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论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10:39: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主题,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劳伦斯基曾说“艺术的基本功能是道德”,这说明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我国中职学校一直是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而舞蹈作为蕴含着生命律动和人文内涵的一门艺术学科,在中职美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但能够塑造学生的形象气质,还可以以其立德树人的功能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职教师要积极探索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延伸拓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舞蹈美育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进而有效推动中职学校舞蹈美育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舞蹈美育,中职教育,延伸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享受,在这一背景下,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舞蹈作为一种美学艺术表达形式,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舞者而言,不但要熟练掌握舞蹈动作技巧,还要在音乐、服装等配合下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将舞蹈的美育功能有效传递出去,提高受众对舞蹈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舞蹈课程时,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功能在舞蹈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推动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将舞蹈之美和艺术之美传递给更多人,以舞蹈教育来完善美育教育,以美育促进舞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一)完善人格,全面提升修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目的不再是为了培养舞蹈从业者,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学生在舞蹈美育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如提高观察和模仿社会、自然等能力,通过舞蹈美育活动,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和交往合作能力,使自己逐渐具备融入社会所必须的修养,同时,舞蹈美育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自我表达能力,学生学习舞蹈和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创新创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迁移和融合能力,进而将其应用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此外,由于舞蹈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舞蹈教学还能够有效培养起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热爱劳动等品格,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进而推动其修养的全面提升。

\
 

  (二)纠正体态,塑造形象气质

  舞蹈作为美学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富有美感的肢体动作对作品内涵进行呈现,并向人们传达丰富的情感,因而舞者的形体就成为舞蹈的重要载体,优美的形体是舞者将舞蹈之美尽情展现出来的基础和关键。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形体美,学生经过系统、专业的舞蹈形体学习和训练,不但可以逐渐纠正含胸驼背、“O”型腿、骨盆前倾、膝超伸等不良体态,还可以达到韧带、骨骼、肌肉和呼吸的全面协调,再加上舞蹈练习是身体全方位的运动,还可以有效平衡学生的身体左右两侧,增强其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动态美感,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美感的同时塑造其良好的形象气质。舞蹈美育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外形之美、内涵之美、表现之美和自信之美,培养出高雅的舞者,这种美育功能是其特有且不容忽视的。

  (三)深入感知,增强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简单来说是人们在具体社会活动中,能够对审美对象做出能动性反应,这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审美对象的美感认知、心理感受、审美标准、审美品味等的综合体现。在中职院校中,通过舞蹈美育能够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起良好的审美意识,从而不断传递出舞蹈之美。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对每一部优美的舞蹈作品进行仔细鉴赏和分析,仔细分解每个动作,帮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美学意义,真正感受并享受到舞蹈之美。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把舞步与美感有效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舞蹈动作审美价值,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就舞蹈美感进行交流时达成共识,二者互相传达审美感受、审美观念,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激发潜能,培养创造能力

  中职舞蹈教育教学美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随着人们综合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素质教育舞蹈课程不局限于简单的舞蹈学习、模仿,更重要的是,进行高效的创编活动,使学生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培育起求新意识,在创新创造思维中体验舞蹈的魅力。就舞蹈美育来说,它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元素排列组合的规律和多元化之美,正确理解创造性思维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正如日本舞蹈家邦正美所说“舞蹈是创作的,且以身体运动为创作素材,在创作中达成形而上学性的美即是舞蹈,这也是舞蹈的本质”。因此,从舞蹈美育的实质来看,并不是简单的塑造形体那么简单,还包含了广泛的功能性作用,通过多变的、优美的、灵活的舞蹈设计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对舞蹈之美由欣赏发展为创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实现个人快速发展。

  二、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对舞蹈美育重视度不够

  当前普遍存在一个错误观点,即片面认为舞蹈是艺术生的必修课程,或是一个简单的课外活动,普通学生没必要学习也不用学习舞蹈,这种错误的观点不仅存在于家长和学生之间,甚至部分教师也这样认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简单认为舞蹈艺术只是对专业课程的补充,然而实际上真正的舞蹈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从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中脱离出来,还可以为学生有较释放压力提供更多机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从家长、学生到老师和学校,都缺乏对舞蹈美育的重视程度,导致部分中职院校对舞蹈教学带有一种轻视乃至忽视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舞蹈美育对于学生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因而很少会系统地安排舞蹈课程,导致舞蹈美育可供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较为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舞蹈美育自然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多样化功能,缺少舞蹈教育的美育也是不完美的。

  (二)舞蹈课程安排不够科学

  虽然部分中职院校安排了舞蹈课程,但是就其本质来看,往往是基于国家教育部硬性要求而开设的,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设立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学校的舞蹈课为选修课,大多数学生在选择时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盲目性,就易避难,这就导致学生舞蹈学习的初衷就有失偏颇,对中职舞蹈美育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学校不够重视舞蹈课程和舞蹈课程安排不科学的情况下,在学生眼中,舞蹈课也只是理论知识与肢体动作的结合,他们难以深刻体会到舞蹈的艺术魅力,无法在舞蹈美育功能中获得快速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在这种学习心态的影响下,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长期处于肢体僵硬的状态,难以做出优美的动作,这不但会对其舞蹈课程和其他课程学习带来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

\
 

  三、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延伸拓展

  (一)教师素养方面

  1.增强认知能力,提升舞蹈美育效果

  要想将舞蹈美育在中职教教学中进行更好的推广,首先教师就要从思想上真正认可舞蹈美育的积极作用。在中职院校中,各领导要正确认识到舞蹈对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师也要充分重视舞蹈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价值。如果中职院校从思想上高度认可舞蹈美育的价值,就能够对舞蹈美育的执行和推广提供重要支撑。对中职院校负责艺术教育和从事学生工作的有关教师来说,要增强认知能力,从自身转变出发,向学生积极普及和宣传舞蹈美育的重要性,做好工作记录并定期向领导反馈舞蹈课程效果,以此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舞蹈美育推广贯彻体系,不断优化舞蹈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提高校级领导和教师对舞蹈美育的认可度,将舞蹈美育功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为舞蹈美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2.完善课程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研发

  为了充分发挥舞蹈美育的重要作用,各中职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选择、改编、自编等方式完善课程内容,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一是科学选用资源。在研发校本课程教材时,中职院校和教师要基于本地及本校实践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省属或国家舞蹈专业院校教材中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且可操作的资源,将其直接运用到教材研发中,提高校本教材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二是选择、改编基训和技巧。教师要充分了解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本校条件和学生年龄特征与身体状况,合理选择并改编当前舞蹈专业院校或普通高中舞蹈模块中的基本功训练和技术技巧,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或重组,从而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三是教师自编。教师可以和学校其他舞蹈教师一起探讨,引入拉丁舞、瑜伽等内容,积极创编新颖的、时尚的舞蹈内容,以此作为校本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将教学经验特长转化为校本教材。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地域资源融入到校本教材设计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培养其崇高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实现舞蹈美育的目的。

  3.加强师资培训,助力舞蹈美育发展

  积极开展各类舞蹈美育培训活动,如“全国中小学舞蹈教师培优计划”等,吸引教师积极参加,进一步助力舞蹈美育的发展。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坚持普及与培优并重,线上培训面向全体舞蹈教室,普遍提高校内舞蹈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遴选部分优秀教师参与线下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这也能起到对校内外教师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舞蹈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完善教学模式。结合当下研发的“义务教育舞蹈教师教学参考”数字化资源,为教师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丰富的参考依据,同时以教学资源中生动、有趣的课例激发学生实践表演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在理解之上学习、在玩乐之中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优化评价机制。基于教学资源设置线上回课机制,搭建起教师及时点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勤练”机会,同时也为家长正确认知舞蹈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培优计划携手校内外舞蹈教师,为更新教学理念、善用教学资源、钻研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使其做好新时代舞蹈美育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为舞蹈美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课程设计方面

  1.完善训练课程,培育学生心灵美

  在中职院校中,往往只有旅游、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其他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触过舞蹈,其肢体灵活性和柔韧性较差,缺少舞蹈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舞蹈美育就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为了推动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落到实处,中职院校就要立足于这一问题,从完善舞蹈形体训练课程设计出发,引导学生先学习舞蹈基本功,练习技巧要求不高的形体动作,逐渐增强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先从手臂、下肢、躯干等着手训练基本动作,然后再进行芭蕾舞的踢腿、手位、脚位、擦地和蹲的训练,之后再慢慢学习民族民间舞基本元素训练,如靠、沉、提、冲和身韵训练等,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舞蹈之美。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与时俱进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训练中,如引用著名原生态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孔雀公主》,或某综艺节目中国家级舞蹈演员唐诗逸和朱洁静的《水月洛神》《朱鹮》等经典作品,这不但能够展现出不同舞者的妖娆身姿、个人魅力以及舞蹈艺术的轻松感,使学生在学习、模仿和欣赏的同时体验到舞蹈所表现的诱人的韵味感,以此学生正确认识到舞蹈之美不止在于外还在于内、不止在于形还在于韵、不止在于个人表演还在于团队合作……从而在舞蹈美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心灵美。

  2.增设赏析课程,增强审美体验感

  就舞蹈本身而言,其集多元文化于一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每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都不是简单的舞蹈动作的堆砌,而是经过舞者的精心设计而形成的,它们不但能够充分展现艺术之美,还能够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其思想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实现舞蹈打动人心的艺术价值。舞蹈在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众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如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和现代舞等,每种舞蹈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不同的美的体验。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出舞蹈美育的重要作用,各中职院校还要积极开设“舞蹈名作赏析”课程,将舞蹈教育广泛普及到每位学生中,使其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掌握正确欣赏和鉴赏舞蹈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舞蹈美育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从而提高对舞蹈的兴趣,推动中职院校舞蹈美育的进一步开展。为了有效增强舞蹈美育效果,教师就要选择当下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等,把播放优秀舞蹈作品视频与讲解舞蹈动作和赏析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多个感官的带动下自觉投入到教师营造的舞蹈美育氛围中,在了解创作背景、舞者个人经历和不同舞蹈风格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舞蹈动作、主题、语言、表现方式和思想内涵等,使学生在不断变化、富有美感的舞蹈动作中走近舞者,感受其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或教师积极探讨对舞蹈作品的感受,让舞蹈赏析课活起来、动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舞蹈欣赏体验感和获得感。

  (三)实践拓展方面

  1.注重舞蹈学习课外实践

  舞蹈课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脱离了实践的舞蹈美育只能是一个“空壳”,起不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中职舞蹈美育要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除了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和空间之外,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去舞蹈创作的地点展开实地考察,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舞蹈创作环境中,充分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和创编者的情感,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增强感悟,从而更好地呈现出舞蹈之美。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不同的场景,体会不同情境下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从而在不同场景中创作中各具特色的舞姿和作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当下,教师不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舞蹈基础能力和技巧,还要给予其丰富的表现机会,通过组织校园文艺活动等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提高其舞台表演能力使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和创作美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2.积极组建学生舞蹈社团

  推动舞蹈美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还要积极组建学生舞蹈社团,引导学生主动提升舞蹈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以舞蹈社团为载体,向广大师生广泛普及舞蹈美育的价值,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也是提升舞蹈美育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中职院校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组建学生舞蹈社团,重点吸纳热爱舞蹈,表现力较强的学生参加,以此吸引各专业的学生积极加入其中,同时结合社团实际情况,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或进阶训练,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和团体舞蹈美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舞蹈作品时,要注意选择主题积极向上、难度适中、符合学生需求舞蹈作品进行练习表演,以此不断提高社团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其在欣赏的同时获得舞蹈美育的熏陶,从而在中职院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舞蹈美育氛围。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定期举办舞蹈创编大赛,号召各二级学院舞蹈分社团成员积极参加,在学生参与集体舞蹈活动的同时不断扩大舞蹈美育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所需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这其中,美育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中职院校作为人才配的一个重要基地,要正确认识到舞蹈之于美育的重要性,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舞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带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舞蹈学习场景,去更好地体会舞蹈的美、表现舞蹈的美、传播舞蹈的美。

  参考文献:

  [1]柯秋香.中职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J].尚舞,2021(09):72-73.

  [2]张晓娜.中职舞蹈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长江丛刊,2020(36):19-20.

  [3]张元.舞蹈美育对舞蹈本体发展的价值探析[J].人文天下,2020(16):49-52.

  [4]李赞蓉.中职舞蹈教学及“趣、情、美”三要素的体现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4-5.

  [5]张玥.关于高校舞蹈美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08):152-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08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