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浅析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下小写意花鸟画的笔墨造型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3 11:5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中国花鸟画中表现出的地域性特征是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地处中国西南,以其极具 地域性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特征滋养了画风求同存异、观念相互统一的画家群体, 也为小写意花鸟画领域提供了文化滋养, 使得花鸟画作品表现出独特的题材、创新的绘画语言, 在融汇广西地域文化的同时, 又兼顾了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 使两 者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关键词: 地域文化,小写意花鸟画,笔墨造型,构图

  一、前言

  地域文化是指在我国特殊地域形成的,拥有悠久历史且一直 传承至今的文化。广西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多元化与广阔性铸造了 本土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该地域文化为创作土壤的小写 意花鸟画艺术创作同样呈现出了浓厚且多样的本土特色。

  广西,别称“八桂”。其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因其湿热的气 候,孕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貌,包括外观秀美、种类繁多 的花草,比如紫荆花、三角梅、朱槿花、木棉花等亚热带植物, 把这种有特色的植物景观和形态美,用中国画小写意的形式表现 出来,既能起到宣传美、表达美的作用,又能通过中国画小写意 的形式传达出中国画的意境之美,借此以研究小写意花鸟画创作 新路径,传达出具有当代审美的写意花鸟画地域文化特色新面貌。


\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写意花鸟画起源很早,通过现有的一些文物出土就可以 发现,汉代出土的画像砖上就已经出现了像鸿雁、八哥这样比较 生动活泼的鸟禽,也因为文人志士对于花草的喜爱,以及经常习 惯于用花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情感,所以缤纷绚丽的花草也 经常出现在画像砖上,民间的工匠也习惯于将花鸟等形象装饰在 各类器物上面。从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物品当中也不难发 现花鸟的造型,而且这些造型多半较之汉代出土的文物来说更加 自然,在姿态展现方面也更具灵动性。由此就能看出,在整个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花鸟画的普及性较高,而且在整体发 展过程中进步较为迅速,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映射出那个时代人 们的生活情趣。花鸟画发展到隋唐时期, 在风格上已经自成一派, 受到当时时代审美的影响,隋唐时期的花鸟画大多色彩艳丽,而 且线条较为清晰。到了五代时期,各类画派层出不穷,各类画派 的发展也促进了花鸟画整体的色彩与技法的进步。由于派系较多, 风格也各有不同,所以花鸟画整体的风格也产生了较大的改变。 其中特点比较鲜明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画派。黄筌画派特点主 要是整体描绘手法较为细致,而且在色彩的应用上也更加偏向于 华丽,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美。而徐熙画派则是更加 注意线条的表现,并不注重色彩的缤纷性,所以是以墨色为主, 由此可见,时代的发展会影响画作创作的特点。时代的发展催生 出更多的创作题材与风格,画家也通过多样性的创作响应时代的 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审美需求。


\

 
  三、笔墨造型在小写意花鸟画中的表现

  小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对于绘画工具的使用材料限制较少,所 以对画家来说,在创作花鸟画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 选材,但是想要画好写意花鸟画,对于画家的笔墨运笔方法要求 较高。要想在绘画中达成较好的效果,那么良好地运用笔墨是极 为重要的。小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需要经过画家日积月累实现, 画家通过日复一日地学习各类理论知识与坚持不懈地磨炼自己的 绘画技巧,并且加以总结提炼,才能够形成较好的笔墨情趣,这都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其实通过不断赏析中国历代名画,我 们不难看出,合理的构图与布局对于能够良好地表达出画家想要 的意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许多专注于花鸟绘画的画家来说, 越是学习越会发现布局和构图中的精髓与技巧是非常复杂的,但 是也只有掌握整体的画面布局和构图技巧,才能够在绘画过程中 运用笔墨生动地表现出画面意境。

  (一)笔墨表现

  写意画突出一个“写”字, “写”与“意”密不可分。“写” 为主体,写主要的目的就是良好地抒发胸中之意,借助意象来表 达自己的情绪,所以自古至今,梅兰竹菊在写意画中出现的频率 都很高。画作的题材大多与画家的个人审美趣味直接相关,画家 在绘画的过程中,也是基于情绪的表达,从而应用绘画形式将其 表现在纸面上。通过历史发掘,不难发现很多画家的笔墨技法各 有区别,但是总体来说区别性不大,然而他们个人拥有的独特的 审美特色,却让他们可以将小写意花鸟画赋予不同的艺术特色,进而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艺术瑰宝。用笔主要是指画家在进行绘 画过程中握笔的姿势,以及下笔的力度和运笔的习惯等,这些汇 集到一起会彰显出不同的画作气势,也会让不同画作独具韵味和 格调。而用墨则是通过浓淡不同的墨色以及点线面的关系来产生 一种画面的层次感,通过墨色与水的冲击感也会使得画面肌理效 果更加明显。

  (二)造型表现

  通过赏析小写意画可以发现,在其画面当中布局多以灵活多 变为主,但是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在其整体画面当中会呈 现出一种灵动且有程式的美。小写意画的创作过程中,笔墨结构 的应用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在勾、皴、擦、点、染间不断地调整 大势走向,呈现出一种布局结构的精妙绝伦。小写意画整体是在 中国画的审美基础之上,辅助于艺术语言的表达,运用不同的笔 墨技法,从而完成整体的塑造效果,所以绘画会呈现一种不同于 中国画又与之有一定统一性的情趣,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中带着 一点特别的东方传统美学。

  其实,尽管有所区别不同,但是究其根本来说,任何的艺术 形式都有一套相对严谨的法度和程式,尽管中国画在表达自由度 上较高,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内在核心还是具有一定共通性的,讲 究的就是传承有序,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即在保留传统美的基础 上运用个人的审美趣味让画作增添几分韵味。这种绘画形式是具 有一定智慧的,因为如果不遵循一定的程式,就会让自己的画作 漂游无根,但如果不随着时代的审美变迁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趣 味,丰富自己的审美概念,那么在创作过程中也会让画作显得有 些僵化而不够灵活,所以画家需要在保留根系的情况下,多元化 地完成自身的创作,融汇不同的文化特色,并且彰显出所处时代 的社会审美。而笔墨结构就是为了服务于刻画物像的,在整体绘 画过程中形成一种特定的风格,笔墨结构能够表现出花鸟画的物 像特点,也能够表达出画家的主观精神世界,所以说笔墨结构的表现,对于画作的艺术审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笔墨造型融汇体现

  笔墨造型的体现主要彰显在画家对物像的一种描绘过程中, 通过用笔来完成造型与神态的塑造,从而呈现出一种层次感以及 肌理效果的变化。想要实现将物像的具象描绘与神韵相融合,则 要经过长时间的锤炼。通过长期的基础笔墨技巧训练、深化对神 韵的理解以及提高画家自身的艺术素养等多种条件作用下,才能 够实现高水平的艺术表达,创作出更具审美情趣的作品,引领观 赏者对作品产生更深的理解。小写意花鸟画的整体创作过程,其 实就是通过笔墨的形式来表达画家理解的生活中的美好,并且引 领观赏者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而广西拥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 可以为小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提供参考借鉴,可以通过结合当地的 地域文化以及花卉资源,完成小写意画的创作,丰富画作形式及 内涵。

  四、广西地域文化在小写意画艺术创作中的影响和体现

  (一)地域文化简析


  “地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理解为在特定地域下, 一个民族通过长期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其既 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 都离不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就体现着一个民族在 不断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凝练下来的智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 人文气息,而且基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也丰富了人类文明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而且地域辽阔, 所以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也十分鲜明,差异性十分明显。从 南到北, 从西到东, 不同民族都拥有着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彰显着朴素的人民智慧。不同地域所产生的艺术家群体也会不同 程度地受其地域文化的影响,产生与其地域文化相呼应的一种审 美趣味,相应地,其艺术风格也就会倾向于这种地域文化。

  (二)广西地域文化在小写意画艺术创作中的影响和体现

  清代范玑在《过云庐画论》中曾言: “宗派各异, 南北攸分, 方隅之见,非无区别。”其原意是表达中国画南北宗分野,但他 在文中多次提及在中国画面貌上“或因地变,或为人移。体貌不 同,理则是一”。这其中所包含的则是地域性特征对于中国画创 作的影响。从广西全区范围内自然要素角度出发,其地处祖国西 南,属亚热带气候,部分区域包括首府南宁已过北回归线,属于 热带,常年降水充沛,故而花卉植物繁多。受气候条件影响,植 物外在特征一般为枝叶宽大、花朵绚丽多彩,其代表性植物如芭 蕉、紫荆花、朱槿花、绣球花、木棉花等无不植株巨大、花朵艳丽。 广西所特有的热带植物特征促使画家产生新的绘画语言,产生新 的表现形式。“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画家眼之所见、心之所想都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使观者更能得到审美享受,引起共鸣。画家们还以表现广西地域性花鸟特色为其审美核心,在不脱离客观物像表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花鸟画题材的创作方向。

  五、时代背景下小写意花鸟画的造型创新建议

  (一)构图形式的平面性


  要想在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把握小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就要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小写意花鸟画在创作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线条的平面性, 还要注重色彩的平面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创作者创作思维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小写意花鸟画在创作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直观线条的表达方式,通过用平面的线条将立体的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还原事物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还能够兼具艺术性,这是极为重要的,也让画作更加具有赏析性。画家在整体的创作过程中,除了是对花鸟的一种临摹之外,还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汇创作过程,从而赋予花鸟一些客观上不存在的细节特点,进而能够在最终的画作呈现上实现借物抒情。通过赏析广受大众认可的一些小写意花鸟画作品不难发现,这些画作大多在具备画面景象的实际特征的同时,还能够让观赏者在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景象的真实性,并且较为直观地领会到画家想要通过画作表达出来的内心想法与情感。除了线条的平面性之外,在整体构图过程中,也要注重色彩的平面性,并且通过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从而实现再创造的过程,这样就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实现写意花鸟画的时代创新性,将现代人的一种审美观念与时代背景表现于画作当中,这是满足于时代进步对绘画创作进步的要求的。

  (二)构图形式的重复性

  小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过程还需要注重构图形式的重复性。这在赏析各类花鸟画作品当中也可以找到些许痕迹。这种表现形式更多呈现一种庄重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是将画面中的一些物像进行一种合理的排列,从而能够给赏析者带来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这种重复性的构图形式能够增强花鸟画的画面表现力,也会让画作所能够传达出来的画家的思想感情更为直观地实现表达。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构图形式的重复性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复制过程,而是一种看似相似实则不同。远观去整体上感觉呈现一种景物的相似性,但是细细观赏就会发现景物的描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从而实现在重复性的特点上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使得整体的构图方式更具设计感,为画面带来更多的生气。

  (三)虚实相生的意境

  写意花鸟画笔墨意境的产生就是通过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的搭建实现的。虚实相生是写意花鸟画意境美的一种独特的结构方式, “实”就是指在整体绘画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具体物像的 一种写实描绘,而“虚”是指整体画面呈现过程中的留白部分, 这部分让欣赏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虚实相生,既能够实现对于 物像特点的表现, 也能够让观赏者的审美情趣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从而更好地实现画面的表达。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底蕴,写 意花鸟画自唐以来经历了丰富的风格演变,本项目就是结合当下 对于小写意的研究和发展比较薄弱的特点,致力于打破这种薄弱 性,创新小写意花鸟画,丰富它的内涵,在达到一个新高度的同 时,既突出广西地域植被特色,又为小写意花鸟画研究增添新鲜 血液。本项目以理论为主要创作依据,结合地域花卉特色,以作 品创作为突破点,推动广西地域文化的发展,使小写意花鸟画迈 向一个新的台阶,也使广西地域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勇 .探讨广西当代绘画语言的地域性问题 [J]. 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3):26-27.

  [2] 梁冬华 . 朴拙的形象 古雅的旨趣:柒万里人物画艺术研究 [J]. 南方文坛 ,2019(1):169-174+177.

  [3] 蔡峰 . 当代语境下中国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探讨 [J]. 陇东学院学报 ,2021(3):96-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51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