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是和谐社会的必备内容,是文化强国的必要条 件。本文针对天津市区域公共文化发展、 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进行探究,通过 梳理天津公共文化管理的现状,结合实 地调研,发现天津公共文化存在资源供 给不足、公共文化设施被占用、缺乏专 业的公共文化管理人才等主要问题。进 一步提出从和谐社会的视野出发,采取 相应的加大文化资源的供给、规范公共 文化设施的管理、打造专业的文化管理 人员团队等政策。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公共管理; 发展;问题;对策
近几年,我国公共文化建设进程不 断加快,区域文化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天津其经 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在全国城市 中的地位,但与经济发展相比,文化发 展相对来说相对较弱。尤其是近年来随 着居民物质条件不断被改善,天津虽然 不断加强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和管理。 但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已经无法 满足群众的精神要求,面对问题必须以 改善文化民生为突破口,满足居民日益 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天津公共文化管理的基本现状
(一)政策背景
从 2013 年至今, 国家陆续出台了多 项政策,政策的落实效果表明了天津市 对公共文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天津对公 共文化的管理和投入力度都在加大。天 津通过加快构建城乡覆盖的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和实施一系列文化民生工程,不 断完善城市的总体功能, 天津文化中心、大剧院、李叔同(故居)等设施对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起到了重要作 用。在加大市区文化建设的同时,重心 下移、资源下移,乡镇、村文化建设工 程也在被推动,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
(二)天津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
近年来, 天津的博物馆、文化馆、图 书馆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城市和城镇 的公园也在不断进行整修并向全市人民 免费开放。天津作为最具潜力的城市会 客厅,其文化中心最引人注目,占地面 积共 90 公顷, 周围分布着天津美术馆、 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馆和天津大剧院 四个大型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是天 津向外展示形象的最直接名片。
(三)天津市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现 状
文化活动中心、文体中心、文化馆、 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已经覆盖全市范 围。区级文化馆、活动中心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各级 网点几千个,河西区的数字文化云平台 也建成启动。当前,天津市居民可以享 受到的公共数字服务有数字图书馆、数 字文化馆、数字电影等文化信息服务, 群众可以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获取在 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天津市公共文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资源供给不足
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是群众享受公 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当前, 天津市公共文 化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面向群众的公 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比较少。天津一共有 16 个区县,经过走访调查发现,部分街 道和社区的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较 好,设施配置比较完善。相对来说,乡镇和村的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比较缓慢, 还有相当一部分社区(村)尚未配备完 善的文化服务设施,缺乏文化设施的文 化站成了“空壳子”。除了一些较好的 街道和社区外,多数设施完备的文化设 施都较为陈旧,文化设施的供给也存在 不均衡的现象。
天津各区县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每 年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对满 足群众文化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群众 能够接触到的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有文体活动、文化鉴赏、数字信息产品,社区 和村的文体活动主要以广场舞和扭秧歌 为主,河西区文化馆及相关街道社区文 化服务中心,北辰区等个别乡镇群艺活 动甚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越来越 多的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都有了更高的 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给群众 更多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是当前公共 文化管理的内在要求。
(二)天津市公共文化设施被占用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天津市文化设 施被占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区县新 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齐全,面 积也比较大,一旦该活动中心被实际运 营,经费投入加高,为了节约成本,一 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只得开放部分功 能,或者会有偿将部分空间租用出去以 获取赞助,导致了文化设施被侵占的现 象。还有部分文化活动中心被当成了杂 物间,活动室的正常功能被破坏,丧失 了文化设施发挥的作用 [1] 。这是由于管 理不规范,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发挥 出应有的作用,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流于 形式,使得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缺乏专业的公共文化管理人 才
天津市的公共文化管理干部既要负 责公共设施的管理工作,还要负责培养 文化队伍。但总结来看,文化干部要负 责的工作远不止上述的两方面,还要负 责打非治违等社会管理工作,这些社会 公共事务是基层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 这必然会使得公共设施效能不能有效发 挥,同时也不利于文化活动的展开。天 津市区文化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情况十 分普遍,流动性很强,经常被抽调到其 他的岗位,他们无法专心从事文化管理 工作,缺乏文化管理人员是天津市各区 县的存在的普遍问题,工作人员少,工 作难度自然就大。
三、提高天津市公共文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科学规划 ,加大文化资源的 供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加大文化中心的建设,在掌握基本的公共文化设施 和存储量的基础上,按照经济适用、均 衡配置、规模适当等要求,选择各区县 建设文化中心的最佳地点,整合公共文 化设施。在现有的基础上推进文化中心 的建设,将党建、普法、健身、学习、 娱乐等功能吸收到文化中心内,打造出 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引入社会 资本的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当中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提供产品 等方式投身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
除上述外,在保证群众看电视、读 书、看报、参与公共文化的权利的基础 上, 建议结合天津市的新形式和新政策, 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要不断向群众提供 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而不是拘泥于广 场舞和扭秧歌,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 式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在提供产品和文 化的同时要保证文化产品的及时性、有 效性、多样性,公共文化的内容最好是 要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二)引入评估,规范公共文化设 施的管理
公共文化管理人员既是公共文化活 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他们对公共文 化服务有着最直观的认识,也对公共文 化设施的使用情况比较熟悉。群众是公 共文化设施的使用者,他们对公共文化 资源是否满足需求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因此他们也最具发言权。上级政府应定 期对管理人员和群众进行访谈,询问他 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感受 [2] 。必要的时 候,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群众 满意度、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等进行评 价。以实际结果为导向,制定出综合性 文化设施规范,避免公共文化资源的浪 费。除此外,定期对各区县领导干部进 行有关公共文化工作的检查,促使基层 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公共文化的重要程 度, 加大地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文化中心的作用。
(三)人才引入与培训,打造专业 的文化管理团队
充实文化管理人才队伍,一方面稳 步现有的文化管理人才,对于文化管理干部要提升其专业能力。另一方面, 引进 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可以考虑增加文化 管理人员数量的形式,把热衷文化管理 的人员吸引到文化管理的队伍当中来。 文化管理人员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与管 理者,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好的管 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文化活动 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加强 对文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推动文化管理 人员的专业化。除培训外还应当建立以 文化管理人员交流机制,让这些专业人 才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在摩擦和碰撞 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管理水平,最终打造 出专业的文化管理人员队伍 [3] 。
总之,提升公共文化管理工作的效 率极具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今后建立和 谐社会的进程中,其作用将更加明显。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应当从公共文化 资源供给、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公共文 化管理人员的打造这几方面入手,本着 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 作的进程,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 需求,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 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栗书伟 .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运行中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 [J]. 现代 商业 ,2018(15):63-65.
[2] 秦 晓 蕾 . 地 方 政 府 绩 效 评 估 中的有效公民参与 : 责任与信任的交 换 正 义 —— 以 南 京 市“ 万 人 评 议 机 关”15 年演化历程为例 [J]. 中国行政管 理 ,2017(02):35-41.
[3] 汤新发,吴丽红.浅析江西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J].科技广场, 2015(05):261-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