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既给后人提供了仰望的典范,也留下许多启迪与空间。他曾说: “我历年来不断提出许多仍待解决的问题,后浪推前浪,有无穷的新领域, 正等待后人去耕垦、拓殖。”瑘瑧后学者纪念饶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领略其学术精神与学术智慧,追随其步伐在广袤的学术
领域中,继续 “耕垦、拓殖”。
注释(参考文献):
1 (2) (12) (13) (15) (27) (36) (37) (42) (47) (49) (50) (51) (52) (56) (74) 饶宗颐述, 胡晓明、李瑞明整理:《饶宗颐学述》, 第64页, 第90-91页, 第48页, 第78页, 第77页, 第86页, 第94页, 第99页, 第95页, 第96-97页, 第97页, 第97页, 第97页, 第91页, 第122页, 第90页,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十一, 第852页, 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下引此书简称《学术文集》, 只注卷数与页码。
3 《学术文集》卷五, 第743页。又参见《南戏戏神咒“啰哩嗹谜》《学术文集》卷五, 第751页。
4 (14) (16) (17) (18) (33) (48) (63) (64) (65) (68) (69) (70) (71) (72) (75) (80) (82) (83) (84) (85) 《学术文集》卷十一, 第920页, 第829页, 第412页, 第376页, 第495-496页, 第923-931页, 第399页, 第211页, 第275页, 第289页, 第947页, 第35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2页, 第828页, 第859页, 第1056页, 第1070页, 第1062页, 第1064页。
5 饶宗颐:《固庵文录》后序, 《固庵文录》, 第279页,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胡晓明:《风雪夜行人》, 《古典今义札记》, 第111页, 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
7 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 饶宗颐:《文辙小引》, 《文辙》, 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9 (11) (38) (55) (67) (73) 施议对编纂:《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 第30页, 第21页, 第2页, 第30页, 第25页, 第7页,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10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第88页, 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 《赏延素心录题辞》, 厉鹗著、董兆熊注:《樊榭山房集·文集》卷八, 第831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2 (43) (45) 《学术文集》卷十三, 第347-348页, 第342页, 第215页。
13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十三, 第1452页, 中华书局1980年版。
14 夏承焘著, 吴无闻注:《瞿髯论词绝句》, 第30-32页, 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 (25) (26) (40) (41) (66) (76) 《学术文集》卷十二, 第253页, 第268页, 第264页, 第316页, 第234-235页, 第360页, 第29页。
16 参考陈桐生:《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文献》, 1998年第1期。
17 原载九州大学《中国文学论集》第九号。收入《学术文集》卷十一, 第57-63页。
18 谭家健:《〈唐勒〉赋残篇考释及其他》, 《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汤漳平:《宋玉作品真伪辩》, 《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19 (34) 《学术文集》卷三, 第21-24页, 第60页。
20 据郑炜明等编:《饶宗颐教授著作目录三编》, 齐鲁书社2014年版。
21 《兴于诗---〈诗序〉心理学的分析》之一《“一言以蔽之”的读诗法》, 载《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 第201页。
22 如《法曲献仙音》 (双桨萍分) 、《角招》 (晚烟瘦) 、《凄凉犯》 (冰弦漫谱衡阳雁) 等, 《学术文集》卷十四, 第572、575、583页。
23 此图名称有争议, 有《社神图》《神祗图》《避兵图》等, 饶先生称为《大一出行图》。
24 饶宗颐:《盘古图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6年第1期。
25 《选堂诗存·钱序》, 《学术文集》卷十四, 第339页。
26 多年前, 饶先生就曾说:“清末两位大学者---龚自珍和王国维, 与他们比较, 自不敢当, 所不同的是, 我比他们长命。龚自珍只活到四十九岁, 王国维五十岁。以他们五十岁的成绩, 和我八九十岁的成绩比较, 是不够公平的。”《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 第17页。
27 《楚辞学及其相关问题》, 《学术文集》卷十一, 第23页。
28 徐英《楚辞札记》卷一即用“楚辞与楚辞学”之名, 第2页, 钟山书局1935年版。
29 郑炜明:《饶宗颐主张用“华学”取代“国学”》, 载2014年7月8日人民网强国论坛。
30 收入《学术文集》卷四, 第7页。
31 饶宗颐:《中国梦当有文化作为》, 《人民日报》2013年7月5日, 第5版。
32 陈韩曦:《饶宗颐学艺记》, 第240页, 花城出版社2011年版。附表:“饶宗颐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50项第一”。此前胡晓明在《最后的通人:饶宗颐》一文已有相关说法, 载《社会科学报》2002年11月28日第7版。
33 引自《时代潮人》2012年第1期《专访港大饶宗颐学术馆研究中心主任郑炜明》。
34 《学术文集》卷四, 第214-215页。
35 参见拙作《论谣谶与诗谶》, 《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36 参见拙作《古代兵法与文学批评》, 《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37 “ (戴密微教授) 曩曾与余论及文天祥就义前之《正气歌》, 嗣因读《远游》, 方知‘正气’二字, 实出该篇‘内惟省以端操兮, 求正气之所由’句。”《骚言志说》, 《学术文集》卷十一, 第21页。
38 郑炜明编:《论饶宗颐》, 饶宗颐“跋”, 第519页, 三联书店 (香港) 有限公司1995年版。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李 超
《饶宗颐的中国文学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31/2018083105475755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wenxuelunwen/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