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探究《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5 09:16: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求爱神给我安慰》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这一作品创作于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成熟期,是其代表作之一,因其淳朴的曲调、优美的旋律、流畅的线条而闻名。《求爱神给我安慰》为女高音唱段,抒情性极强,成功地塑造了“罗西娜”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演绎充分表现了女主对于爱情的执着态度以及被爱人背叛后的伤感,从中可看到莫扎特的音乐思想及个人创作风格。

  关键词:《求爱神给我安慰》,创作特征,演唱技巧

  一、剧情介绍

  这一剧目发生在塞维利亚伯爵府中,“罗西娜”深爱丈夫“阿尔马维瓦”,但伯爵看上了其男仆“费加罗”的未婚妻“苏珊娜”,想占为己有,为此,“罗西娜”便让“苏珊娜”写信给伯爵,假意与其约会,从而在深夜成功地将伯爵引至了后花园。此时,“罗西娜”打扮成“苏珊娜”的样子前去赴会,而伯爵以为是“苏珊娜”约自己,满怀欣喜,精心打扮了一番之后便哼着小曲、快速地朝后花园走去。只见“苏珊娜”在花园深处等待自己,伯爵迫不及待地向其表达爱意,用尽了甜言蜜语,发起了猛烈的追爱攻势。霎时间周围亮起了灯火,伯爵在此刻才看清了眼前的人并非“苏珊娜”,而是妻子“罗西娜”,顿时便觉无比尴尬,带着羞愧感在众人面前下跪,以期求得妻子的原谅,自此,“罗西娜”不仅智慧地解决了自己的情感危机,同时也成全了“费加罗”与“苏珊娜”二人。《求爱神给我安慰》是伯爵夫人“罗西娜”于第二幕一开始演唱的唱段,其旋律婉转而优雅,成功地塑造出了作为伯爵夫人应有的高贵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她遭遇背叛之后的悲伤,揭示了其高贵仪表之下不得不压抑的情感以及从眼中流露出来的悲凉。

  二、《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创作特征

  (一)曲式结构


  这一唱段的节奏为四二拍、主调为bE大调、音域为d1-a2,曲式结构为非平行的两段体结构,其旋律缓慢而婉转,各个音程之间并没有明显其起伏,如下:前奏自第1小节起,至第17小节结束,其中第1、2小节为引子部分,用于引出缓慢而又轻柔的主旋律模仿音调,以强、弱间的对比来表现情绪的变化,可见其谱例上有4处颤音设计,为原本平稳进行的旋律增添了一丝活力,最后一个小节略带叹息感,这与其中带休止的3个十六分音符以及半拍休止有一定关系。

  第一段(第18~25小节)为平行结构,即“2+2,2+2”,每2个小节一停顿,其中的下行二度给人以一种叹息之感,如泣如诉,抒情性较强,且对应“求爱神快给我安慰”一句的旋律为上行模进式,而“别让我再悲伤流泪”为转为下行。

  第二段(第28~59小节)由3个乐句构成,歌词“让我……死亡”之中的前两句主要是为了描写“罗西娜”内心的痛苦,而第三句则为情感的迸发,其旋律缓慢地上行并由此延伸至全曲最高音ba2。“求爱神……流泪”一句的节奏更为紧凑、旋律更为细碎,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中出现了小切分节奏型并在低音区结束。最后一小节的和声以K46-D7-T为完全终止,实现了尾奏与前奏的相互呼应,而人物原本激动的情绪也在尾奏之中逐渐地恢复了平静。

探究《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论文

  歌剧选段《求爱神给我安慰》仅有4句歌词,为此其旋律线条非常之平稳,其音域始终位于女高音的中上区域范围之中,最后结束于以木管为主的乐队演奏之上,并以和声及速度的变化与配合营造出了神秘的氛围,其根本目的是与“罗西娜”的内心活动形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主人公挣扎、痛苦、忧伤等复杂情感。

  (二)旋律特征

  这一咏叹调的旋律极具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调性明显、平衡低沉,全曲开端的速度为小广板,即Larghett0,连贯的旋律缓慢地推进,抒情性特点鲜明。前奏部分带有一丝的冥想意味,为全曲奠定了哀伤的基调,凸显了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忧郁心境。因子部分结束之后,主旋律的模仿音调较柔缓,而为了凸显女主的内心活动,莫扎特便设计了强弱的对比,以此贴合其情绪的起伏变化,这也是莫扎特惯用的创作技法。伴随着略带悲伤的旋律,“罗西娜”开始了吟唱,第18~49小节可以简单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即为第一句,从歌词内容可以看出她当时的无助与彷徨,为此只能祈求神明赐予她力量,第二部分中有3个乐句,前2句的旋律线条极为相似,连贯而又柔和,其中可见大量的二度及三度小跳设计,直至第3句“或者让我死亡”达到全曲的高潮,旋律部分平稳地行进,7个八分音符连续上行,先由bd1至ba2再自由地延长。莫扎特在此处使用了反衬这一创作技法,将她那种虽然悲伤但又要极力控制的无奈展现了出来,随后旋律平稳行进,此时的她既想寻死,又想拯救自己的爱情,为此便以8个十六分音符上行又下滑带来的设计来贴合其复杂的情绪,而再次出现的“或者让我死亡”烘托了悲凉的氛围,且全曲并没有在上行的高音处戛然而止,反而自然地滑落直至结尾。

  (三)和声与伴奏织体

  和声与伴奏织体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是准确刻画主人公内心活动的重要前提,就前奏而言,其速度较慢,与伯爵夫人的高贵身份以及刚出场时的形象相适应,最开始的和声为bE大调主音的大三和弦,以T-D的交替进行来突出肃穆之感,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演奏需要由双手的交替来完成,快速跑动的音符仿似女主人公的焦躁不安,尾声部分连续2次出现了K46-D-T,从而为其情感的变化埋下伏笔。这首歌曲的整体篇幅较短小、内容较精炼,虽然以bE大调开始,但只经过了短短2句的bB大调,随后又在第二段的第3句“或者让我死亡”回归到了bE大调。全曲的高潮部分也较为简单,仅为7个连续上行的八分音符及T持续的方式来表达,左手伴奏非常稳定,右手十六分音符的演奏以凸显主旋律及伴奏织体间的差别,层次分明,对烘托“罗西娜”的悲凉心境及无助之感有重要意义。从这一歌剧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莫扎特习惯以和声强调调性,再以和声及伴奏织体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当她内心平静之时,和声平稳进行、伴奏更为单纯,而当她内心波动之时,和声变化丰富、伴奏与之相适应,可见准确地把握和声及伴奏织体的特点可以对人物角色的内省活动及情感变化有一些更深的理解。三、《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技巧

  (一)演唱时呼吸的运用

  呼吸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歌剧演绎的效果,对于经验较少的演唱者而言,可以从速度较慢且带有音阶式特点的曲目着手练习,而小广板+四二拍的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恰好符合以上要求。第1句的前半句其旋律为大山型、后半句其旋律则在小范围内盘旋,初学者在演唱之时其喉位大多不稳,影响到其正常呼吸,而歌曲的开头演唱往往至关重要,为此在练习之时应当尽可能避免因旋律回旋而导致气息不稳,尽可能地做深呼吸,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准备。第2句的第1个音实际上就是上一句的最后1个音的高八度处理,为此两句间的关系可视作八度大跳,而第2句第1个音的时值占了两拍中的一拍半,为此演唱难度更大,对气息的合理运用要求较高。演唱者一定要学会深吸气并控制在演唱这个音之前,刚开口就要保持住气息,缓缓、均衡地送气才能保证后续的气息够用,以此避免因气息脱节而导致演唱不连贯,可见在日常练习之时,以气息的正确吸入以及气息的保持应用为重中之重。这个唱段最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全曲最高音ba2,之前以缓慢上行来进行铺垫,对于气息运用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进入最高音前,一定要保持最佳的状态并找到最为合适的换气点,进而做到“深吸气、快吸气”,以平稳的气息作为获取良好共鸣的前提。第3句的演唱需要充分考虑节奏的变化以及音程之间的浮动情况,重点在于十六分音符的正确处理,且事实证明,只有控制好气息并灵活使用才能确保歌唱的连贯性。最后4句之中出现了小切分节奏型,加之旋律线条的起伏较大,要求演唱者要“深吸气”,且这4句也是整个唱段之中音域最宽广的地方,要求演唱者气息的弹性做出来,且演唱者的呼吸应当找寻一种平衡状态,从而确保在气息流畅的状态下完成曲目的精彩演绎。

探究《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论文

  (二)演唱时音色的把控

  莫扎特对于音量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始终认为适度的音量可以给人以舒适之感,还能够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并清楚地展现其内心活动,为此,演唱者应当有良好的声音控制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日常练习之时也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观念。在给声音时一定要加以控制,放声地演唱才能淋漓尽致,缺少了情感的支持,仅带有技巧的演唱违背了艺术审美的初衷,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略显单薄,也无法引发观众在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在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之中,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及心理活动,要想完美地诠释这些角色并表达其内心的真情实感,演唱者必须具备清晰、流畅而又干净的音色。而基于《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经验可知,故事的发展与“罗西娜”情感的变化相适应,为此,在音色方面应当做到圆润而又饱满,而在音量方面只需遵循适度的原则即可。

  伯爵夫人“罗西娜”虽然深爱丈夫但他却移情别恋,还企图强占“苏珊娜”,这一切都令女主人公感到悲伤与痛苦,在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及情绪变化之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她对于美
好爱情的向往与执着态度。前奏的渲染使得音乐氛围格外安静,同时又透露出一丝忧郁,伯爵夫人缓缓地吟唱以祈求爱神的安慰,第1~8小节可视作一个乐段,每2个小节便有1次停顿,演唱之时一定要有停顿的处理,上行式的旋律演唱要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悲伤之感,为此气要深吸,还要下沉,以类似与叹息的方式打开喉咙,起音要轻柔、音色要饱满、声音位置要统一、整体要连贯。第2句的下行旋律演唱应当注意曲调的交替进行,尽快在低音B同音反复处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上行演唱直至全曲最高音ba2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这一准备指的不仅是气息的准备,还有心理的准备,只有在高音处加以延续才能充分地表达出女主人公的情感。随着旋律的进行,全曲的情感也达到了高潮,对于女主人公乃至演唱者来说都是一种释放。高音的演唱需要把握好音量,以圆润的音色及充分的共鸣为要求,当演唱上行九度之时需要结合歌词内容来表达情绪,切不可过于用力,尽可能地打开腔体以得到想要的演唱效果,且全曲结束在低音区部分,每一处的音量及音色的控制都应当与女主人公当时状态相适应。

  (三)演唱语言的准确

  《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歌词为意大利语,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意大利语素有a、e、i、o、u这5个单元音,其中两个或以上可自由地组合以形成复合元音,我们从这一曲调的歌词中可以发现,元音o与i的应用更为频繁,为此应将其咬字及发音作为重点,且元音o本为宽母音,有助于声入头腔进而产生头腔共鸣,演唱时一定要强调嘴型,呈略微收拢的圆形即可,而元音i为窄母音,演唱之时其口型应当保持嘴角分别向外裂开,并在双唇扁平的状态下发声,确保声音在腔体之中运行。就辅音而言,意大利语之中共有16个,其中又可分为清辅音与浊辅音,在发音之时需要以气流冲破发声器官的阻碍,且只有将这些辅音与元音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不同的语音。以第一句为例,Porgiamor的第一音节为“Po”,即辅音p联合元音o,不可因辅音发音而影响元音,且p应当保持头腔共鸣,歌曲的开头既不可咬字过紧,也不可咬字过重,进而能发出柔和且圆润的声音。又以曲中上行九度的跑动演唱为例,一定要保持a母音不变形并在气息上加以支撑,还可发现元音ri的时值较短,反复地出现在一句话的结尾处,为此在演唱时需要打开口腔、减小声音接触面积,不可唱得过满。

  结语

  要想精准地把握《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技巧,就必须从多角度对这首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尤其是莫扎特塑造的伯爵夫人“罗西娜”这一经典艺术形象。以往过于专注在音乐本身之上,难免忽略了作者想要借这一作品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及思想情感,因此在理解这一作品之时过于片面。实际上,任何一首歌曲的演绎都要以演唱者掌握其艺术特征为前提,对演唱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既要有环境代入感,又要有人物认同感,唯有如此,才能完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及情感变化,进而传递给观众以情节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变化,真正在流动的音符之中再现莫扎特本人的创作意图,可见掌握创作特征与演唱技巧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艳彧编著.意大利歌剧咏叹调赏析精选女高音十二首[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9.07.

  [2]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0.

  [3]冀怡锦.歌剧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创作特征及演唱诠释探究[J].黄河之声,2021(11):93-95.

  [4]张茜西.莫扎特歌剧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分析[D].厦门大学,2017.

  [5]于广英.歌剧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研究[D].山西大学,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43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