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研究 ——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2 10:16: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的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开展,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土木工程评估(认证)补充标准,探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方法和依据。通过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分析和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实践过程,我们发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是以社会发展和行业要求为依据,毕业生的评价核心是其需要掌握的能力和素质,突出了“学生需要掌握什么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以此为据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土木工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本文引用格式:张敏,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25):11-13,16.

一 土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

        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是行业界与工程教育界共同实施、为保证从事工程职业工作的教育基础而进行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也是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学生达成标准的可靠性、持续性进行评价[1]。我国土木工程专业首次评估始于1995年,20余年的专业评估建设,让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实践中所实现的工程界专家实质性参与、与执业注册制度有机衔接等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开展,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2];2015年3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结合《华盛顿协议》的考察意见,修订印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高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提出了普通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3],开展了相应的评估(认证)实践,按“实质等效”要求逐步向“认证”标准靠拢。2016年9月11日和10月22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先后召开两次土木工程专业认证培训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真正纳入到工程教育认证的范畴。

二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的内涵转变

         从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到工程教育认证,也让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的教育培养标准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第一,标准的内涵不同。以往的评估标准主要基于对学生需“掌握知识内容”的考核,其主旨是让学生掌握解决一般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且其“专业性较强”,评估标准中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健康、法律、安全、文化和环境等因素关联不明显,重点侧重于让学生学什么,根据学生拟学习的知识构建培养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4]。而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中则主要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旨在通过学习培养,让学生结合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掌握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其考核重点在于通过专业学习和培养使学生学会了什么。其课程设置也是根据学生需要学会的内容来反向设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并进行达成度分析和持续改进。

\

 
       第二,认证关注的重点变化。在评估标准中,更侧重教学资源条件的要求,以及外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监督机制。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更多地关注学习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内部持续改进机制。

       第三,认证理念的更新。这是工程认证标准与以往评估不同的关键所在。与以往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不同的是,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引入了三个新的理念,“学生中心——Student Centering,SC”、“成果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和“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5]。三个新理念贯穿于对工程教育认证满足的12条毕业生通用素质要求,其目的在于以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为核心,围绕学生发展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学生成果及素质达成情况来评价人才培养体系,并形成一定的持续改进制度,使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

三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探讨

(一)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基本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3年,2000年获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2016年获二级博士授权点。土木工程专业先后被评为广西区重点学科、广西优质专业、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二)设置原则

         培养目标设定不仅要满足内外部需求,而且表述要精准。所谓“成果”就是面向全体合格毕业生在毕业时以至于毕业后所具备的相应能力,具体到教学培养中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集中体现了学校和专业能使学生走向工程职业岗位时究竟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并且这些“期望”“承诺”的素质和能力确实为学生所掌握(包括毕业时和毕业后一段时间),这是设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出发点。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成果导向”的核心理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社会需求和发展预期以及学科特色制定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而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

(三)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

1.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

(1)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主线,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服务行业,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工程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专业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①国家层面: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速的关键时期,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西部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②地方层面: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广西“14+10”产业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急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综合应用工程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③行业需求:随着行业的发展,土木工程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环境制约也更为严格,行业领域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

        基于“成果导向”新理念,根据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补充标准,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和定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土木工程领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理、科学研究、咨询评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土木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要求毕业生以下五方面的能力培养:

1.热爱祖国,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遵守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
2.具有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土木工程技术发展要求的系统而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
3.具有综合应用土木工程知识的能力,能够对具体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现代科学工具,设计(开发)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方案;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能够在多元环境下有效沟通,协调开展工程项目的评价、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

       结合培养目标及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设置及相互支撑关系如表1所示。

\
\


        从表1可以看出,毕业要求较好的反映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首先以学生掌握的能力为目标,反映了以“学生中心”的理念。即以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为中心,其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就是以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为核心,评价的是“学生能力表现”,即对学生是否获取了相应的素质能力进行评价而确定学生是否达到土木工程专业合格毕业生的要求;其次,培养目标设定的依据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为立足广西,面向西部,服务行业,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而确定。同时,根据培养目标设定相应毕业要求。其反映了“成果导向”的理念,着重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设定毕业要求,是促进提升“教育产出”的根本。其集中体现了学校和专业究竟能使学生走向工程职业岗位时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可以预见,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土木工程培养体系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四结论

         新的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开展,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土木工程评估(认证)补充标准,探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方法和依据。通过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过程,可以看出:

        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的设置着重于“能力”主导,通过学生毕业时需要掌握的能力设置相应的毕业要求,以此作为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和解决复杂土木工程工程问题的能力门槛。

        2.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置是以社会发展和行业要求为依据,毕业生的评价核心是其需要掌握的能力和素质,突出了“学生需要掌握什么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以此为据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韩晓燕,张彦通,王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10.
[2]新华网.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EB/OL].2013-08-21.http://news.xinhuanet.com/abroad/2013-08/21/c_125217105.htm.
[3]毕家驹.中国工程专业认证进入稳步发展阶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5.
[4]王丽荣,张王乐元,吴辰龙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27-29.
[5]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工程教育评估(认证)工作指南[Z].2016-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8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