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5 16:34: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是哲学乃至艺术哲学首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本文通过溯源西方艺术史上不同 的形式概念 , 首先找出朗格对于艺术形式的定义 ,之后从意义逻辑关系中解读 “ 艺术符号 ”的基本内涵 , 以 “ 音乐符号 ”为轴线 ,解读其艺术符号中 “ 情感与形式 ”的关系问题 。本文认为 , 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 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构造 ,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 能够为探索音乐美学中的诸多问题提供方法论意 义 ,并在艺术中找到人性心 智与生命的意义。

  符号形式的研究几经探索与争论 ,苏珊·朗格的恩师 卡西尔以关注人文主义而创建的文化符号哲学学说在美 国曾引起较大反响 ,这种哲学把康德为科学认识而建立 的先验原理作为出发点 , 为人类的其他活动主要是艺术 活动建立基础 ,所以他的符号哲学是 “ 扩大的认识论”。 朗格很好地接受了卡西尔 “ 艺术符号是情感的特殊表 现 ” 的观点 ,受符号构形功能的启发 ,赋予艺术概念与形式 ,而后进入意义的世界 。

  一、艺术符号的构建

  (一 )艺术形式论的历史渊源

  形式是整个人文中最基本的一种概念 。人类对于形 式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毕达哥拉斯 学 派 将 美 视 为 自 然 科 学 的 一部 分 , 宇 宙 各 部 分 可 以 用 “数 ”来解释 ,美就是 “数 ”的和谐 ,而 “数 ”即为一种理性的形式 ;柏拉图站在客观唯心的基石上创造 “理式 ”理念来界定万事万物 ,美就是 “ 理式 ”本身 , 现实世界 模仿 “ 理式 ” 的形式 ,艺术模仿现实, “和真理隔着三 层”; 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文艺中客观形式的和谐之美 ,认 为音乐中的节奏形式最具说明性 ;亚历山大里亚时代贺 拉斯提出美的原则 “合式”, “合式 ”即得体 、统一 , 和 谐 、恰如其分的 “合式”, 贺拉斯认为这是文艺创作的最高原则 ,是对艺术形式技巧的一种要求与约束 。
\

  中世纪时期经院派占据主要哲学思潮 ,形式的认识 日趋神秘化: 圣·奥古斯丁 、托马斯·亚昆那坚持贺拉斯 式的形式理念—— 美在于完整和谐的形式 ;英国经验主 义美学家培根 、夏夫滋博里等人更加重视形式美 ,其中 培根认为美是自然的客观属性 , 主要表现为 “ 比例的奇 特”, 强调美的整体性 ;到了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狄德罗对于形式的认识更加系统 , 除了一味强调的和谐 、 比例 、统一 等 ,还加入了主观的审美因素 , 例如事物间 的“关 系 ”“相 互 作 用 ”等 形 式 , 提 出 了 比 较 完 整 的 现 实主义 文 艺 理 论 ; 德 国 古 典 美 学 主 义 代 表 人 物 康 德 提 出“ 先 验形式”, 认为人们头脑中有一种纯粹先验形式 ,包 括纯粹先验感性 、纯粹先验知性 、纯粹先验理性三者构 成 ,感性经概念 、范畴生成逻辑思维 ,形式理论由此综 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带有了批判的哲学色彩 ; 黑 格尔认为 “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康 德 基 础 上 对 艺 术的定义综合了内容与形式 ,理念作为内容 , 而感性显 现即为形式 ,黑格尔理念提升了心灵的感性作用, “按 照它的纯粹形式方面说 ,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主体对 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 ,不觉得它是一种局限和界限 , 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现自己”。

  20 世纪以来, “形式 ”的概念在各种维度上展开讨 论 , 理解更加精细化 , 俄国形式主义 、英 美 分 析 哲 学 、 格式塔美学开创了 “形式 ”理论的新篇章, “有意味的 形式 ”“符号形式 ”“情感形式 ” 的提出打开了形式理 论发展的新纪元 : 以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为代 表 ,将理论眼光放置于语言形式之上 ,认为艺术等同于 语言的艺术性 ;将 “形式 ”作为主体研究 , 以原型批评 为代表 ,形式是意识主体所特有的感性 存 在 ; “形 式 ” 非主非客即为格式塔美学所研究的范畴 ,强调客体形式 的整体性和人的心理对对象的组织构造和整体 化 作 用 , 以此揭示 “ 完形”。 理顺各因素之间的 关 系 , 朗 格 对 各 理论进行改造 ,统一起主体的情感与客体的形式 , 以符号为中介架起艺术本质的桥梁 。

  (二) 朗格的艺术形式观—— 艺术符号论

  关于艺术形式的讨论从古希腊经中世纪最后到近代 的一 系列发展 ,历经了由最初的数理概念到理性逻辑再 到卡西尔 - 朗格时期步入了与感性交织的哲学殿堂这 一 过程 ,对艺术形式的分析由机械的分析走向了综合的有 机分析 ,对人类世界的认识从世界的物质 “外 ”在发现转到了人类自身 “ 内 ”在的探索 。

  人最初通过感官与世界发生联系 ,但是自然界中动物亦如此 ,甚至比人类更加敏感 ,所以人与世界的关系 以感性为基础却不只是感性 ,还包括理性存在 ,在朗格 看来 “符号 ” 即为理性 ,是一 种以感官为基础的理性符 号 。在艺术研究中 , 朗格视艺术的本质为符号形式 ,按 符号学的逻辑 , 符号与被指称对象有相同 的 逻 辑 形 式 , 而艺术符号与情感有相同的逻辑理念 ,所以艺术具体指 涉情感 , 朗格称为 “表现性符号”, 在此 , 朗格的艺术形 式论以符号为中介 ,将静态的艺术形式与动态的情感形 式相连 ,接续了康德感性理性交织的带有辩证意味的哲 学理念 。与其他形式论相比 , 朗格的形式概念具有逻辑 属性 , 主要表现在朗格的 “形式 ”具体指抽象形式或逻 辑形式 ,按照朗格的观点, “这种最抽象的形式是指某 种结构 、关系或是通过互相依存的因素形成的整体 。更 准确地说 , 它是指形成整体的某种排列 方 式 ”。 可 以 看 出 , 朗格的形式概念具有整体性 ,包括部分 、结构等有 机构成 ,其中抽象是形式的主要方法 ,通过抽象获得形 式 ,用符号来表示 。在朗格的理念中 ,先厘清符号内的 关系 , 即作为一种带有逻辑性的形式 , 以符号规定艺术 的本质 , 由此定义 “艺术是创造出来的表现情感概念的表现性形式”。

  西方哲学发展史上 ,对人本体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即精神本体论与形式本体论 ,精神本体论诸如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学 、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美学等以及格式塔心 理学等 ,但对艺术与美学问题的回答仍含糊不清 , 因为 大家知道艺术并不单单是感性构成 ,对艺术分析必须建 立 在 理 性 感 性 的 统 一之 上 ; 形 式 本 体 论 主 要 有 形 式 主 义 、结构主义 、符号学等 ,对艺术美学的研究有了具体 而系统的语境 ,特别是符号学将艺术置于人类复杂的生 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中 ,如卡西尔所言 ,艺术并不是对现 实的简单复写和模仿 , 而是一 种发现 , 而人们所发现的并不是科学家口中的 “ 自然”, 而是通 过 知 觉 发 现 生 命与情感 ;符号包含着主体 、符号 、概念和客体 , 这四个 部分的构成为艺术表达情感奠定了理论基础 ,艺术作为 特殊的符号 , 像科学一样无法穷尽 , 在 “ 意义 ” 而非“概念 ” 中寻找本真 。

  (三) 符号的功能

  在朗格所著的 《艺术问题》 一 书中 , 明确区分了艺 术 符 号 与 艺 术 中 的 符 号 两 类 概 念 , 可 以 先 解 释 艺 术 中 “ 符号 ”这 一 广义的概念 , 因为它涉及的 即 为 一般 符 号所具有的普遍功能 。

  在朗格看来 ,符号最重要的功能为接合功能或逻辑 表现功能 ,也就是指称的功能。 “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 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供人们关照 、逻辑直 觉 、认识和理解的重大功能。” 例如在商场挑选灯罩时 , 会根据自己的要求先选择想要的形式例如那个紫色的大 灯罩的样子 ,确定了合适的形式时再继续挑颜色 ,在 一 众颜色中排除了紫色而去选择绿色的一款 ,但绿色大灯 罩的体积形式不符合人们的预期 ,最后人们会综合考虑 最终选择了绿色的小款灯罩 。 回顾先前的紫色大灯罩与 绿色小灯罩有什么关联 ? 两个灯罩的逻辑概念是相同 的 ,在挑选中人们运用了复杂的抽象活动 , 而符号与所 表达物之间有相同的逻辑形式 , 就如同上述 两 个 灯 罩 , 通过指称功能 ,符号可以标识任何与概念相符的具体事 物 。其次 ,符号还有表现概念的基本功能 ,这 一 功能涉 及思想 、概念的生成过程 。一件事物的名称最多只能起 到提示的作用 ,更详细的逻辑概念只能用符号去表达 ,这 一过程可以不涉及情感的表达 ,只说明某种看法 ,概念就 由此而生 ,故其是理性认识的起点 ,这种功能所产生的结 果就是语言的诞生 , 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 ,人类才在此基础上有了后续 “想象 ”“ 预想 ”等高级的能力 。符号有逻辑指称 、概念表达等基本功能 。艺术作为一 种特殊的符号具有一般符号所有的功能 ,例如逻辑指称 , 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逻辑表现功能可以为情感 、 “ 内在生命 ”种种特征赋形 , 因为这些 东 西 一 般 的 词 语 以及论述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真正呈现出来的 。那种流动 的力量 、生命的止息以及强弱交织的张力 、感性的生活 呈 现 出 来 的 无 数 形 式 , 都 是 推 论 性 的 符 号 所 无 法 表 达 的 。所以艺术符号有着与众不同的部分 ,尤其是不像其 他符号 一样可以代替某物, “一件艺术品就是一种表现 性的形式 ,凡是生命所具有的一切形式 ,从简单的感性 形式到复杂奥妙的直觉形式和情感形式 ,都可以在艺术品中表现出来”。

  艺术符号的性质首先是有机性 。朗格将艺术作品看 作 “ 生命的有机体”, 每 一件艺术品每 个 部 分 都 不 能 单 独存在 ,艺术品的意味也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 , 而 是其成分受整体的影响从而组成新的创造物 ,离开了整 体 ,部分就失去意义 。它的意味实际上就是它的 “生命 ” “ 意象”, 通过空间 、音符 、色彩等诸媒介创造出客观形 式 供 人 思 考 与 欣 赏 。其 次 , 艺 术 符 号 还 有 表 现 性 的 特 征 。艺术究竟表现了什么一直是古往今来许多美学家及 哲 学 家 致 力 探 究 的 方 向 , 大 致 有 认 为 其 表 现 了 意 志 客 体 、直觉 、生命冲动等学说 , 而在朗 格 的 符 号 学 看 来 , 艺术符号同样有一般符号所具有的构型功能 , 主要表现 的是情感概念 , 朗格说过 “ 确定一件作 品 是 不 是 艺 术 , 却 要 看 这 件 作 品 的 创 造 是 不 是 意 在 把 它 构 成 一 种 表 现—— 他认识到的情感概念或整套情感关系的形式”。 人 们所看到的关于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情感表象 ,并不是 一 种表示情感的记号 ,这种情感是通过接合呈现的 ,是艺 术形式的 “ 意味”。 最后 ,艺术符号还具有 “ 他性”。 在 《情感与形式》 中提到 ,每一件艺术品都有从 “世俗背景 中 ”游离的倾向 ,这就说明 , 与推论性符号相比 ,艺术 符 号 无 功 利 性 , 受 众 观 赏 艺 术 品 所 感 受 到 的 “ 幻 象 ”“表象 ”即为“他性”, 这也是寓意艺术本性的重要因素 。

  而艺术中的符号 ,如同有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 每 一 种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独特的符号和意义 。这里提到艺 术中的符号 , 目的是想区分艺术法则和艺术构造原则的区别 ,这也是区分艺术符号与一般符号的关键之处 。

  从类型上说 ,艺术创作中使用的符号是一般的普通 的符号 ,是一 种理性的概念 ,它们通过承载相关的意义 构成了艺术品 ; 而艺术符号 , 它是一种表 现 性 的 形 式 , 它传达的概念或意味已经超出了它本身 ,是将人的经验 和情感客观化 , 而且拥有一般符号所具有的 全 部 功 能 , 可以说 , 艺术符号与艺术中的符号既相区别 又 有 联 系 , 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其次 ,受格式塔心理学影响 , 朗 格的艺术符号还具有整体性和有机性的特点 ,艺术品作 为整体而言就是情感的意象 ,构成艺术品的每个有机部 分即艺术中的符号都围绕情感这个中心而联系 在 一起 , 它们并不是简单地相加 ,艺术中的符号只是作为传达情 感内涵的构成成分 ,并不是这种情感内涵的 构 成 成 分 ,它们起的作用仍然是普通符号所具有的作用 。

  二、艺术符号的意蕴

  (一 )艺术符号中的情感内涵

  朗格视艺术为符号来指称情感 、表现情感概念 ,属于 一种表现性形式 ,但与对象构成“逻辑类似 ”还不足以成 为艺术符号 ,它表现的不是事物的概念而是一种逻辑意义 上的情感的表现 ,这种情感的表现是由感知 、情绪以及各 种较为具体的大脑活动 ,通过深层的抽象形成艺术情感的 内在逻辑形式 ,然后形成具体的视听形式作用于人的知 觉 ,人通过艺术品获得了情感体验 ,这也说明了情感的表现就是上述分析的艺术符号的主要功能之一 。

  对于情感概念的定义 , 朗格的情感表现论主张的不是个体主观情感的征兆性表现 ,她反对个人情感的宣泄和表达 ,对情感的定义采用的是最广义的一种 , 即人类 所有客观的情感 , 比如 一般的痛感 、舒适感 、平静感等 一 切可以被感知到的东西 ,包括对生命 的 感 受 、爱 情 、 死亡这 一 系列的 “ 内心生活”, 而这些 表 现 是 推 论 性 语 言无论如何也表达不出来的 , 只有通过艺术来为这些情 感经验赋形 。所以 ,艺术品也不需要自我表现, “艺术 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 ,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 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 ,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和人们的情感生活同构 ,具有客观性 。

  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情感的 “对象化 ”过程 。情感 或者 “ 内心生活 ”存在人们内心中 ,需要经过转换和投 射才能为人所了解 , 婴儿的嚎陶大哭是情感的真情流 露 ,但这并不是艺术 。音乐的旋律有饱 满 深 沉 的 和 弦 、 流动变化的乐句 、静态的休止 ,包括音高 、音色 、音长 这些为知觉而创造的虚幻之物 ,是情绪通过外化或者转 换构建的 , 而人们通过欣赏音乐的这些客观形式就能感 受它所表达的与情绪类似的如动荡冲突 、平静缓和的情 感内涵 ,这样 一 种逻辑类似就使情绪的主观与艺术的客 观形式相统一 ,从而能够克服贝尔的 “ 意味 ”概念带来的神秘主义 。

  (二) 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的 “ 同构 ”

  情绪 、情感是艺术真正表达的东西 , 而这种内容是 与有机躯体的本能相类似的东西 , “ 是生命中最湍急的 浪峰”, 朗格指出“一个艺术品若想要激发出美感 ,也就 是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活动或类似生命活动的形式的投影 或符号呈现出来”。 优秀的艺术作品中 , 内在的情感 、生 命和活力与形式交织成一体 。人与周遭环境发生感觉或情 感或其他关 联 时 , 生 命 作 为 承 载 “ 内 部 生 活 ” 的 载 体 ,必然会投射和外化 ,而这一过程就会产生艺术作品 。那什么是生命的特征呢? 通过分析这 一 点才能见出艺术所包含的生命形式 。生命首先具有动态性 ,生命的不断延续 、消亡与再生 ,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 持 续稳定的生命状态是因为各组成部分通过不断运动而形 成变化样式 ,犹如倾泻而下的瀑布 , 每 一滴水流的运动 都是它的组成部分 。在艺术中 ,动态的运动同样是重要 的属性 ,旋律的流动是传递生命的途径 ,波动循环的花 纹表现生命的轨迹 , 即便是欣赏静态的雕塑 、文学等艺 术形式 ,也同样会在脑海里产生动态的想象 。那生命是 如何持续这种动态性的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命本 身还具有节奏性 ,但这种节奏性并不是单纯的周期性交 替 , 而是与生命机能有关 ,人类自身作为生命体是通过 呼吸等形式而赖以维持: 第 一 次吸入氧气到肺部 ,经由 肺部送到身体各个细胞 , 同时再将二氧化碳 呼 出 体 外 , 一 呼 一 吸完成气体的交换 ,生命得以维持 ;心脏跳动也 是一样的道理。 “生命的运动形式 ”需要前一个事件的 结 尾 作 为 下一 个 事 件 的 开 端 来 构 成 节 奏 , 在 任 何 艺 术 中 ,没有哪一部分是可以脱离作品单独作用的 。音乐中 每 一 小节的节拍既是自身节奏的表现又是推动整个乐思 发展的关键 ,音和音之间的时值既是一种音响的构成又 是整个乐章的旋律组成 ,所以并不是周而复始的节奏就 能形成音乐 ,音和音之间的有规律的组成和发展才能展 示出音乐中的情感与生命 。此外 , 生命还有有机统一 性: 人的身体各个机能器官协同运转 ,生命方能生生不 息 , 而身体的每 一部分也绝非简单或混杂地排列 ,有内 在的严密性 、周期性 , 每 一个因素都不能脱离生命体存 在 。艺术也是如此 ,一定的材料选择 、一定的文学素材 、 一定的音程旋律的安排包括配器的组合 ,都有各自的规 律和原则 ,一旦确定了某种选择就无法改变 。朗格还提 到了生命的生长性 ,也就是每个生命体都有生长和消亡 的规律 ,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正如艺术 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有各自的风格和流派 ,但在整体结构上仍然是人这种高级生命体的情感流露 。

  至此 ,生命的所有特征都能在艺术中找到 , 这也证 明了艺术形式与生命形式有类似的逻辑形式 ,艺术因着 这样一种结构表达出了人的情感和内在心灵 , 突破了“语言 ”的藩篱 ,表现出了高级复杂的生命结构 。

  三、艺术符号的表象模式—幻象

  朗格打破了从前对艺术形式的各种定义将艺术视为 一种投射情感的符号 , 并且将艺术放置于生命活动之 中 ,艺术不再是理性概念的附属 , 而是人类生命的基本 要素 。关于艺术还有一个创造性的问题就是艺术究竟创 造了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 , 朗格首先对模仿论提出了批 评 ,认为一件艺术品连 一 种最隐秘的再现都算不上 ,很 多艺术品什么都没再现 ,艺术表达的是一种隐喻而又深刻的逻辑层面东西—— 幻象 ,一种虚假的意象 。

  幻象何以产生? “当某物呈现出来纯粹诉诸人的视 觉即作为纯粹的视觉形式而与事物没有实际的或局部的 关联时 ,它就变成了意象 。如果完全看作直观物 , 就从 它的物质存在抽取它的表象 。 以这种方式所观察到的东 西 , 也 即 成 了 纯 粹 的 直 观 物 —— 一 种 形 式 , 即 一 种 意 象。” 由此可见 ,幻象通过抽象而产生 ,完全是被创造出 来的 ,不是对艺术材料的整合和凝练 , 富有表现性的形 式恰恰才是构成幻象的要素 。例如在钢琴上弹奏 一 连串 音阶 ,虽然每一个音都有自己的固定音高 ,看似是七个 音高的连续声响 ,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实则在脑海中 已经有了向上或向下的音流的走向 , 某种运动已经形 成 , 而且随着这种音流的运动还可以继续 延 伸 和 扩 张 。 也就是说 ,在线条或者图形形成方向性的连续时 ,人类 的意识就充满了有生命的动态的概念 ,并与实际材料的 印象在统觉中有机融合 , 形成幻象 。 “ 永恒的运动 ”“ 生命的走向 ”, 幻象和这些生命的性质也有着相似的逻辑结构 , 而这些概念 、现象通过符号的 “ 中介 ”呈现 ,清晰地展示了艺术作为符号的主要功能和目的 。

  幻象有两种性质 ,首先是一种脱离现实的 “ 他性”。 人们对艺术形式的欣赏和把握是直接诉诸感官的 ,对这 些抽象的 、激发美感的形式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虚幻的意 象 ,它和材料本身和现实都没有任何的关联 ,但它不是 虚假的造作的 ,不会带来不真实之感 ,是一 种在概念之 上的虚幻产物 ,在艺术中每个部分都是构成幻象的组成 部分 , 每个结构的思想都是幻象所要传达的思想 。幻象 的第二种性质即直接性 ,对幻象的把握通常不需要概念 推 理 和 事 实 判 断 , “ 一 旦 作 品 被 看 作 是 一种 纯 粹 的 形 式 ,它的符号性质—— 它与运动着的生命形式在逻辑上 的类似性—— 就不言而喻了”。 人们感受到这种 一 致性 , 就会直接从作品中体会到这种生命的生长和情感 , 而这 一切是包含在艺术作品中的 ,并不是表面附着上的 , 可以说作品本身就蕴含着生命和理性 。
\

  最后对于幻象的讨论不得不提到艺术的基本幻象这 一 点 , 而这也是朗格美学思想的高明之处 ,她在指出不 同门类艺术的区别时 ,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 , 这 种 一致性和每门艺术的独特性相互例证 ,使朗格的思想 更加辩证和深刻 。朗格坚决反对根据材料形式对艺术的 分类 ,她认为这种分类本末倒置影响判断 , 随后她将每 门艺术分别看作不同的领域 , 每门艺术独特的创造物就 是自己的基本幻象—— 音乐是纯粹的听觉空间 、舞蹈创 造了力的空间 、绘画艺术是视觉的空间等 ,依据这些基 本幻象 ,各艺术之间才能相互区分 。而不同艺术之间的 独特性都来源于同一个原则—— 动态形式 ,无论哪一 种 艺术 ,都来源于深层的情感结构和生命形式 ,包括强有 力的节奏 、强烈深沉的张力 、矛盾的动机等 ,都以动态 形式出现作为艺术符号的生命性和情感内涵贯 穿 始 终 ,基于这 一 点 , 朗 格 对 艺 术 下 了 定 义——“一 切 艺 术 都 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四、结语

  朗格在艺术领域中以符号形式为中介 ,建构起了艺 术的 “ 骨骼”; 通过逻辑形式 , 填充了艺术 的 “ 血 肉 ”, 将情感 、生命视为艺术的内涵 ,探究艺术的本质 ;并在 艺术的创造性方面 , 提出了独特的 “ 艺 术 幻 象 ”概 念 , 同样意指 “情感和生命”。 由此 ,艺术不仅是表现或再现 论的 , 同时还获得了形式本体论的根基 ;没有把艺术归 结于完全的独立的形式概念 , 而是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情 感根基 ,使表现主义与形式主义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1]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M].甘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41.244.
  [2][美]苏珊·郎格 .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8.57.
  [3][ 美 ] 苏 珊·郎 格 . 艺 术 问 题 [M].滕 守 尧 译 . 南 京 : 南 京 出 版 社 ,2006:34.52.127.147.
  [4][奥]爱德华·汉斯立克 .论音乐的美[M].腾守尧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5][意]克罗齐 .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王志德 .整体与碎片—— 苏珊·朗格美学思想新探[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7]谢冬冰 .表现性的符号形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8]吴风 .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9]葛亚萌 .苏珊·朗格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22 年 .
  [10]朱俐俐 .被重构的织物—— 苏珊·朗格关于感受的思想及其内在矛盾[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42-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85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