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2 10:34: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面对更高的要求,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第一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美育教育;美术鉴赏;学生素质

  社会的改革变迁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领域对能力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得到了多层面的关注和重视。就目前而言,高职教育已然成为了培养能力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以不断满足社会井喷式增长的技术人才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不断提升高职学生整体素养已经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艺术素养作为提升人整体素养的活性动力,能够通过艺术修养的磨练来升华学生的内在品质。同时,艺术素养实施的最主要途径就是美术鉴赏的相关教学,通过开展高职的美术鉴赏教育,可以将高职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标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美术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本文针对高职美术鉴赏相关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研究和探讨,以期为高职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进程提供必要参考。

  一、美术鉴赏素养作用

  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无关系。各种各样培养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应运而生,数量显著提高。高职院校与传统高校相比它更倾向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用于满足社会的相关需要。它主要面向普罗大众,招生标准也相对低一些[1]。高职类学校的学生拥有着比普通高校学生更为灵活多变的思维形式,动手操作能力也更强。但是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高,对待日常事物上很容易产生愧疚感和自卑感,还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当下,加强高职学生美育教育迫在眉睫。

  关于美术鉴赏的概念,其实就是引导人们用视觉目光对具有美感的艺术事物做总体考量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同样的,美术鉴赏也是美育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内容,通过引导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内化、想象使得人们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艺术作品,无形之中影响和提升其艺术修养,美育的基本功能也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来了。

  (一)美术鉴赏能够充分开阔学生认知视野和知识层面

  美术课程开展的方式和可教授的内容有着很大的跨度,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在对某一个艺术作品进行艺术鉴赏时,人们既可以通过该艺术作品了解到整个观感的色彩和色相、布局构造、视觉震撼,还可以透过艺术作品的表象窥探到其内部更深层次的背景与故事,甚至感知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与心态、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历史风尘等等。让高职学生可以感知学习到远超出他们认知和体验的意义编码,开阔视野,开拓不同的知识层面。

  (二)美术鉴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艺术作品的创造不是随机产生的,从古至今,任何一项具有卓越美感的作品都是作者耗尽心力,凝结人生感悟,影射社会现状而创作出来。其中容纳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蕴。事实上,每一代的中国美术创作都与其时代、经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繁杂的审美特征,总结出了最为优质的审美标准。通过对具有历史风韵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样的,学生审美素养地提升对于优化高职学校教学效果也有着独特作用,美术鉴赏课的逐步开展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审美素质提升也会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优化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

  (三)美术鉴赏能够正确树立学生人格

  精神层面的需要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十分重要,它是一种哺育心灵的良药。当下的生活节奏极快,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强,人们为了生存而逐流于生活的浪潮中[2]。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对于人的顺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健康的人格对于人的工作生存、人际关系、社会位置能发挥关键调节功能。美术鉴赏所具有的鲜明主观性和情感性,优质作品的赏析能够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机制,启发学生追求更高的艺术情趣,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情境。

  (四)美术鉴赏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已经积淀在中国美术历史上高达数千年,而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气质也已经映照在不少个体之上。美术鉴赏给学生带来的就是人文范畴的知识与认知。完整地完成一个艺术作品的美术鉴赏,也就能体会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意蕴,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由于美术鉴赏所具有的主观性特点,整个美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主体(赏析个人)与客体(艺术作品)之间的一个双向互动过程。通过对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进行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们体验到不同层次的人生情境和各种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人文素养中本质的人文精神也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为理想化的世界,优化学生的多样化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其实内含着科学因素、道德因素和艺术审美因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实质。

  (五)美术鉴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职院校需要培养的人才要求并不只是拥有熟练高超的实际技能能力,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潜能激发训练,高职学生需要有灵活的创造思维。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都是某种创造性的产物,是经过漫长历史洗礼后的一个可供回应的载体。通过在高职学生中组织美术鉴赏相关教学,可以让他们实际接触到现存优秀的美术艺术作品,在一种潜意识的修养中让学生的创造思维生根发芽,感受艺术的情感、美感、意感,并慢慢地将这种意识运用到其现实生活或者技能操作上,使得其操作的最终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美术鉴赏教学的现存问题

  由于之前人们认知的狭隘性,仅仅将高职院校当作技能工人输出的平台,不论是教育管理者和高职院校本身都没有把提升学生素质这项任务放在心上。因此,高职院校的美术鉴赏课程实际落地大大晚于普通高校,当然这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刻板印象也不无关系。也正因为此,高职类院校的美术审美教育进程也大大滞后于普通高校,现存的美术鉴赏教学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日常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在如今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和宗旨,高职院校的美育开展进程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的美术鉴赏课程也开始发挥它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人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等问题,高职院校的美术鉴赏教学进程出现了很大的阻碍,无法正常进行。

  (一)心理生理上的重视程度急需提高

  普遍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总是认为其根本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美术鉴赏等素质类课程不太重要。除了给美术类专业安排一些必要任务以外,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其它专业来说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修课,因此美育教育只能够完全依靠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它们依旧抱着刻板印象认为自己只需要输出专业技能人才。但是实际上各种各样的学习包括技能学习在内都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的过程,一些素质素养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学生的心境特点,改变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从而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作用,这样更有助于保证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校领导无法用长久的眼光看待美术鉴赏教学,他们认为开展这项教学活动需要投入的人、财、物数量太多,而它能实际提供的效果又太过间接和渺小,根本是无法对等的投入产出比。也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鉴赏课只是一种表面形式,选修课是其经常出现的组织形态,课时分配不够,教学内容也滞后化,根本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美术鉴赏课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形式而已。

\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急需优化

  美术鉴赏课可以开展的教学内容是很多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仍然只是流于简单形式,并没有精心挑选组织课程内容。在具体规制上,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美术鉴赏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材版本和教学大纲也各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师只能够凭借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储备,教学内容过于零碎,无法在学生脑中形成系统的认知,十分随便。甚至教学内容完全演变成了枯燥的理论教学,有些内容还会出现跑题的情况,学生的厌学情绪滋生。同时,许多教师还未认识到美术鉴赏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独特作用,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认真对待美术类专业的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其它专业的课程采取漠视和敷衍的态度,直接将美术专业的课程内容搬到了非专业鉴赏教学课上,这更加剧了学生们对于美术鉴赏的厌恶心里。

  (三)学生缺少参与,教学手段单一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特别是美术鉴赏课更需要学生广泛积极参与,而许多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鉴赏方式的教条化,使得一幅作品的鉴赏教育通常是从作者的生活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去评价,学生大都处于“失语”状态,没有任何的发言权,造成学生看得很热闹,却懒于思考,不能产生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没有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对美术鉴赏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美术鉴赏教学的提升策略

  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美术鉴赏教学,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水平,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术综合型人才。

  (一)提高对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视程度

  美术鉴赏教学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虽然教学效果不如其他课程那样“见效快”、“回报率高”,但对高职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领导必须要正确认识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端正对美术鉴赏教学的理解与认识,加大对美术鉴赏教学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设备质量,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另外要依据大形势大环境的迫切需要,组织人力物力制定美术鉴赏教学的相关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相关配套的规章措施,以此来促进美术鉴赏教学的开展,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例如,在进行《艺术欣赏》教材绪论讲解时,要重点阐释前两章的知识,包括高职“艺术欣赏”教与学的逻辑起点和具体实施规格的介绍。要从心理上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人生独特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管理层也要端正态度,严格做好美术鉴赏教学的相关工作,确保顺利进行。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教育的根本,教师自身的水平决定了教学的水平,因此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要加强美术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多选派优秀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学习参观,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改善教学方法。要鼓励年轻的教师走出去,通过学习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增加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时,对于教材基于艺术作品理解世界这一章节要深入讲解,通过带领学生们简要了解理论知识,然后开展有趣的欣赏实践,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内外的世界。当然,教师在进行这一教学过程之前要先提升自己的相关修养。

  (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程的设置上做到内容多元化,要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平衡,要有针对性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设置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3]。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信息量大,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效果难以达到,为了节约时间和提高教学效率,要合理运用多媒体,通过声光电等的综合运用,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刺激学生感官,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欣赏、感受、理解美术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进行教材教授时,要结合《艺术欣赏》教材的不同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不断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兴趣,将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

  结语

  美术鉴赏对学生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培养全面复合的高级技术人才,就要重视美术鉴赏教学,加大教学投入、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丽,柳涛.“以物为介”的审美教育模式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高校中国美术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路探析[J].大学,2021(31):100-102.

  [2]李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美育教育的融合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365-366.

  [3]王玲珏,司方蕾.浅析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J].中国文艺家,2019(12):214-2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68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