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新冠疫情后黑龙江省旅游业复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2 13:33: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新冠肺炎在 2020 年春节期 间全面爆发, 给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带来 了重大冲击,旅游业“人聚人”的现象与 新冠疫情“人传人”且传播范围广的特征 背道而驰, 我国旅游业被迫按下“暂停 键”。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 业在黑龙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 觑, 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必然影响黑龙江 经济的的发展 。对此,文章分析了新冠肺 炎对旅游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后, 为黑 龙江旅游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对策。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旅游业 影响 发展对策

  一、相关研究综述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 发展前景广 阔,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 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能够满足人们对于 美好生活的向往 。 综合性和敏感性是旅 游业典型的两大特征, 综合性的特点向 我们传递出,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不仅牵 动着消费,更多的是国民经济、就业和民 生等方方面面,其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 辐射范围广。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旅 游业也会受到冲击, 表现出极强的敏感 性。

  (一)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叶晨曦的文章依托于本国旅游市 场,统计了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境 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四个指标的数据,以 趋势线模型方程的形式呈现,基于 SARS 和甲型 H1N1 流感, 定量分析疫情对我 国旅游行业都产生了哪些影响[1] 。范欣等 主要从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出发来探究疫 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2]。冯珺宋瑞通过整 理旅游相关数据, 根据不同时节我国旅 游业收入的状况,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分 析 。 文章分别从重要的时间节点(春节、 五一、十一)、不同年度(第一 季度、上半 年、全年)来阐述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 响[3] 。 张海峰从疫情初期、中期和后期三 个不同的时期来分析新冠疫情对文化旅 游业的影响, 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是以 怎样的规则和原理来影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4] 。 夏杰长深入比较了 2003 年非典 型性肺炎和新冠肺炎两次疫情的影响, 从而分析 2020 年初爆发的冠状病毒是 怎样对我国旅游业产生影响的。 根据比 较结果可知, 新冠肺炎相比较非典是严 重的, 给旅游业造成的影响也是前所未 有, 但旅游业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下 依旧韧性十足[5]。付琳的文章主要从旅游 收入方面分析了疫情对昆明市旅游业产 生的影响[6]。严伟的文章以中小企业为研 究对象,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解说了疫 情是如何作用于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 旨在分析企业运营的具体压力表现。 旅 游业遭受的冲击必将影响旅游业经济状 况,通过分析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变迁,可 以得出只要能挺过疫情困难期, 旅游业 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7]。
\

  (二)应对疫情的对策和措施

  王波基于共享理念来探寻企业应对 危机的解决方案 。 企业积极自救是文旅 企业战胜疫情、健康发展的根本,共享思 维为企业自救提供解决危机的新思路和 方法[8] 。熊海峰的文章着重分析了文旅领 域相关政策的供给情况和实施效能,并 提出了优化供给的建议[9]。戴斌将疫情发 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疫情发展初期、 中期和后疫情阶段, 充分的借鉴国内外 的应对措施,采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冷静 思考, 探寻我国旅游业生存发展道路[10]。 张诚等以日本大地震和韩国中东呼吸症 疫情为例, 分析外国灾害后旅游业的艰 难状况, 总结国外在灾后旅游发展上采 取的措施, 从而提出适合于我国旅游业 发展的建议[11] 。 杨劲松从消费形式、行业 结构、消费品质三方面出发,客观地分析 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并指出这种影响也 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趋势。从四大方 面探寻旅游业改革创新的机遇, 首先是 要明晰自己的定位; 其次是把握行业发 展的主线; 第三是探寻行业持续的发展 动力; 第四是永远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主 旋律[12]。闫祥青的文章预测了疫后旅游市 场的恢复, 从六方面对疫后旅游业的变 革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应对策略[13]。吕 宛青的文章把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为 了全面把握新冠肺炎对旅游行业的影 响,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旅游资本市场着手分析,最后把四个层面带来的影响与云南省本地的旅游资源状况进行结 合, 从而提出适合云南省稳固发展的措 施[14]。

  2020 年 以 来, 一 种 被 命 名 为 2019-nCoV 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 疫情的爆发对我国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此次疫情对黑龙江 省旅游产生的影响, 以及疫情常态化下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借鉴。

  二、新冠肺炎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行业是一个敏感且脆弱的行 业,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2020 年受新 冠疫情的影响, 几乎全国景区都处于关 闭状态,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被叫停,餐饮 住宿的客源量锐减, 旅行社退改订单众 多,一些企业资金流出现问题,处在破产 的边缘,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黑龙 江省旅游业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雪乡 的称号使得游客主要集中在冬季, 本来 春节期间是旅游业创收的大好时机,但 是疫情爆发, 黑龙江旅游产业不得不全 面停止。

  (一)直接影响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部 分,2019 年无论是国内游客量还是入境 旅游人数,都处于增加的态势。根据数据 显 示,2019 年 我 国 旅 游 的 游 客 量 达 到 60.06 亿人次, 相比上 一 年增加 8.4%; 2019 年我国共接待来中国游玩的外国人 14531 万人, 比上一年同时期增长 2.9%, 2019 年我国去国外旅游的人数是 15463 万人次, 这一 时段的游客量要比上一年 增长 3.3%, 使我国 2019 年旅游业营收 6.63 万亿元,2019 年的旅游收入与上一 年相比是增加的,总共增长 11.1% 。 官方 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第一 季度接待外 国游客人数 49.6 万人次, 比同期减少 86.52%, 第一季度接待本国游客 566.09 万人次,相比减少 81.65%;出境游玩人数 331.10 万人次,减少了 77.74%,疫情阻滞 了旅游业的发展, 中断了旅游业增长的 态势。

  疫情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依据旅 游业综合性的特点可知, 其必将波及旅 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加剧经济的下行压 力 。脱贫攻坚是我国工作的一个重点,主要对象是农村贫困人口, 在 乡村脱贫的过程中, 立足于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 业是迈出贫困的重要突破口, 但是突然 爆发的疫情中断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将制约部分脱贫地区旅游收入的增长 。 旅游业是一个吸纳就业强的产业, 就业 是民生之本,为我国稳就业、促发展的大 局做出了 自 己的贡献, 但是疫情对旅游 业的冲击会给就业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波 动。

  (二)间接影响

  受疫情影响,众多企业经营困难,降 薪裁员等成为企业自救的常见做法,以 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旅游企业的 中高端人才相对匮乏, 此做法不利于该 行业队伍的建设以及旅游企业的发展, 不利于企业长久健康稳定地发展。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 理和态 度。此次新冠疫情横扫全国,使人们更加 认识到生命的无价, 越发珍惜和享受生 活 。 当疫情这一难关被攻克时,旅游市场 回暖速度将加快,需求将会增强。

  旅游业是遭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 之一, 疫情期间我国一些中小旅游企业 难以承受重创,宣布破产。具有一定规模 和实力的企业凭借 自 身的能力坚持下 来。 疫后一 些企业会面临着被收购、合 并,但是更多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强。
\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模式催生了新 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借助“抖音、快手”等 平台实施云端旅游, 将旅游业很好地融 入到互联网科技的大潮中, 改变着传统 的线下游模式。

  三 、 黑龙江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0 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疫情给 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旅 游业是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 旅游业 虽然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的特点, 但是 其对市场经济的恢复以及重拾消费信心 至关重要, 因此旅游业是经济平稳增长 及刺激消费的重要抓手。 疫情对旅游市 场的冲击,也引发了旅游人的思考,在尊 重市场运作规律的前提下, 如何快速恢 复旅游业迫在眉睫 。 本文将以国家和企 业两个大层面为切入 口, 为旅游业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一)用好国家政策,增强抗疫的信心

  2003 年“非典”时期,我国政府先后 出台了一些列的政策扶持旅游业重拾发 展的信心。新冠肺炎爆发后,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要全力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员工 重返岗位,正常投入生产,对于受疫情冲 击较大、生存困难的企业来说,国家会从 经济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渡过疫情 这道坎 。 ”一是要加 大减税 降 费的力度。免征公共交通运输 、餐饮住宿 、旅游娱 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小微企业、 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 一 律延缓到明 年。要把减免企业税收和停征行政事业 性收费真正落实, 携手帮助企业渡过难 关,肯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 二是要强化 金融支持 。对于有贷款的小微企业,尽可 能地帮助他们延迟贷款, 其它企业贷款 也将视情况进行延期 。 进一步凸显政府 作用,在降低费率的基础上,拓宽政府性 融资担保覆盖面 。 疫情给旅游企业带来 的影响是暂时的, 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经 济持续向好的大势, 也不可能就此摧垮 极具韧性的旅游产业 。 我国经济不会因 为疫情从此一蹶不振, 整体经济的持续 向好发展趋势必将带动旅游业向前继续 发展 。 疫情影响着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方 方面面,为了打赢这场战役,让旅游企业 重拾发展的信心, 国家和地方政府就要 出 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二)打造品质旅游、深度旅游

  疫情也助推了旅游行业的转型升 级,黑龙江要整合现有的旅游资源,为游 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经历过疫情 , 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 更倾向于高 品质、优体验的旅游场所,因此急切需要 加快品质旅游和深度旅游建设 。 打造高 品质旅游理念,提升旅游体验感,统筹规 划景点,连点成线,形成地区特色,景区 内一站式地吃喝玩乐,提升服务品质。营 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政府要加强监 管,保障旅游人的合法权益。企业要提供 让游客满意的服务,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建设,营造安全、舒适、便利的旅游场所 。 旅游商品的生产要依托于市场需求和喜 好,以“游龙江,赏美景,充实周末时光” 为主题,规划 100 条周末游、10 条自驾游 线路产品;以“观看日 军侵华遗址,增强 爱国情怀”等红色为主题,设计相关产品 和路线;依托中国节日和网红经济等,设 计出应时的节日游及网红打卡纪念等特 色主题产品 。设计涵盖多主题元素的文 化游玩庆祝活动, 全面推动龙江人游龙 江。

  (三)旅游企业应积极创新,发展智 能化旅游

  营销手段多元化,依托于互联网,线 上和线下结合起来, 创新传统的营销模 式,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旅游业的复兴。 利用微博 、抖音 、 快手等新型自媒体平 台,开创云端游龙江服务,让游客透过镜 头了解黑龙江风光 。 龙江旅游资源遍布 全省, 这是龙江得以在自媒体立足的基 础,通过整合各地级市的资源,利用短视频、 推文、 直播等形式全天候地 向外输出,线上技术和线下资源的完美结合,产 出的不仅是龙江美丽的景色, 更是旅游 业生存发展的希望所在。此外,还要与美 团、去哪儿、携程等在线旅游代理平台及 融媒客户端进行合作, 全方位呈现龙江 美景,打造龙江好风光的美好形象 。当人 们打开手机的时候, 可以随时随地浏览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 。 疫情期 间,全国景区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依 托于互联网平台,推出一系列云端旅游。 武汉大学开启云端赏樱, 实时直播樱花 盛开的真实景观, 满足了全国人民足不 出户的赏樱花的心愿, 疫情限制了我们 出行的脚步, 但是限制不住满园樱花的 绽放和人们对美景的渴望, 更限制不了 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势头 。故宫博物院也 通过云端直播的形式, 带来了全新的参 馆体验。不用亲临故宫,一部手机便可以 带我们游历上下五千年, 动听的人声讲 解使展馆中的展品有了温度, 拉近了与 故宫的距离。腾讯将进一步与故宫合作, 打造智能旅游的全新发展格局, 在新技 术的引领下,提升用户的云端体验 。云游 的背后是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 是旅 游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 可可托海景区在 2020 年“五一 ”假期首开直播,开播两小 时的观看量就高达两万人次, 工作人员 向网友介绍景区 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 还不忘解答网友们的提问。 直播不仅助 推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也使得网友 们知道了晚上 10 点的可可托海天空依 旧是明亮的。全国各景区要充分地运用 互联网技术,将旅游产品和服务带上“云 端”, 线上种草收获的不只是潜在的客 源,更是旅游业美好的明天。

  (四)保持客户粘性,涵养旅游需求

  原本订单爆满的春节假期, 受疫情 影响,最后以退票收场 。虽然大多数游客 都选择了退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客源 永久性的流失, 退订者中存在着存在着 许多潜在的客户, 所以疫情下也要积极 维护与客户的关系, 增进与客户的心理 距离,挖掘潜在的客源。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旅游 从业者,旅游业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就要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建设一 支高 水准高品质的队伍, 持续地为旅游业的 发展注入活力, 这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 基础 。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 对旅游从业者进行免费、有针对性的培 训,增强其业务能力,更好地迎合线上旅 游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叶晨曦,许韶立.疫情对我国旅游业影 响的定量研究— 以 SARS 和甲型 H1N1 流 感为例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27(03):78-81.

  [2] 范欣, 范真诚.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及 对策研究[J].人文天下,2020(08):83-85.

  [3] 冯珺,宋瑞.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 业的影响:评估与建议[J].财经智库,2020.5(02): 32-50+141.

  [4] 张海峰. 新冠肺炎疫情对文化旅游业 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 2020.37(02):55-60.

  [5] 夏杰长,丰晓旭.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与对策[J]. 中国流通经济,2020.34(03):3-10.

  [6] 付琳. 疫情影响与昆明市旅游业的转 型升级[J].商业文化,2020(13):56-57

  [7] 严伟,严思平.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发展 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20(11):190-192.

  [8] 王波.共享,疫情之下文旅企业的自救 策略[J].人文天下,2020(07):70-74.

  [9] 熊海峰,王硕祎,林一 民.疫情之下文旅 产业政策供给[J].人文天下,2020(07):26-30.

  [10] 戴斌.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与应 对方 略 [J]. 人 民 论 坛 ·学 术 前 沿 ,2020 (06):46-52.

  [11] 张诚 ,祝铠 . 国外灾后措施对新冠疫 情后旅游业振兴的启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79-81.

  [12] 杨劲松.后疫情时期我国旅游业改革 创新发展的思考[J].科学发展,2020(06):86-92.

  [13] 闫祥青.疫情之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 析与重振举措[J].人文天下,2020(07):20-25.

  [14] 吕宛青, 窦志萍, 张冬, 汪熠杰.新冠肺 炎疫情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及恢复发展应对 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 [J]. 旅游研究 , 2020.12(03):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61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