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钢琴音乐中的力度表现形式和表现层次是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的 。钢琴演奏中的力度不能简单的说是 一种物理学概念,力度记号也不能完全包含钢琴乐曲中关于力度的所有含义,它体现出来的许多表现层次和表现形态是被“隐藏”起来的 。因此,钢琴演奏者一般需要具备 一种“技能”,就是依据音乐逻辑,演奏出乐谱中“隐藏”的力度记号 。本文以探寻“隐藏”的力度记号为目标,对钢琴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关于力度表现方面的艺术内涵,还有影响钢琴力度表现变化的各类因素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钢琴作品,力度记号,探究分析
在一首完整的演奏曲目 中, 我们不仅需要感受 到钢琴作品带给听众的意境, 而且需要在作品演奏 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演奏者本人所具备的独特的钢琴 演奏技巧 。为了进一步增强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以及 临场演奏能力, 演奏者自身还需要掌握扎实的钢琴 技术基础和良好的舞台表演素质, 同时还需要不断 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 。一首钢琴作品,其声音的 高度与长度之间是一种既相互促进 、又互相影响的 关系, 只有将二者完美地融合最终才能够形成完美 的钢琴作品 。无论是唱歌表演还是演奏音乐作品都 需要特别注意音乐声音的高度以及长度的控制,因 为音乐本身就是不同的音乐符号与声音节奏变化之 间的结合, 这也是人们感受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 式 。因此,只分析声音的高度以及长度问题是远远不 够的, 我们还需要从艺术探究的角度来深入分析钢 琴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 并通过对钢琴作品中声音 的力度以及音色的变化来进行研究分析, 提高钢琴 作品在最终演奏过程中的表现效果 。基于此种情况, 对钢琴作品中的力度表现展开深入的分析是必不可 少的, 因为它是在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内容 。
一、在钢琴作品中对于力度表现的艺术特征内涵
在对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我们要明白, 在演 奏作品的过程中,力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 因素, 因为它会贯穿于这首钢琴作品演奏的整个过 程,而在对不同的钢琴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根据 各个不同的演奏情境的需要, 钢琴作品的力量是多 样化的 。力度的表现对钢琴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表达 以及气氛,还有意境的展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和声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期待感”,也就是当出现 一 个和弦时, 我们就会期待它应该走向的那个和弦的 出现,期待其能够做到与我的“心理听觉”相一致 。分 析钢琴作品中关于力度表现方面的艺术内涵, 也是 音乐作品中有关力度教学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 于钢琴作品中力度方面表现出的艺术内涵, 我们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 一 )关于力度“强”的艺术内涵
力量的表达方式有强与弱, 从这个词的本身含 义上来进行简单理解, 就是指自身力量在音乐作品 中的表现 。然而,从不同的钢琴作品的一些实际的演 奏过程,以及演奏给听众欣赏的过程中来看,这种关 于作品力度方面的强弱的表现, 在不同的情况下还包括了多种钢琴作品的演奏表现形式以及演奏者本 人的演奏技巧和演奏作品本身的表现模式, 这就使 得钢琴作品在音乐演奏的过程中给观众带来了观感 上的诸多不同的体验, 以及在音乐文化上的不同的 体现, 进而为听众展现了在钢琴作品的音乐背后所 深深蕴含着的多式多样的情感思想世界。
一般而言,比较“强”的音乐作品表现的力量,就 意味着该作品在作曲的过程中或者演奏的过程中, 需要充满一种聚集在矛盾下的短时间的爆发力 。例 如:在贝多芬的几首经典的奏鸣曲中,就有一首表达 着英雄主义思想的交响乐, 这种类型的作品往往能 使钢琴表演的强度处于一种短暂性爆发的状态,从 而使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钢琴音乐的力量 。 此外,在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以及《葬礼进行曲》中, 也都有一种源于悲剧性的“坚强”的意念,这也可以 从音乐作品力量的表现上看出来 。并且,这种强的音 乐力量也可以表现出演奏者内心痛苦的生活状态, 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无奈感 。而在《拉赫玛尼诺夫》 第 23 号的第 5 首序曲中,其又展现了站立于光辉形 象下的一种“坚强”的力度,民族精神以及英雄气概 便可以赋予音乐作品一个十分光辉的形象, 让其在 强而有力的钢琴作品表演过程中可以尽情展现音乐 艺术的特殊魅力 。 肖邦的练习曲在演奏的一开始就 因演奏者右手呈十分有力的柱形和其快速的断奏形 式, 给作品本身带来了一种磅礴的力量以及恢弘的 气势,创造出了一段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钢琴曲。舒伯 特的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在作品的高潮部 分,就充分发挥了交响乐中表演的力量,让观众感到 了兴奋和敬畏。
(二)关于力度“弱”的艺术内涵
钢琴作品在曲谱显示方面,用 MP、P、PP、PPP 等 专业术语来定义“弱”,但在我们进行钢琴作品演奏 的过程中, 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音乐作品中的含义 内容,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诠释“弱”的力量 。例如, 在当时的巴洛克以及古典时期的艺术家们创作的一 些钢琴艺术作品中,对于“弱”的钢琴作品的演奏,不 仅需要控制好钢琴演奏的力度, 同时还需要使钢琴 演奏出的声音更加的清晰以及灵活, 不能让作品处 于一种模糊以及空灵的失声状态 。 比如莫扎特作品 表现出来的音乐语言以及音乐感觉, 就像跟他的欣 赏者之间展开了一场亲切的对话一样, 这就是一种“弱”的感觉,其整个的演奏氛围可分为清新与柔和 两种 。而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时期,钢琴音乐组作品 里的诗意境界还有个人情感成为了当时一些音乐流 派的主流创作形式,“弱” 在钢琴音乐作品中的表现 充满了作曲家的个人情感色彩 。在表达情感方面,它 不仅可以做到情感弱化,同时还能够让欣赏者们能够 通过分析不同的钢琴作品的触摸模式,来深层次的表 达这个音乐作品所想要给听众传达的真实的情感 。 在肖邦创作的钢琴作品中, 很多曲子都使用了一些 弱力度的伴奏音乐, 虽然其创作并未使用过多的个 人情感表现形式,但是仍然表现出了完整的情感,因 为在同样演奏强度的音调表演模式下, 其钢琴音乐 的强度还仍然有一些比较轻微的变化 。而印象派作 品中的“弱点”就是指音符需要及时变色,声音要更 加的空灵 。在此基础上,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结合踏 板的运用, 就可以使整个钢琴作品在音乐演奏的过 程中,为听众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抽象艺术美感 。例如 在钢琴作品中的伴奏模式中, 部分段落低音的变化 往往就会出现一个隐藏起来的旋律, 而提高这段旋 律的音符的实际演奏力度, 往往就会突出伴奏模式 的真正力度。
一般来说,在钢琴作品中,“强”与“弱”的力度表 达,在不同的音乐流行时期,以及不同演奏风格的演 奏家和作曲家的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含义 。 因此, 钢琴作品中力度的表现, 也就能深刻地反映出音乐 作品自身的深度以及其对于艺术性的内涵表达,而 演奏者们正确运用钢琴力度来表演的前提, 就是他 们自身要能够发自内心地来理解这些钢琴作品在演 奏过程中所表达的艺术性,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 这样的表演要求下, 就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艺术 修养,也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感受到 钢琴作品带给自己的内在精神, 并真正地与之得到 情感上的共鸣。
二、钢琴演奏中影响力度变化的因素
在进行钢琴作品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每位 演奏者自身不仅需要根据不同钢琴作品的节奏来对 于实际的弹奏情况进行分析, 控制好自身手指发出 的力度, 还需要更深一 步的猜测作品本身所蕴含的 颜色背景 。而为了处理好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的强 弱关系, 我们就需要加强对于能够影响表现力度强 弱关系的几个因素的探究,从演奏者实际的演奏技巧方面的内容入手, 借助钢琴作品音乐力度强弱的变 化来提高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而对于钢 琴作品演奏过程中影响力度强度变化的因素, 我们 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深入的分析。
( 一 )演奏者的运力部位
钢琴作品在演奏过程中音乐力度的变化会影响 钢琴演奏的效果,此时演奏者就需要对自身的弹奏方 式进行调整,这样才可以为以后的演奏打下坚实的技 巧基础,而在钢琴作品的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 要通过正确的使用以及调整自身手臂和手腕位置来 实现优美的声音表达 。断奏有三种类型:手指断奏 、 手腕断奏和手臂断奏, 它们的类型可以根据钢琴音 乐在不同的状态 、所处位置和所需要的力度来做出 合理的选择 。 比如我们在对快节奏的钢琴作品运用 手腕以及肘部力量进行弹奏的过程中, 就需要保持 手臂 、手指前后一致的动作,而此时我们借助手指的 不断抬起,就可以让钢琴作品达到一种更加响亮 、更 加彻底的音色表达效果 。如果再加上跳音,此时我们 就需要依靠自身前臂摆动的重量, 然后借助落键的 反作用力,产生应有的钢琴音响效果,但是有时它需 要更多的力量来触摸整个背部和整个手臂 。 当进行 快速的演奏时, 演奏者通常会运用强有力的和弦或 自身展现出一种暴风雨般的声音流, 利用整个手臂 甚至是全身的力量, 使指尖充满强大的力量来更加 用力地敲击钢琴键盘, 但是这种比较奔放的演奏方 法, 也需要演奏者自身的手指有足够的力度来进行 支撑 。例如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在第二首 歌曲的演奏过程中, 虽然此时需要描绘一种看似十 分平静的海面, 但却要有一种像大海咆哮一样凶猛 的场景 。因此,就要求演奏的音色既要像海啸一样狂 野, 同时还要像平静的海面一样做到更加的深沉内 敛, 而这种演奏效果也只能通过演奏者充分调动整 个手臂的力量才能达到 。
例如我们在演奏一个有力的和弦期间, 只是单 纯使用手臂力量以及手腕的力量是远远达不到对钢 琴作品进行表达的要求的, 此时还需要演奏者运用 自身的肩膀、背部以及腰部一 同发出力量 。在现场表 演钢琴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的表演者 在充满激情的表演中会倾尽自己的全力, 其主要原 因就是他们需要借用自身的生理机能力量来保证钢 琴作品的演奏效果 。力量的表现并不是简单地使用自身力量来敲击,而是一种力量之间的协调运动 。一 种用法是主色调,其他力量用来协调演奏 。例如,在 演奏瑶柱形和弦时, 演奏者会发现自身的手腕关节 一般是呈一个固定的姿势进行的, 因此对手腕和肘 部的放松也是十分关键的 。如果表演者在一个躯体 过度僵硬的状态下进行钢琴作品的演奏, 会导致演 奏过程中自身身体力量不足的情况 。
(二)听辨能力对于钢琴演奏的力度变化影响
钢琴演奏本身就是声音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而声音的质量是通过个人听觉来进行判断的 。因此, 进行钢琴作品的演奏, 就需要注重听力以及辨别能 力方面的训练 。对于听力能力的培养,也应与钢琴作 品的学习同步进行 。从对钢琴作品的学习开始,此时 就要强调听力的重要性, 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按照 当前的音乐理论课来组织钢琴课教学活动, 应该重 视演奏过程中的音色问题 。听力能力的训练可以使 演奏者更好地理解音变的重要性, 而在不断的进行 听力以及辨别能力的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们不仅可 以继续学习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流派以及音乐 的风格,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 听 、辨能力,来判断自身在演奏钢琴作品过程中的优 势,从而提高他们对于钢琴作品美感的学习能力。
在音乐中,旋律是主音,伴奏是第二音 。但是,这 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也并不是在说伴奏对于钢琴作品 的演奏是不重要的, 而是在说我们在进行钢琴作品 演奏的过程中,其所表现的整体效果要有主有次 。在 日常的钢琴作品弹奏练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将不同 的声部段落弹奏出不同的力度,用两只手弹琴时,倾 听和辨别能力尤为重要, 此时我们应该注意双手的 主次关系以及协调问题, 在听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重复的判断和调整 。对于复调作品的练习,还需要注 意多个段落部分以及不同的旋律,而为了提高最终的 钢琴作品的演奏效果,演奏者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演奏 能力,并在听力能力的练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 这样才能够满足演奏者需要同时听懂几个音乐节奏 段落部分的要求 。而在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我们 还可以从对声部的简单演奏开始, 在演奏的过程中 对声部进行区分, 以便于当我们需要关注一个声音 部分时, 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力量以及表现形 式 。在听钢琴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不断调整各 个声部的实际力度水平以及协调性,进而在多个声部进行联合演奏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主音的旋律。
(三)力度记号对力度演奏的影响
力量是表达情感不可缺少的元素 。有些作曲家 在创作的时候会直接标记出强弱, 但有些作曲家在 创作的时候却很少有强弱的标记 。想要演奏出这些 作曲家所描绘出的意境, 需要演奏者能够做到细心 思考,并充分运用自身的演奏经验 。根据音符的不同 力度,钢琴演奏的音乐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 一,反映音乐的激情情感,即力度较强的作品 。F 为 强,MF 为中强,FF 为很强强,FFF 为非常强;其二,要 能够表达出一种安静状态下的情绪变化,即淡漠 。在 钢琴音乐的手稿中,演奏符号 P 通常代表弱,而 MP 代表力度中的弱,PP 则代表此时应当减弱,PPP 代表 最后的极弱;其三,了解强度的各类标记,如“<”代表 逐渐增强,“>”代表逐渐减弱 。 因此演奏者还要时刻 注意按键的力度,在演奏过程中力求用更加流畅娴熟 的技巧,真正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思想,并根据需要, 不断改变演奏的力度, 将情感表达与音乐作品完美 地结合起来 。力量符号的运用实质上是作曲家内心 情感变化的过程, 在演奏中, 演奏者必须控制好力 度,演绎出音乐的中心思想。
(四)对每个力度记号进行情感追踪
演奏时, 演奏者需要注意音乐中所有的力度标 记,这有利于其对演奏力度的控制 。演奏者在演奏开 始前,需要对每一个音符进行分析,了解其中所包含 的情感,看它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从而在演奏时 可以更好地将作品呈现给观众, 让观众感受到音乐 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表演者的综 合素质和理解能力 。
三、在多声部中训练不同的力度层次
在一段音乐中,通常有两个部分,一 个是主角, 另一个是配角 。演奏时,要突出主旋律 。不同的强度 可以产生不同的声音 。在正常的练习中,演奏者可以 针对不同的声部使用不同的力量进行训练, 在演奏 主旋律时,一般需要演奏得更明亮一些,而伴奏则可 以弱一些,减少力度的使用 。刚开始的时候,演奏者 可以用一 只手训练,训练一段时间后,则可以试着用 两只手一起弹奏 。用双手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听一下 两个声部的力度使用是否与之前的单手练习的力度 一 致 。在听的过程中,其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双手的力度,从而最终平衡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这与之前 的单手演奏是一样的 。弹奏多声部音乐时,有时演奏 者需要一只手演奏两个声部,所以,为了让观众听到 成熟的钢琴演奏作品, 表演者需要用不同的力度来 对其进行调整 。例如:在演奏伴奏模式时,通常会有 一个隐藏的旋律,这种旋律的变化很小,很难被轻易 察觉 。并且,其力度往往与伴奏模式的水平不同 。所 以在实际演奏时, 演奏者需要注意演奏隐藏旋律的 力度问题,从而通过不同的力度调整,塑造出多个声 部层次 。强度对钢琴演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钢琴演 奏的强度与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作品本身的思 想情感共鸣密切相关 。科学有效的力量学习可以在 很大程度上凸显出音乐的感染力 。没有绝对的“强” 和“弱”变化,强度的“强”与“弱”的变化可以通过相 互比较来表达 。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更加准确地把 握钢琴作品的力度表达方式,充分地诠释钢琴作品。
四、结语
结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在演奏钢琴作品时,我 们可以从钢琴的曲谱中得到钢琴作品本身对于强度 的要求 。此外,钢琴音乐的演奏强度根据其表现形式 也可分为不同的水平 。经过深入分析钢琴的强度要 求我们便可以感觉到, 钢琴作品音乐表达的强度受 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演奏者要想进一步把钢 琴演奏好,就需要注意更多方面的问题,比如:钢琴 演奏的力度 、手指触摸琴键的面积等,从而培养和练 习 自身的听力与辨别能力, 然后根据曲目风格的不 同,运用正确、恰当的表演力量进行钢琴演奏。
参考文献 :
[1]邓懿 .钢琴作品中“隐藏”的力度记号探究与分析[J].戏剧之家 , 2021(33):73-77.
[2]宋钰琦 .钢琴演奏中力度的运用与放松[J]. 当代音乐,2021(10): 149-151.
[3]高 晓 琳 . 民 族 性 与 现 代 性 钢 琴 作 品 的 演 奏 思 维 探 究[D].石 家 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年 .
[4]欧阳路 .德彪西《g 小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 力 度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21 年 .
[5]王 瑜 .谈 钢 琴 作 品 中 的 力 度 表 现 方 式 [J]. 喜 剧 世 界 (下 半 月 ), 2021(01):94-95.
[6]赵丹云 .基于钢琴演奏“力度”和作品音量设计的探讨[J].艺术 大观,2020(32):49-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