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许多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文章简要地剖析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例如,教学计划不清晰、教学方式过于保守等。其次,文章提出了良好的教学方案、正确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人格、加强学生和老师间的情感联系等教学措施,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讨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情感教育
在当前的初级音乐教学中,情感性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小学生的整体发展,也关系到其积极思想观念的形成。所以,合理地制定学生的情感教学计划,对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课程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
一、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教学中顺利地进行下去。有些音乐课程内容需要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听着音乐去感受它,而有些音乐课程内容则是要求学生对这首歌有一定认识,只有学生们明白了乐曲的含义时,才能在生活中运用这首乐曲。另外,有的音乐课程需要对歌曲进行改编创作,也就是将歌词、旋律以及其他方面加以改编。例如,《小燕子》这首歌就是根据歌曲《燕子》改编而成的,在小学中会被用于教学。
二、情感教育对音乐作品的影响
小学生喜欢音乐作品的原因有很多,而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如让学生通过欣赏、歌唱、模仿等方式来感受音乐作品,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态度和感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去思考、理解音乐,并从中感悟出一些新的内容。如对歌词的理解上就要多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旋律或曲调结构上就要多一些自己理解。在小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作品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在这些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喜欢的作品或者是一些不能引起小学生共鸣的内容也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中的难点问题
(一)教育方案不明确
一些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安排、教学案例选择、教学管理等方面,忽略了对情感教学的优化和改进,致使其教学效率和情感的教学始终处于维持发展的阶段当中,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例如某些老师由于受到教学周期的限制,没有能够及时地解决情感教育计划中的一些细微问题,从而使积累起来的问题在长期的作用下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不但会对音乐教学的实施产生负面的影响,还间接增加了情感教育的开展难度。
(二)教育模式较传统
虽然在教育体制改革下,很多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给予重视,但在日常教育中却会因教育模式选择不当而引发形式化或片面化问题,不仅浪费了人力及时间成本,还给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带来了一定干扰。如果在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调查的情况下,将一种全新的情绪教学方式引入到音乐教学中,那么则容易引发教育计划混乱或教育结果不达标问题,严重时还会降低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
(三)教师缺乏教育经验
导致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难以落实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经验较缺乏就是其中之一,与学校培训力度不强以及教师教育理念保守等都有很大关系。如部分小学院校可能会因缺少足够的音乐教师而聘用了经验不足的人员,如学校忽视了教师队伍培训与指导的重要性,没有将以人为本理念全面贯彻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便会受到限制,使音乐教育质量与情感教育力度很难得到实质上的提升。若教师没有及时改善自身缺点,打破固化的教育理念,也可能影响到情感教育效果。
四、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制定健全的教育计划与教学目标
严格而合理的教学计划,既能支撑学校的顺利进行,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这就要求老师们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明确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制约关系,并将实事求是理念融入常规教育中,以此来制定契合度较高的教育计划,防止两部分内容相脱节情况的出现。第二,要将现有的教学方案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不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而且要将修改的问题和缺陷记入档案,以便以后的教学改革方案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第三,要区别短期教育和长远教育策略的不同,同时要注重对情感教育的阶段性的革新,比如对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进行淘汰或提升,以便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教学目标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比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和课程编排是否合理、合适与生动有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此外,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歌曲、舞蹈、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放松运动。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入一些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变化。在学习知识之余,可以增加一些游戏道具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感受。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养。总之,情感教育是需要教师进行不断探索以及创新教学方法而实现的一种教学活动;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并快乐学习音乐。
(二)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
为了使小学的音乐教学更好地进行情感性教学,必须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变化和选择,并把创意理念和教学方式相融合,使单一、枯燥的教育框架得到丰富与扩充。如在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手段,将歌曲信息以音频或影像资料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可以让小学生对作品的创作环境和所传达的感情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更多地被关注,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更多的知识。但在实际教育时,教师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对案例资料的教育价值与真实情况进行多方位考量,并检查好所使用的硬件设施或软件等,从而为教育模式的高效应用奠定可靠基础。
(三)注重教育氛围的营造
生硬、死板的课堂氛围很难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挖掘到真实情感,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与展现也会有一定阻碍,需要教师能以客观、辩证的理念来把控好教育氛围的营造力度。如在学习《小动物回家》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扮演或模仿小动物的过程中来充分展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使其在互动交流时实现情感的共鸣与传递。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主题式教育模式来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寻找身边符合主题要求的音乐作品,构建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与思考能力,还能在融洽的教育氛围中勇敢表达自身情感,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其音乐审美水平。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同类型的学生对音乐教育所持有的态度会存在差异性特点,使得情感教育方案难以得到全面落实,所以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细化研究,对情感教育的科学应用有重要意义。如有些性格较内向的小学生在音乐教育中会体现出不自信或害羞的一面,若不对其进行及时引导,学生便容易在集体环境下被忽视,导致学生自信心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针对此类情况的学生,教师可以先与其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内心对音乐课程的真实想法后,再对情感教育模式及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如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或通过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先在小集体中找回自信心与个人价值。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教师则要对其提高关注的同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对接,来为日后音乐及情感教育的同步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开防护伞。
(五)增进与学生间的情感
有些教师虽然能按照既定的方案及模式来开展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活动,但由于与学生之间互动不充分,弱化了情感教育的实施效果,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仅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关,还与教师和学生间的地位差距有一定联系。所以,教师要在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来适当转变自身教育风格或课堂身份,以更亲和的方式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打开新渠道。另一方面,教职人员还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活动来提升音乐教师的素质,让他们能够在进修和实践中,不断地把握和积累情绪的本质和技能,从而为学生们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由于部分小学生会存在过于依赖教师现象,所以在音乐教育时,教师还要把握好对学生的引导力度,将更多的机会与时间留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这可以让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有的同学喜欢唱英文歌,有的同学喜欢唱中文歌;有的同学会演奏乐器,有的同学会唱戏曲;还有的老师会弹钢琴等。在课下时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学习,一起进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
(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态度,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音乐课堂上,可以结合音乐作品和情感教育进行教学。同时,在小学生音乐学习中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唱歌、演奏等方法,来调动学生对学习乐器的兴趣,并以此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理解。
(七)音乐知识以及技能教学
在小学音乐情感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例如,一年级学生不能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但对于旋律还是能够听懂的,一年级学生对简单的乐句也能够有感觉。在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教师要让他们了解到,音乐知识对于整个音乐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歌曲。例如,在学习《蜗牛和蚂蚁》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先让他们了解一些简单的乐句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如,“两只小蜗牛在草丛里走着”,可以让学生多理解这句话中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当他们对自己学到歌曲掌握情况比较满意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关于该曲目音乐知识。
五、结语
目前,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已经在实践教学中对情感教学的实践重点和方向作出了深入探讨。一方面是希望为学校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为情感教学的顺利开展铺设坚实道路;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为情感教学真实性和合理性的提高创造更多机会,助力学员综合素养的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重要,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育也成为教师需要重视和研究的内容。针对情感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老师可以对问题形成的成因做出准确剖析,并根据音乐教育原则和情感教学逻辑等来制订出适当的解决办法,由此来实现情感教学的使用价值。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8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