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黑龙江省研学旅行的现状 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指出黑龙江省应有计划、有目 的、 有意义地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 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学旅行 黑龙江省 现状调查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重要创新形式,在全国各地区掀起了热潮。黑龙江省学生基数大,自然资 源多样,历史文化悠久,在开展研学旅行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开展研学旅行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为学校、教师更好地开展研学旅行提供具有可操作的策略。推 动黑龙江省研学旅行的课程化, 为今后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开 展研学旅行提供理论指导[1]。
一、黑龙江省研学旅行现状调查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黑龙江省开展研学旅行的现状,在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采取了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学生 、 老师和家长进行了关于开展研学旅行情况的调查。《关于开展研学旅行情况调查》问卷中包括对研学旅行的认知 程度、期待和开展研学旅行的影响因素三部分内容[2]。
(一)调查对象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参与人数为 619 人, 所在地区位于黑龙江 省的人数为 404 人,其中学生 303 人,家长 65 人,老师 36 人。 问卷调查参与者的身份信息如表 1 所示, 本文只针对黑龙江 省开展研学旅行现状进行分析。
表 1 问卷调查参与者的身份信息
身份 |
数量 |
比重% |
学生 |
303 |
75 % |
家长 |
65 |
8.91% |
老师 |
36 |
16.09% |
(二)对研学旅行的认知程度
由图 1 可以看出,有 49.5%的人“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研学 旅行,41.09%的人“了解一些”,“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人只 有 6.19%、3.22% 。对参与调查的群体学生、家长和老师进一步 分析,如图 2 所示,其中学生和家长对研学旅行了解度不高, 90%左右学生、老师和家长对研学旅行的了解程度都是“几乎 不了解”或“了解一些”,只有极少部分老师“比较了解”或“非 常了解”。
在认为开展研学旅行最重要是什么的调查中, 由图 3 可 以看出,认为“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同等重要的人占 73.2%,16.09% 的 人 认 为 研 学 旅 行 主 要 是 “ 研 究 性 学 习”, 10.89%的问卷参与者过分强调“旅行体验”。
由图 4 可以看出, 多数人认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培养 学生地理实践力,占 60.89%。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对以下面五个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分别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发 展能力;增强学生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社 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研学旅行是通过 旅行、“现场”观察开展的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 生涯中一段美好、珍贵的记忆[3]。

图 1 对“研学旅行”一词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

图 2 不同群体对“研学旅行”一词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

图 3 开展研学旅行最重要是什么调查结果
(三)对研学旅行的期待
问卷中的第 6 题和第 7 题, 调查了问卷参与者对研学旅 行的期待, 也为后续在对开展研学旅行的策略研究提供了指 导性建议[4] 。 在问卷第 6 题调查学生、老师和家长是否希望学 校多开展研学旅行结果如图 5 所示,386 人选择希望开展研学 旅行,占比 95.54%。关于期待开展什么类型的研学旅行调查结果,如图 6 所示,期待参与自然观赏型占比 63.61%、体验考察 型占比 61.39%,其次是知识科普型和励志拓展型。

图 4 开展研学旅行的好处调查结果

图 5 是否希望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调查结果

图 6 如果有机会参加研学旅行,更喜欢参与哪些类型的活动调查结果

图 7 促使您或您的孩子参与研学旅游的原因调查结果

图 8 影响您或您的孩子参与研学旅游的制约因素调查结果
(四)开展研学旅行的影响因素
从图 7 和图 8 中可知, 开展研学旅行的促进因素主要是 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推动, 弥补传统教育的重成绩轻实践的不 足,提升独立自主能力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培养思想, 磨练意志等; 制约因素主要是研学旅游基地的硬件设施不到 位,重游轻学,目标不明确,游无所获,形式固定,缺乏探索空 间,导师不够专业,没有规划性等。
二、黑龙江省开展研学旅行的策略
针对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 分析,为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以下可行性策略:
(一)将研学旅行纳入系统的教学课程之中
针对大多数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 、 老师和家长对研学旅 行的了解程度都是“几乎不了解”或“了解一些”,只有极少部 分老师“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现状,需提高研学旅行的 宣传力度和普及度 。 为使研学旅行的开展不再受 “高考指挥 棒”的限制、不再是可有可无、没有计划性与时间性的“课外活 动”,要将研学旅行融入具体的教学课程安排之中,细化研学 旅行实施方案, 同时也要根据实际开展的成效不断完善课程 设计。
(二)拓宽研学旅行资源,重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用于开展研学旅行的资源应同时满足“研学”和“旅行”两 方面的需求,研学旅行应更多地关注“研学”而不是“旅行”。因 此,即使是一个旅游资源不足的小县,也可以结合教学课程来 从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其他方面开发适于研学旅行的资源。
根据问卷对更喜欢参与的研学旅行活动的类型进行调 查,老师们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拓展体验考察型 和自然观赏型等研学旅行资源,也可以将当地博物馆、动植物 园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作为研学旅行地点, 构建知识科普型研 学旅行资源。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 学校和教师要认真比较不同地区 的不同资源条件和不同学科需要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根据 每个地区的优势资源设计更适合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 同时 也要积极开发教育资源,拓宽研学旅行资源,发展和提高研学 旅行的质量[5]。
(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在安全保障方面,需要公安 、交通 、旅游部门等与学校的 协同配合, 建立安全管理和控制机制,并制定有效的保障措 施, 各级承担相应安全责任, 以保证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 展;学校还应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意外险和特殊保险,并制 定应急计划;学校自身也要在研学前,邀请有关机构召开专题 班会、讲座和安全报告,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在经费保障方面, 教育部门应当研究制定必要的收费标 准、贫困学生参加活动的补贴项目和标准,建立专项保证基金 和专项资助机制,确保各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 相关部门应制定统一,透明的社会捐赠制度,建立社会捐赠机 制;旅游景区及营地也应建立优惠减免机制,对开展研学旅行 活动的中小学实行优惠减免制度[6]。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开展研学旅行现状的调查并提出相 关策略,指导黑龙江地区有计划地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发展建设好黑龙江省的研学旅行活动, 让学生们在研学旅行活 动中,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 眼光,为做一个有责任感、能够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 时代新人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书敏 . 黑龙江省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
[2] 宁志丹 . 湘潭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参与动机与制约因素研究 [D].湘潭大学,2018 .
[3] 史艳玲 . 小学研学旅行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
2019 .[4] 冯丽霞 ,周兴华 ,许婵 , 罗怀良 ,王石英 . 高校野外实习对高中地 理研学旅行的启示— 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高中研学旅行地理类 课程开发为例[J].地理教育 ,2020 (07):51-54 .
[5] 钟林凤 , 谭诤 . 研学旅行的价值与体系构建[J].教学与管理 , 2017(31):30-33 .
[6] 谭媛 . 中学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