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1:32: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创 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 神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 业中具有积极价值,有助于社会经济发 展,促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此,高 校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创新创业 育人体系,融入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文 化,培育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 才。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一种追 求卓越 、精益求精的探索实践精神,大 学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后备人才,是创 新创业的新生力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大 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 是 “中国制造 2025”强国战略的要求,也是促进大学 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 。为此,高校要 加强工匠精神及创新创业教育,并推动 大学生积极尝试创新创业,从而促进区 域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工匠精神是朴实的匠人精神,代表 着崇尚劳动、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 品质的态度, 其中融含着民族精神、创 新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培养大学 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 远[1]。高校积极创设创新创业环境,大学 生形成创新思维,提升创新动力,对接 社会需求,开展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提 供了展示与锻炼的舞台,也为大学生找 到了新的就业之路[2]。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 新创业的作用

  (一)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积极开展 技术创新

  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积极开展技术创 新,用创造性思维解决技术瓶颈,提高 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3] 。在技术创新 基础上, 大学生还可以申请技术专利, 专利成果本身就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这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而言能够起到 有效的助推作用。

  (二)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中传 承民族精神

  工匠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 组成部分,经过一代代匠人的坚守与传 承,在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包含尊师 重道、匠心传承、工艺精湛、道技合一 的传统理念,还包含着爱国敬业 、诚信友 善、家国情怀、服务人民的时代精神,彰 显出了积极的生命态度、 价值观念、创 造品质。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 业有助于大学生传承民族精神,找到正 确的创新创业方向, 从国家社会发展、 人民幸福生活的角度出发,创新创造新 的价值[4]。

  (三)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的持续 深化发展

  当前,高校有必要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有 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发 展。一是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让各 学科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 和技术教育,促进“工匠精神”在学生素 养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二是促进“三教 改革”工作的开展,促使教师 、教材 、教 法的不断创新,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 其中,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撑 力量; 三是推动教育评价的改革创新, 将工匠精神及创新创业评价纳入其中,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四)有助于大学生为区域经济注 入新的活力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转 型的重要机遇和挑战,在融入世界经济 格局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发挥青年人才 的力量。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 业中能够让大学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 的后备力量、新生力量。 依托大学校园 的科研室、孵化支持以及校企合作的深 化开展,可以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 新创业活动中,并发挥出工匠精神的方 向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 目 的成功孵化落地,有助于为区域经济注 入新的活力[5]。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 新创业的路径

  (一)健全培养体系,建设教师团队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传承”,是一 代代工匠将德、技、艺不断创新、不断传 承而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 。在社会经济 转型、产业技术升级背景下,将新时代 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包含着 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学生“精益求精”的技术 “执念”,二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 业能力,促使大学生做新时代的“弄潮 儿”,走在时代前列 。想要培育具备创新 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应进一步健全大学 生人才培养体系,并建设“双师型”教师 团队[6]。

  在健全培养体系方面,高校可以在 原有就业教育基础上,增设创新创业指 导课程, 并将其作为大学生的 “必修 课”, 还可以在其中融入工匠精神方面 的 内容, 让大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 并将之与创新创业活动融为一体。教师 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科学论证,在突 破创新中传承工匠精神。

  在建设教师团队方面,要不断完善 补充师资力量, 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 用和榜样力量,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 力。 就当前来看,高校师资力量还不够 完善,能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师不 多,为此,高校可以通过招聘、合作的方 式来建设“双师型”队伍,并为学生提供 创新创业方面的专项指导。

  (二)融入湖湘文化,输出“芙蓉工 匠”

  高校在培育“工匠型”创新创业高 素质人才时,应认识到大学生创新创业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湖南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例,有必要将湖 湘文化融入其中, 从而输出 “芙蓉工 匠”。

  湖南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性格, 素来忧国忧民 、兼收并蓄,湖南的近代 发展史,就是一部工业兴邦史 。湖湘文 化的精神核心提炼成了四个方面:淳朴 重义 、勇敢尚武、经世致用 、自 强不息 。 基于这样的精神内核,湖南不仅成为了 工业制造大省, 还在高速轨道交通、超 级杂交稻、磁悬浮以及超级计算机技术 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湖南,“工 匠精神”有着悠久历史的传承,而且除 了对技艺的守正创新之外,还在新时代 背景下展现出了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工匠精 神,有必要融入“湖湘文化”,并将“湖湘 文化”的精髓与新时代工匠精神相结 合,要求大学生坚持“德技合一”,形成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具备较高 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最终高校能够打造出湖南人才名片,不 断向社会输送有湖南人特质、有工匠精 神、有精湛技艺、有创新本领的“芙蓉工 匠”,从而助力区域经济建设,推进湖南 成为制造业强省, 推动“智造湖南”发 展。

  (三)创新参与机制,纳入比拼赛道

  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 新创业,目 的是让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 和创业能力,想要考察“双创”人才的培 养效果,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一方面, 高校要打造 一 种“比学赶超”的创新创 业氛围,组织开展校园创业创业竞赛活 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关 注国家级 、省级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学 生报名,选拔学生团队参加竞赛 。在学 生单人竞赛中,可选拔创新创业项目优 异的学生个人参加; 在团队竞赛中,应 由学校选拔出有潜质的创新创业队伍, 为学生指派竞赛导师,带领学生团队参 赛。一般来说,创新创业导师具有丰富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学生进一 步完善竞赛项目,并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 、刻苦钻 研的工匠精神 。这种导师— 学生共同参 与的机制有助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帮 助大学生锤炼专业本领,在竞赛中取得 良好成绩。结合大学生参与“双创”竞赛 的成绩,高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导师梯 队。

  (四)开展社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 具备“双创”精神及能力的“芙蓉工 匠”的培养并不能 一 蹴而就,必须要推动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建立校企深度融 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 课堂相结合,将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 育相结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为此, 在推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 有必要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社会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 “双向互动、 互利共赢”的,高校为企业提供后备人 才,企业则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 践场所以及职业教育资源 。 而且,在新 时代背景下,诸多企业面临着创新后劲 不足的困境,亟需具备工匠精神的“双 创人才”。为此,一方面,高校要探索多 元立体的校企合作机制,深入挖掘企业 在“双创”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并充分 挖掘社会资源,让这些资源在大学生创 新创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高 校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到企业参观、 轮训、实践、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 操能力,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 、了解岗 位需求,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五)联合双创基地,提供孵化支持

  “工匠精神”是我国的传统精神,高 校大学生应传承工匠精神,成长为社会 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在采 取 一 系列措施推动工匠型双创人才培 养的过程中, 还应进一步为高质量、有 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支持。一 方面, 高校可以与当地创业园形成合 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更 多的帮助,还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的孵化提供相应的资金,并由导师跟踪 指导,持续推进项目 落地。另一方面,有 条件的高校可以自己建立创新创业项 目 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免费 的办公场所,并为学生提供一 系列的服 务和支持,比如专利注册、公司注册、财 务代理等,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促使大学生发扬工匠精神,给大学 生创新创业提供试错的机会,并帮助大 学生对接社会资源,达成最终的人才培 养目标。
\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 大学生工匠精神及创新创业精神十分 必要,高校应充分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 意义,并促使大学生将工匠精神融入创 新创业实践中, 从而端正思想态度,形 成积极的价值观, 找到正确的人生方 向, 进而不断深化创新创业项目发展,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云霞 , 王东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 创新型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山西青年, 2022(22):148- 150 .
  [2] 万琦 .“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 [J]. 科技风,2022(31): 145- 147 .
  [3] 韩宏彦 , 范泠荷 , 张瑶瑶 , 陈楚晓 , 刘 星. 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教育院校创新教育 实施路径研究[J].数据,2022(10):156- 158 .
  [4] 陈剑波 . 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 2022.21(10):68-73 .
  [5] 杨岩,戴莉 , 张琪妍 . 工匠精神与高职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研究[J]. 黑龙江 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93-96 .
  [6] 陈建录 ,袁会晴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的工匠精神培育 [J]. 教育研究,2018.39 (05):69-72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38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