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22 14:47: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文章结合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从管理机 制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提 出改进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 以实现公立医院高质 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

  一、背景

  
公立医院要将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在国 民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财政资金、医保资金紧张等多重压 力下,公立医院运营压力不断增大,在管理中必然存在着诸多 挑战 。如何将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对于推动 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不足

  (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1.公立医院资产配置标准不健全 。财政部印发的《中央行 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财资〔2018〕98 号),要求 有条件的中央部门根据本行业特点制定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但 是卫生健康行业中央部门尚未确立专业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在 激烈的医疗竞争压力下,医院普遍存在追求高规格参数医疗设 备现象,争先抢新,不考虑单位长期发展规划及科室医疗服务 能力的客观实际,盲目采购,造成使用效益低下,甚至资源浪 费。

  2.资产配置预算执行考核机制未建立。资产配置缺乏预算 执行考核约束 ,未建立预算安排与资产配置预算执行挂钩机 制,造成长期以来医院往往简单地将有无经费预算作为是否购 置的唯一标准,以争取更多财政支持为目的,虚报新增资产需 求,造成财政资金浪费现象 。另一方面,医院年度新增资产配 置预算安排的资产购置项目不能有效执行, 也反映出购置计 划和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存在问题,预算在资产配置中并未起到 规划、协调、监控及考核的作用。

  3.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政策不明确 。近年来,随 着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高 , 同时面临审计要求整改的压 力,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亟需解决,这些事项通常年代久远 、情 况复杂,不适用现行政策 。一方面,部分土地、房屋建筑物无权 属证明,无法通过公开方式对外出租出借闲置资产,影响资产 使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虽然 2016 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 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但是由于清查核实要求限 制以及批复时长问题,部分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等 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无法真实反映医院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 况。

  (二)医院的管理意识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

  1.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 。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资产管 理职能松散,部门间责任分配不清晰,推诿扯皮现象较多,导 致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对外投资监管缺位、出租出 借未按规定手续报批、资产账实不符 、资产闲置等问题,资产 管理效率不高 。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权限局限于一级明细 账登记以及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 、处置类事项审核, 医院内部调拨、清查盘点和统计报表编报等工作,未能代表医 院对全院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

  2.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是账实不符问题,医护人员私自接 受有利益关系的供应商捐赠,造成资产有物无账;人员岗位变 动未按规定程序办理调拨、处置手续等原因造成有账无物 。二 是重增量、轻存量,资产配置专家论证流于形式,购置设备参 数与申请科室要求不一致,采购部门又不积极与厂家协调退换 货,弃置仓库,造成资产闲置浪费严重 。三是医院资产交付院 外合作单位使用,未按规定履行出租、出借或调拨手续 。 四是 将房屋、土地出租给二级企业等相关单位时,存在定价不公允 问题 。五是实物管理松懈,丢失、毁损现象时有发生,未建立相 应的损失赔偿管理办法,盘点发现的此类问题直接进行报废处 置 。六是资产处置方式不规范 ,仍然存在以旧换新的现象,不 上缴处置收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信息化管理滞后。公立医院基本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 统,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资产名称未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系统功能仅限于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内部调拨等基础信息 的统计,无法获取服务量、维保情况等使用数据;三是完全依 靠手工盘点,工作量大、准确性差,且仅限于实物数量盘点,无 法跟踪实物位置变动情况;四是未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流 程 、关键控制点 、处理规则等内部控制要素嵌入信息系统;五 是资产数据“碎片化”,无法实现从“入口”到“ 出口”的全流程 精细化管理,对医院内部的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 、绩效考核等 难以形成有力的数据支撑。


\


 
  三、改进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 一)国家层面夯实制度和人才两大基础,筑牢管理根基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发布《关于加 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 度实施办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下一步应当重视 如何加强资产管理全流程的顶层设计以及如何实现资产管理 与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管理的协同问题。

  1.加强卫生健康行业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探索资产配 置标准、配置方式和配置预算等方面的规范管理,确保资产配 置管理有法可依,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从源头上提高 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2.强化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和执行、资产配置的科学性、资产使用的有效性 、资产处 置的规范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以评 促管,强化结果运用。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医院资产配置、使用、 处置事项以及财政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确保资产安全和使 用有效。

  3.明确管理机构,推动责任落实 。明确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部门职责,使其参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 资产等的监督管理以及资产配置前的经济效益论证分析和配 置后的使用效益评价分析,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相互协 调的工作机制,实现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到岗、责任到人。

  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向更 加注重人力资源建设转变, 组织国有资产管理骨干力量的专 业化培训,通过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机制,指导医院建 设资产管理人才梯队 ,打牢全行业资产管理专业人员能力基 础。

  (二)医院要重视国资管理,强化组织保障

  医院领导要转变管理理念, 推行全员参与 、全过程动态 化、全方位结合的全面管理模式 。健全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1.建立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资产管理部门、 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组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对国 有资产实施“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 理体制。

  2.设置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医院国有资产的主 管部门,对医院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管理和监督 。建立和完善国 有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与国有资产管 理部门职责分工,并通过固定资产报账入账流程再造,减少入 库出库不及时现象,固定资产实现零库存管理,减少资产闲置 浪费现象。

  3.设立兼职国有资产管理员,参加资产管理部门组织的业 务培训,督促科室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不 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4.设立运营助理岗位,精准传达、贯彻医院资产管理各项 政策,在院、部、科各层面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反馈机 制,进一步理顺经济行为和业务行为的关系,推动公立医院进 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 三)围绕“大资产管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学习研究,依据国家层面的制度要求,结合医院实际 情况,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链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体系。

  1.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软件资产、土地使用权、 商标权、冠名权等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从无形资产取得、使用、 处置、清查盘点、财务核算、账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2.建立健全对出租出借、对外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机构与职责,事前进行可行性论证,事中建立跟踪评 价机制,事后开展投资效益分析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项 目管理规范有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制定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制度,明确盘点范围、工作 要求、工作程序、损失责任认定及赔偿处罚等,摸清家底,维护 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并为资产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4.创新资产处置方式,践行绿色经济理念,将不满足自身 临床需要的资产优先用于教学 ,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医疗设备 对外捐赠,用于扶贫和无偿支援,使资产效能被充分挖掘。

  ( 四)以内部控制建设为抓手,保障资产安全完整

  以“ ABC”管理法为工具 ,针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划分 ABC 三个等级,实行全面管理与重点把控相结合,推动制度流 程化,并将内部控制关键管控点嵌入信息系统,固化于信息系 统强制执行,以实现通过风险评估、制度制定、流程再造、信息 化手段落地实施、后续再评价所实施的闭环管理的目标。

  1.资产配置环节 。资产配置要与预算编制相结合,严格按 照预算批复执行,无预算不采购 。同时申请购置的资产必须符 合国家配置标准,暂无配置标准的,在分析同类设备存量及使 用状况、具体用途、配置依据、价格情况等基础上,按照厉行节 约、方便使用的原则测算新增资产配置需求,保障正常业务开 展。

  2.资产使用环节 。合理设置各类资产管理业务关键岗位, 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建立健全“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账 账、账卡、账实相符,定期盘点清查,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处 理。

  3.资产处置环节 。明确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和程序要求, 将资产管理审核审批事项作为权力运行监控重点和“ 三重一 大”内容,建立决策机制,遵循逐级审核、安全规范、节约高效、 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


 
  (五)借力信息化,实现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

  
以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为基础 ,逐步构建一套包括国有资 产计划、购置、安装、验收、合同、使用、维修、调拨、处置、档案 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模式,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 医院资产精准高效管理。

  1.建立固定资产字典,规范国有资产管理 。一是按照固定 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统一规范固定资产名称 及分类代码,加强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二是增加 资产卡片字段 ,提升资产管理精细度 ;三是加强设备配件管 理,通过对重要配件进行独立编码,建立主设备与配件间的关 联关系,在台账中实现对应查询,为后期设备维护 、使用管理 和经济评价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2. 建设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平台 , 实现智能化 RFID 盘点、可视化运行监测、信息化设备档案 。首先,开发基 于 RFID 模拟定位的固定资产移动盘点系统,通过扫描房屋条 码和固定资产条码来建立固定资产与房屋单元的关联关系, 提高清查效率,动态掌握资产使用状态、位置,然后建立手机 微信或钉钉口袋化管理,扫码查询、盘点、转科等闭环管理资 产实物,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其次,通过手机微信 和网上报修平台,从报修、维修、评价反馈、分析全过程都可使 用手机微信,方便精确地动态记录维修全过程的信息数据,为 临床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最后, 推进效率效益动态监 管,实时掌握资产运行管理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保障资产 安全、完整。

  3.建设房屋资产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可视化房产的 可查可控,精准掌握医院房屋资产的占用和分配情况,为基于 房屋面积的全成本核算以及基于空间投入的产出效率分析提 供精确的空间数据支持 , 同时为房屋资源的管理与调度提供 数据支撑。

  4.搭建大型设备共享共用平台 。依托 HRP,以医院资产统 筹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为导向,明确共享共用设备目录和集中 管理办法,系统设置“领用申请→ 批准发放→ 配送使用→ 结束 收回→ 成本结算”线上全流程,解决资产重复购置 、闲置浪费 和共享困难等问题 。进一步积极与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对接,提 高资产共享的及时性和便捷性, 确保资产科学配置 、合理使 用。

  (六)建立资产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

  以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和决算报告为基础 ,基于平衡计分 卡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 4 个维度,建立覆 盖人员配置、制度建设、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信息系统建设 和应用等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绩效考评机制, 促进资产科学配 置 、高效使用和规范处置 ,并发挥好绩效考核的“ 指挥棒”作 用,将考核结果与科室预算、评优评奖、干部任免等事项结合 起来 。建立定性与定量结合、考核结果与预算结合、有奖有罚 的国有资产绩效考核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汪丹梅,唐晓东,阎星云,缪建成.基于建筑空间的公立医院固 定资产精益管理研究: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7(08):82- 86.

  [2] 潘江涛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探讨[J]. 卫生经济研究,2015(04):56- 58.

  [3] 范维,王麒植. 国有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研究—新市场财政 学的视角[J].东岳论丛,2019(09):184- 190.

  [4] 刘彦茜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J].卫 生经济研究,2020(08):58- 61.

  [5] 郭祖德,陈英耀,狄劲松,吴博生,于浩 .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共 用共享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01):22- 24.

  [6] 张泽云,操礼庆 .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卫 生经济研究,2021(01):66- 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17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