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是为补充民众精神日常,增强民众的思想文化生活审美素养,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主要 文艺表现形式之一。在群众文化活动进行 音乐通识教育 , 是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重 点任务 , 同时更是为新形势下提高群众文 化建设事业发展水平 , 所必须深入研究的 重点课题之一。文章论述了音乐普及教育 的意义 , 剖析了在当前北方群众文化工作 音乐普及教育所存在的不足点 , 并指出了 在北方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音乐 普及教育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北方群众文化 ; 音乐 ; 普及 教育
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下 , 北方群众文 化活动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也日渐增多 ,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 音乐普及教育起到 了关键的角色 , 通过音乐文化教育的宣 传能够使群众的素质提高 , 对社会的文 化教育传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在 当前 , 中国的音乐艺术文化活动显得越 来越丰富多彩 , 里面涵盖着许多的音乐 艺术内容 , 通过普及教育和文化活动的 相互融合 , 可以让中国人更加地熟悉音 乐文化 , 同时让文化活动也显得越来越 丰富多彩 , 从而充分发挥出音乐文化教 育的巨大功能。
一、北方群众文化的起源
群众文化一直存在于人民群众之 中,伴随时代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重视 [1]。
群众文化,是以劳动民众为主体的 社会历史现象,也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 社会就有了群众文化。而群众文化又来 源于生产劳动,它是由人们在生产劳动 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 发展而发展壮大的。北方群众文化主要是在黄河北部的气候比较严寒平缓的土 壤上产生的。而北方群众文化的主体围 绕着广袤的黑色土壤上形成的,而辽 阔的黑色土壤不但提供了人们宝贵的物 产,还蕴藏了特点鲜明富于吸引力的北 方群众文化。
二、北方群众文化的发展
当人们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不断地改 变与提高,文化教育活动便伴随着物质 生产活动一起发展与更新。所以,北方 的群众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1.新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 家开始大面积开发荒芜的北部农田,北 大荒的开发任务也由此启动。大批人涌 入,包括部队官兵和知青,他们在气候 严寒的北方继承了无私奉献精神和艰苦 奋斗的创业精神,也同时为这里的社会 人文发展带来了一种暖流,进而构成了 以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场控股公司精神为 内核,以北大荒价值观为引导,融合了 军旅传统文化、知青传统文化、新移民 传统文化和黑土传统文化于一身的、有 着明显黑龙江垦区地方特色的一种新文 化系统,后来被定义为北大荒文化。
2.改革开放后,随着俄国、朝鲜和 东北三省国界相通, 加上与中国睦邻友好的政策, 这二国文化建筑对东北的群众文化生活逐渐形成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在哈尔滨地区随处可见俄罗斯式建筑以及中、蒙、俄三门语言的宣传招牌。而朝鲜族的饮食、服装、音乐等各方面文化也得到北方地区人民的欢迎与青睐。特别是朝鲜族的影视作品和艺人也了年轻人竞相欣赏与模仿的对象,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年轻人的审美与业余文化生活。
三、在北方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展音
乐普及教育的意义在开展北方地区群众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 , 音乐普及教育工作也是相当主 要的任务之一 , 它有助于提高当前群众 的音乐整体素质 , 促进国民经济和技术 发展 , 从而更良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工作。所以 , 人们首先要意识到 音乐普及教育的巨大重要性。在这个过 程中,必须寻求新的教育社会经济建设 和发展模式,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发 挥音乐教育艺术的功能,以实现社会教 育的目标目的 [2]。
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富有艺术性和娱 乐性等特色的文艺表现形式,在北方群 众文化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通过 音乐普及教育的发展可以让广大人民更 加熟悉歌曲的艺术内涵,同时让广大人 民更好的享受歌曲和享用音乐作品。首 先, 音乐教育能够培养人类的道德素质 , 由于其自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 其中蕴 涵着道德信念和人文素质等多种影响 , 人类在享受乐曲的时候心理情感上也获 得了上升。再次 , 音乐还能够培养人类的 健康生活习惯。音乐教育本身就带有了 审美性质 , 经过普及音乐教育 , 群众的审 美能力会逐步提高 , 并且通过音乐教育 还能够推动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目 前的社会背景下 , 有很多人面临着心态 问题 , 而音乐教育则能够让人更好的掌控自身的精神状态 , 也有助于人减轻自 身的心理压力 ,起到了有效的保健作用。 另外,音乐教育是一种社会方式,可以 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让社会的 民风有所改变,同时也可以改善人民的 思想观念,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 支持。
四、音乐类群众活动开展存在的问 题
(一)教育质量不高
音乐普及教育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 众,因此必须突出通俗易懂、简明易懂 的语言特色。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音乐 普及教育的理念仍然受到传统专业教学 思想影响,在内容上理论色彩浓重,缺 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感受和实践 活动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仍然以教师 训练班、座谈会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 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二)音乐类群众活动发展环境不 成熟
当前,人们最常用的音乐类型的群 体活动便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广场舞。由 于广场舞参加的人员数量众多,对环境 和场所的要求也不高,且在发展的过程 中往往缺乏一定文化底蕴。所以尽管广 场舞是比较受人喜爱的群体文化类型, 很多老年人甚至小孩都愿意参加其中, 但是人们却从这里也看出了发展的劣 势。因为首先从活动场所方面而言, 需要 很大的一个面积空间。这会影响到其他 的群体文化工作发展,特别是在城市, 可以让人们开展广场舞活动的场所相对较小。或者说,开展了广场舞活动就无 法开展更大规模的器乐类比赛或者才艺 大赛了。也就是说,相同音乐类型的群 体活动也会深受广场舞的影响。同时,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没有专业教师的引 导,也无法提高参与者的音乐能力。
(三)参与群体老龄化
就当前的社会状况而言,一个国家 在进行北方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具 有了更加基层化的特点。许多参加北方 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年龄都相当大,并且 年龄阶层也相对来说较为集中。一些中 年、青年人存在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 甚至还有生活压力,从而没有花更多的 时间参加这项社会活动。而另外一些人 则存在着错误的观点,觉得这项北方群 众文化活动只包括中年人。于是,青年 人就不好意思参加到这个北方群众文化 活动当中。
(四)相关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对音乐普及教育的意义理解不 够深入,在北方群众文化教育活动中, 音乐普及教育的有关工作制度有待于逐 步健全,体现为组织力量不足。目前不 少的音乐普及教育活动是由音乐爱好者 自发组织进行的,在政府部门和专业组 织等层面介入程度并不高,这也导致了 一方面由于政府管理人员欠缺,音乐教 育活动的规范化程度无法提高,另一方 面举办的活动场所、人才、资金等也缺 乏有力保障。
五、在北方群众文化活动中推动音 乐普及教育的策略
音乐是充实北方群众文化精神日常 生活,提升北方群众文化审美素养,促 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推动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文艺表现 形式之一。在北方群众文化活动中发展 歌曲普及教育,是群众艺术文化工作的 主要任务,也是在新时代提高群众艺术 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时所必须深入研究的 重点课题 [3]。
(一)定期组织群众参加音乐创作 活动
近年来,随着北方地区群众文化活 动开展的数量逐渐增加 , 人民对音乐活动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 这就给群众文化 活动发展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政府为 了满足群众的经济文化生活需求 , 也可 以组织人们参加音乐创作活动 , 或者运 用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来发布音乐有关的 消息 , 让人们对音乐的历史发展有了较 为全面地认识 , 让群众也可以从音乐活 动当中了解传统的音乐文化 , 借鉴先进 的音乐 , 从而培养群众的创作才能。例 如 , 在唐宋等文化时代就形成了较大规 模的音乐作品 , 政府能够运用文章或者 录像等多种形式把这一部分内容发布出 去 ,让人民更加熟悉音乐艺术的发展史。 还可利用一些民俗歌曲来使一般群众加 以认识 , 同时 , 在组织的创作过程中必 须充分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各种特征 , 在 创作作品中应引导一般群众了解其中内 涵 , 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活动。此 外 , 组织也可举办歌曲征集活动 , 让人民 主动地参加征集活动 , 并针对各类歌曲 开展创作作品比赛和歌唱大赛 , 以提高 音乐文化活动的整体效益。
(二)加强音乐活动宣传工作
在进行各种文化推广活动的时候 , 政府应该多方位地开展各种文化推广工 作 , 根据不同的群众群体来选择宣传的 方式 , 比如针对年轻人民众来说 , 就可以 使用微信或者微博等平台 , 使他们能够 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各种文化信息 , 把 传统圈子的局限突破 , 从而发展出更加 良好地推广效果 , 这就可以让青少年群 众的各种文化日常生活显得更为多姿多 彩。另外 , 针对一些传统的文化思想 , 我 们必须予以放弃 , 在进行北方群众文化 活动的时候 , 还必须考虑活动内涵的创 新 , 利用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增 加活动的内涵丰富性 , 使全体群众都能 够比较积极地投身到文化活动当中 , 同 时引发广大群众的关注 , 如此可以为群 众文化活动进行提供优越的条件 , 以便 逐步地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 , 使社 会各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积极参与当 中。在当前的音乐活动类型越来越多 , 他 们主要的人群是老人、中年和青年人 , 这 三个人群在文化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影 响 , 要达到全民活动的目标 , 对于文化活 动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 在选用活动场所的时候 , 应该结合现实情况加以挑选 , 设 计内容必须富有新意 , 才能调动人民的 兴趣。例如 , 举办歌唱大赛或是其他公益 活动的时候 , 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竞赛 内容 , 让人们可以有适合自身的选择权 , 这样人们可以比较活跃地投入到竞赛活 动当中 , 同时也可以为公益活动的举办 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提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
在进行社会文化建设的时期 , 由于 群众艺术文化属于活动内容的主要之 一 , 对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 影响 , 所以 , 为了要让群众对音乐活动 形成更多的热情 , 从而提高人民对音乐 活动的了解 , 就应该根据群众的生活状 况作出更全面的分类 , 从而扩大了社会 文化建设范围。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就应 该提高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 使之可以充 分发挥出有效的宣传功能 , 可是因为大 部分群众都没有音乐审美能力 , 而且文 化素质也较低 , 这就使社会文化建设收 到了影响 , 在活动中也可能会产生某些 错误的情形。为防止对社会文化建设的 消极影响情形的产生 , 就应该同有关政 府部门进行协作 , 对人们的社会文化活 动内容加以规范 , 从而提高人民的文化 素质 , 使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得以更加成 功地进行。通过提高了音乐教育的规范 化水平 , 使北方群众文化教育活动得以 顺利开展 , 为广大人民的正常文化生活 提供了有效地保证 , 同时又可以让广大 群众在严格的音乐训练中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 , 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 展。
(四)吸引年轻人群,增加活力
我们在开展宣传的过程中,要以不 同的视角多方位地展开。比如面对一部 分青少年,我们就应该选用社区的公共 账号甚至是微信公众号,运用互联网使 他们认识到关于音乐艺术群众活动的具 体内容。从而突破了跳舞运动的局限, 还可能帮他们扩大人脉圈子。参与者也 应该了解更多的音乐艺术人,发现更多 兴趣相近的音乐艺术人,从而充实他们 的生命除此之外,对一些传统陈旧的社 会主义思想观念,也要抛弃。在进行音 乐艺术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增加了较 多的新内涵和不同的活动形态。使得音 乐类的群众文化活动永远还能保持先进 性,永远还能引来更多年轻人的眼光, 从 而使得活动参加者的年龄阶层显得更为 丰富,由原来单一的老人转变为中青年 等不同的年轻阶层。这样音乐类的活动 会显得更为多姿多彩,也更为多元化, 最后成为了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三 代的文化主要力量,这就有利于达到全 民动员的群众文化目标。
要多举办一些有关时尚有关潮流的 主题活动。主办方在挑选场馆的时候, 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状况。内容上要 更有新意,也更能抓住人的注意力。比 如,人们所熟悉的儿童歌曲大赛、跳舞 比赛甚至是音乐选秀活动等等。在时间 安排上不要过晚,也不要只是限制在晚上在周末就应该适当地运用这种时机,并尽量地吸收青少年加入其中。
结语
音乐普及教育是人民群众文化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样还是培养全体公民文化修养、推动文教兴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渠道。因此必须重视,积极地探讨文艺工作的方式、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文艺质量,更好地发挥出音乐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为社会主义人民群众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增大添彩。
参考文献:
[1] 王洪学 . 浅谈北方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J].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5.000(010):264-264.
[2] 张培 . 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推动音乐普及教育 [J]. 北方音乐 ,2019.039(022):134.143.
[3] 李苏华 . 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推动音乐普及教育 [J]. 参花 ,2019.000(003):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1978年, 当年只有20岁的胡宁娜本想报考南京艺...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