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群众歌咏活动是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尤其是在特殊节点和节日,更是作为一种 重要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 文化活动的重要构成。在新时代,群众 歌咏活动的开展要与时俱进,坚持开放 性与群众性的原则,做好群众歌咏队伍 的组织和活动的辅导。基于此,本文思 考和探究群众歌咏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以利群众歌咏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 与时俱进 ; 新时代 ; 群众歌 咏活动
一、新时代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原则
(一)群众性
群众歌咏活动属于集体性的文化艺 术活动, 群众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 在开展群众歌咏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关 注群众性特点,这样才能将活动的社会 价值展示出来。在开展群众歌咏活动的 过程中,要以活动和作品的群众性来引 导群众对歌曲进行深入探索,使他们更 为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情感,进而 可以更好地将其展现出来。如 2019 年庆 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唱遍神州 的《我和我的祖国》,就在全国各地各 类数不胜数的歌咏活动中担当了绝对主 角。大量的歌咏队伍都在演绎这一作品 时加入各自的地域、行业和个性化设计, 出现“一歌成万曲”的文化景观。又如 2021 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飘 荡九州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被千万 次地反复演绎,个人情怀和党史国情高 度融合在一起,很好地表达出中华儿女 对党的深厚情感,体现出“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中国风采”。
无论是对群众歌咏活动的组织还是 培训,都要善于通过组织者与群众之间 的“角色互换”来说明大家对作品的“群 众性”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在群众歌咏活动当中融入娱乐、演 出、宣传等音乐风格,使活动的形式更 为灵活,避免因为专业性过强而降低听 众兴趣的兴趣。同时,参与歌咏活动的 群众除了要正确认识民族音乐之外,也 要主动学习民族之外的世界音乐,并将 其融入到群众歌咏活动当中来,保持其 群众性的基调和氛围。
(二)均等性
公共文化的均等性有两个显著特点 :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同构性。即面 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基本同质的公 共文化服务 ;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数量的 相等性 , 即不同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群体之间投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数量上 也要基本相等。
专业院校和合唱社团常常因需要产 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需要“设门坎”, 甚至具有“高门坎”。新时代背景下的群 众歌咏活动,为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均等 性,就应该努力“低门坎”甚至是“无 门坎”。我们可以通过分类别培训、阶 段性考核,分类别再培训、阶段性再考 核的方式,遴选出可以参加相对较高层 次歌咏活动和一般活动歌咏活动的队伍 来。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将乐县文化馆 就通过这种方法, 组建了“职工业余合唱 团”“绿海红星文化志愿者合唱队”和 “激情广场歌舞俱乐部”等多个队伍, 他们吸收消化歌咏作品的程度不一,但 不影响他们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到丰富多 彩的群众歌咏活动中来。
(三)开放性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 同的文化艺术形式也在相互交融、相互 渗透,凸显出开放性的特征。这是在这 一时代背景下群众歌咏活动最新的一个 特征。相应地,群众歌咏活动的组织、 开展要能够与时俱进,包容和灵活。与 此同时,群众歌咏活动又要突破“时间 艺术”和“情感艺术”的限制,从较高的专业性要求当中解脱出来,运用更为 多样化的演唱形式来提高活动的艺术效 果 [1] 。
近些年来,一批风格迥异的合唱作 品通过不同的专业合唱团队的演绎而不 断涌现,如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演唱的 《菊花台》《青花瓷》, 如厦门六中合唱 团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稻香》, 上海彩虹合唱团演唱的《我喜欢》《春 节自救指南》等等都在形式、内容方面 有了多样化的展现。对于群众歌咏活动 同样具有鲜明的影响。而在 2021 年, 在 庆祝建党 100 周年的系列活动中,一首 原本是青春励志的歌曲《少年》,在被 重新填词后,很好地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百年正青春”的独特视角和理解,笔 者在指导将乐县总医院歌咏队伍演唱此 曲参加县庆祝歌咏大赛时,整个编排演 的过程,特别受到所有队员们的喜爱。
二、新时代群众歌咏活动队伍的组织
(一)意愿为先
队伍组织是任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 开展的基础,群众歌咏也不例外。在队 伍组织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直接套用普 通单位搞活动时随便抽调人员的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应尽量 让对歌咏活动感兴趣的歌咏爱好者进入 到队伍中来,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 成为群众歌咏的有用之材。
(二)歌咏队员的选用
根据“均等性的原则”,努力做到 “低门坎”甚至是“无门坎”。除了“以 身取人”之外, 做好队伍队员的选优工作 外,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到,遇上和 面对一些条件相对困难的群众歌咏爱好 者通常是大概率事件,我们要通过分类 别培训、阶段性考核,分类别再培训、 阶段性再考核的方式,不仅遴选出可以 参加相对较高层次歌咏活动的队员,也让其他爱好者能够参与到一般活动歌咏 活动的队伍来。
(三)歌咏队的声部划分
在对歌咏队的声部进行划分的过程 中, 需要将队员的音域和音色作为基础。 通常来说,男性的声音刚强有力,而女 性的声音则是甜美柔和的,因此在对不 同声部进行划分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男 女成员的比例,使他们的声音在各个声部当中达到平衡的状态。除此之外,在 整个歌咏队当中,高声部的人数通常会 多于低声部。而对于各个声部具体的人 数划分,则需要根据歌咏队的实际情况 和总人数来确定。使得整个唱队声部间 的配置能够平衡、协调、科学。
三、新时代群众歌咏活动的辅导
群众参加歌咏队的目的并不完全相 同,部分群众是为了学习声乐知识,部 分群众是为了以歌会友、扩大人及交际 面,还有部分群众则是为了自我娱乐、丰 富文化生活。在开展辅导和培训活动的 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做好精心的准备, 关注训练的艺术,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 在方法上都要提高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掌握规律、做到“普及”抓 好“浓缩”的教学相结合
歌咏队的群众大多都并没有经过专 业的声乐训练,他们只是怀着对艺术的 热忱而加入群众歌咏活动 [2] 。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艺术教学的一 般规律,首先做到“普及”教学,在发 声、咬字、基本音准、节奏能力和视唱练 耳、作品赏析等等方面做到由浅入深的 学习积累,这样才能后期的提高训练提 供保证。与此同时,注意通过“浓缩” 教学的方式来开展辅导活动。一方面, 教学的内容要保持较强的针对性,坚持 言简意赅的原则,这样可以帮助群众更
好地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要坚持理 性教学,通过少而精的形式来提高辅导 效果。
(二)合理选择群众歌咏活动的曲 目
在开展群众歌咏活动的过程当中, 曲目选择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 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在新时代群众 歌咏活动辅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对曲目 的合理选择。在对曲目的内容和难度进 行判断的时候,要将歌咏队所能达到的 演唱水平作为重要标准,而不是将辅导 老师的个人经验作为唯一标准。在组合 演唱的过程中,要将歌咏队的特色充分 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群众歌咏活动 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同时更好地满足 群众在审美上的多样化需求。
(三)歌咏技巧训练和表现力培养
与正规的歌咏比赛训练相比,群众 歌咏活动的训练时间通常比较短也相对 松散。因此, 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 指导老师要抓住重点, 做到时间的合理分配。这其中歌咏技巧的训练和乐感表现力的提高就是两项比较重要的训练内容,这也是提高歌咏队群众演唱水平的重要途径。在选定好演唱曲目进行辅导和训练的时候,辅导老师一方面要向歌咏队的群众普及声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情感、乐感,实现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3] 。只有通过富有情感、乐感的艺术表现力来带动歌咏技巧的训练,才能达到艺术形象塑造的目标。要同时关注歌咏技巧训练和乐感表现,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
结语
总的来说,群众歌咏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特征。做为一个集体合作参与的文艺表现形式 , 最能体现集体的自信、智慧、和力量。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坚持群众性、均等性、开放性原则,持之以恒,做好组织和活动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西藏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西藏 大学办学 70 周年系列文艺活动之“唱响 党史”歌咏比赛顺利举行 [J]. 西藏大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2021,36(02):2+233.
[2] 曾遂今 , 冯玲 , 黄德俊 , 于骏洁 . 紧 贴时代脉搏 面向群众需求——《江苏音 乐》期刊第一出版阶段的栏目分类研究 [J]. 当代音乐 ,2018(12):10-15.
[3] 张 芳 . 体 现 时 代 特 色 满 足 群 众需求——环翠区以 5.23 歌咏活动促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的启示 [J]. 戏剧丛 刊 ,2018(03):91-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