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歌剧《茶花女》的人物形象是非常丰满的,同时作曲家使用音乐元素丰富了不同人物的音乐形象,展现了各个人物的情感变化,提高了整部歌剧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歌剧《茶花女》人物形象与演唱方式的探究,可以更好地挖掘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 。本文阐述了其创作背景,结合主要人物分析了这些人物的形象塑造情况,接着结合歌剧中出现的 一 些咏叹调探索了不同人物的演唱诠释方式,最后从关注音乐元素的变化 、重视说白与人物的融合 、做好演唱气息的控制 、积极进行二次创作四 个方面探究了其演唱策略 。
关键词:《茶花女》, 人物塑造,演唱诠释,二次创作
《茶花女》是威尔第的一部三幕四场的歌剧,其 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都具有丰富的音乐形象, 并且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 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情感 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形成了较强的戏剧艺术对比 效果。《茶花女》的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通过深入剖 析其人物塑造和演唱诠释方法, 可以对威尔第戏剧 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下面结合歌剧《茶花女》的内容, 谈一谈其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方式, 以及如何通过 演唱来诠释这些人物角色。
一、歌剧《茶花女》的创作背景
歌剧《茶花女》改编自小仲马的同名文学作品, 威尔第在观赏完以这部著名小说为本的戏剧 《茶花 女》后大受震撼,接着邀请好友将其改编为歌剧 。歌 剧创作出来后,1853 年在意大利凤凰歌剧院首演时, 由于现场男女主演的表现比较一般,使得歌剧《茶花 女》首演的反响平平 。但在两年之后,这部歌剧重新 更换了主角,最终表演取得了成功,并成为歌剧艺术 史上的经典之作 。 目前歌剧《茶花女》已经成为世界 歌剧舞会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整部歌剧中的人 物形象非常丰满,音乐元素也比较多变,具有较强的 艺术感染力。
二、歌剧《茶花女》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塑造
( 一 )维奥莱塔的人物形象塑造
维奥莱塔是歌剧《茶花女》的女主角,她的内心 世界是非常丰富的, 随着歌剧的推进也出现了较大 的改变 。通过分析维奥莱塔的音乐形象,可以充分明 确威尔第塑造维奥莱塔人物形象的方式, 全面把握 维奥莱塔的个性特征 。维奥莱塔作为集万千宠爱于 一身的“交际花”,在凸显这种人物形象的时候,作曲 家引入了轻快的节奏和明亮的大调旋律, 使得维奥 莱塔的个性特点变得更加突出 。 比如在第一幕的二 重唱《饮酒歌》中,就是用了欢快明朗的 3/4 拍节奏, 并在切分音上使用同音连线将整个乐句拉长, 使得 整个乐曲强弱对比非常显著, 营造了欢快的宴会氛 围,同时也展现了维奥莱塔在交际会上的个人形象 。 维奥莱塔在陷入爱情以后变得多愁善感, 为了充分 展现这种形象,作曲家开始频繁转调,并且通过节拍 变化 、融合速度等方式,使得维奥莱塔的人物形象变 得更加鲜活 。在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 中,先使用降 A 大调缓慢进入,接着转变为 E 大调, 配合维奥莱塔迷茫与不确定的语气 。接下来,乐曲转 变为 C 大调,此时维奥莱塔开始自我询问,调式也逐步变化为 F 大调,接着转化为 f 和声小调 。通过这些调 式变化, 全方位展示了维奥莱塔渴望得到爱情又害 怕爱情到来的复杂矛盾心理 。
(二)阿尔弟雷德的人物形象塑造
阿尔弟雷德是歌剧《茶花女》中的男主角,他爱 上了巴黎著名的“交际花”维奥莱塔 。经过一番努力, 维奥莱塔被阿尔弟雷德的真情所打动, 两人在乡下 开始了一段甜蜜的生活。但好景不长,阿尔弟雷德的 父亲很快发现了自 己儿子与维奥莱塔的恋情, 并且 找到维奥莱塔跟其交谈,要求她离开阿尔弟雷德 。阿 尔弟雷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认为维奥莱塔是 一个自私绝情 、金钱至上的女人,并在舞会上当众羞 辱维奥莱塔 。最后阿尔弟雷德的父亲良心发现,将实 情告诉了他 。得知真相的阿尔弟雷德赶到维奥莱塔 面前以后,发现维奥莱塔已经处于肺病晚期,最终维 奥莱塔在阿尔弟雷德的怀中死去 。通过这段悲剧的 故事可以看出,阿尔弟雷德具有果断 、率真的性格, 但同时他也比较冲动, 容易愤怒 。这也使得阿尔弟 雷德在整个歌剧中的形象比较复杂 。在歌剧的前半 部分,主要刻画了阿尔弟雷德的正面形象,着重展现 了阿尔弟雷德与维奥莱塔的甜蜜爱情 。在两人因为 误会分开以后, 阿尔弟雷德也展现出了他性格上的 缺点, 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随意评价维 奥莱塔, 使得两人的悲剧拉开序幕 。最后阿尔弟雷 德在得知事情真相的时候追悔莫及 。此时, 阿尔弟 雷德之前对维奥莱塔的恨意已经不复存在, 并且转 化为了更加浓烈的爱意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阿尔 弟雷德的人物形象出现了三次变化, 并且在这三次 变动中体现了他的不同性格特点 。这也使得阿尔弟 雷德的人物形象塑造更加成功, 具有了个性化的性格特点。
(三)乔治的人物形象塑造
乔治第一 次出场是在歌剧《茶花女》的第二幕第 一场,乔治与维奥莱塔见面 。这个乐段的音乐整体较 弱,主要处于低音区 。此时乔治是来兴师问罪的,因 此音乐语气非常强硬,需要表现出 自身的愤怒之情 。 愤怒的情绪很难唱出来,主要以说为主 。到了第二部 分,乔治了解到了真相,态度有所缓和 。音乐语气也 从之前的强硬转变为正常。此处,乔治演唱第一首咏 叹调《我有一个好女儿》。 这首咏叹调的情绪逐步递 进, 并且以一种无奈和祈求的语气请求维奥莱塔离 开阿尔弟雷德 。这个阶段出现了乔治与维奥莱塔的大篇幅重唱,并且宣叙调和咏叹调交叉进行,音乐内 容变化频繁,展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特征 。在第二幕 维奥莱塔与阿尔弟雷德分开以后, 阿尔弟雷德收到 维奥莱塔的诀别信,伤心欲绝 。此时乔治深情演唱咏 叹调《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使用较慢的音乐节 奏对儿子进行规劝 。这首咏叹调的最后出现了高音, 体现了乔治作为父亲的威严一面。
三、歌剧《茶花女》不同人物的演唱诠释
在歌剧《茶花女》中,不同人物的个性风格存在 较大差异,这在音乐形象中也有显著体现 。这也要求 演唱者在演唱歌剧曲目时可以充分把握不同人物的 特点,并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演唱诠释方式 。现结合维 奥莱塔 、阿尔弟雷德和乔治三个人物角色,分别阐述 这些人物的演唱方式 。
( 一 )维奥莱塔的演唱诠释
在歌剧《茶花女》中,维奥莱塔的人物形象是非 常丰满的,同时音乐变化也比较显著,需要演唱者深 刻体会维奥莱塔的内心世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演唱 方式 。现结合维奥莱塔的两首经典咏叹调《他也许是 我渴望见到的人》和《永别了,过去的美梦》,全方位阐 述如何通过演唱技巧诠释维奥莱塔的人物形象。
《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是维奥莱塔初见阿 尔弟雷德以后,对阿尔弟雷德倾心 。而面对阿尔弟雷 德的热情,她却装作若无其事,内心犹豫不决,既想 要跟阿尔弟雷德在一起,但又对爱情存在不确定感, 以及对世俗偏见有着深深担忧,内心非常矛盾 。在演 唱的时候, 演唱者应该将自身代入到维奥莱塔所处 的情境当中, 通过演唱活动展现维奥莱塔对于爱情 的疑惑与担忧 。这个乐段的花腔变化音较多,同时演 唱速度也比较快,基本上是在无调性下进行 。因此演 唱者也应该注意这些特点, 通过个人演唱体现出维 奥莱塔恐慌不安的心理 。在第二部分的宣叙调中,维 奥莱塔从自身对于爱情的幻想世界中走出来, 开始 面对真实世界 。此时花腔乐句和音型发生了较大变 化,演唱速度逐步加快 。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关注花 腔部分维奥莱塔麻痹自己的笑声 。这个笑声实际上 是痛苦无力的,体现了维奥莱塔内心的崩溃与挣扎。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是维奥莱塔在认清现实 以后跟现实诀别, 其中包含了维奥莱塔对过往爱情 的回忆,在演唱时需要演唱者充分融入情感 。在《永 别了,过去的美梦》中,第一句出现了 A 到 F 的滑音, 重音结束在 E 音上。此时演唱者的演唱力度应该稍显柔和,注意体现出回忆的美好 。在演唱到“天啊!一切 有了结局”的时候,演唱者需要保持高音,但是也不 能太过 。此处演唱者可以在高 A 音上使用半声演唱, 同时还要保持声音柔和, 给人一种从灵魂深处发出 叹息的感觉 。这也需要演唱者充分掌握半音演唱的 方法,学会高音弱唱的技巧。
除此之外,演唱者还要走进维奥莱塔的内心世 界中,灵活使用演唱技巧使维奥莱塔的形象变得更 加丰满 。比如维奥莱塔与阿尔弗雷德虽然两情相悦, 但是受到了父亲乔治的阻碍 。此时维奥莱塔选择了 为爱牺牲,成全他人 。为了展现维奥莱塔的这种人物 形象,作曲家凸显了音乐速度差异和力度变化,并使 用了顿音与连贯 、平稳级进与八度下行大跳等强烈 音乐对比方法,使得维奥莱塔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在演唱的时候, 演唱者也要充分感受音乐速度与力 度的变化,通过演唱技巧凸显音乐形象的差异,形成 较强的音乐对比,演绎维奥莱塔的内心情感变化 。再 比如二重唱《你可是瓦雷莉小姐》中,乔治希望维奥 莱塔理解自己,主动放弃阿尔弗雷德,而维奥莱塔则 在诉说自己多么爱阿尔弗雷德 。这个乐段的力度变 化非常显著,使用了顿音 、八度下行大跳,展现了维 奥莱塔的激动心情, 最终通过细腻的音乐语言展现 了维奥莱塔被迫妥协的人物形象 。对于演唱者来说, 应该深入到维奥莱塔的内心世界中 。特别是在维奥 莱塔发现自己的爱情终成泡沫以后, 演唱者一定要 凸显维奥莱塔的悲伤情绪, 使得演唱活动具有更强 的渲染力 。
(二)阿尔弗雷德的演唱诠释
阿尔弗雷德人物角色的情绪波动较大, 需要演 唱者调整好自身状态, 结合阿尔弗雷德的情感变化 选择演唱技巧 。现结合阿尔弗雷德的著名咏叹调《沸 腾激动的心灵》分析阿尔弗雷德的演唱诠释方式。
《沸腾激动的心灵》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两个部分 组成 。其中宣叙调主要用来引出阿尔弗雷德的出场。 这个乐段的音乐节奏密集, 同时演唱速度也比较轻 快,可以带动观众跟随音乐进入到故事情境中 。引子 以后的宣叙调演唱难度是比较高的 。这是因为宣叙 调本身就是要使用说话的语气来表达情感, 再加上 后续还要接上咏叹调 。 因此演唱者一定要有机整合 宣叙调的演唱语气 、节奏和语言, 保证气息的连贯 性 。在具体演唱的时候,虽然是类似于说话的语调, 但实际上需要气息连贯地轻声唱出来 。如果演唱者不能保持好稳定的气息就很容易出现换气不到位 、气息不足等问题,使得宣叙调演唱失去相应的韵味。在后续咏叹调的演唱中, 由于存在较多的长乐句,对于演唱者的气息控制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这也需要演唱者可以在每 一 个乐句之间找好换气点,不要出现随意换气的情况,保证演唱过程更加流畅 。除此之外,演唱者还要关注演唱力度的控制,维持渐强到渐弱的转变 。其中渐强是为了将音乐与情感推向高潮,而渐弱则是为了凸显情感变化 。这一段咏叹调中,演唱者不仅要做到气息的强有力支撑,同时还要合理调节呼吸节奏 。特别是在呼吸太满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气息不足的问题 。在此处的演唱中,吸气的时候需要将下肋两侧全部扩张起来, 同时小腹也要略微内收,但不能过于僵硬,维持一种柔软的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演唱者就可以提高呼吸的弹性,凸显乐句的强弱对比, 在极弱力度上演唱声音也不会变得太虚 。这样以后,演唱者就会在这段咏叹调中表现得游刃有余 。
(三)乔治的演唱诠释
乔治这一人物的唱段主要在歌剧《茶花女》的第二幕和第三幕中,演唱形式为独唱与重唱,比如乔治劝阻儿子的独唱, 自身流露出对维奥莱塔悔恨之情的重唱 。这些演唱需要男中音的支撑。这是因为男中音的音色比较醇厚 、结实有力,可以塑造成熟男性的形象 。因此在歌剧《茶花女》乔治人物选角中,需要选定男中音进行演唱 。现选取乔治的两首咏叹调《我有一个好女儿》和《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乔治人物的演唱诠释。《我有一个好女儿》是乔治出场以后唱的第一 首咏叹调,在质问维奥莱塔以后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并开始规劝维奥莱塔 。这首咏叹调跟乔治出场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连续的音乐可以带来一种对女儿的怜惜之情,在演唱时应该充分注意 。这也要求演唱者做好气息的控制,使用气息带动声音,保证乐段的音乐线条环环相扣 。乐段刚开始有表情记号“如歌地”,需要演唱者维持“如歌地”演唱状态 。在唱到“上帝赐给我的女儿像天使 一 样”时,演唱者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将自己代入角色中,表现出祈求的态度,希望维奥莱塔离开自己的儿子 。在演唱“会婉拒在这之前婚约的所有美好约定”时,这种祈求情感达到了最高 。在此之后音乐调性发生了变化,转变为关系小调,结尾在同音 C 上不断持续,同时处于渐强的状态,但后来又突然回到pp。在演唱这一段的时候, 演唱者需要将乔治作为父亲的慈祥 一 面表现出来, 跟前面形成反差,使得乔治的老父亲形象跃然而出。
《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是乔治规劝自己儿子 的咏叹调 。此时阿尔弗雷德内心崩溃,投入了父亲的 怀抱 。乔治要让儿子意识到自 己不能被爱情冲昏头 脑,要多为家族和妹妹着想 。这段咏叹调在曲式结构 与和声效果上都非常干净,同时前奏音乐舒缓优美 。 乐段的前半部分音乐线条非常平稳, 演唱者需要使 用强大气息作为支撑, 上行音阶表达出老父亲的规 劝态度,下行音阶则蕴含着老父亲的叹息 。在后半部 分中,出现了持续的高音和 F 力度。演唱者此时要表 现出父亲的威严形象, 同时也要在高音中保持演唱 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 演唱者还要注意细节调整工 作 。比如在“那片祥和宁静的土地”这一乐句中,出现 了 bA 到 F 的六度跳动,需要演唱者将每一个音保持 在同一个位置上,同时还要重视咬字问题。
四、歌剧《茶花女》的演唱策略
歌剧《茶花女》的整体难度并不算太高,但是对 于演唱者的基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演唱者应 该在演唱歌剧《茶花女》的时候沉下心去,做好自身 基础声乐能力的提升,并将其应用到歌剧表演中。
( 一 )关注音乐元素的变化
演唱者在进行歌剧《茶花女》演唱活动之前,应 该先对整部歌剧不同乐段的音乐元素变化有全面的 掌握 。这是因为歌剧《茶花女》的音乐元素变化是非 常丰富的,特别是在体现人物情感的时候,通常都需 要使用多变的音乐来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 。 因此演 唱者一定要熟读乐谱, 了解人物角色随着歌剧故事 推进而发生的变化,将其融入到演唱活动中,掌握好 演唱的节奏,最终才能取得演唱成功。
(二)重视说白与人物的融合
说白是歌剧唱词之外的台词, 跟宣叙调有显著 不同,没有固定的节奏,更加接近说话语气 。在歌剧 《茶花女》中出现了说白与宣叙调的连接,例如,咏叹 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中读信的说白与后续宣叙 调的连接等 。在演唱这些乐段时,演唱者应该重视说 白内容与宣叙调的内在关联, 多站在人物形象角度 思考演唱语言输出方式,提高演唱的协调性。
(三)做好演唱气息的控制
歌剧《茶花女》对于演唱者的气息控制能力有较 高要求 。如果演唱者的气息控制不到位,那么就很难保证演唱的顺畅性与连续性 。对于演唱者来说,在第 一遍练习时先找到各个乐句的换气点, 并做好相应 标记 。通常需要在一个乐句结束的时候换气,但也可 以结合自身艺术理解选择换气点 。在呼吸的时候,演 唱者则应该关注呼吸过程的连续性, 提高气息输出 的平稳性,保证演唱情绪可以层层递进。
(四)积极进行二次创作
歌剧演唱本身就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 同一 部歌剧由不同人演唱, 最终的表演效果也存在较大 差异 。 因此,演唱者也应该加强自身对于歌剧《茶花 女》的理解与认知,并适当融入自身对于不同人物的 理解,完成演唱活动的二次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演 唱者应该控制好二次创作的尺度, 不要凭借自己主 观想象随意进行拓展, 避免演唱情感内容与歌剧作 品出现脱节,影响最终的表演效果。
五、结语
歌剧《茶花女》是一部经典作品,在当下依然具 有较强的艺术价值 。不仅如此,歌剧《茶花女》也是世 界歌剧舞会的主流剧目之一,具有较强的流行性 。通 过学习歌剧《茶花女》的人物塑造方式与演唱诠释策 略,可以较好地提高演唱者的声乐基础能力,这对于 自身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演唱者 应该深层次剖析歌剧《茶花女》的人物形象,并将 自 己代入人物角色内心世界中, 不断锤炼自身的声乐 演唱技巧,使得歌剧表演可以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
[1]刘世辉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男中音咏叹调《普罗旺斯的陆 地和海洋》的演唱分析与探究[J].戏剧之家,2020(09):68.
[2]郑爱华 .谈歌剧《茶花女》演唱中的角色转换[J].艺术品鉴,2020 (26):190-191.
[3]韩悦 .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音乐形象探析[J]. 四川戏剧 , 2020(09):43-46.
[4]赵儒衿 .歌剧《茶花女》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分析[J].黄河之 声,2021(02):128-130.
[5]张加珍 .简析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 人物形象的塑造[J]. 戏剧之家,2022(03):42-43.
[6]廖裕文 .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音乐形象塑造[J]. 中国民 族博览,2022(07):180-182.
[7]黄敬言 .呐喊与控诉 遏抑与缄默—— 女性主义视阈下威尔第 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角色塑造探微[J].剧影月报,2022(03): 29-30. [8]韩子琪 .浅谈歌剧《茶花女》的艺术魅力[J].艺术评鉴,2022(12): 163-1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