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叙事陈述与视角表达:藏戏《白玛文巴》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28 10:58: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一、八大传统藏戏《白玛文巴》梗概

  在印度东方的纳卡牟尼,国王罗白曲钦是一个名为麻占如扎的魔鬼的化身,他重用奸臣,迫害忠良,贪得无厌,枉为国主。罗白曲钦的商臣诺布桑波极具经商头脑,为国王积累了极大的财富。而罗白曲钦则畏惧诺布桑波的财富超过自己,便设下计谋令诺桑前去路途凶险的大莲龙宫取回“百求必应如意宝”,否则将他和他的妻子一同处死。诺桑向国王求取必要的物资之后回家与妻子道别,得知妻子已然有孕的消息,更加坚定了前往龙宫探宝的决心。于是他带上五百名助手前往龙宫。由于船在浅海的芦荡中被撞坏,他们顺流漂进森格拉的海魔女住处,被海魔女纠缠无法逃脱。诺桑设计用酒水灌醉海魔女,此时天降神马将诺桑带到仙界的兜率宫。诺桑的遗腹子白玛文巴得莲花生大师的密咒,在出生之后,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孩子。为保护白玛文巴,母亲并未告诉白玛文巴他的身世。在一次交易中,聪明的白玛文巴从老婆婆那里得知他的父亲是贤臣诺桑,便将自己的毛线给了老婆婆。国王在宫殿楼上观看民间集贸,发现老婆婆手中的丝线有着强烈的光芒,便在严刑逼供下得知了诺桑遗腹子白玛文巴存活的消息。国王更加畏惧,又依计迫使白玛文巴前去龙宫取宝。白玛文巴向国王要了父亲曾经求取的物资,回家与母亲道别时,得到了慧空行母的咒语。他带上五百助手,向着龙宫出发。遇到海啸,白玛文巴念动咒语,滔天巨浪随之退去,白玛文巴顺利来到龙宫。随后,他又通过不断念咒冲破龙王设置的重重关卡,得到宝物,顺利返回纳卡牟尼向国王交差。“百求必应如意宝”没能满足国王的贪欲,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白玛文巴的忌惮。国王故技重施,将白玛文巴派往更加凶险的西南罗刹地取二宝。白玛文巴在压迫之下只得前往,他通过慧空行母的咒语取得了罗刹女的信任,躲过了罗刹女六十个儿女的追杀,顺利取回宝藏。国王罗白曲钦的杀心终难掩饰,而白玛文巴的隐忍也到达了极限。罗刹女、空行母纷纷帮助白玛文巴惩罚了国王与奸臣,白玛文巴从此在纳卡牟尼掌政。

叙事陈述与视角表达:藏戏《白玛文巴》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对比研究论文

  二、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梗概

  晋灵公时,奸佞之臣屠岸贾与赵盾在朝堂之中文武不和。于是他向灵公进言赵盾不忠不敬,有反叛之心,并使出凶残恶劣的手段迫害赵盾。灵公听信谗言,株连赵家三百余口,仅赵盾之子赵朔因驸马身份且在公主府暂时保全。然而屠岸贾毫无忌惮,前往公主府假传国主之命,赐赵朔自杀。赵朔死前告知公主:倘若产下男婴,取名赵氏孤儿,身负替赵家三百余口报仇的使命。赵朔死后,屠岸贾为防赵氏孤儿被救出府,令将军韩厥把守公主府门,禁绝将婴儿带出公主府,否则灭其九族。为保赵家唯一血脉,公主假托用药召赵朔门人程婴入府,将孤儿托付给他后,被灵公召回宫中,自缢身亡。程婴将孤儿藏在药箱之中带出府,被韩厥发现,韩厥自刎以明诚心。屠岸贾得知孤儿被救走,下令要将晋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婴儿全部杀死。程婴为救赵氏孤儿及晋国婴儿,前往已经隐退的赵盾旧交公孙杵臼家中,商议之后最终决定由程婴将与赵氏孤儿年岁相仿的亲生儿子交予公孙杵臼,程婴以保护全晋国婴儿和自己儿子的性命为由告发公孙杵臼私藏赵氏孤儿。屠岸贾最终中计,带程婴前往公孙杵臼的庄上搜出假遗孤,并连刺三剑,令程婴拷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身亡之后,屠岸贾才认定赵氏孤儿确死。屠岸贾于是嘉奖程婴,并将赵氏孤儿收为义子,亲授骑射武功。二十年后,赵氏孤儿无意间看见程婴手绘图卷,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在晋悼公立时,借助魏绛帮助赵氏孤儿剿灭屠岸贾一家,赵氏一族大仇得报。

叙事陈述与视角表达:藏戏《白玛文巴》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对比研究论文

  三、“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

  巴赫金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的本质是对话,艺术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巴赫金赋予“对话”极高的价值,认为可以“通过对话的思考来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他将复调小说的对话类型分为“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其中,“大型对话”“关涉小说结构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关系”,“微型对话”指“人物之间或人物内心的对话”。

  《白玛文巴》和《赵氏孤儿》中情节的推动、环境的铺垫同样也依靠对话。不同的是,《白玛文巴》的“大型对话”集中在唱词部分,“微型对话”以宾白为主,而《赵氏孤儿》的“大型对话”集中在宾白,“微型对话”则以唱词为主。如诺桑妻子的想法,以宾白“拉日常赛子在丈夫走后心中惶惶不安。丈夫突然被国王召去,恐怕不是受训斥,就是挨处罚”呈现。而在丈夫回来之后,前往求宝的情况则以唱词“外道徒国王有训令”“要我去海里大莲龙宫,在那护宝龙王的身边,取回百求必应如意之宝”。《赵氏孤儿》中,屠岸贾开场的一段长篇宾白,交代了他如何向灵公进谗言、使出哪些毒辣的手段对赵盾进行残害。这段宾白在屠岸贾这个始作俑者的口中传出,更显示出他歹毒的害人之心和冥顽不灵,从戏剧一开始便激发出观众的愤慨之情。这段宾白为后文赵氏孤儿长大成人之后看到手卷的愤怒埋下伏笔,用反复的手法进行前后呼应。公孙杵臼的唱词直抒胸臆表达对屠岸贾残暴不仁的指责与对赵氏一家的同情。如公孙杵臼面对屠岸贾的逼问与拷打时唱“眼见的我死在今朝,更避甚痛笞掠”。

  四、矛盾解决与主题传达

  “诗中重复出现的事件、描述性的段落”叫作主题或典型场景。一部戏剧中,矛盾的解决方式不同,所传达的主题也不同。

  《白玛文巴》中,白玛文巴的父亲诺桑误入海魔女的住处,被海魔女强行结为伴侣。待这些闯入森林的男子年迈,海魔女便吃了男子的双腿,另寻男子结为伴侣。诺桑通过精密的布局算计海魔女,趁海魔女迷醉之时,带领被困的别国商臣逃离森林。海魔女很快清醒,她们呼喊逃跑的商臣,而这些商臣却因海魔女曾与他们结为伴侣心生动摇,最终没能活着逃脱。但是白玛文巴所率领的团队,在白玛文巴念动慧空行母的咒语之后,顺利逃脱海魔女的掌控,并突破龙王设置的阻碍,顺利取到宝物。而在国王第二次发难之后,他因向罗刹女传授慧空行母的咒语以及他莲花生大师化身的身份而逃过劫难,并调动罗刹女的帮忙打败国王,自身掌握政权。其中可看出人的反抗与智慧在神力面前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藏族人民勇于面对困难,以求善之心化解磨难。

  《赵氏孤儿》中,赵氏孤儿的复仇成功虽然为故事主线,但是一路各种求助、不断牺牲的程婴是本剧的线索人物,可以说,没有程婴的步步深思熟虑,就没有赵氏孤儿的存活,何谈报仇一说。程婴一众的布局与牺牲,最终保全赵朔的遗腹子,是人自身的反抗与儒家仁义、忠信观念的支撑。以最精彩的程婴告发为例,屠岸贾并不是立马相信程婴的告发,而是问清楚缘由之后才带着程婴前去公孙杵臼的庄上,并让程婴亲自拷打公孙杵臼。在庄上搜出婴儿之后,屠岸贾亲自刺杀,公孙杵臼赴死,屠岸贾这才全然信任程婴。由于程婴和公孙杵臼的策划与牺牲,利用屠岸贾下发的杀死晋国所有一月以上半岁以下婴孩的命令,才最终骗过阴狠狡诈的屠岸贾。在《赵氏孤儿》中,程婴一行的智慧与牺牲战胜了杀人如麻有如神助的屠岸贾,歌颂了儒家信义理念下人的反抗精神与奉献精神。

叙事陈述与视角表达:藏戏《白玛文巴》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对比研究论文

  五、普遍的苦难与中和之美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之美在戏剧作品中的体现,即戏剧冲突的统一与平衡,达到两极冲突的互补互济。

  《白玛文巴》中,国王因嫉妒商臣诺桑超人的经商能力,便以此为由设下毒计让诺桑前去龙宫取宝。留下诺桑妻子和遗腹子最终也没能等到丈夫的归来。而在诺桑之子白玛文巴显示出比父亲更加敏锐的经商能力时,国王先后两次设计派白玛文巴深涉险境为他取宝,实则想让白玛文巴命丧取宝途中。

  买到白玛文巴丝线的老婆婆,被奸臣以命相要挟。可以看出,无论身处哪一阶层,在强权的压迫之下,只能无奈低头。在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之时,主人公这样的苦难遭遇如果没有“中和”,将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而白玛文巴通过念咒一次次化解矛盾龙王、罗刹女的阻挠,则给观众的心理带来慰藉。

  《赵氏孤儿》中,屠岸贾蒙蔽灵公,残害忠良,手段残忍,权欲熏心。在赵氏孤儿了解到赵家满门被灭的真相之前,屠岸贾行凶作恶几乎毫无阻力,且猖狂至极。《赵氏孤儿》中的矛盾冲突不断深化,直至公孙杵臼之死达到高潮。可以看到,上至一国文臣之首,下至半岁婴孩,只要阻挡屠岸贾独霸朝堂,哪怕一丝威胁,都会被屠岸贾残忍杀害。程婴一行的忠信与奉献则是屠岸贾极端残忍行为给观众带来不悦感的“中和”剂。韩厥为使程婴放心外逃,自刎以明诚心;公孙杵臼不顾自己的性命,为赵氏孤儿挡下灾祸,程婴更是一路设法周全,最后将自己的孩子献出。赵氏孤儿最终借助朝堂正义力量,将屠岸贾灭门,赵氏一族大仇得报。正是这样的忠信中和了屠岸贾残害忠良的小人得志感,为整部戏剧带来“中和之美”。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40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