经所支配,但也有部分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参与。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因而能使鼻黏膜及海绵体内血流量变小,腺体分泌物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扩张血管功能,能使海绵体内过分充血,鼻黏膜膨大,腺体分泌物大量增加。因此蝶腭神经节具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针刺其可唤醒中枢恢复对末梢再控制的能力,以保持两者继续维持平衡,可以缓解鼻痒、喷嚏、和鼻黏膜肿胀等症状 [3]。

临床观察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除了鼻症状外,还多伴有挑食、纳差、腹泻或便秘、舌苔厚腻等症状;临床治疗多关注于肺本脏,而忽略脾脏调理的重要性。四缝穴为经外奇穴, 在《针灸大成》已有记载:“四缝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6],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将其广泛应用于小儿消化类病症,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疳积和厌食症的重要腧穴。四缝穴位于手四指内中节,传统医学认为食指属木,木可克土,中指属火,火可生土,无名指属土为本脏,后天之本,小指属水, 为先天之本 [7],且四肢为清阳之末,脾主四肢,针四缝具有调和气血,健运脾胃之效。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四缝穴为手三阴经所过之处,而全息理论认为四缝穴既处于指掌节肢的胃穴腹侧位置,又位于近端指关节两节肢的交界处,同时能与上、中、下三焦或胃部、头部和足部相对应 [8],故点刺四缝穴可激发经气,畅通百脉,疏利三焦,调整脏腑。现代研究也表明 , 针刺四缝既可以促进机体消化吸收,改善胃肠蠕动,促进纳食增加 [9-10]。 研究 [ 11] 证实,针刺四缝穴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机体代谢,还有抗炎和调节体液成分的作用[12]。现代临床上将四缝穴广泛运用于治疗消化科以及小儿呼吸科病症,且已扩展到成人内、外、妇科等,疗效显著 [13-14]。治疗小儿应急性鼻炎,通过刺激四缝穴,可健脾和胃,起到培土生金之效,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针刺蝶鄂神经节可改善局部症状以治标,点刺四缝穴培土生金调整脏腑以治本,二者联合可扶正祛邪, 标本同治,缩短治疗时间、发病时间及频率,延长疗效持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勇泉, 孙爱华. 耳鼻咽喉科学[M].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 .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46(1):7-8.
[3]李新吾.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鼻 3”穴位治疗鼻部疾病的机制分析及有关针刺方法的介绍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25(3):193-196.
[4]刘清国 , 胡玲 . 经络腧穴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203.
[5]胡蓉 , 唐森 , 刘怀 , 等 . 艾灸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 : 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国针灸,2016,36(08):815-819.
[6]杨继洲 . 针灸大成 [M]. 卷 7.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34.
[7]李克曲. 点刺配足三里治疗婴幼儿腹泻 415 例[J]. 中国针灸,1995(06):40.
[8]张颖清 . 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 [M].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2:10.
[9]梁繁荣 , 夏晓红 , 彭晓虹 , 等 .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巧证多中必随机对照研究 [J]. 中围针灸 ,2006,26(1):3-7.
[10]胡亚美 , 江载芳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7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75-1277.
[11]范华 , 邹文凯 , 周士伟 . 针刺四缝穴对厌食症患儿尿半乳糖耐受试验及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J]. 中医儿科杂志,2008,4(3):40-42.
[12]陈达灿 , 范瑞强 . 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97-329.
[13]王云娜 . 四缝穴古今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 [D]. 广州 :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14]冯 罡 . 四 缝 穴 点 刺 放 血 治 疗 寻 常 型 银 屑 病 49 例 [J]. 中 国 针灸 ,2015,35(06):603-604.

《针刺蝶颚神经节联合四缝穴点刺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43例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2/20181102053114629.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41.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