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2020 年 10 月 15 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 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一出, 家长们一阵紧张,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关键词: 音乐 ; 考试 ; 美育
2020 年 10 月 15 日, 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 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 ,对学校美育工作提 出了要求 : 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 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意见》提出,到 2022 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 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 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 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 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 提升; 到 2035 年, 基本形成全覆盖、多 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学校美育体系。目前全国已经有 4 个省 开展美育中考计分,同时还有 6 个省、 12 个地市已经开始了中考美育的计分, 分值在 10 分到 40 分之间。
现就有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美育教育历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关注点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 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 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美育教育研究与实践,西方比 我们早了很多年,而且从幼儿园开始一 直贯穿到大学的教育中。在西方的美育 教学中提到学生从小到大至少要能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演奏或演唱一部作品。
我国自古也是非常重视美育在教育 中的作用。早在刚刚摆脱原始氏族社会 的野蛮状态而进入古代文明的西周奴隶 制社会,便有周公“制礼作乐”,礼是 伦理关系的规范、仪式,乐是包括诗、 歌、舞在内的综合体艺术,礼乐结合, 既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又是进行 教育的方式。到春秋末期,孔子把教育 从国家政治生活中独立出来,创立了古 代教育体系,以“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教授弟子。乐,实际上 就是专门的美育课。
在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美育 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教育学者们的广泛关 注。我国的课程改革过程也不断凸显出 美育的重要性。2004 年之前学校的艺术 课并不受到重视,那时的学生回想起来 都会问, 我们上过吗? 2012 年前后的学 生,能想起他们在音乐课、美术课上一 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但是很多的基础知 识都是一片模糊。然而现在的学生对于 基本的术语和常识则不再陌生。这要得 益于我国的美育教学工作,一直都在不 断努力进步和完善。
话题到这里, 可能有的人仍然会问, 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用吗?学生会一种 乐器或者一种技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 乃至工作又有什么作用呢?我尝试用我 身边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二、美育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人生不可能永远是进行曲,总有需 要放松和喘息的时候。实验班中有个学 生在课前“才艺展示”的时候表演了一段 口琴, 赢得了满堂彩, 他甚至只是“自学 成才”。他很喜欢音乐, 虽然学业繁重,但他一直没有中断对于音乐的喜爱度, 也非常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和情感的放 松。学习如此,生活如此,工作亦然。 现在的高中开设的各种社团活动中,音 乐社团最为受到学生的喜爱,比方说民 乐社,合唱社、舞蹈社、戏剧社等等, 学生可以在繁重的学业里通过这些音乐 类的社团获得身心的放松,然后用一种 更加积极的状态去面对明天的挑战。
三、以考试促改革,中学美育必将 迎来新的发展
随着课改的推进,尤其是美育工作 的进一步开展,这些状况有所改善,而 艺术成绩进中考则无疑会促进中学美育 工作的质的飞跃。
第一,从家庭层面讲, 艺术成绩入 中考,可以引发家庭对美育的重视。借 助考试的形式,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好 的去了解美育,学习美育,懂得美育。 运行多年后,希望我国的家庭也可以像 西方的普通家庭一样,随时随地的进行 器乐的独奏或者合奏,也可以随时随地 的进行独唱或者合唱,感受音乐带给我 们的美和乐趣。
第二,从国家层面讲, 艺术成绩入 中考,可以助力我国人才培养。众所周 知,很多的科学家包括国家领导人他们 在音乐或者美术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 诣。比方说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 里面 的五个人中有化学家——鲍罗廷,有陆 军大将——居伊,还有两位是军官—— 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其实 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要把科学和文化艺 术结合起来。
第三, 从社会层面讲, 艺术成绩入中 考,可以促进社会美育资源合理有效配 置。我们国家制定这个政策是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所以在师资方面,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 校兼任美育教师。对农村来说,国家要 求各地方要大力推进乡村教师的培养, 尤其是对于公费定向培养的乡村教师项 目,目的在于培养出一批能胜任美育教 学的全面老师,通过建立校际教师共享 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从而 进一步推动实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教 学改革目标。此外,将一些乡镇以及小 规模的乡村学校的教学安排进行统筹管 理,通过采用同步课堂、教育资源在线 共享等措施,有效的弥补了因师资力量 和教育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困扰。同时, 国家还在积极的利用我们身边的社会资 源,对于有条件的地方学校, 积极鼓励和 支持其建设美育场馆,与周边学校和社 区共用共享。这些措施一旦全面实施起 来,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偏远地区和农村 的师资问题。学生家长也没有必要一定 要到外面的辅导机构额外的为了考试而 学习一门技能,学校的资源足够满足学 生艺术修养的学习。就我所知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器乐课,在课堂上和学生学习一些通俗易学的乐器,比方说口风琴、 陶笛之类的。学生在学了一天的功课后 回到家拿出一个小时去学学音乐,画个 画,其实是变相的让孩子更好的放松他 们劳累了一天的大脑。很多证据表明, 艺术可以给人带来身心上放松和愉悦的 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 和获得其他学习技能。就像我前面提到 的那个高中生,他就是在音乐中获得了 大脑的放松,让他的学习效率可以很 程度的提高。
第四,从考试角度来讲,艺术成绩 入中考,并不一定加重考生负担。目前 采用的大多是多次考试成绩相加取得, 而且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或者 是特长的项目,在笔试考试中,难度也 比较体贴学生的实际。
现在孩子需要在大脑里给他们注入 一股新的能量,这个能量就是美育。我 们需要重视美育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的不 一样的感受和收获,合适的美育考试不 是给学生和家长增加负担,而是对孩子们的一种解脱和能力的释放。
参考文献:
[1] 胡墨涵 . 由美育考试进中考引发的思考——究竟该如何看待美育教育?[J]. 留学 ,2020(22):48-50.
[2] 周德昌 , 江月孙 . 简明教育辞典[M]. 广州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01.
[3] 周光芬 .“美育进中考”为初中艺术教育保驾护航 [J]. 画刊 ( 学校艺术教育 ),2015(04):13-14.
[4] 萧浩辉 , 陆魁宏 , 唐凯麟 . 决策科学辞典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06.
[5] 傅幼康 . 以“美育进中考”为抓手 , 有序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J].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1):4-8.
[6] 郭声健 , 王正君 . 美育进中考如何 实现 " 育分 " 和 " 育人 " 的统一 ——郭 声 健 教 授 访 谈 录 [J]. 中 国 音 乐 教育 ,2021(8):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