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古筝演奏中音色技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16:40: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古筝是我国古典民族乐器的代表,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古筝的音域宽广,其音色以灵动著称,在 众多乐器演奏场景中,均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与情感张力,围绕其音色技巧展开研究,对增强古筝演奏影响 力、张力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古筝演奏音色技巧的内容,其次说明了音色技巧对古筝演奏的作用, 再次分析了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最后围绕古筝演奏所涉及音色技巧展开讨论,内容分为把 握音色技巧的方式、提升音色技巧的策略两部分 。

  在长久的发展 过程中, 古筝演奏形式逐 渐 形成 一 套 体系 。与其他乐器相比,古筝音色具有纯净 、空灵的特征, 这也是古筝历经千年仍然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古筝 的音色技巧是决定 现场古筝演奏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 研究古筝音色技巧具有现实意义 。实际上,影响古筝音色 的因素较多,其中,客观因素有古筝的柱 、弦等,这部 分影 响 因素在古筝制作 的时候便 已形成; 主观因素则与 演奏 技巧相关 。研究指出:演奏者的技巧应用对古筝音色产生 的影响 较大,即使两个 演奏者使用相同的古筝,但是由于 个人对演奏技巧理解存在差异,因此,古筝发出的音色会 完全不同 。根据现有文献研究可知,演奏者触摸古筝弦的 方 式 、演奏力度 、触弦位置,以及深度等均对音色造 成 影 响 。鉴于此,在古筝演奏中,本 文重 点关注并研究了音色 技巧,从影响古筝音色的相关因素入手,分析演奏技巧与 音色变化之间的关系, 并提 出提 升古筝演奏技巧的合理措施 。

  一、古筝演奏音色技巧的内容

  演奏音色技巧强调凭借不同的演奏方 式 、技巧,使乐 器产生不同的音色,以确保音乐 、情感表达效果达到理想 水平 。对古筝而言,演奏音色技巧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内 容:一是技法 。演奏者可以通过拨弦 、托弦等弹奏技法,使 古筝产生明亮 、柔和 、悠扬等不同的音色 。二是音效 。古筝 演奏中,可以运用特殊的音效,例如,残音 、泛音,赋予作品 特殊的色彩和情感表达 。三是音量 。演奏古筝音乐作 品 时,控制 音量同样 是非常重 要的音色技巧,具体来说,就 是通 过控制 手指力度 、速度,使音色细腻或者激昂 。 四是 节奏 。节奏处理也会影响音色效果,弹奏时,使用不同的 节奏处理方 式,可以使音色更加生动 、跳跃,或是更 加 稳 定 、平衡 。五是音韵美 。处理音韵美的关键是掌握音符的 持续时间 、音符 间的连贯性,以及韵律变化,使作 品 更 加流畅 、饱满 。
\

  二、音色技巧对古筝演奏的作用

  古筝演奏中,音色技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色 是指乐 器所发 出声音 的 特质和特点, 也可以理解为乐 器 的“个性”。 音 色技巧所强调的 重点在 于 演奏者 通过不 同 的手法 、技巧,塑造并 调整古 筝音 色,从而达到表 达情感 、 传达意境的目的 。由此可见,音色技巧对古筝演奏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 以下方面:首先,音 色技巧能够增强演奏表 现 力 。通过调整触弦位置 、力度 、速度和颤音等因素,创造出 明亮 、清脆 、柔和或悠扬等音 色效果,凭借多变的音 色,赋 予音乐作品丰富的层次和良好的 表 现力, 使 演奏更加生 动 。其次,音色技巧能够帮助演奏者表达情感或情绪 。不 同的音 色可以传递不 同的情感色彩,演奏时,根据作品要 求 、自 己的 理解,运 用 音 色技巧传达特定的 情感或情绪, 例如,通过明亮 、清脆的音 色表 达欢快的情绪;用柔和 、细 腻的音色表达伤心的情感 。最后,音色技巧能够帮助演奏 者 塑造独特的个人风格 。演奏者对音乐 的 理解和艺术追 求各不 相同,通过对音 色技巧的熟练运 用,可以形成 独具 个性的演奏风格,使自己更具有辨识度 。

  综上所述,音色技巧在提升演奏水平 、丰富音乐表达 、 传递情感,以及塑造个人风格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鉴 于此,在 演奏过程中,为 达到理想的 演奏效果,确保 音 色 优美,演奏者需要准确把握音 色技巧,同时对前人演奏技 巧加以总结并应用,最大 限度地保证音 色稳定 。此外,演 奏期 间,也需要关注音 色变化,注重保持底色,坚持在 最 佳状态下完成 演奏 。底色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演奏者对 音 色技巧的 掌控能力,对 于古 筝等 管弦乐 器 而言,演奏者 需要准确掌握弦点变化 规律,通过对 弦的 控制,达到稳定音色的目的,最终使古筝音色更加动听悦耳 。演奏者还要对音 色变化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 了解乐 器 背后的 情感 内涵,由此赋予作品一定的 生命力,使得音 色与情感紧密 相连 。演奏经验表明,每一首古筝作曲均具有极为丰富的 精神文 化 内核,演奏者若能够充分挖掘情感,借助音 色流 转抒发感情变化,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影响古筝演奏音色的因素

  ( 一 )客观因素

  可能影响演奏音色的客观因素如下: 一是古筝选材 。 古 筝对 制作原材料 的要求极为严格, 木质与琴板整体弹 性 、传声 效果 密切相关,目前,古 筝所使 用 原材料 多 为 紫 檀木 、梧桐木或红木,要保证纹理细密 、硬度适宜,不存在 斜纹 、扭转纹和结 疤 。在选择镶板原材料 时,优先 考 虑硬 度大的木料 。二是共鸣箱 。共鸣箱面板厚度会影响古筝音 色,面板过薄,会导致音色干瘪 、孔洞,不具备穿透力;面板 过厚,则会导致音 色尖细 。另外,底板音孔大 小同样会影 响音 色,音孔直径偏大,将影响声音 的 穿透力;直径偏小, 会出现余音过短的情况 。三是琴弦 。现有琴弦多为金属尼 龙材质,具有高音明亮 、中音柔和 、低音浑厚的特点 。 四是 义甲 。玳瑁加工而成的义甲坚硬且极具弹性,常用面是弧 形,不 常用 面是平面,两侧薄 、中 间厚,能够满足古 筝音乐 作品所提出“音质柔美 、发音厚实”的要求 。五是琴码 。作 为在 面板 、琴弦之间传播振动的 载体,琴码通常由酸枝木 制成,上 端装有象牙制成 的 小骨片,作用 是调整音 色 、固 定琴弦 。此外,前岳山 、琴码高度比也会给古 筝音 色带来 影响,这点演奏者应有所了解 。

  (二)主观因素

  1.演奏方法

  古筝演奏方法以提弹法 、夹弹法为主,其中,提弹法的原理是演奏者用手指或拇指以特定的方式扳弦,快速释放以产生音符 。相比于夹弹法, 该方 法 产生的音色较为柔 和 、细腻,适合表达悠扬 、柔美的情感 。用提弹法演奏时要 注意三点,一是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音色,一般来说, 靠近琴桥的位置会产生明亮 、清脆的音色,而靠近琴头的 位置会产生柔和 、温暖的音色 。二是提弹力度以及速度会 对音色产生重要影响。力度、速度适中,能够保证音符音质 稳定、音色柔和,反之,则会导致音符失真或音色过于尖锐。 三是手指的使用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色 。

  夹弹法需要演奏者先用拨片或指甲夹住弦线, 再以 一定 的力度 、速度快速释放弦线,发出声音 。相比上文提 到的提 弹法,该方 法 能够产生更加明亮 、突出的音色,其 优点在于演奏者可以灵活控制音符音量 、长度,通 过调整 夹弹的力度和速度,创造丰富多样的音色与情感 。使用夹 弹法 时,要注 意以下三点:一是夹弹力度轻会导致音色较 弱,夹弹力度过重则会产生尖锐刺耳的音色 。二是夹弹速 度会影响音色 。速度过快可能导致音符音质不稳定,速度 过慢则会影响音色的清晰度 。三是拨片材质 、指甲形状等 均会影响音色表现 。

  2.触弦方式

  指甲触弦对古筝音色变化影响 较大,实际上,演奏者 手指触碰弦的深度 、触摸位置 、角度以及力度均会对音色 产生影响 。一是当深入触弦时,产生的阻力相对较大,此 时古筝音色表现为厚重,余音较长 。 以《广陵散》为例,为 展示故事主角慷慨激昂的情 绪,演奏者要深入触弦,同时 增加指尖厚度,使得音色具有苍劲 、雄厚之感 。 当演奏其 他快节奏作 品时,可以快速拨弦,使用以浅入弦的技巧, 减少阻力影响 。具体演奏中,演奏者的指尖动作应快速敏 捷,通 过对勾托 、抹托指法 的应 用,使古筝音色表现 出 轻 快 、干净之感 。二是对触弦速度与角度加以控制,其中,速 度需要结合具体演奏作 品而定,当作 品旋律较快时,选择快速触弦指法;作品较为舒缓时,适宜慢速触弦 。

  四、关于古筝演奏音色技巧的讨论

  ( 一 )把握音色技巧的方式

  1.理解作品情感

  无论是古筝还是其他乐器,均需要演奏者经过长时间 练习方可掌握音色技巧 。练习过程中,应深入分析作品情 感,通 过调整演奏方 式,使作 品情感得到抒发 。要想准确 理解作 品情 感,演奏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 一,了 解 作 品的创作 背景和时代特 点,以及作 者的思想情感 。第 二, 研读乐谱,分析作 品形式结构 、音符 、节奏等要素,深入理 解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第三,理解古筝的音色特点和演 奏技巧,了解不同音弦的音质 、音高和音量,把握 演 奏 所 呈 现的音韵美 、情感表达间的关系 。第 四,通 过学习和演 奏音乐作 品, 掌握各种 表现手法, 包括但不限于弹奏技 巧 、音量变化,进而准确展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

  2.提高演奏者素养

  事实证明,对演奏者而言,正 确把握音色的前提 在于 提 高内在素养,锻炼想象力 、鉴赏力,准确掌握判 断 音 色 的技巧,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各种 风格的音乐作 品得到完 美重现 。演奏者要想实现展现音色技巧的目标,要充分考 虑强化个人的音乐素养,并对古筝演奏做到眼到 、手到和 心到,最终准确把握古筝相关作 品的演奏要义,使得音色 被充分呈 现出来 。建议演奏者在古筝表演中做到充分了 解古筝作 品的文化内涵, 使听众充分感受古筝音色的内 在情感,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在具体实践环节,也需要坚 持灵活应 用的原则,根据音色对演奏技巧加以调整,使得 古筝音色具有较强的灵动性和表现力, 最终使古筝表演 效果达到预期水平 。

  另外,大量演奏实践表明,演奏者的音乐素养以及对整 首乐曲的理解能力是决定音色的关键因素,因此,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充分发掘 自 身在视觉 、听觉方 面 的优势,准确把握音色技巧,据此达成强化音乐素养的核心目标。对 古筝演奏而言,演奏者无需过多追求音 色上 的 变化,只需 要养成敏锐的感知力,在古筝作品音色发生改变时,做到及 时调整,且保持音色在整体节奏上具有协调性,达到“自然 入境”的最佳状态,这能够使所演奏作品达到听众要求。

  3.充实演奏者内心

  内心环境是指演奏作品时 演奏者情感 、思想和心境 状态 。首先,内心环境会直接影响音色的呈现和表达 。演 奏者 情绪高昂 、兴奋时,演奏的 音 色往往激情四 溢 、明 亮 动感;情感低落 、沉思时,音色则更加柔和 、含蓄 。其次,内 心会影响演奏动作的灵活度 、音符的表现力 。当演奏者情 感激烈 、充满激情时,演奏动作更加有力,音 符表 现 力 也 会更加丰富;反之,演奏者 情感平静时,动作可能更加 稳 定,音符表现力相对细腻 、平和 。最后,演奏者内心会影响 对 于作品 、演奏技巧的 理解和表 达 。 内心与作品主题 、情 感相呼应时,演奏者 往往能够更加准确地 理解 并 把 握 作 品内涵,并 通过演奏技巧加以表 达 。 由此不难看出,演奏 者不仅要对 艺术有独特见解,还要具有细腻的情感 、丰富 的 内心世 界,在 演奏作品时,保证内心平静,只有这样 才 能确保音 色动听 。 以《高山流水》为 例,演奏该经 典 作 品 时,演奏者 应当融入自己的 情感和经 历,给听众以闲适 、 空明之感 。综上所述,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往往会直接影响 音 色敏感度,甚至 影响最终呈现的 效果,鉴于 此,演 奏 者 应在 学 习 、练习的 过程中,不 断 增强 自 己的 听觉敏感度 、 赏析能力,进而确保古筝音色得到完美呈现 。

  4.合理使用技巧

  众所周 知,判断音 色是演奏者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多数演奏者都能在 长期 的 学 习 、演奏过程中,形成 理想的 感知能力,做到快速 、准确地判断音色 。鉴于此,要想使音 乐作品更具美感,关键是要判断作品音 色,了解作品的 审美经验以及审美观念,在此基 础上,根据自身的 理解演奏音乐作品 。

  以《枫桥夜泊》为 例,该作品的创作来源是唐诗,这也 决定了其所描绘的 意境与唐诗高度重合, 作者 希望通过 该作品传递的 思想是“诗人远走他 乡,心中 落寞 、孤独,在 面对寂寥的自然景象时,难以抑制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确定作品音色 、作者传递的思想后,再通过古筝进行演奏 。 该作品用古 筝演奏的优点在 于: 一是古 筝清脆的音 色可 以完美表 现夜晚 江面的微光和清辉 。二是古 筝可以表 现 出 丰富的音 色变化 。不 同演奏技法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 同,灵活使 用 不 同技巧,能够增强作品的 表 现力以及层次 感,使音符之间产生流畅的 连 接 和变化,作品音 色也会因 此变得更加丰富 。三是古 筝可以通过弹拨不 同位置的 琴 弦,产生不 同的音 色和音量。《枫桥夜泊》中,先后出 现了 琴弦交叉弹奏 、双手分别弹奏不 同区域的琴弦两种演奏 方式,突出 了不 同音符的 特点 。另外,分析作品音 色时 还 需要注意演奏技巧,用 指尖弹拨琴弦,同时 通过更改手指 力度和位置,控制琴弦发音 。演奏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学 习并掌握判断音色的技巧:首先是仔细倾听不同的演奏录 音 或观 看现场表 演,感受不 同演奏者 所表 现 出 的 音 色 特 点和风格,学习演奏技巧 。其次是了解古筝的特性和发声 机制,熟悉不 同弦的音 质特点,了解筝身不 同部位演奏所 产生的音色变化,更好地利用古筝塑造音色效果 。最后是 学 习音乐 理论 、音乐 表 现技巧,了解如何运 用 不 同的技巧 和装饰音 来调整音 色 。例如,通过指法 、颤音 、滑 音 或 击 弦,更好地控制音色 。

  5.做到科学演奏

  为确保古筝音色纯正,演奏者需要更加注重自己的演 奏方式,关注演奏技巧的应用效果 。大量演奏现场经验表 明:弹奏古 筝方式不 正确 、动作不 规范,会导致 古 筝 音 色 失准,出 现虚而不 实 、音 律强弱变化 大 、节奏气息不 稳 等多种不 良现象,进而降低古 筝的 演奏水准 。 因此,建议演奏者在表演古筝乐器时,保持手臂自 然放松,肘部 的受力 状况 与 松弛度应具有一致性, 坚持以 自 然状态弹奏各类 型作品 。当演奏渐入佳境后,演奏者需要重点关注身体重 力调整,注 重 拨弦的力度适中,为达到理想的表现效 果, 促使古筝音色具有饱满圆润的特 征, 需要将自 身力度调 整到手指与指尖处,确保双臂与手指动作协调 。在实际表 演中,也建议演奏者对拨弦的速度加以调整 。根据演奏经 验可知, 当演奏者快速拨动古筝弦, 古筝的音色更为明 净 、通 透与 清脆;当演奏者以中速技巧拨弦,则古筝音 色 通常表现出舒缓和松弛的效果 。因此,演奏者可以根据所 表演作 品的实际情感需求,对拨弦速度进行调整,借助上 述方法,实现以正确方式演奏古筝的目标 。

  以《定 风 波》为 例,该 作 品 的 130~132 小 节 、175~177 小节分别出现了双手大跨度反向点弹 。其中,大跨度指的 是该小节存在音乐跨度相隔在一个八度或一个 十度以上 的音,双 手交替点奏,既能够使手指变得更加灵活,还 能 够突出重音 。演奏 130~132 小节时,演奏者应先使用右手 演奏奇数音,形成三音循环,再通 过指法 托勾的方 式,将 三音循环转变为两音循环 。左手负责演奏偶数音,通过指 法托勾形成两音循环 。

  (二)提升音色技巧的策略

  1.根据作品选择演奏方法

  演奏古筝音乐作 品时, 演奏者不应受限于特 定 的演 奏方法,而应 当根据演奏风格使用不同的方 法,通 过更改 触弦角度 、运指方 向,突出不同音色之间的差异,为听 众 带来良好的听觉体验 。其中,不同方法的触弦角度往往不 同, 提 弹法 为下方 至上方 45°, 夹弹法 则是上方 至下方 45°,严格把控触弦角度,可以保证音色稳定 。关于运指方 向,提 弹法 需要演奏者手腕悬空,小指 、无名指之间有 一 段距离; 夹弹法则要将无名指放松, 并放于对应 的弦位上,演奏时,手指始终维持微微弯曲的状态 。

  由此可见,除 上文提 到的方 法外,演奏者还要做到灵 活使用不同方 法对音乐作 品进行演奏, 以确保演奏效 果 能够达到理想水平 。科学演奏的关键在于正 确把握作 品 音色,使演奏者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彰显,考虑到古筝的 音色需要使用触弦点的方 式加以展示,因此,既要做到手 指弹弦,又要调动手臂肌肉,快速将旋律状态切换至平静 状态,保证弹奏作 品连贯且自 然 。演奏时,演奏者可以凭 借自己对音色的了解和掌握, 赋予音乐作 品更加丰富的 层次 。例如,通过不同音色展示不同情感 、风格,突出音乐 作 品的思想与 形象,促使音色变化 、情 绪变化形成 对 比 。 在此基础 上,凭借不同的演奏方 式刻画生动的音乐形象, 通过改变触弦位置,使古筝音色发生变化,由此赋予音乐 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使其能够获得听众的认可和肯定 。

  2.控制触弦位置以及深度

  触弦的位置 、深度均会影响古筝音色,在演奏音乐作 品时,演奏人员应视情 况 调整触弦位置及深度,保证音色 丰富多变 。

  (1)触弦位置

  调查发现,古筝的弦上有一系列标记,演奏者可以根 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触弦 。一般来说,演奏古筝音乐作 品时,触弦位置主要有两 个,分别是右岳山 一 寸附 近 、雁 柱平行柱附近 。其中,前者弦上触弦点基本呈 直线,音色 往往较为雄浑,演奏者可以通过更改触弦位置对不同情感 加以呈 现;后一个位置则能够通 过调整振动频率,使音色 更加柔和 。演奏者可以根据作 品要求 、个人对作 品的理 解,灵活选择合适的触弦位置,以确保所塑造音色效果与 作品相符 。如果触弦时,演奏者手指在右岳山 1/7 和雁柱 之间,则能够演奏出相对稳重 的音色,此时再次触弦,致 使琴弦所引起声波的波腹与触弦点重合, 消除 常见的杂 音、泛音,保证音色清澈 。若听众有赏析音色的诉求,则要保 证 演 奏 旋 律 舒 缓,避 免 泛 音 覆 盖 后 续 音 阶,导 致 听 众无法对作品在音色层面所存在差异加以判断 。
\

  (2)触弦深度

  触弦深度指的是演奏者按下弦的力度和深度 。较浅 的触弦深度会产生相对 明亮的音 色, 较深的触弦深度则 会产生较为柔和的音 色 。演奏时, 可以通过调整手指力 度 、按弦深度,控制音色的明亮度,以及柔和程度 。确定触 弦深度前,先要了解作品风格,若作品风格雄浑 、强劲,则 应增加触弦深度;若作品风格婉转 、柔和,应对 触弦深 度 加以控制,给听众以幽深 、空灵之感 。以《临安遗恨》为例, 该作品第一部分的伴奏乐 器是钢琴, 旨在传递悲怆的 情 感,演奏该部分时,要增加触弦深度,使 听众对 中 华民 族 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事实证明,增加触弦深度既能够演 绎厚重且稳定的音 色,又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给听众 以身临其境之感 。该作品临近尾声时,对触弦深度加以控 制,通过轻触琴弦的方式,使 听众深刻理解作者想要通过 该作品传递的思想感情 。

  (3)其他注意事项

  演奏音乐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保手指按 弦的 准确性,避免按错弦或按弦不 准确,导致 音 色失 真 。 第二,调整触弦深度时,注意力度控制,避免由于 过度 用 力或力度不 足影响音 色的稳定,或者音量的 均衡 。第三, 演奏者 可以通过练习手指的力度 、敏感度,提高对触弦位 置及深度的 控制能力,使音 色更加准确 。第四,不 同的作 品对触弦位置 、深度有不 同要求,演奏者需要根据作品特 点,灵活调整触弦位置和深度,以达到最佳的音色效果 。

  3.参考作品音色调整气息

  古筝演奏中, 气息通常是指发音 时 演奏者 表 现出 的 气息状态 。要想利用古筝完美诠释音乐作品,还要做到科 学 调整气息,使 气息 、作品情感充分融合,由此赋予 音 乐 作品强大 的 生命力,且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演奏前,演 奏者应当了解作品音乐 节奏,演奏过程中,根据音乐 节奏调整气息,使 二者 融为一体 。一般来说,演奏强硬的音 色时,演奏者 应调高气息位置,保证音 色浑厚且 有力;演 奏 轻柔的作品时,则要调低气息,通过呼吸表 现作品的音 色 以及情感变化,确保演奏效果达到预期 。

  五、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音 色技巧对 演奏者 具有重要意义,音 色技巧可以丰富演奏表 现力,帮助演奏者 传 递 情 感 或 情 绪,塑造独特的个人风格 。考 虑到演奏古 筝音乐作品时, 发音 物体的形状 、性质均会影响音 色,进而形成 不 同的音 色以及音 乐 形象,因此,演奏者 应当正确把握音 色,通 过 不同音色突出音乐作品特点,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除此 之外,演奏者 还应当不 断 提高 自 己对音 色所提出 的要求, 做到正确把握并 表 达音 色, 由此赋予音乐作品更加强大 的生命力,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 。

  参考文献:

  [1]周梅娴 .浅谈古筝艺术中 的音乐表 现力—— 评《当代古 筝名作 教学 与演奏详解》[J]. 中 国油脂,2023(05):169.
  [2]王琛 , 阴明娟 .古 筝重奏中 不 同声部演奏的共性化处理及艺术 价值表现—— 以重奏曲《翡翠》为例[J].戏剧之家,2023(07):87-89. [3]杨诗涵 .探究古 筝作品《汉宫秋月》演奏技法及创作构思[J].艺 术评鉴,2022(21):61-64.
  [4]董蓓蓓 .探析古 筝曲《枫桥夜泊》的 艺术特点与演奏技巧[J].黄 河之声,2022(16):122-124.
  [5]成燕.关于古筝演奏中的音色影响因素及技巧提升策略探讨[J]. 北方音乐,2020(19):76-78.
  [6]郭雨翔 .浅谈古筝演奏中触弦技巧对音 色的影响—— 以《渔舟 唱晚》为例[J].大众文艺,2020(11):132-133.
  [7]余佳 .古 筝曲《莲花谣》演奏技法与音 色变化 之探究 [J].科教文 汇(上旬刊),2019(10):177-178.
  [8]肖娇雨 .对 古 筝演奏音 色的 探析和思考—— 以《西 域随想》为例[J].北方音乐,2018(03):3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59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