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19 10:57: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在发展数字经济的环境下,数字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政府有关部门曾发布相关文件提倡企业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借助转型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面对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企业一直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融资约束,研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得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缓解融资约束的针对性对策,促进企业发展。文章通过研究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融资约束有关的文献,阐述了与数字化转型和融资约束的相关理论,探究在数字化转型环境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从而围绕数字化转型背景提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
 
  前言
 
  数字经济充分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据调查,全球各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及增长速度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切实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发挥数据要素的积极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等一系列“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作部署。政府部门呼吁企业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勇于进行变革,不断创新发展。河南省数产协联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等数字经济相关组织共同发布了《助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十大倡议》,以探索我国数字经济行业组织的创新、合作的新思路与新模式。数产协有关人员表示,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要素,数字经济将继续打破传统产业的明显界限,促进更多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的产生。数字经济不仅会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它能够高效地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为人们带来更便捷、智能的生活方式。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环境下,各行各业积极响应号召,采取数字化转型战略,以赢得企业的发展机会,但是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经营适配、融合的过程比较漫长,对企业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都有着较高要求,而且数字经济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无疑会加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处境,形成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的局面。国家有关部门已制定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以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虽然企业面临的处境有所改善,但仍不是很乐观。目前虽然已有围绕融资约束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缓解措施等方面展开的研究,但较少有学者将数字化转型与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扩充数字化转型与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还可以给企业提出在数字化转型大环境下缓解融资约束的有效策略,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一、理论概述
 
  (一)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及意义
 
  1.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和组织管理等逐渐融合的过程。企业能够借助转型后的数字化体系高效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处理并输出有价值的信息,不断降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1)提升企业信息质量,提升企业价值
 
  借助数字技术,企业在提高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信息的精确度,提高了企业输出更多有效信息的能力,向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较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此外,进行数字化转型还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提升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资源利用,进而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2)促使管理层精准决策,优化管理结构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后,可以运用智能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字技术让企业管理层获得精准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引导企业管理者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等提出有效发展策略,提高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同时,数字化转型还会促使企业形成扁平化、网络化的高效管理结构,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3)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优化经营模式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信息在各部门之间、在内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等高效传递、充分流通,高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信息流动性增强、实现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信息闭塞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革,提升经营效率,有助于改变企业的传统发展方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经营管理模式。

\
 
  (二)融资约束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融资约束的概念
 
  (1)狭义概念
 
  从狭义的角度看,融资约束是指与内部融资相比,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或者外部融资不能如愿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外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关系等,导致外部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会采取提高资金供给利率或实行信贷配给等措施来控制风险,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
 
  (2)广义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看,融资约束是指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限制和约束,这包括融资渠道的限制、融资方式的限制、融资成本的限制、融资额度的限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无法获得所需的全部资金。
 
  2.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背景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在市场中的位置也不同的各类群体获得的有效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会有较大差异,信息来源渠道广的一类群体拥有获得相关利益的绝对优势,其中信息掌握较差群体的利益难免会被损害。
 
  (2)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与负责使用以及控制经济资源的经理人总是分离的,他们拥有不同的目标函数,因而他们的利益诉求往往无法达成完全一致,随之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果资源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自己的资源,就不存在代理摩擦冲突。
 
  (3)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源于招聘模型,后逐渐被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即由于市场上不同群体所掌握的信息程度不同,对投资者来说,企业管理层了解更多企业信息,则在企业面临资金需求时,为了让外部资金提供者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企业会主动采取措施传达特定的意向,比如披露企业经营的高质量信息以吸引投资者注意,同时还可以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度,从而改善融资约束。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信息质量、企业价值、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等。
 
  1.企业信息质量
 
  根据黄大禹等(2021)的研究,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挖掘有效的数据、获得有效的前沿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从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1]。张永珅等(2021)指出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获取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优化信息的分析识别及应用过程,显著提升信息的质量[2]。邓特号等(2023)在其研究中提到数字化转型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产品收入信息、物流信息等显性化,企业较高的信息质量可以降低其他条件对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3]。即数字化转型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信息的精准度,提高企业输出信息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信息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增强企业成功获得融资的可能性,企业信息质量越高,在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信用的同时,向外界机构提供的信息也较充分、可靠,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投资者可以对企业风险进行合理评估,进而要求较低的融资利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2.企业价值
 
  戚聿东等(2020)认为企业采用数字化转型推进各个企业的互相联通,有利于制定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价值[4]。根据易露霞等(2021)的研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企业绩效、促进经营稳定性、提升企业价值[5]。李源等(2022)、王敬勇等(2022)指出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拓宽企业创新绩效的路径来增加企业价值,进而降低融资约束[6-7]。可见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稳健的财务状况等,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的提升使企业更具吸引力,使企业在面临融资需求时能够更容易地获得金融机构或投资者的青睐,使得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持看好状态,从而吸引更多有效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7]。
 
  3.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
 
  范德成等(2022)、马慧等(2022)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指出数字化转型可使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扁平化、网络化的管理结构,增强对高管的监督约束,进而有效减少高管的投机利己行为[8-9]。王安祺等(2023)提出数字化转型可以对企业的创新管理过程进行结构分解和重新定位,精细化企业管理[10]。有秩序、有条理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高效的企业管理效率能够明显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发挥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效用,促使企业信息合理透明,促使信息合理高效流动,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缓解融资压力。同时,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带来新的融资风险,企业需要在管理中增强对融资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避免损失和不利影响。

\
 
  (二)外部影响因素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企业信息流动性、所处地区金融创新发展程度、社会关注度等。
 
  1.企业信息流动性
 
  杨亚平等(2021)、花俊国等(2022)在其研究中提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数字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迅速获取企业的有效数据、信用记录等有关信息,从而减少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阻碍[11-12]。白福萍等(2023)在研究中提到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促进企业与外部市场间的信息往来,有利于企业向投资者传递内部运营等信息,减少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13]。即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企业信息的准确性,还显著增强了企业信息的流动性。企业信息准确性和流动性的提升减少了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增进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的信任,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困境。
 
  2.所处地区金融创新发展程度
 
  魏志华等(2014)在其研究中指出,企业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有更多的融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宽松的条件获得资金[14]。林颖婷(2023)指出数字经济赋能金融创新发展,提升服务多样性、开放性,更好满足客户需求[15]。杨艺琦(2023)指出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和风险管理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等,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更优质的融资来源[16]。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所处地区金融发展的成熟程度会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影响,金融发展较成熟稳健的地区,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管理体系和多样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种类,可以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因而在金融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比较多,取得融资的概率较高,对应的融资渠道较丰富,企业获取融资的条件较容易。
 
  3.社会关注度
 
  刘婷婷等(2022)指出借助数字化转型技术建立融资交易平台、构建第三方征信平台等,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同时企业和管理层等会得到有效监督,进一步增强企业披露信息的意愿,有助于督促企业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增强金融机构等社会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和了解[17]。苑泽明等(2022)在其研究中指出,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商业信用,提升市场关注度,进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18]。赵宸宇(2022)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增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意愿和能力,进而提升社会各界对企业的关注度[19]。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企业,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会更强,向外界提供信息的质量和精确度较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因而其向外界获得融资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少,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此外,当企业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时,类似分析师、媒体等会通过其他途径深入挖掘、传递企业的一些非公开信息,投资者也会增加获取目标公司信息的来源渠道,从而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其对企业价值预测的准确性,这通常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选择,降低融资约束[20]。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
 
  (一)企业抓住数字经济机遇,提升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面对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企业要深刻把握发展方向,将自身优势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不盲目求进,做好转型规划,坚定数字化转型思想,建设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实践等充分融合,运用数字技术搭建信息处理及共享平台,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信息处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信息,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并严格执行,提升企业信息的透明度,以高质量、高透明度的企业信息吸引外界有效投资者,增强企业的融资优势[21]。
 
  (二)企业重视优化管理结构,增强信息流动性
 
  企业可以借助数字化转型技术形成高效的扁平化、网络化管理结构,达到优化管理结构的目的,缩短企业信息在各有关部门间传达的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促进企业信息的有效流动,同时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减少企业管理者的投机行为、利己行为,促进企业正向发展,提升企业融资吸引力[22]。面对数字化转型可能会带来的新融资风险,企业还应充分利用专业咨询机构的力量,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建设,提高管理者精准决策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信息流动效率,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获取外界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信任,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增强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三)企业注重增强自身价值,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输出更多高质量信息的能力,包括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会增强企业的披露意愿,提高企业的市场关注度。因此企业应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条件,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借助数据资源共享优化生产管理,多维度预测客户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务,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绩效,进而增强企业价值,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企业声誉,给外界留下良好的企业印象,以吸引社会各界的外部投资,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23]。
 
  (四)政府科学引导,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大多数企业的融资状况处于不乐观的处境,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融资约束,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科学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给予企业针对性帮扶政策,这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加强企业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促使相关信息有效流通,以降低企业获得有效融资的难度,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此外,政府需要构建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业、保障多方合法权益、规章制度完善、各方监督有效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同时时刻警惕机会主义行为,采取更具针对性、更谨慎的补助规章制度,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确保资源高效配置,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结论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选择,数字化转型可以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效益,如提高企业信息质量、优化内部管理结构、促进企业信息流动等。阅读研究数字化转型与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的信息质量、企业价值、内部管理结构以及信息流动性、金融创新发展程度、社会关注度等都会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探究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出了一些对策,如企业可以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质量和透明度、重点关注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及信息流动性、增加企业价值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应科学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给予政策制度保障等,希望企业能充分借助数字化转型的优势,缓解融资约束困境,从而促进企业创新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大禹,谢获宝,孟祥瑜,等.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家,2021(12):41-51.
 
  [2]张永珅,李小波,邢铭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定价[J].审计研究,2021(3):62-71.
 
  [3]邓特号,潘雨.数字化转型是否影响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融资能力和动态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23,45(5):110-122.
 
  [4]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J].管理世界,2020,36(6):135-152+250.
 
  [5]易露霞,吴非,徐斯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业绩驱动效应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1(8):15-25+69.
 
  [6]李源,薛玉莲.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22,41(12):61-68.
 
  [7]王敬勇,孙彤,李珮,等.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决策,2022(11):1-23.
 
  [8]范德成,王娅.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创新的影响研究——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J].软科学,2022,36(6):63-70.
 
  [9]马慧,陈胜蓝.企业数字化转型、坏消息隐藏与股价崩盘风险[J].会计研究,2022(10):31-44.
 
  [10]王安祺,秦晓东.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企业创新绩效?——基于融资约束与代理冲突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2023,36(11):111-116.
 
  [11]杨亚平,赵昊华.金融投资行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J].南方金融,2021(12):18-33.
 
  [12]花俊国,刘畅,朱迪.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南方金融,2022(7):54-65.
 
  [13]白福萍,董凯云,刘东慧.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融资约束与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23(10):124-133.
 
  [14]魏志华,曾爱民,李博.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4(5):73-80+95.
 
  [15]林颖婷.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13):127-129.
 
  [16]杨艺琦.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3(13):133-135.
 
  [17]刘婷婷,温雪,邓亚玲.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43(4):51-58.
 
  [18]苑泽明,于翔,李萌,等.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J].会计之友,2022(19):99-108.
 
  [19]赵宸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22,44(2):109-116.
 
  [20]曹志鹏,陈佳宁.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与成本粘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3(10):61-66.
 
  [21]李辉,梁丹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路径与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20(10):120-125.
 
  [22]陈思宇.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22(5):127-129.
 
  [23]彭俞超,孙铭鸿,王舒奇.数字流量模式与企业融资约束[J].财经问题研究,2023(12):64-7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812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