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动力,音乐表演艺术在发展中离不开创造力。音乐艺术作品来自生活,又通过现实生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创造,给人们带来了真、善、美的精神感受与享受。所以,要增强音乐表演艺术的实效性,必须训练音乐表演艺术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确保音乐作品获得更多的听众,体现音乐艺术自身的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其次重点探讨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策略。
一、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一)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呈现音乐表演艺术的过程中,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基础。音乐表演的实践性非常强,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并不能确保音乐表演者在舞台上充分展示音乐表演艺术。这就要求表演者在展示音乐表演艺术时,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因此表演者应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二)融合独特经历
音乐表演艺术人员是作品创造的主要参与者,其把自己时代的历史背景、自身生活经验融合在作品创造中,经过艺术的结合创造了优美的音乐作品。和普通人对比,音乐表演艺术人员生活经历有着强烈的创造色彩,自身在艺术领域的积淀与开拓赋予了音乐表演艺术特有的创造性,从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最终与听众产生共鸣。同时,音乐表演艺术人员有着独具一格的生活体验,也有着很高的创造性思想和创造力。音乐表演艺术人员本人的经历是启发其思考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意识。如果没有音乐表演艺术人员的想象力,音乐将很难引发音乐听众的兴趣,也很难传达音乐创作的真谛。
二、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策略
(一)夯实表演基础
1.丰富的人生阅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在表演上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音乐表演艺术的魅力。众所周知,表演必须真实,唯有通过实际生活的表演才能引发听众的兴趣,给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带来新鲜血液,使听众感受音乐本身的现实意义。在工作中,音乐表演艺术家需要认真考察周围的事情,勤于思索,丰富人生经历。在闲暇时光,还需要多读一点有营养的音乐书籍,看一些经典和高质量的电影,并经常浏览艺术展览。通过不断学习和理解,吸收美,理解他人对美的思想和描绘,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2.深厚的文化知识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的职业发展水平与其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息息相关,音乐表演艺术的创新依赖于深厚的文化知识,当音乐演奏者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知识时就能深层次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想象,不断提升音乐表演艺术的吸引力与深度,为观众带来更加令人陶醉的音乐体验。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创新过程中,因深受文化知识的影响,要求音乐演奏者通过阅读百科全书等方式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演绎经典的音乐作品,通过不断创新创作出符合现代观众欣赏标准的音乐精品。
3.良好的人文修养
为激发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性思想,需要其具备卓越的人文修养,音乐人文修养包括个人价值观、审美趣味、艺术精神、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不仅能够塑造音乐表演者的独特个性,而且有助于释放音乐表演者的音乐潜能。音乐表演者通过学习与融合音乐、历史、艺术等知识,帮助音乐表演者深层次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等内容,有助于提高音乐表演者的综合素养,培养音乐表演者的创造力和洞察力,使其在第二次音乐表演创作时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推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二)融洽表演气氛
1.创新创造舞台设计
舞台艺术创新对艺术舞台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艺术文化专业人士要注重舞台艺术的创新。背景与布景都是体现创作舞台格调与气氛的主要元素,文化专业人员在开展创作舞台背景设定工作前应确定创作的思想内容,并确定创作的基调,在突出音乐创作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舞台背景的创作。从舞台艺术创作的基本角度出发,工作人员对创造性思想的发展与发散并非无条件的,他们需要在允许领域与框架下开展创新。特别是舞台创作方面,其背景创作的基础就是艺术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与角色性格,即便是舞台背景设定也离不开这一点。另外,文化专业人员在舞台背景设计中还需充分考虑公众的审美和喜好,尽可能通过立体写实的舞台场景来提供视觉震撼,以此凸显音乐作品的情感与主旨,有效地服务于人物情感的升华。文化专业人员在进行创意舞台布景设置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先声夺人,能够在音乐表演开始前先激发观众的情感,进而把观众的情感带入音乐表演。创造性思维模式是根据个人的内心感受与思考经验而形成的,能力与个人内部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就是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相结合。但是,创新思想并非在短期内形成的,是通过长时间艰辛地摸索与钻研,以及诸多困难与失败后形成的。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进一步积淀知识,培养专业素养、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想象力,并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要想提升艺术表演者的创作水准,就需要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并深入研究设计理念与技术。音乐表演者将不断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冲破传统旧模式束缚的基础上进行更理性的思考与想象,并搭建新舞台以更充分地表现人物形象,令观众情绪更为激动。例如,在《徽州女人》表演中通过高科技照明客观地反映了徽州的田园风光,突出了该地方典型的特色,如徽州特色的石桥和民宅。基于科技带来的真实环境,音乐表演取得了良好的表演效果。创新是值得称赞的,但音乐表演者在艺术创新过程中,决不能让表演主题不受时间约束。不然,就没有焦点,显得华而不实。音乐舞台的创造性设计能够抓住听众的目光,在环境的影响下深化音乐表现题材,把音乐表演提到更高的层次。
2.投资情绪,营造氛围
对情感的奉献是音乐表演者必须具有的意识,情感是人类感受世界所形成的感情浮游产物,也是基于个人特质的心灵机制的外在体现。情感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状况,是指双方经过情感上的共同协调而形成的。音乐也是表达音乐舞台设计情感的主要载体,因为音乐能够表达所有情感主题。当音乐情感与表演者提出的舞台情感相互融汇,与音乐表现的主旨相符,音乐表演也会有所升华。在这个氛围中,人们能够深切地体会音乐表演所蕴含的情感。在音乐舞台表演设置中,当听众与舞台设计相互作用时,情感介入是十分有效的,能够使听众深受情感的熏陶,沉浸于音乐舞台氛围之中。所以,为让听众产生更深的感受并增加音乐表演的魅力,有必要尊重观众的审美观。例如,音乐表演《红楼梦》的背景和氛围包括了很多情感,不但生动地表现了林黛玉的性格,同时借助音乐表现了情节内容,布景的设计也是令人伤感和悲痛的。由此可见,音乐表演者和工作人员都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一角色有着深入的了解,并努力地把他们的情感内化在舞台艺术之中,将非常适合于林黛玉的气质与思维,并借助音乐环境使之进入听众的心里。
(三)创新表演活动
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活动是音乐创造活动,这也是培养音乐表演者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途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活动形式,能够引导音乐表演者积极参与生活实践,让音乐表演者在参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和创新,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音乐表演艺术,帮助其积累和体验音乐表演艺术的创作过程,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和表演技巧。一方面,提供优秀的表演活动能够为音乐表演者提供卓越的展示平台,推动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这些表演活动不仅促进了音乐表演者的创新与创造,引导音乐表演者在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力量,而且引导音乐表演者保持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将优美的音乐渗透到音乐表演之中,通过各种表演活动展示自身的音乐才能,同时音乐表演者还应积极表达个人观点,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音乐表演在即兴创作的过程中能形成创造性思维,即兴表演创意活动作为一种培养音乐表演者创新思维的途径,能够教导音乐表演者进行简单的选择和独立思考,以演绎出精彩的音乐表演艺术情节,从而激发音乐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从这个角度来看,表演者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例如,使用即兴创作可以展示音乐的魅力,也可以展示表演者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展示他们感知音乐的能力。培养演奏者从事音乐创作活动最有效的桥梁是创造性思维,有助于表演者全面了解不同乐器所表现的音阶、音色等方面,不断提高演奏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表演者更加热衷于展示他们的创造力。
三、结语
总之,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实现艺术领域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应予以重视。在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时,需要不断夯实表演基础,融洽表演气氛,创新表演活动,确保音乐表演艺术者具有创造性思维,能满足当前表演艺术工作的实际需要,增强艺术美感。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