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既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为了实现文化传承目标,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以此构建有趣的初中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文章深入分析构建有趣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多种构建有趣初中历史课堂的方法,旨在全面提升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教学的实效性,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课堂,构建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既要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又要向学生传递文化思想,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化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解。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设置趣味性互动和教学实践环节,从而进一步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一、构建有趣初中历史课堂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入趣味历史故事和特色历史文化构建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华夏民族的繁荣兴盛,初中历史教师可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源为学生打造趣味互动课堂,从而使历史教学更加鲜活生动,增强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常规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但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此,初中历史教师需构建有趣的历史课堂,通过讲解历史故事将学生带入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1]。
二、构建有趣初中历史课堂的方法
(一)应用多样引导方法,构建完整教学体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多样引导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以“盛唐气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从农耕、工艺、美术、文学等角度向学生呈现盛唐风貌,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唐朝农耕图,并询问学生“古代劳动人民所使用的农耕工具有哪些?现代的农耕工具又是如何演变的?”或者给学生讲述唐朝文学大家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学习唐代诗人的诗词,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内涵,提高综合学习能力[2]。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提出问题或讲解故事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构建完善的历史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学习思路,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趣味活动,如让学生从“手工艺人”“文人墨客”“地方官员”等角色中任意选择,结合唐朝背景编写一段情境小故事,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寻找搭档,在课堂上进行故事演绎,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使学生对盛唐气象形成全新的认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独特魅力。
(二)解析历史内涵,丰富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以此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并能够深度解析内涵,增强历史学习体验。
以“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可以收集这一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带领学生阅读《红楼梦》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清朝文学作者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红楼梦》影视片段,将抽象化的文字描写转变为立体画面,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红楼梦》,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发展情况。除了文字类别的艺术形式,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昆曲或京剧艺术,通过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国粹艺术的美感,体会昆曲的轻柔婉转与慷慨激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深度解析各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内涵,从艺术文化发展的角度探究历史的演变过程,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3]。当前的学生对昆曲或京剧的了解少之又少,能够接触戏曲的机会并不多,教师可借助短视频给学生普及戏曲知识,让学生对此类艺术形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这样既能实现文化艺术的传承目标,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另外,清朝初期,从皇帝到民间百姓,很多人对于戏曲艺术都非常痴迷,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探究戏曲艺术的发展变化,了解群众喜爱戏曲的真实原因,这样不仅能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层次,还能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挖掘特色资源,开展趣味教学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挖掘特色教育资源,开展趣味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历史课堂更加立体生动。
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和整理长征时期的相关图文资料,如历史照片、地图、文物图片等,并利用这些图文资料向学生讲述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坚韧。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教学活动,首先向学生展示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起点、终点以及途经的主要地区,然后通过展示长征途中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图片,如红军战士穿过的草鞋、吃过的野菜等,让学生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最后鼓励学生扮演红军战士,模拟长征途中的行军与战斗场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入了解红军长征这段历史[4]。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并结合视频内容向学生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战士们在长征途中的英勇事迹,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如与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合作开展“感受长征之旅”文化参观活动,让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历史,体会红军战士的坚毅与伟大。在学生参观完纪念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参观体验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之后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实现趣味教学目的。
(四)引入真实情境,开展小组合作
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需求,因此教师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入真实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场模拟长征的活动,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代表一支红军队伍“重走”长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如翻越雪山、渡过河流、突破敌人封锁线等。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时间限制或食物短缺等障碍,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长征的艰辛。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红军战士、农民、向导等,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职责,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5]。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设计多个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历史知识,强化合作意识与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以“长征精神与当代青少年”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在讨论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问题引导,如“你认为红军长征精神是什么?”“红军长征精神对我们当代青少年有什么启示?”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每个小组都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展板、PPT、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又能全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趣味互动实践,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趣味互动实践的方式营造出轻松愉快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氛围。
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教学为例,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香港回归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香港回归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谈判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场模拟谈判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其分别扮演中英双方谈判代表,模拟当时的谈判场景。教师可以提供谈判的背景资料、历史数据和谈判难点,让学生在模拟谈判中感受到外交谈判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统一等现实问题。为了让学生清晰地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进程,教师还可以设计制作时间线与历史事件拼图的活动,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对香港和澳门回归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节点进行排序,并尝试拼成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这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如此,通过趣味互动教学,不仅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也能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构建有趣的初中历史课堂需要历史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只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在未来的初中历史课堂构建中,教师要挖掘更多趣味元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改红.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8).
[2]刘海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路径:信息化教学、任务型教学[J].新课程研究,2024(2).
[3]翟玲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园,2023(34).
[4]刘铠铭.以“历史”为“材料”,构建高品质初中历史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3(20).
[5]李尚.浅析初中历史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