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幼师生钢琴弹唱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数字资源发掘和交互式教学的应用,能够教学维度的多元延伸,有利于构建钢琴弹唱教学的全新模式,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学生拓展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实践的积极性,彰显“混合式、多维度”教学特色,以期提升幼师生钢琴弹唱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钢琴弹唱;混合式教学;多维教学模式;幼师生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钢琴弹唱混合式教学日臻完善,尤其是在教学模式的拓展中,逐渐形成了以“多维”促“多元”的良好格局,从单一课堂拓展至“时间、空间、数量、层次”四重维度,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构建多维立体、理实合一、知行并进的钢琴弹唱教学体系,在混合式多维度教学环境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创作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弹唱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1]。
一、钢琴弹唱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概述
钢琴弹唱是幼师生的必修课,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为未来从事幼教事业做好准备。在钢琴弹唱教学中,混合式多维度教学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形成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混合、虚拟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能够形成交互式、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从传统教学维度中拓展“时间、空间、数量、层次”四个新维度,从而形成多维交互教学体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有所学、有所鉴、有所悟、有所行”,从而提高钢琴弹唱教学的效果。
二、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在钢琴弹唱中的应用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钢琴弹唱教学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开展自学,同时启动线下翻转课堂,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密切和谐互动。混合式教学在拓展教学维度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发掘应用,在“理实并重、协同发展”的教学环境下,开展有梯度、有趣味、有创意的钢琴弹唱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创造,通过自主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二)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及内容
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体现钢琴弹唱教学的系统性,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支持下,教师可以搜集到丰富的钢琴弹唱理论资料,了解当前学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分享更多优秀课例,从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2]。利用慕课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线上学习内容,在开放式的网络平台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探讨机会,交流钢琴弹唱经验。这样的形式有利于优化弹唱教学内容,体现混合式教学资源优势,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能够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钢琴弹唱内涵。
(三)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钢琴弹唱不但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理论功底,同时还需要有充分的实践训练,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弹唱技巧的同时懂得如何体现艺术情感,更好的把握音乐节奏,将“技、情、境、意”这样要素结合在一起,在弹唱中体现个性和创意。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拓展了新空间,课上教学有多媒体和在线资源辅助,视频、图文、经典弹唱案例一应俱全,能够让学生全方位揣摩弹唱技巧,主动开展实践操作,对照优秀弹唱案例进行观察反思,找出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思考怎样弥补完善,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在实践中有所进步。
三、幼师生钢琴弹唱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开展
1.课前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利于构建钢琴弹唱的翻转课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通过微视频形式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新课内容,了解其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学习难点,针对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预习,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底。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签到功能,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到课情况,从而起到了“隔空监督、隔空激励”作用[3]。在学生线上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轨迹,而学生也可以把自己认为的难点、困惑等在平台留言,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在线讨论。教师可以筛选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课堂探讨内容,或者根据学生提问调整教学重点,这样更有利于提高钢琴弹唱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教学吸引力。因为有课前的充分预习,所以,在翻转课堂上一些基础的理论讲解可以略讲,将重点集中在高频难点中,这样更有利于提高钢琴弹唱教学效率,减少课堂无用功。
2.课中
数字化资源在传统钢琴弹唱课堂的应用,是混合式教学的最大特点,由于翻转课堂中学生已经有了线上预习经验,所以,课中讲解主要集中在重点、难点知识中,为课堂实践练习预留了更多时间,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课堂上学生弹唱所涉及的曲目、弹唱技巧相对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通过线上资源的运用补课堂训练内容的不足。在弹唱课例讲解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有代表性的优秀课例,组织学生对具体课例进行分析。例如分析钢琴弹唱中怎样分配和弦,如何控制气息,怎样实现高低音的流畅切换,怎样运用共鸣技巧等,通过网络课例能够实现线下课堂的线上延伸,充分发挥线上资源优势,同时结合教师的现场讲解、现场指导优势,实现钢琴弹唱教学的深度优化。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学生需要利用课后时间加强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弹唱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学习群、QQ等对学生进行课下指导,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发布到学习群,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线回复,也可以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实现问题导向下的在线互动。如果学生有自己满意的弹唱作品,也可以录制成视频或音频上传到学习群,大家可以一起欣赏、讨论、学习、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分享钢琴弹唱小视频,或者优质微课资料,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后训练和复习,提高钢琴弹唱教学效果。
(二)“四维创新”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1.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侧重于不同历史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下钢琴弹唱作用的发掘与应用,促进现代弹唱艺术与精神内涵融合。比如网络中有很少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弹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跨越不同年代,不同历史背景,覆盖古今中外的优秀弹唱曲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通过线上资料学习弹唱技巧,以此拓展线下实践练习[4]。在建党百年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我们组织开展了“红歌钢琴弹唱”活动,师生共同搜集了建党以来的红色歌曲作为弹唱素材,从《工农联盟歌》(二十年代)《松花江上》(三十年代)《咱们工人有力量》(四十年代)《我们多么幸福》(五十年代)《我的祖国》(六十年代)《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七十年代)《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八十年代)《父老乡亲》(九十年代)《军中绿花》(千年后),这些歌曲跨越不同时间,共同成为特色钢琴弹唱活动的优秀素材。
2.空间维度
混合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因素,实现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资源互补、教学互动。2020年疫情隔离期间,我们全部转入线上教学,钢琴弹唱的空中课堂保证了教学进度和课程衔接,这是非常时期的特殊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日常线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我们的“钢琴弹唱音乐会”准备期间,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准备弹唱节目,每人录制了三分钟以内的弹唱视频小样,并将其上传至群文件,师生共同评选其中的优质视频,不但节约了线下排练、选样时间,而且还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3.数量维度
互联网中有关于钢琴弹唱的海量资源,在数量维度上占有绝对优势。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搜集、整合、提炼、应用,编写“电子版弹唱练习集”,从而拓展教材内容,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有序衔接。多样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弹唱练习素材,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钢琴弹唱的熟练度,从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4.层次维度
在线上线下钢琴弹唱资源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水平、兴趣爱好、实际能力等提供不同难度的钢琴弹奏曲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或者将学生分为合作小组,秉承“组间异质”原则,让水平能力高的学生弹奏较难部分,水平能力较低的学生弹奏相对简单的部分,在小组合作中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此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可以依托混合资源优势设计多维教学层次,随着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逐步递进,从线上模仿到线下创编,形成开放式、渐进式的钢琴弹唱教学梯度。
(三)突出综合素质培养优势
1.线下创编排演,线上多元展示
钢琴弹唱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而且更要体现出专业素养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特色。学生未来要进入幼教岗位,这是一项非常有创意性的工作,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即兴伴奏、即兴创编能力,所以,在钢琴弹唱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混合式多维度”特点,在线下教学中增加自主创编内容,学生以自主创编曲调、创编歌词,或者创编多人合奏弹唱内容,突出儿歌创编弹唱特点,为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要求做好准备。学生创编的这些弹唱作品中有不少“优品”和“精品”,为了更好的展示学生的弹唱创编成果,教师可以采取“优中选精”的方式,把学生弹唱创编的优秀作品汇总成视频或音频课件,作为共同学习交流的资料;也可以在学校网站、公众号等平台陆续发表学生的优秀弹唱作品,以此扩大互动交流层面。教师也可以在个人微博、美篇等平台发布学生弹唱创编作品,通过线上多元展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性[5]。
2.发掘网络资源,丰富弹唱素材
钢琴弹唱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仅仅以增强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的这样方式进行能力强化,最终效果并不理想。长期大量机械性的弹唱训练会引起学生的疲劳感和倦怠感,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负担,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信息技术、新媒体平台等途径入手,创新钢琴弹唱训练方式,发挥线上线下资源优势,拓展多维训练空间,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比如在“跨越时空·弹唱互动”活动中,学生通过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可以自主选择艺术家弹唱小视频进行合拍(合拍是平台自带功能),来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合作,这样的形式会给学生更多沉浸感和成就感,同时还能学习艺术家的弹唱风格及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钢琴弹唱水平有很大帮助。同时,这样的形式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弹唱素材。这些合拍弹唱小视频发布到网络中,还能吸引更多音乐爱好者参与交流讨论,这也实现了专业互动的线上拓展。
3.扩展网络课堂,丰富课程资源
传统钢琴弹唱多围绕教材展开,以线下教学为主,而在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下,实现了传统课堂向线上课堂的延伸,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慕课平台中的“中国大学MOOC网”(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整合了不少关于钢琴弹唱的教学资源,学生只要进入网络平台,就可以在名校名师带领下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自主选择科目、高校和具体课程,拓展自身学习视野。尤其是移动终端APP的应用,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既可以系统深入的学,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形式灵活易于学生选择。在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共同支持下,学生的课程学习资源更丰富,学习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同时更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结语
“与时俱进、教艺双优”,在师范生钢琴弹唱教学中,混合式多维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与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相契合,尤其是在“时间、空间、数量、层次”四个维度拓展中,更体现出混合式教学的优越性,从而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从线下到线上、从模仿到创新的崭新教学体系,钢琴弹唱教学的实践性、互动性、拓展性特色更加鲜明,课前、课中、课后均有线上线下资源支持,学生能够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从而改变了以往钢琴弹唱教学的时空局限性,为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赫苒.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戏剧之家,2021(23):97-98.
[2]陈永琴.“双向多维度融合”提升混合式教学的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20(052):232-233.
[3]王飞.多维互动交叉融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J].高教学刊,2021(04):101-104.
[4]何艺,陈萌.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音乐表演课程混合式教学初探[J].艺术研究,2021(01):130-131.
[5]唐维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评估——以《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课程为例[J].艺术大观,2020(07):75-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