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12:01: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偏头痛通过头痛宁胶囊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治疗对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 100 例分为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疗程为 1 个月) 与观察组(口 服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疗程为 1 个月) ,每组 50 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观察 1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治疗前 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大脑血流灌注情况,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 组显著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 各领域评分、大脑后动脉( PCA ) 、基底动脉( BA ) 、椎动脉( VA )与大脑前动脉( ACA ) 、大脑中动脉( MCA )平均血液速度均较 治疗前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短于) 对照组(均 P<0.05 );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8.00% 和 4.00% ) 经比较,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显著, 能够改善其脑血流灌注情况, 使患者 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且用药安全性好。

  关键词: 偏头痛,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头痛宁胶囊,生活质量

\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患者会存在偏侧 发作性头痛,中、重度搏动样疼痛,一般持续时间为 4~ 72 h,且伴随恶心、呕吐、声敏感与光敏感等症状,影响 其日常生活与工作。药物治疗是偏头痛的常规临床治疗方 式,西医多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可以阻断钙 离子通道,防止细胞内钙负荷过量,从而缓解脑血管痉 挛,改善脑血液循环,纠正因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头痛症 状,但长期使用易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且停药后易 复发 [1] 。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头痛”“头风”等范畴, 因风寒侵袭机体、寒凝血滞、湿邪中阻等致使经脉痹阻, 气血壅遏不行,故治疗应以熄风通络为主 [2] 。头痛宁胶囊属于中成药制剂,其中含有全蝎、防风、当归、制何首 乌、天麻及土茯苓等成分,具有熄风涤痰,逐瘀止痛的功 效,可以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3] 。本研究旨在对偏头痛患者 采用西医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中医头痛宁胶囊治疗的临 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 100 例分为两 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9 例,女性 21 例;年 龄 20~70 岁,平均(45.03±15.10 )岁; 病程 5 个月 ~15 年,平均(7.25±2.18)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31 例,女性 19 例;年龄 20~71 岁,平均(45.11±15.09)岁; 病程 5 个月~16 年,平均(7.89±2.20)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 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 准:符合西医《神经病学(第 6 版)》[4] 中偏头痛及中医 《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5] 中“头风”的诊断标准者;头痛 反复发作, 呈搏动性疼痛者; 头颅 CT 或 MRI 检查正常 者等。排除标准:合并颅内器质性疾病者;妊娠期妇女; 因鼻炎、青光眼等其他疾病而伴随出现头痛症状者等。院 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睡前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00040 ,规格: 5 mg/ 粒)治疗,口服,10 mg/ 次,1 次 /d。观察组患者采用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头痛宁胶囊(杨凌步长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Z20026851.规格: 0.4 g/ 粒)治疗,盐酸氟 桂利嗪胶囊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头痛宁胶囊口服,1.2 g/ 次, 3 次 /d。两组患者均治疗 1 个月且再观察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参照《神经病学(第 6 版)》[4] 进行评估,头痛强度采用 Bussone 分级 [6] 进行评 估,分为 0~4 级,0 级为无痛,4级为重度疼痛;痊愈:头 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 Bussone 分级减轻 2 级,伴随 症状显著好转,或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疼痛持续时间缩短 2/3 及以上;有效: Bussone 分级减轻 1 级,或头痛发作次 数减少或疼痛持续时间缩短 1/3 及以上但不足 2/3 ;无效: Bussone 分级减轻不足 1 级,或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疼 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 1/3.或头痛症状加重。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临床症状评分。参照《偏 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7] 中的相关标准,头痛发 作次数:每月发作至少 5 次为 6分;每月发作 3~4 次为 4 分;每月发作 2 次及以下为 2分;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持 续 48 h 以上为 6分;持续 12~48 h 为 4分;持续 <12 h 为 2 分;头痛程度:发作时需卧床者为 6 分;发作时影响工 作者为 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者为 2 分。伴随症状,包 括恶心、呕吐、畏声、畏光,伴有 3 项或以上为 3分;伴 有 2 项为 2分;伴有 1 项为 1 分;无发作、无头痛、无伴 随症状计都计为 0 分。③生活质量。采用偏头痛特异性 生活质量问卷(MSQ) [8] 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情感领域(3 个条目,18 分)、功能限制领域(7 个条 目,42 分)、功能障碍领域(4 个条目,24 分),分值越高, 生活质量越差。④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采用全数字彩 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贝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 号:BLS-X1 )检测两组患者的动脉 [ 大脑后动脉(PCA), 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与大脑前动脉(ACA )、 大脑中动脉(MCA )] 平均血流速度。⑤不良反应。统计 治疗期间患者发生口干、乏力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 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行 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头 痛程度和伴随症状等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 (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见 表 2.

\
 

  2.3 两组患者 MSQ 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MSQ 各 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血流灌注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 ACA、PCA、BA、VA、MCA 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 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4.

\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为 8.00% ( 4/50.其中口干和乏力各 2 例),观察组为 4.00% ( 2/50.其中口干和乏力各 1 例),两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77.P>0.05 )。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脑供血动脉的舒缩功 能有关,脑动脉舒缩功能障碍导致脑血管痉挛、缩窄,血 供减少并释放致痛物质, 如前列腺素、乳酸、组胺等, 从而 引起头痛症状。目前西医治疗偏头痛多以止痛、缓解患者 症状为主,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基础药 物,其属于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阻断钙 离子通道,避免患者的细胞内部钙负荷过量,从而抑制由 于钙超载导致的神经元损伤和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患者 脑血管缺血、缺氧状态,进而调整脑部微循环,改善患者 神经元代谢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释放,有效地缓解头痛 症状,但是单纯西药治疗靶点单一,同时易出现乏力、口 干等不良反应, 且患者对止痛药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9- 10]。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机体脏腑失调,则气血逆 乱聚集于头,加上六淫邪气上犯清窍,气血凝滞、脉络阻 闭导致脑失所养,进而引发疼痛,治疗应遵循熄风通络的 原则 [11]。头痛宁胶囊属于复方制剂, 方中全蝎具有熄风、 通络、止痛的功效;防风祛风解表、止痛、止痉;当归补 血柔肝、活血止痛;制何首乌益精补血、补肝滋肾;天麻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土茯苓理气活血、消肿 止痛, 以上诸药共奏熄风涤痰、逐瘀止痛的功效 [12] 。本研 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 于对照组, 头痛程度、伴随症状、 MSQ 各领域评分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表明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偏头痛患者能够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 效显著。

\
 

  有研究表明,偏头痛发作时,由于患者脑血管紧张度 增加,血管痉挛,管腔狭窄,在同等压力条件下引起血流 速度加快,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则表现为大脑动脉血 流速度明显升高, 并且其速度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3] 。具 体分析为,发作前期颈内动脉和椎- 基动脉系统的动脉发 生收缩,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累及痛觉神经将出现 眩晕、闪烁性暗点、感觉异常等症状;发作期由于颅内动 脉痉挛使颅外动脉出现反应性扩张,出现搏动性头痛;发 作后期由于受累的动脉血管水肿消退,管腔狭窄缓解,头 痛也逐渐减轻而终止 [1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当归中的 当归多糖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解除血管痉挛而增加 脑血流量, 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15];天麻中的天麻 素、天麻苷元等活性物质具有镇静、镇痛、扩张微血管和 小动脉的作用,可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血流 量 [16]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CA、PCA、BA、 VA、MCA 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表明头痛宁胶 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能够抑制患者脑 血管痉挛, 改善血流灌注情况, 从而促进症状缓解。此外, 本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8.00%和 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对偏头痛患者 加服头痛宁胶囊治疗的用药安全性良好。头痛宁胶囊为纯 中药制剂,无刺激性,患者耐受性较好。

  综上,头痛宁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 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使患者临床 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且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美锬 . 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1. 15(11): 205- 207.

  [2] 全亚萍 , 王玮 , 王念 , 等 . 天宁饮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及机理探析 [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5. 10(3): 353-356.

  [3] 田甜 , 李世容 , 胡晓 , 等 . 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 Meta 分析 [J]. 现代预防 医学 , 2018. 45(13): 2481-2490.

  [4] 贾建平 , 崔丽英 , 王伟 . 神经病学 [M]. 6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159- 165.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 . 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7. 20(4): 48-49.

  [6] 陈之虎 . 定痛汤对瘀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血中 NO、ET 含量的影响 [D]. 贵阳 : 贵阳中医学院 , 2016.

  [7] 曲艺. 神经内科常见病诊疗学 [M]. 昆明 :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8:434-442.

  [8] 常小荣 , 陈选 , 严洁 , 等 .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远期VAS 计分和头痛强度及MSQ 评分的临床观察 [J]. 中华中医药杂 志 , 2013. 28(8): 2414-2416.

  [9] 王震 , 冯盟盟 , 张萍 , 等 . 自拟平肝熄风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化风型偏头痛临床研究 [J]. 四川中医 , 2022. 40(3): 151- 154.

  [10] 黄玉龙 , 丁培杰 , 马福云 , 等 .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盐酸氟桂 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J]. 中国中医急症 , 2016. 25(9): 1816- 1818.

  [11] 王长德 , 游毅 , 程潇 , 等 . 通经活络方改善发作期偏头痛及对血 浆 ET、CGRP 的影响研究 [J]. 中国中医急症 , 2019. 28(9): 1543- 1546.

  [12] 肖展翅 , 高聚 , 李钢 , 等 . 头痛宁胶囊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J]. 中医药导报 , 2016. 22(1): 64-66.

  [13] 余秀 . 头痛宁胶囊对偏头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5. 13(12): 1446- 1448.

  [14] 史敏 , 潘锐 , 周媛 , 等 . 慢性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脑血管改变 [J]. 吉林医学 , 2019. 40(4): 851-852.

  [15] 李伟霞 , 泥文娟 , 等 . 当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 (Q-marker) 的预测分析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22. 40(6): 40-47.274.

  [16] 杨沙 , 段灿灿 , 张建永 . 基于ADME 及网络药理学的天麻治疗原 发性头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J]. 中药材 , 2018. 41(8): 1963- 19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63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