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中国音乐剧《在远方》中艺术表达与时代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24 13:54: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我国音乐剧虽然起步稍晚,然而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音乐剧《在远方》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以“快递员”姚远为中心人物展开了故事的叙述,主创团队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奔跑”与“远方”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出来,并通过美声与流行结合,以及听觉与视觉结合等多个角度进行艺术表达,不仅把每个人物形象鲜活地刻画了出来,而且使观众体会到了视觉上的震撼与听觉上的享受。同时艺术与现实的巧妙碰撞也体现出了该音乐剧的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本文就中国原创音乐剧《在远方》的主题表达、艺术表达以及时代价值展开叙述。
 
  关键词:中国音乐剧,《在远方》,美声艺术,时代价值
 
  音乐剧集舞美设计、舞蹈表演、对白,音乐和演唱等形式于一体,是一种具有很强娱乐性与观赏性的舞台艺术,深受观众的喜爱[1]。同时音乐剧与歌剧不同,主要是以音乐来展现戏剧情节,在不同音乐元素的碰撞下,音乐剧更强调通过演员的歌唱以及不同音乐带动剧情的发展[2]。我国的音乐剧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了流行、美声、戏剧等多种元素的唱腔,使音乐剧在经过我们本土文化的润色后突出了更多的中国特色。
 
  音乐剧《在远方》是一部以同名电视剧改编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以主人公姚远的个人事业发展为主线,以20世纪末为叙事时间点,讲述了一批行业领军人物二十多年来的人生轨迹与奋斗历程。该音乐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每个人物都配有自己的主题音乐,剧中多条亲情、友情、爱情线的交织使不同人物在命运分岔路口不得不做出影响人生的抉择,是一部兼具现实题材与舞台艺术的音乐剧。更值得一提的是,观众人数在剧场售票限定的前提下依然突破了数万人次,首轮演出结束即获得了极高的豆瓣评分[3],证实了这部音乐剧在经过主创团队不断打磨后更经得起观众的检验,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典范。
 
  一、主题表达:平凡人的追梦历程
 
  “远方不是脚到达的地方,而是心超越的地方”,这是主人公姚远张贴在自己小屋中央的一句励志话语,提醒自己要认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而由演员阿云嘎演唱的《何处是远方》是贯穿该音乐剧的主题歌曲,也是属于姚远这个人物的主题音乐。“远方有多远,何处是远方”,这是剧中每个人物都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追梦与筑梦的道路上,需要“奔跑”,需要帮助与指引,才能到达“远方”,实现自己的梦想。

\
 
  (一)“奔跑”是追逐梦想的方法
 
  在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交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奔跑”二字十分准确地形容了《在远方》音乐剧中人物的状态,剧中的人物大多正值青春,正是开始努力拼搏事业的时候。具体分析来看,该音乐剧聚集了快递员姚远、稽查队队长路晓欧、路晓欧的同学霍梅和美国华人企业家刘云天这4个人的奋斗故事。在相同的时间线中,姚远在逆境中突破种种困难,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成长为物流行业的领导者;刘云天则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经不住现实中遇到的挫折,从一个有名的企业家沦落为一个失败者;路晓欧与霍梅虽然都是从名校毕业的心理专业高材生,却因为在人生分岔路口时的选择不同,以至后边的人生轨迹也不尽相同。这两对镜像的人物关系是制作方精心的设计,随着剧情的发展,在这种互相映照的人物关系之下,使观众体会到在逆境中拼搏与坚守是这些人物十分难能可贵的精神。“每一天都是一个起点,只要不管不顾站起就跑,就会冲上云天,未来我们看得见”,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奔跑”是一个必然方法,其中包含着“坚守”“执着”“创新”等更多的隐喻,是该音乐剧主要表达的人生态度,“奔跑”在路上,就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是人生追求与价值实现的路径与必然方法。
 
  (二)“远方”是实现梦想的方向
 
  “远方”在该音乐剧中蕴含着多种意义,是姚远的快递送达的方向,是看得到希望的地方,也是梦想实现的方向。每一个平凡的人物都有梦想,音乐剧中用非典、汶川大地震等典型的社会事件作为时间节点来突出剧中人物受到的影响,用不同风格的音乐展现了人物当下的处境与感受。对于个人来说,失败与成功都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的努力发生改变,“远方”在这里的核心内容指的是梦想到达的方向,是遥不可及的地方,却在主人公姚远的坚持不懈中一步步靠近,他从一个不起眼的快递员到快递公司的小领导,再到因汶川地震的影响导致创业失败,最后又在自己的不懈奋斗下再次成功。人物故事发展的起起落落在剧中瞬息万变,细腻的人物性格刻画配合跌宕起伏的情节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观赏体验[4]。想要到达“远方”,不仅需要人物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有引路人,剧中收养姚远的二叔则是姚远走向“远方”的引路人,《叔是过来人》是属于二叔的主题音乐,描绘了一个饱经风霜却又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他鼓励姚远要不畏艰难勇敢创业,是姚远成功道路上的明灯。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奔跑”是必然方法,“远方”是梦想抵达的地方,该音乐剧通过姚远面对各种矛盾时的选择,塑造了一个不怕苦难、不惧压力,从而努力“奔跑”,最终到达“远方”的人物形象,带给观众以启示,学会在困境中坚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艺术表现:多方面的艺术设计
 
  一部音乐剧的成功需要导演、编剧、演员等其他剧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远方》这部音乐剧,无论是在听觉设计、视觉设计以及人物关系的设计上,都体现出了不同工作人员的努力与智慧,他们用各种巧思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精彩的音乐剧舞台。
 
  (一)听觉设计:美声、流行唱法与传统戏剧唱腔的结合
 
  美声与流行唱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唱形式,代表了不同的声乐风格,具有迥异的发声方法和呈现方式,并且受众群体也大不相同[5]。传统戏剧唱腔是我国戏剧演绎中的经典唱法,也受到众多戏剧爱好者的欢迎。将这三种风格不同的唱法进行融合,是我国音乐剧发展的创新,也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音乐剧《在远方》中,演员们把美声、流行唱法与传统戏剧唱腔做了结合,用他们不同的音色演绎出了蕴含各种情感的主题歌曲。通过各种唱法中高低音的完美转换,将当下情景中人物的性格、心境以及情感的变化等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演员在演唱时运用美声唱法不仅可以使发音更加洪亮,还可以突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的矛盾与冲突,如主角姚远与他的好兄弟高耀在《兄弟》这首歌曲中的铿锵唱腔:“拥有这天和地,有我的好兄弟,有我自己,不灭不熄,滚烫的心”,随着歌词的推进突出了二人在创业遇到波折时虽然会有不同的想法,但在交流过后仍携手一起面对困难。流行唱法在演员的演绎下可以表现出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描绘出更加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在《何处是远方》中姚远的独白“何处是远方,总停不下脚步奔忙,再不要活得迷惘,要为了我的梦想,闯”,演员阿云嘎在演唱时把流行唱法与美声相结合,而流行唱法在这首歌曲中的运用则表现出了主人公姚远在面对自己的梦想时虽然迷茫但不轻言放弃,使观众可以捕捉到该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传统戏剧唱腔是演员在练习时的借鉴,同时在表演时与其他两种唱法的融合可以使演员的歌声显得更加流畅。演员们在演唱时对这几种唱法的自由运用,使得他们的声音放松自然,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气息,在剧情紧张时可以显现出极强的爆发力,优化了整体的演唱效果,给观众带来了更优质的听觉享受。
 
  (二)视觉设计:舞美设计与演员表演的完美配合
 
  音乐剧除了有歌唱以外,也需要演员有精湛的表演以及合理的舞美设计。从舞美设计来看,《在远方》的主创团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极具创意的舞台,因为在舞台空间与舞台元素方面,音乐剧需要在正式表演开始前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为演员表演和剧情的发展提供支点[6],使演员们拥有一个可以自由穿梭的环境,所以在舞台设计上采用具有年代感的材料,展示了快递行业发展的初期。从演员的角度出发,需要他们在私底下不断强化打磨自己的演技,熟读剧本,把自己融入角色当中,体会人物在当下环境中的情感变化。二者的完美配合带给观众的是更极致的视觉体验,如剧中主人公姚远与二叔嬉戏打闹的场景里,灯光的不断变化预示着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情绪的变化,最后两人打闹的声音逐渐被音乐掩盖,是这段故事结束的象征。整体的舞美结合演员精湛的演技,让整个剧情的节奏变得协调,使得该音乐剧的情景感染力显著增强。
 
  (三)人物关系设计:着重描绘亲情与爱情关系
 
  音乐剧中人物关系的展现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方》这部音乐剧中,编织了亲情、爱情、友情多条叙事线索,使得整个剧情更加完整。在亲情这条线中,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姚远与二叔的关系,姚远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后被二叔收养,虽然二叔有自己的孩子,但两个人还是情同父子,姚远在创业之路上一直都受到二叔的支持,同时也会在他失败时鼓励他,提供前行的思路,在二叔去世后姚远悲痛不已,一首《叔你去哪儿了》把整个故事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与之前二叔的《叔是过来人》遥相呼应,令人印象深刻。在爱情这条线中,主要描写的是姚远与路晓欧,姚远出身贫寒,虽然有二叔的照顾,但还是早早步入社会做起了在当时不被认可的“黑快递”行业,在被当时的执法人员围追堵截后损失惨重,意外结识了路晓欧,在不断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二人互生情愫,但姚远自卑的心理不忍拖累路晓欧,在世纪之交选择不告而别,留下路晓欧独自面对新世纪的钟声。虽然整个音乐剧有多条感情线,但只对收养关系与恋人关系进行了细致地处理,其他的都是简单的叙述,这种有详有略的布局,使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变得更具有完整性。

\
 
  三、时代价值:艺术与现实的巧妙碰撞
 
  这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与时代意义的音乐剧,把许多现实话题与舞台艺术结合,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不仅体现了音乐剧的艺术魅力,更带给社会一些启示。
 
  (一)艺术价值
 
  1、音乐剧艺术价值的表现
 
  就艺术价值而言,该音乐剧紧扣着故事的叙事主题,在改革开放与跨世纪的背景下,以平凡人的追梦历程为主要叙述方向,交织着多条主要的情感线索,用不同人物细腻的情感表达,执着刚健的崇高之美,突出的矛盾冲突,精心的舞台设计以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该音乐剧的成功启示着投身于音乐剧的工作者:第一,音乐剧应该更多地融入我国的“中国文化”。该音乐剧无论是从舞台设计还是到演员的服饰以及加入本土文化的音乐,都是立足于中华文化与社会现实,用简短的时间浓缩了在这二十多年中以快递行业为代表的各种企业的发展历程;第二,音乐剧在创作中还需要创作者熟悉当下社会的现状,借鉴不同艺术形式或是不同文化下戏剧的创作手法,《在远方》这部原创音乐剧则结合了我国传统戏剧等其他不同音乐的表现手法,在音乐剧中以新颖的创作形式展现更多的民族气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欣赏音乐剧;第三,音乐剧艺术价值的体现还需要借助不同方式的推广,主创团队借助了互联网、新媒体以及“偶像”的力量,在演出前期做了充分的推广,使得该音乐剧大获成功。所以说,该音乐剧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仅仅是音乐剧本身的欣赏价值,还指的是音乐剧在经历过与其他音乐形式的融合之后的发展之路,是借鉴与融合,是发展与创新。
 
  2、对其他艺术形式创作的影响
 
  我国的音乐艺术形式众多,音乐剧只是其中的一种,该音乐剧的成功不仅对我国音乐剧的发展有着典范作用,对其他艺术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音乐创意的多样性是音乐剧的显著特征,创作者在音乐方面融合了美声、流行音乐、我国传统音乐等风格各异的音乐形式,使音乐剧可以吸引到不同类型的观众[7]。对于其他音乐艺术形式创作来说,要汲取这种兼容并蓄的创作方法,才能使不同的音乐形式在融合中创新,得到传承。其次,在服化道的设计方面,该音乐剧不仅用合适的材料使得剧中的场景有20世纪的年代感,由于该剧演绎的时间跨度较大,还需要在空间布局上着想,工作人员变换场景的手法也是值得称赞的。所以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创作也在服道化设计上要精雕细琢,虽然这是很容易被大多数观众忽略的层面,但对于整体的演出效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最后,在剧本打磨方面,该音乐剧的所有演员们在正式演出之前都在私底下经历过无数次地排练、修改,甚至导演肖杰被戏称为“肖变变”,主演阿云嘎也被称为“阿改改”[8]。其他的音乐艺术形式作品创作也应该做到这种精益求精的模式,才能获得观众的肯定,赢得口碑与市场。
 
  (二)社会价值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说,这部音乐剧把流行元素、小人物的理想与奋斗历程、现在与过去的对比等多种元素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源于社会的真实故事,体现了中国人不畏挫折,勇于在困境中坚守,百折不挠的精神。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是电视剧《在远方》的艺术特征,同样也是音乐剧《在远方》的显著特征。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出发,该音乐剧以姚远与二叔的亲情线、与路晓欧的爱情线为主要叙事线索,不是传统的父子关系,也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儿女情长,受当下时代洪流的影响,二叔更像是姚远在奋斗历程中一直在鼓励他的朋友,与路晓欧的相知相爱,多了一些理智与克制,更像是因理想而聚在一起的奋斗伙伴。从理想主义看,以“奔跑”象征奋斗过程的方法,以“远方”象征梦想,  主人公姚远朝着“远方”努力“奔跑”,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调动着观众的情绪,使他们在欣赏音乐剧的过程中感受到震撼与鼓励。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使得该音乐剧的社会价值更加突出,激励着当代青年要珍惜当下,努力奔跑,才能到达“远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音乐剧《在远方》是一部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音乐剧,通过艺术与现实的巧妙碰撞,把一些行业发展以不同主要人物的视角描绘出来,虽然该音乐剧需要演绎横跨二十多年的时长,但在该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十分完美地展现了出来,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不仅对音乐剧以及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发展有着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远方》这部原创的中国音乐剧可以说是我国音乐剧发展的一个典范,主创团队对剧本、演绎方式、舞美设计等做了无数次的调整和修改,才为观众展现出如今的《在远方》。该音乐剧将电视剧版本的50多集浓缩至2个小时左右,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在相同时间线下不同人物的追梦历程,是听觉与视觉结合的多维建构,美声与流行唱法结合的借鉴意义,通过艺术与现实的巧妙碰撞,使该音乐剧的艺术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得到升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剧。
 
  参考文献
 
  [1]蓝信君作.音乐剧表演艺术研究[M].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
 
  [2]刘楠.美声演唱技巧在音乐剧中的运用探索[M].新华出版社,2021.01.
 
  [3]王珏.我们都是追梦人:现实题材的舞台表达[J].戏剧文学,2021,(03):24-27.
 
  [4]来晶.音乐剧《在远方》的现实主义与时代意义[J].中国戏剧,2023,(07):82-84.
 
  [5]张艳.浅谈音乐剧《在远方》中美声与流行唱法的融合[J].中国戏剧,2022,(05):53-54.
 
  [6]任冬生,刘蓓,胡博.时代感与烟火气——音乐剧《在远方》视觉呈现与延展[J].演艺科技,2021,(10):58-60.
 
  [7]王静.音乐剧中的音乐创意与艺术表现[J].中国音乐剧,2024,(01):45-47.
 
  [8]王甦.不积跬步无以至“远方”——音乐剧《在远方》带来的启示[J].新世纪剧坛,2021,(03):38-4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809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