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为一首描绘元夕夜繁华景象的佳作,它展现了词人辛弃疾对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和对壮志难酬的抑郁。后被改编为艺术歌曲,不仅保留了原词的意境美,还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词人的情感传递给了广大听众。本文将从意境美和演唱特点两个方面对《青玉案·元夕》进行探析。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青玉案·元夕》的意境美
(一)节日氛围的描绘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传世之作,由现代作曲家李砚作曲改编而成,是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在对元宵节气氛的刻画中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这首歌一开始就以“东风夜放花千树”作为开篇,仿佛把听众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元宵之夜。此处“花千树”非实指树,是形容灯火灿烂,花团锦簇夜景。词人把自然之景和节日之景巧妙地融为了一体,使人犹如置身在一个生机盎然的天地中。紧随其后,“更吹落、星如雨”这句话进一步加强了节日的欢庆氛围,使其达到了顶峰。星罗棋布的灯火像小雨一样洒在世间,制造着如梦似幻的气氛。这首歌在描写喜庆热闹场面的同时,也巧用“宝马雕车香满路”这一形象。这样既描绘出贵族乘装饰华美的车郊游的盛景,又透过“香满路”的细节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同时,歌曲还通过“凤箫声动,玉壶光转”等描绘,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推向了极致。全曲中词人透过元宵节气氛的刻画,让人在享受这首歌的过程中能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深厚而独特的魅力。
(二)超越现实之美
《青玉案·元夕》刻画了元宵节的气氛,表现了超越现实之美。这种美既表现在歌的音乐表达中,也表现在它所创造的文学意境之中。歌曲里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迷人的女性角色。这女子戴着艳丽的装饰,在人群中笑语盈盈,遗下缕缕暗香。这一意象不仅有很高的美,而且有很深的象征。她所象征的美,纯与高洁正是词人对理想女性的憧憬与追求。与此同时,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中,词人展示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学,既充满诗意与哲理,又抒发词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与追求。经过千回百转的寻找,找到那人的那一刻,词人似乎看见了黑暗里希望的光芒。这种美不仅有震撼人心之力,而且饱含着深刻的含义与寓意。
(三)富有文化内涵
《青玉案·元夕》是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之一,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歌曲在表现元宵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这首歌里,“东风夜放花千树”这句话既描绘出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画面,也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推崇。同时“宝马雕车香满路”句又是对贵族生活的刻画。这一刻画既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又富有文化内涵。此外,这首词里还融入了一些充满哲理的诗篇,例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既抒发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与追求,也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哲理的反思与感悟。这一文化内涵的交融使歌曲的艺术表达更显得多姿多彩和深刻。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青玉案·元夕》的演唱特点
(一)旋律和节奏
《青玉案·元夕》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在旋律和节奏处理上都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歌曲从旋律安排上看,保留古诗词韵味同时融合现代音乐元素,使全曲兼具古典优雅与现代时尚。从旋律上看,作曲家对音级式、音阶式等写作技巧都有娴熟地运用。A段主要运用了音级的创作技巧,其旋律宁静而舒缓,展示了一种优雅的节奏,为听众带来了一种亲近感。这一旋律处理手法既贴合古诗词抒情特质又使歌曲更容易在传唱中抒发感情。而B部分,作曲家运用音阶式的写作方法和5度,6度向上跳入的音程,颇具古典风格。这一旋律变化使全曲的节奏更加丰富多彩,也给演唱者更大的艺术表达空间。从节奏上看,作曲家大量使用“二八”“附点”“四分音符”这些节奏型。这些节奏型的运用在丰富音乐流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平稳性。尤其是A节,采用“二八”节奏类型,使乐曲流动性更为显著,给乐曲增加了艺术色彩。与此同时,这一节奏型的应用也使演唱者在歌唱时对音乐节奏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使歌曲中的感情得到一个较好的抒发。以“东风夜放花千树”这句为例,作曲家在旋律处理上,通过稳定的音级旋律和适度的节奏,将这句话描述得既具有古典的雅致,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演唱者要想唱好这句话,就必须掌握旋律起伏与节奏变化,以轻柔婉转的嗓音表达对诗句的领悟与情感。
(二)音色和感情
演唱《青玉案·元夕》时音色和感情的表现非常关键,歌曲通过对音色的特殊处理与情感的抒发,使古诗词韵味与现代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完美融合,显示出了特殊的艺术效果。从音色上看,演唱者需根据歌曲中不同部位、诗句中不同感情而运用不同音色进行表现。在A部分中,鉴于旋律的平和与舒缓,演唱者需要用柔和和温暖的音色来传达对诗句的深厚情感。而到了B段,因旋律多变,节奏感强,演唱者需运用明快有力的音色表现对诗句的热情与激情。从情感表达上看,《青玉案·元夕》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追求。演唱者需要对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有一个深刻了解,并把自身的感情融入诗词中,以真诚的感情去感染观众。尤其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演唱者需要用充满力量和激情的音色来表达对诗句的深刻理解和感受,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以“一夜鱼龙舞”这句为例,演唱者只有运用明快有力的音色,才能对诗句表现出热情奔放的态度。同时在情感表达方面,还需把自己对于诗句的领悟与感悟融入歌唱中,使听者能体会歌曲传递的气氛。
(三)咬字和吐字
演唱《青玉案·元夕》时,咬字和吐字的处理也很关键,这首歌是一首古典诗词的艺术作品,其中歌词的发音和吐词方式直接决定了歌曲的艺术价值和听众的听觉体验。就咬字而言,演唱者需格外关注每一个词的读音以及咬字时的用力。鉴于古诗词中的歌词通常带有特殊的节奏和韵脚,演唱者在发音时应确保每个字都是标准的,这样听众可以清楚地听到每个字的发音。同时在咬字强弱方面,还需根据歌曲中不同部位、诗句中不同感情加以调节。表现温柔婉转感情时咬字力度可稍小;而且在抒发热情奔放、热情洋溢的感情上,也需增加咬字力量。就吐字而言,演唱者需重视字词间的联系与转换。古诗词中的歌词通常都有密切的连贯性与节奏感,所以演唱者吐字时需保持连贯与节奏,使听者能体会到这首歌的整体性与流畅性。同时在吐字速度、节奏等方面,还需根据歌曲中不同部位、诗句中不同感情加以调节。表现温柔舒缓情绪时吐字速度可稍缓慢;而且在抒发热烈感情的同时,也需加快吐字速度与韵律。以“蛾儿雪柳黄金缕”这句为例,演唱者咬字时需做到字正腔圆,使听者能听清每一个词的读音。
《青玉案·元夕》是一首集中国古诗词精髓和现代音乐表现手法于一体的艺术歌曲,演唱特点鲜明而又有深度。一是从旋律和节奏来看,这首歌不仅保留着古诗词中的味道,而且通过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旋律更流畅、更有变化。作曲家在“二八”“附点”这些节奏型上对音级式与音阶式写作技巧的巧妙运用,增强了歌曲的层次感与流动性,让演唱者能够在演奏时,更好地掌握音乐中的韵律与情绪。二是音色和情感上的处理为歌曲又一看点。演唱者针对歌曲中不同部位、诗句中不同感情,运用不同音色进行抒发,使歌曲感情更丰满、更深沉。尤其是高潮时,明快有力的音色能充分表现对诗句深刻的理解与情感,使听者体会到这首歌传递的情感。三是对咬字和吐字进行细腻处理,也是这首歌演唱中的一个重点。演唱者要求做到字正腔圆,吐词清楚,还要在词与词的连接过渡中保持连贯有节奏。这一细腻的处理方式既能使听者更清楚地听清歌词,又能较好地表现古诗词中的味道与意境。从整体上看,《青玉案·元夕》演唱特点表现为旋律和节奏丰富,音色和感情处理深刻,咬字和吐字细腻。这些特征共同形成了该曲特有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它成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一朵奇葩。
三、结语
《青玉案·元夕》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深刻文化内涵又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同时也给我们探索中国古诗词意境美同音乐艺术结合提供了新角度。从歌曲意境美及演唱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词人的心情与想法,体会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