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铁画,作为安徽芜湖的特产,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这种民间美术独特地融合了中国画的传统笔法和技巧,同时延续了新安画派的风格,展现出简洁、冷峻而又惊人的艺术风格。文章以铁画的锻造工艺、铁画与国画等艺术形式结合的形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铁画行业的现状、剖析面临的环境和存在问题,探索铁画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力求使铁画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芜湖铁画;文化空间;策略;现代加工
当代,如何通过芜湖铁画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在传承以芜湖铁画文化为核心的同时,将其融入当代文化产业和互联网大潮中去,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与传播,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非遗文化,从而激起大众对芜湖铁画的浓厚兴趣,塑造出芜湖铁画文化的品牌形象[1]。
一、芜湖铁画及其工艺传承现状
(一)芜湖铁画工艺
追溯铁画工艺的历史,最早出现于距今约一千年前的宋代,在清代康熙年间达到艺术顶峰,之后又经历三百多年历代名家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创作了众多艺术价值高、颇有影响力的传世佳品,铁画也实现了由单纯的以铁做“画”向“铁画锻制工艺”的华丽转身,并于二十一世纪初跻身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铁画以其独特的材料和工艺技巧而闻名,艺术家们运用铁片、铁丝和铁粉等铁制材料,经过精湛的锻打、焊接和打磨等工艺,将铁质塑造成各种生动的图案和形象。作品线条流畅,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立体感。
(二)芜湖铁画技艺的传承
从传承方式来看,芜湖铁画技艺的传承方式共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的传承是手口相传,基本上是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二者都面临着同样的危机。现如今可以熟练掌握此传统技艺的铁画艺术家大多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而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相关工作,也没有形成对芜湖铁画技艺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他们的精湛技艺得不到很好的延续,所以传承断代现象极其严重。第二个维度的传承是媒介载体传播,纸媒载体和平面广告宣传形式仍处于主要地位,但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群体的有限性和传播速度,由于传播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芜湖铁画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承空间创新:基于现代加工技术融合
在工艺品创新设计时代,现代先进加工技术表现出的高效生产和简洁美学特征,与传统制造技术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在芜湖铁画文化空间传承的过程中,如何结合现代加工技术,对铁画本身进行时代性创新和发展,推动铁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创意产品转型,不仅能够保存铁画本身的魅力,同时也对芜湖铁画的继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包公铁画的创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线切割技术中的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因此它也属于创新型铁画的范畴。本研究结合现代工艺技术,以芜湖铁画中的“包公”形象为例,对传统铁画制作与现代加工技术的融合流程进行系统介绍。
(一)矢量转换
设计出适合的包公形象(图1);将网格导入CorelDraw软件并为矢量绘制线条(图2)。这时,需要注意的是,规则图案是一个完整的曲线。
(二)将矢量图形转换成可识别的格式
CorelDraw软件生成的最终矢量图形是CDR格式,这是一个完整的Bezier曲线(图3);CDR格式被导入到AutoCAD软件中,并转换成线切割技术识别的DWG格式。
(三)材料和加工设备的准备
线切割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加工小而复杂的工件,最小电极丝直径可达0.01mm,能加工窄间隙、尖角(小圆角半径)等细小组织。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文化和创意产品具有一个尺寸切割和正负形状的特点。材料为10号304不锈钢线切割专用钢板,尺寸为295*200*1.2(mm),加工设备为三菱MV1200S慢走丝线切割专用设备。
(四)工艺品加工制作
加工完毕后,卸下工件,抛光酸化,然后在表面喷上黑色自动涂料,最后安装。图4显示了卸载作品后分离的最终形状。
三、传承空间拓展:基于多元合力的发挥
(一)芜湖铁画文化空间传承的突破点
本研究结合当前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该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为了推动芜湖铁画文化的系统传承,支持芜湖铁画走进校园。首先,可以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芜湖铁画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其历史、特点和技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芜湖铁画的兴趣和认知,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其次,可以组织一些与芜湖铁画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参观铁画博物馆、走进铁画基地等研学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和体验芜湖铁画的制作过程,增强对其艺术价值和技术要求的理解。此外,学校可以邀请芜湖铁画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进行示范,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芜湖铁画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思想,培养他们对芜湖铁画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第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传承与发展,芜湖铁画文化本身就属于非物质遗产的范畴,芜湖铁画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中,要能够通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芜湖铁画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尤其是对铁画工艺的传承与保护,这要从国家层面和文物层面进行,引导有意向的铁画爱好者,对铁画制作技艺、铁画创新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确保铁画制作中的内容在市场化冲击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3]。
第三,以芜湖铁画文化为核心,兴办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首先,可以在博物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中开设免费的铁画馆,向游客和市民展示芜湖铁画的历史、技艺和文化内涵。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芜湖铁画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铁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其次,可以发展芜湖铁画文化产业,以各个企业为主体,通过打造一批品牌形象,带动芜湖铁画文化产业的发展。企业可以投入资金和资源,支持铁画艺术家的创作和推广,同时也可以开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如铁画文化衍生品、铁画主题餐厅等,这样可以促进芜湖铁画文化的商业化和品牌化,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再次,可以推动芜湖铁画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芜湖铁画文化为特色,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开设铁画文化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铁画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在旅游景点和酒店等场所展示芜湖铁画的作品,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这样可以促进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二)芜湖铁画文化空间拓展的具体路径
1.构建芜湖铁画文化传承的保障制度
芜湖铁画文化在当代的传承,需要有明确的保障制度进行约束与支持。首先,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芜湖铁画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要求,禁止对芜湖铁画文化进行诋毁、歪曲等行为。同时建立侵权追究机制,对侵犯芜湖铁画文化权益的行为进行惩罚和追责,从而为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加强对芜湖铁画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和支持。通过开设培训班、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提高铁画艺术家和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传承意识。同时,可以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和创作空间,鼓励他们创作更多优秀的铁画作品,推动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芜湖铁画文化赛事的推广
芜湖铁画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修炼品行的作用,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推广芜湖铁画文化赛事,一方面能够推动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的文化艺术形式,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提供满足[4]。
在芜湖铁画文化赛事的推广上,应以各中小学、本科及大专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为主体,通过举办芜湖铁画文化赛事,有效吸引各类群体的参与兴趣,并从中体会到芜湖铁画文化本身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应当在各个社区中对芜湖铁画文化赛事进行推广,使芜湖铁画文化赛事走向社会群体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芜湖铁画文化赛事的推广,需要有专门的指导人员,切实保障芜湖铁画文化赛事中的安全性。
3.芜湖铁画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芜湖铁画文化产业主要包括芜湖铁画文化的文创类产业、空间装饰类产业等,推动芜湖铁画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能够有效地将芜湖铁画文化融入社会的各个群体中,通过商品与服务的提供,为社会大众理解芜湖铁画文化提供帮助。
文创类产业是芜湖铁画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将芜湖铁画的艺术元素融入各种文创产品中,如手工艺品、服饰、家居用品等。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可以将芜湖铁画文化推广到更多的消费者群体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装饰类产业通过将芜湖铁画作品应用于室内外空间的装饰设计中,可以为建筑、公共场所等提供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这不仅能够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艺术价值,还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芜湖铁画文化的魅力。
4.芜湖铁画传承途径的多元化
通过发挥教育行业、影视剧、各种文化艺术赛事、互联网平台等的作用,打造出多元的芜湖铁画文化传播主体。注重发展芜湖铁画文化的影视与文学作品,通过在铁画历史中发掘典型人物、典型故事,以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纪录片和小说等形式对芜湖铁画文化进行诠释,并带动芜湖铁画文化的市场发展。还可以建立芜湖铁画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推广芜湖铁画文化;同时可以发布相关的文章、图片和短视频,介绍铁画的技艺和历史,以网络的形式传递给社会大众,既能够起到广告宣传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文化传承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
四、结语
我国芜湖铁画在当代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各个层面的问题成为我国芜湖铁画文化在当代传承的制约。芜湖铁画文化在当代进行传承有着必要性,同时也有着自身的重要性,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构成,推动芜湖铁画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拓宽芜湖铁画文化传承空间,也能够推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特色,通过对芜湖铁画文化的传承、创造,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5]。
参考文献:
[1]刘庆.敦煌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
[2]郭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形态[D].重庆大学,2010.
[3]何芳秋子.国家“非遗”芜湖铁画艺术的审美创新与传承发展研究[J].艺术品鉴,2021(08):61-62.
[4]王冠平.中国传统戏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
[5]肖馆.红色歌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D].华东交通大学,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1978年, 当年只有20岁的胡宁娜本想报考南京艺...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