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对 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 重视,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指标提出 了更高更综合更细化的要求,而学生作 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传承人,其 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 以,要求班主任应适时适地对学生开展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应当以积 极、民主、公平、公正、阳光的心态去 关心学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促 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引导学生 健康科学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班主任 ; 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 ; 策略
班主任即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引导者 同时还是学生生活中的帮助者,班主任 不仅仅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 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学生的实际 心理需求和年龄阶段特点,从而有效的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 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未 来发展、适应社会竞争时势的根本要求。 但是,目前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很多的 问题,需要班主任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生 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发展。
一、目前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校园时期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处于 孕育、积淀雏形初级发展阶段,班主任 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与身心成 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为了促 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当积 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以自身的良 好心理来感染学生,从而对学生实现渐 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而想要实 现学生心里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班主 任必须根据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问题出 发, 从根本上运用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 目前,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包括: 学生的厌学情绪,现在的学生课业压力非常大,学生的叛逆性格畸形心理,虽 然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下有所好转,但是 分数决定一切的理念还是很盛行的,所 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学生的分数 十分看重,这给了学生非常大的压力和 消极性。首先,要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 的教师,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成长压力过 大从而极大的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动性, 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已经扭曲 , 甚 至变形 , 从而产生了消极心态 , 甚至是悲 观心理。其次,由于现在的家长过于强 势的高压态势,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也 都是制度性的,所以导致学生的天性都 被极度的压抑,从而导致学生形成孤僻 不合群的人生态度,学生也不知道如何 与人交往交际,甚至是不原意与人交谈 交流沟通。而这种情绪极大的影响了学 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成 长和发展,所以一定要引起班主任和家 长的高度关注。最后就是自卑心理,自 卑心理是学生的一种软弱和不自信的情 绪表现,严重的自卑感会让学生看轻自己、贬低自己甚至是厌恶自己,从而导 致学生严重的缺乏勇气和自信,不论是 对于学习还是参加其它的社会公益活动 学生都不敢轻易的尝试,因为担心失去 自我、也害怕别人的嘲笑。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 措施
(一)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班主任想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 理状态,那么首先应当为学生营造心理 健康的教育环境,良好环境的隐性教育 作用对于学生来进是很明显也很重要 性,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将隐性教育与 日常的情感渲染、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 相结合,从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效果更明显。在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教 育环境时,当然还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例如在班级内积极打造学校科学有序的 管理制度,营造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涵养纯正的校风校纪、构建和谐的班级 人际关系等,都是良好的隐性教育,同 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通过良好、浓厚的校园氛 围的熏陶,从而心理上也受到了极大的 肯定和鼓励,这对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健 康有积极作用。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立足学生为本的 态度下,积极的营造团结友爱、和谐互 助、活跃向上的班级氛围, 并且有效的组 织一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的校园活动, 从而优化班级文化也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掌握学生实际心理需求
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是班主任 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班主任应该始终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 主体的教育原则,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 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班主任在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对学生的心 理需求及心理现状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 解,从而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尤其是 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 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 班主任进行真实内心的交流,这样也有 助于班主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和内心世界,并将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 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从而展开科学 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学生的 心理也存在差异化,所以班主任针对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要注重方式 方法以及学生的差异化特征。所以,班 主任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更 加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班主 任切实的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 与班级的班情有机结合,才能彻底的完 善和贯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三)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可以通过增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程课来实现,然后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 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游 戏以及辩论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内容,从而更好的对于学生的心 理健康进行研究和分析。只有班主任充 分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深入的了解, 才能够更好的去帮助学生完善自己,从 而实现学生的有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 是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学生的 思想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和自我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身心 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一些 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 以及思想出现偏差,而班主任就应该果 断帮肋学生屏蔽这些不良的外在因素, 有序的打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心 理,强化对于学生各种良性价值观的培 养和教育。
(四)组织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学生对于未来和对于这个世界都有 很多的好奇和憧憬,所以班主任可以利 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从而组织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例如校园交流主题 会、周末文化艺术节、学生兴趣活动等, 或者班主任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有 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去慰问孤寡 老人、去福利院关怀孤儿小朋友、去周 边乡镇学校进行友宜手拉手活动。通过 这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可以促进学生 形成良好心理意识,使得学生的神经和 情绪得到有效放松,愉悦学生的心情丰 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从而起到良好的陶 冶情操和德育的教育意义。通过定期的 组织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学生的视野和 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学生的个人 能力和综合饲养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 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对于学 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未来的科学发展都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强化师生良好沟通交流
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都是非常敏 感和脆弱的,所以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 护和耐心引导,而很多学生不愿意与家 长沟通,所以此时班主任应当积极的起 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可以深入到学生的 内心世界安抚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有效 的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紧张关系。班 主任可以强化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 通交流关系,从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 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发泄内心的不良情 绪、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心里压力和抑郁 心态,班主任针对学生的差异化特性, 利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对于学生的 心理进行合理的疏导。如果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的初期是排斥的,班主任可以先 利用文字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当学 生渐渐的接受班主任,两人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后,班主任可以进一步的尝试 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者谈心,最终有效的 开解学生的心理症结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 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 生的整个校园生活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学生的整个未来发展都发挥着不可 忽视的作用。班主任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不同心理健康教 育的手段,利用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 育活动与教育园地,从而促进学生心理 素质的整体增强。
参考文献:
[1] 徐伟 , 王云峰 , 丁晓茜 . 大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进程、学理与架 构 [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23(03):132-137+151.
[2] 王 宝 飞 . 新 形 势 下 如 何 做 好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J]. 小学生 ( 下旬 刊 ),2021(05):98.
[3] 王燕 .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实践举措 [J]. 名师在线 ,2021(12):50-51.
[4] 高 国 娇 . 家 校 合 作 理 念 下 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初 探 [J]. 教 育 界 ,2021(17):89-90.
[5] 张亚丽 . 浅谈班主任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 [J]. 新课程 ,2020(51):30.
[6] 王玉林 . 疏导与沟通——浅析初 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 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2020 课程教学与管 理云论坛 ( 重庆分会场 ) 论文集 [C]. 中国 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 作委员会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 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 ,2020:4.
[7] 施雪辉 . 疏导与沟通 : 初中班主 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J]. 文 理导航 ( 上旬 ),2020(08):93+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