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哮喘治疗中采取不同雾化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改为氧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以及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
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肺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綦梅伶,张魁.不同雾化方式在小儿哮喘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59+61.
0引言
儿童哮喘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气道的高反应性。通常认为白三烯在患儿呼吸道炎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引发小儿哮喘的重要因素
[11o临床中针对小儿哮喘患者常采取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该给药方式可促使药物在患儿炎症部位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患儿气道梗阻反应。本次研究将分析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应用不同雾化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诊治的小儿哮喘患者9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资料: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1-11岁,平均(5.2±0.2)岁;病程1-9个月,平均(3.1±0.2)个月。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12岁,平均(5.1±0.4)岁;病程1-0个月,平均(3.0±0.4)个月。两组患儿的线性资料对比较为均衡(
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止咳、祛痰、平喘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生理盐水混合后,应用压缩泵雾化器行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改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同对照组患儿一致,两组患儿均于每日接受雾化吸入治疗2次,15-20 min/次,两组均以7天作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
1.3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17.0处理,均数士标准差用怎±s)表示,实施
t检验,将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照。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分别为:FEV1(1.52±0.19)L、PEF(3.68±1.72)L/s、FEV1/FVC(51.26±20.03)%;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分别为:FEV1(1.57±0.96)L、PEF(3.72±1.67)L/s、FEV1/FVC(50.39±21.26)%。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分别为:FEV1(2.11±0.93)L、PEF(5.91±1.84)L/s、FEV1/FVC(72.42±22.51)%;对照组患儿治疗之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分别为:FEV1(1.87±0.68)L、PEF(4.73±1.26)L/s、FEV1/FVC(64.19±20.31)%。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
2.2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比照。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为:hs-CRP(14.29±3.01)mg/L、TNF-a(24.52±3.71)pg/mL、IL-6(906.54±121.35)pg/mL;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为:hs-CRP(14.31±2.62)mg/L、TNF-a(24.36±3.82)pg/mL、IL-6(909.19±161.57)pg/mL
o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高(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为:hs-CRP(8.00±1.24)mg/L、TNF-a(8.03±1.26)pg/mL、IL-6(42.16±11.37)pg/mL;对照组患儿治疗之后各项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为:hs-CRP(11.78±2.26)mg/L、TNF-a(15.64±2.31)pg/mL、IL-6(100.37±19.52)pg/mL。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高(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
3讨论
临床中,针对小儿哮喘优选治疗方案为激素治疗,布地奈德是临床中常用的激素类药物,该药物对于患儿局部炎症具有良好疗效。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能够同糖皮质受体靶进行结合,可对靶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因此能够对哮喘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及释放产生抑制性作用
[2]。通过行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气道内的高反应性,同时可有效改善患儿气道痉挛。而氧驱动雾化吸入是将氧气作为雾化吸入中的驱动力,通过高速的氧流量形成负压促使药物直接转化为微小颗粒,并进入患儿的气道深部。该雾化方式的雾化颗粒较小,能够降低水蒸汽吸入后对于氧浓度产生的影响,因此可降低湿气对于患儿呼吸道产生的阻力,有利于改善治疗期间患儿呼吸道刺激作用。并且氧驱动下可增加药物在患儿呼吸道的沉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而超声雾化方式中,将超声波作为药物驱动力,同氧驱动方式相比,超声雾化方式下的雾滴体积相对较小,因此所含药物的成分减少,同时治疗期间容易引发患儿肺水肿同。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儿通过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该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患儿更优。进一步表明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在小儿哮喘治疗中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哮喘患儿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巍巍.雾化吸入抗NGF缓释微球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疗效探讨[J].重庆医学,2018,47(30):3854—3857+3862.
[2] 赵娟.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伴有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8,15(05):909—911.
[3]赵宁.布地奈德雾化联合胸腺肽a-1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07):927—9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