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演唱爵士标准曲的演唱者问题,并指出演唱爵士标准曲并不仅限于纯粹的爵士歌手, 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也展现了多样性和融合性的音乐风格 。通过对纯粹爵士歌手和跨界流行歌手 进行对比和辨析,阐明两者在音乐风格、演唱技巧、商业性与艺术性,以及录音与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并探 讨爵士音乐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
从传统意义而言, 纯粹的 爵士歌手被认为 是最适合 演唱爵士标准经典曲目的艺术家 。然而在近些年,越来越 多的 流行歌手尝试演唱爵士标准曲 目, 他们 通过展现独 特的音乐 风格和融合不 同流派的音乐元素, 为 这些曲 目 带来了新的演绎方式 。随着两种音乐类型的融合,已经无 法从已有的 理论基 础明 确判定何为 唱爵士 、何为 爵士人 声, 流行歌手演绎的 爵士作品和爵士歌手演绎的 爵士作 品有何差异 。
一、爵士标准曲的相关概念
( 一 )爵士音乐的发展与特征
爵士乐 于 19 世 纪末 20 世 纪初诞生于 美国 的 新奥尔良 。在李罡老师主编 、尤静波老师所著的《欧美流行音乐 简史》一书中,关于 爵士的叙述是这样的:“爵士是一种具 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同时也混合着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 基因”。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口复杂,娱乐场所密集,钢琴师和乐队比较活跃 。这些乐手大多都是法国或西班牙人和黑人的后代克里奥尔人, 这些乐 手同时受到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和黑人民族音乐 的 双 重 影 响 。 于 是 在 这 两 者 的 影 响 下, 新 的 音 乐 种 类 产 生—— 拉格泰姆, 成 为美国 流行音乐历史 上 第 一 个真正 意义上的黑人音乐 。泰德·乔亚在《爵士乐史》一书中将爵 士乐视为“美国 的古典音乐 ”,将其放置于 流行音乐 、古 典 音乐 和民族音乐 相同的位置, 探索相互之间的 纠葛与影 响 。 爵士乐 的 教育内容包括传统音乐 理论 和音乐 的基 础 知识,除此之外,爵士乐 和声 和即兴演奏,特别是“和弦音 阶”的概念在教学系统中也特别受到人们重视 。爵士乐有 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
1.节奏和律动
相较于古典主义音乐常使用较规律的节奏与律动,爵 士乐 的节奏主要是以 swing 节奏型为基 础, 更加跳动,更 具摇摆性 。
2.音调与和声
与古典主义音乐明确的音符相比,爵士乐常以和弦记谱。爵士乐的基础和弦为七和弦,并且习惯强化和声的色彩性。
3.即兴性
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 爵士乐最明显 的特 点在于即兴 。即兴不是没有曲式和章法的随意乱弹乱唱,通常有两 种即 兴方 式:第一 种是在已知的旋律上即 兴,但旋律本 身 仍然保持高度相似,英文叫 Work Around The Melody 。第 二种是按照曲式所进行的即 兴乐段, 英文用 Solo Section 表述 。在这一部分,演奏者通常需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曲 式在乐曲的和弦功能上进行即兴演奏 。
4.人声器乐化思维
爵士乐中将人声作 为器乐中的 一部 分, 人声与 器乐 在音乐的行进 过程中进行对话,形成呼唤与应答,爵士乐 人声中的拟声唱法将这一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 。
(二)爵士标准曲的定义与特征
爵士音乐流派众多,发展迅速,其中诞生了一 批 爵士 标准曲, 这些标准曲目往往在爵士音乐家的演出曲 目 中 占有重要地位 。爵士标准曲在 AMG(All Music)上的定 义 注解是这样 的:在美国流行乐的黄金年代,一些很有才华 的 作 曲 家 写 作 了 很 多 有 创 造 性 的 爵 士 乐 手 和 歌 手 演 绎 (通 常是改编 )的灵活可变的曲子 。 爵士标准曲在维基百 科上的注解是指非常流行的爵士音乐作品。《新格洛夫爵 士词典》对爵士标准曲更为广泛的定 义是“职业音乐家应 当熟知的乐曲”。 这些曲子最初并不 一定是爵士作 品,其 中的 一 部 分乐曲(通 常是 32 个 小节的长度 )被 无 数 次 翻 唱和录音 。常见的原型有:叮砰巷音乐;百老汇音乐剧和 好莱坞电影;爵士乐;民间 、教堂 、圣诞节音乐;摇滚乐;国 际流行乐和世界音乐等 。 由此得到爵士标准曲的以下特 征:一是需要经典,需要有一定 的时间去检验;二是在 爵 士音乐界被广泛传唱和有广泛认可度的经典曲 目; 三是 必须经过大量爵士乐手或歌手改编 。所以爵士标准曲是 作为爵士乐保留曲 目存在的,往往具有极 高的可听性,受 众十分广泛;配器方面也是因人而异,自 由度相对较高 。
(三)爵士标准曲代表作品的举例说明
“泪流成河”由亚瑟·汉默斯坦作词作 曲,是一首广受 欢迎的爵士标准曲 。这首歌曲最初 于 1953 年首次发布, 展 现了爵士音乐中的浪漫情感和深沉内涵, 很快成为流 行和爵士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其深情 的旋律和富有感染 力的歌词,使其成为众多歌手翻唱的热门 曲 目 。“泪流成 河”最初 由朱莉·伦敦演唱,她以深情 的嗓音和舒 缓 的 演 唱风格赋予这首歌曲独特的冷爵士风格 。在她的版本 中, 伴奏只有一把吉他,在与 清冷女声的配合下,简单的伴奏 依然得到听众喜爱 。随后, 这首作 品被许多其他著名歌 手演唱改编,包括艾拉·菲茨杰拉德 、迪安·马丁等 。每 一 位演唱者都为“泪流成河”这首爵士标准曲赋予独特 的个 人风格和情感 。其中距离当下时间最近的版本中,爵士大 乐队的配置使整首作 品显 得非常辉煌 磅 礴,整 个 管 乐 组 开 门见山 、庄严宏伟,打击乐器的进入就像一个 巨人踩着 坚定 的步伐迈入音乐厅 。但男中音歌手的演唱风格更偏 向 流 行,而 非 爵 士,也 就 是 作 品 内 部 涵 盖 了 一 些 爵 士 元 素,并不属于纯粹爵士人声对爵士标准曲进行演绎:演唱 的不同版本大都经过数次排练, 现场演绎的即 兴部 分并 不多 、伴奏乐器也不会做太大改变,在这首作 品当中,笔 者认为麦克·布雷对这首歌的处理即 兴性 不 强, 所 以 并 不符 合爵士人声演唱的即 兴性特征 。另外,器乐在整首作 品中属于从属地位, 器乐的处理主要是为了铺垫并突出 人声 。
“彩虹之上”也是爵士标准曲中 常 见 和 常 用 的 名曲 。 原曲出 自 1939 年美国电影《绿野仙踪》,曲作 者以及编 曲 是美国作 曲家哈罗德·阿伦,他同时也是演唱者和这部音 乐片的主演 。这首作 品被收集在爵士标准曲的曲集 The Real book 中,朱迪·嘉兰的原始版本 更为优美,节奏感不 强,倾诉感和故事性是整首作 品的表现特 征,这种处理方 式 得 到 了 多 位 爵 士 音 乐 家 以 及 流 行 音 乐 家 的 青 睐 和 演 唱 。这些音乐家有:被誉为爵士第一夫人艾拉·菲 茨 杰 拉德,她 的 声 线 有 爵 士 的 摇 摆 、歌 剧 的 规 范 以 及故事性 。
这一版本是爵士乐队编制,人声与小号形成呼唤与应答,风 格统一; 还有首位签约 JZ Music 的荷兰国 宝级音乐 家 罗 拉·费琦, 她十分擅长将各种类型的音乐表达融入爵士音 乐中, 罗拉在这首歌的编曲处理上更偏向冷爵士风格,悠 扬且富有节奏感,人声与器乐互相应答;还有三个波切利的 流行合唱版本、本·丰伯斯特的爵士萨克斯管版本、弟兰克· 辛纳特拉的男声独唱版本等 。每一位艺术家的改编都能够 为这首爵士标准曲作品带来不同的听觉体验 。
二、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
“夏日时光”这首爵士标准曲是美国著名作曲家乔治· 格什温的传世之作。出 自格什温 1935 年的歌剧《波吉与贝 丝》,《夏日时 光》是其中 最著名的 唱段 。这部歌剧主要描 绘南方美国 的 黑人社区生活, 讲述了一对 黑人青年 波吉 与贝丝在挣扎与希望中 生活的 爱情故事 。歌词的部分十 分精彩:“时 光荏苒,岁月静好”“腰缠万贯,风姿绰约”,将 黑人的“真实 ”生活戏谑地 表 现出来 。格什温运 用 黑人音 乐语汇完成 了这部既有全新风格又有浓厚美国 民族性的 美国歌剧代表作,使其成为美国民族歌剧的典范 。
据英国 国 家歌剧院网站统计,“夏日时 光”曾被 25000 次改编,曾被艾拉·菲茨杰拉德 、比利·霍利戴 、莎拉·沃恩 等 多位爵士音乐 家 演唱过,也曾被流行歌手席琳·迪翁演 唱过 。以上每位歌手所演绎的不同版本都能保留“夏日时 光”旋律的显著特征,但由于 每位艺术家对作品的 理解不 同 、所处时 代 不 同,唱腔处理有所区别,所以听起来又 是 截然不同的作品 。
( 一 )爵士歌手的艺术处理
对于爵士音乐家来说,爵士是首要的 。他们 注重技术 与作品的结合,并 不 主要突出声乐 的 特征,甚至 不需要 一 定的“规范”,往往以人声 器乐 化 思维处理声音,所以爵士歌手的 艺术处理在 于 人声 器 乐 能够协 同配合,把 控 音 乐整体 。人声与器乐在经过长时间演出排练之后,得到统一 的集体认可的 审美观,并 用来表 达情感和情绪 。 同时,爵 士歌手擅长即兴演唱,他 们 会在 演唱中 加入 即 兴 的 声 音 装饰 、变化 和旋律处理,所以每次演唱都有独特的 风格和 表现。
不同爵士歌手对“夏日时光”的处理都有各自的理解 。 爵士音乐 家更加注重当下的音乐感受和情感表 达, 而非 过于 拘谨拘束的技巧, 所以每一次的 现场演绎虽然是同 样的作品,但又有相对自由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建立在风 格统一 的基 础之上: 经 由爵士歌手改编后的 同一首作品 的 内部往往仅有一种风格, 所以爵士歌手的 演绎往往情 绪起伏并 不 大,故事性更强 。例如:艾拉·菲茨杰拉德 、路 易斯·阿姆斯特朗合作的 版本与比利·霍利戴个人音乐 风 格和表 现技巧虽然对 这首歌曲的 演绎呈现出截然不 同演 唱特点,但三位爵士艺术家处理作品时 统一 的是:内部的 风格并 不 多变,情感表 达力极强 。换句话来说,三位艺术 家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夏日时光”故事 。
作为“爵士歌后”,在演唱“夏日时光”时,艾拉·菲茨杰 拉德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 音 色更偏向 于 乐 器 的 听 觉 效果,听感上艾拉的音 色更像弦乐,阿姆斯特朗的音 色更 像管乐, 两位爵士艺术家对 这首歌的处理方式并 没有过 分突出声带机能,也就是并 没有过多强调其声乐性,而是 与器乐 一同营造歌曲整体的 内部和谐: 女声 的声音 质感 清澈舒缓,在 与男声 的合作中显现出 强烈的男女声对 比, 音 色一 明 一 暗,明亮的 小号到优雅的 女声,再 到坚定男声 的 过渡,明亮且 富有感染力的 嗓音,展现出 演唱者极高的 演唱技巧,以及对作品的 控制力,人声 与器乐 的 完美融合 也提升了这个版本的故事性 。
相较之下,比利·霍利戴更善于运用蓝调音阶,为歌曲 注入独特的 蓝调情感 。她的声音 深情 、悲痛,且 充满感染 力,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强烈社会意义表达得深刻而真挚,演唱充满悲伤 、忧郁的气质 。同样,歌曲内部的风格统一,人声与器乐并无主次之分,都在为歌曲内涵服务 。
这几位优秀的爵士歌手通 过自己独特 的演唱技巧和 处理方 式, 为这首经典的爵士标准曲注入特殊的情感和 独特的表现力,也使之成为爵士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
(二)流行歌手的融合特征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他们往往会根据社会审美需求 、 时代和市场需求等灵活调整 自 己的音乐风格和 形 象,所 以相较于爵士人声来说,风格更多变,同时也会更加注 重 作品流行性和商业性表现,力求吸引更广泛的听众群体, 使音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从音乐表现上来说,流行歌手 注重对情感和故事的表达, 通 过音乐和歌词将自己的情 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能够与歌曲产生共鸣 。通常作品处 理的重 心不局限于音乐本 身,他们也会注 重 舞台表演 、舞 美,甚至镜头这些与 歌曲本 身不相干的内容,以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吸引更广泛 的听众,与 此同时,他们的音乐更加商业化和大众化,力 求在商业市场中取得成功 。
“夏日时光”这首作品也曾被加拿大流行歌手席琳·迪 翁翻唱过 。与 之前的爵士乐大师不同的是,席琳·迪翁演 绎的“夏 日 时光”中结合了多种 音乐元素,比如 黑人灵 魂 乐和乡 村乐的唱腔,放克 、节奏布鲁斯的特 性节奏,还 融 合爵士大乐队和摇摆风格, 同时加入一些歌手自 身擅长 的声音技术处理,如:滑音 、颤音 、真假声转换和转音等 。 从配器来看,钢琴弹奏传统的爵士和声,同时又加入电子 合成器音色,使传统爵士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听 感上更具现代感 。这首作 品最终呈 现的形式体现了流行 歌 手 在 处 理 爵 士 标 准 曲 时 的 注 意 力 往 往 并 不 在 爵 士 本 身,人声在整首作 品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整首作 品的编 曲主要是为了衬托人声技术的高超和多样性, 整首作 品的风格并不统 , 其传播媒介的商业性决定 了流行歌手往往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是音乐本身,而且需要考虑听众喜好 。席琳·迪翁通 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音乐才华,给这首 经 典 的 爵 士 标 准 曲 带 来 新 的 可 能 性 和 别 具 一 格 的 演 绎, 这些差异也能够将流行歌手的处理和爵士人声区别 开来 。
三、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对爵士标准曲表达的差异
( 一 )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上的差异
在欧美流行音乐体系当中,爵士乐往往作为一 门独立 的学科出现,在这一语境下的“爵士人声”最显 著 的 特 征 是爵士而非演唱 。例如: 对爵士歌手的唱法要求并不严 格,甚至可以用歌剧唱法来演唱爵士 。真正的纯粹爵士歌 手通 常是专注 于爵士音乐领域的艺术家, 对于纯粹爵士 歌手来说,演唱技巧的着重 点在于爵士和声的处理 、即 兴 演绎的处理,以及与 乐手的配合,更注 重 歌曲的整体 性, 而不是着重 描写人声 。歌手经常会对旋律 、节奏,甚至是 歌词进行即兴改编 。在演绎某一 爵士标准曲时,爵士歌手 往往会固定于某一种爵士风格之中,几乎不会在同一首歌 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爵士乐风格,加之人声与器乐的 配合,所以爵士歌手演绎的爵士标准曲听感上不会有太大 情绪起伏 。
相比之下, 流行歌手通常更注重流行音乐的大众化, 他们更倾向于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加入自己的个人风格 和流行元素,以吸引更广泛的听众,所以流行歌手处理爵 士标准曲时往往涵盖不同的音乐风格, 这些音乐风格并 不局限于爵士乐,也可以是摇滚乐,或者其他流行音乐类 型 。而爵士歌手则更加注重保持爵士音乐的原汁原味,以 及对爵士曲风特有的即兴演奏和复杂音乐结构处理 。
而在华语流行音乐体系当中,往往将爵士乐分属于流 行音乐范畴,与 乡村 、节奏布鲁斯等音乐类型归属于流行 音乐的下方 分类 。演唱爵士标准曲的歌手可能是流行歌 手,他们既可以演唱爵士标准曲,又可以演唱其他类型的音乐,如:流行音乐 、摇滚乐或者 R&B 等 。这些歌手可能熟悉很多音乐技巧和风格,不仅擅长演绎爵士音乐,而且 能在其他音乐 领域有出 色的 表 现 。 因此在 演唱爵士标准 曲时侧重“翻唱爵士乐作品”,而非重视爵士乐本身 。从演 唱技巧来说, 爵士歌手往往会为 了爵士的 即兴而放弃声 乐 中 常讲的 喉头的 稳定性,比如滑音 、颤音 、抖音 的 出 现 往往会使 喉头不稳定;在情感表 达方面,爵士歌手会更注 重歌曲本身技术技法的 深度解读, 包括整个乐 队对 歌曲 的理解 、对 爵士和弦的 理解,以及对 这首歌背后隐喻的 理 解, 所以爵士歌手在情感的 表 达上要综合整个乐 队的 理 解,也就更为复杂 。而流行歌手往往会更加注重歌曲的旋 律性和故事性,也就是作品的 动态处理,并 不 钻研具体的 某一句,从整首歌的 角度来看,伴奏的走向不会对人声处 理造成太大影响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人声与伴奏为主次 关系,伴奏的 编曲和配置主要是为 了突出人声,所以流行 歌手在情感表 达上无须顾虑其他 因素, 只需要按自己对 作品的 理解,且 能够用声音 精准传递故事和情绪即可,对 于流行歌手来说提高唱功是首要的 。
(二)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的差异
从商业性来说, 流行歌手通常在 商业市 场中 具有更 大 的 号召力和知名度 。他们 的 演唱风格和音乐作品更容 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受众群体通常更为 广泛,包括不 同 年龄层和音乐喜好的听众 。因此,流行歌手在商业市场上 更具竞争力,在 商业推广和宣传方面会投入更多资源,营 销手段多样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翻唱爵士标准曲的商业 性更加突出 。
而纯粹爵士歌手的受众相对 较为单一 主要是爵士音乐 爱好者 和专业音乐从业者 。他们 在 爵士音乐 领域有 着更高的专业性和声誉,艺术性普遍较强,他们 的 演唱可 能更受到爵士音乐爱好者和专业听众的欢迎 。相比之下, 爵士歌手在 宣传推广方面相对 较为保守, 他们 可能更倾 向于通过演出、音乐节等专业场合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通常使用的营销手段比较少 。
从艺术性角度来说, 爵士人声侧重点在 于 爵士乐 本 身,在 于 与乐 队配合的 整体统一,爵士乐本身所具备的 和 声 以及即兴的 复杂性使 听众需要具有一定的 审美听辨能 力 。因此,纯粹的爵士乐人声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商业 性 。而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更侧重“翻唱爵士乐 作品”、展现个人唱功 。因此,流行歌手演唱爵士标准曲这 一过程中 的 艺术性更多是在展现歌手本身对作品的 艺术 处理上,以及歌手个人的唱功,其艺术性显得略微单薄 。
因此,流行歌手“跨界”演唱爵士标准曲的商业性往往 大 于 纯粹爵士歌手演唱的 爵士标准曲; 而爵士人声 的 艺 术性则往往在 爵士本身, 而流行跨界融合的 爵士作品往 往在突出人声技术 。当然,也不排除有极少部分商业性与 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出现 。
(三)对录音与制作技术认知的差异
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在 演唱爵士标准曲时 对 于 技术 的 不 同需求展现了两者 编排时 在音乐底层逻辑上 价值观 的 不 同 。流行歌手对 于新录音 以及编曲技术的 接受度普 遍更高, 他们会利用 现代 录音 和制作技术来完善自己的 音乐作品,经 常与电子乐 器 、合成 器 和数字音效合作,如: 自动调音 、电子音效等,使 用音乐 制作软件来创作和修改 音乐 可以帮助流行歌手创造出更加流畅 、电子化 的声音, 对 电子依赖的 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为 广泛的声 音 选择和创意空间,使 之能够创造出 特定的声音 效果,以满 足当前流行趋势 。
爵士歌手虽然也会使 用 一些现代设备, 但通常更保 守,更加注重传统音乐价值和技术 。他们会更重视不插电 的乐 器,如:萨克斯 、钢琴 、小号等 。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传 统或模拟的 录音技术,重视“实 时 ”且有“现场感”的 录音, 以保持音乐 的 原始质感和动态范围, 所以对 于 爵士歌手 来说,爵士标准曲演唱时的本真性会更强 。与流行歌手相 比,爵士歌手更关注实 时 的音乐 演奏和即兴创作,而不是后期 制作和电子制作 。从歌唱技术层面来 说,爵 士 歌 手并不追求歌唱技术的完美或流行趋势, 而是注 重 爵士演 唱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总之,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演唱风 格的歌手对于技术的不同追求, 但也有许多流行歌手在 这两个领域之间寻找平衡点 。
(四)音乐产出多样性的差异
爵士歌手演唱爵士标准曲时往往更加注 重 对特 定 风 格或技巧的深化探索, 他们会在某一个 子流派中花费数 年或整个 职业生涯不断地创新和完 善, 往往会更忠 于特 定 的音乐传统或流派 。这种 深入研究只允许他们在某一 个部 分或少部 分领域拥有精湛的技艺 。所以对于爵士音 乐家来说, 演唱爵士标准曲的风格往往会受到个人擅长 某一特定 领域的限制,然 而也不排除有迈尔斯·戴维斯这 种 又能表现冷爵士又能表现波普的爵士音乐家 。对于流 行歌手来说,由于他们受市场的变化性和竞争性影响,需 要适应 和尝试各种 流行风格, 或者需要符合大众审美趋 势,也可以说他们的音乐行为往往受其公司所限,而公司 需要考虑的非音乐内容太多, 这也使流行歌手在演唱爵 士标准曲时没有特定 风格,展 现出广泛的多样性,其目的 是使作品更能被大众所接受 。总体来说,爵士歌手和流行 歌手在音乐产出多样性上的不同也是这两 者所处的音乐 文化和市场背景的结果, 更是流行歌手个人艺术追求和 歌手所属公司市场策略的反映 。
四、结语
本 文通 过对演唱爵士标准 曲 的 歌 手 类 型 进 行 研 究, 特别关注 纯粹爵士歌手与 流行歌手对爵士标准曲的演绎 风格,深入探讨爵士音乐表现的多样 性,以及融合趋势, 并在对比辨析纯粹爵士歌手与跨界艺术家在音乐表演差 异方 面得出结论: 演唱爵士乐标准曲的歌手并不 一定是 纯粹的爵士歌手 。
在对爵士标准曲及其演唱者深入研究后,对爵士音乐的多维特性和其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 识 。爵士标准曲作为爵士音乐的代表性作品,它们承载着 爵士音乐的精髓 。爵士歌手是爵士音乐的忠实传承者,他 们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能够深刻理解爵士音乐的语言和 精髓,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爵士风格 。而流行歌手在演唱 爵士标准曲时,更注 重个性化的表现和创新,以及商业化 的体现,他们在音乐风格上更具多样性,不拘泥于传统的 爵士演唱方 式,而是通 过吸收其他音乐类型元素,将个人 风格融入演唱中,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音乐语言 。另外,流 行歌手和爵士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的差别主要体现 在演唱风格 、市场定位 、受众群体和宣传推广等商业行为 方 面 。 同时, 流行歌手在爵士乐的发展 中扮演着重 要角 色,他们将爵士音乐与 流行 、摇滚 、放克等不同音 乐 类型 相融合,丰富了爵士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小众音乐变得大 众化,降低了欣赏门榄 。
总 之,无论是流行歌手还是爵士歌手,他们都在自己 擅长的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在进行不同音乐 类型融合上的尝试,使得音乐作品具备多样性和丰富性 。
参考文献 :
[1]张文昭 . 爵士世界—— 评泰德·乔亚《爵士乐史》[J].人民音乐 , 2021(02):92-95.
[2]巴比特,蔡良玉.谁在乎你听不听?[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2).
[3]张闰博 . 爵士标准曲在钢琴独奏中的改编 技法 探究[D].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2023 年 .
[4][英]巴里·克恩费尔德编 .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第 2 版)[M].任 达敏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5]吴婷婷.论流行爵士的演唱和教学[J].大众文艺,2019(13):239-240.
[6]李润琨 .美国爵士音乐本 科教育对我国高校爵士音乐课程体 系建设的借鉴意义[J].音乐探索,2023(01):101-108.
[7]杨连强 . 爵士乐的风格演变[J].北方音乐,2015(05):11+13.
[8]苑采芳 .《Summertime》爵士钢琴改编 曲不同版本 的音乐分析与教学应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3 年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