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对策,包括生源类别结合“学生申请+考试”的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五个方面。
关键词:分层教学,公共英语课程,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因此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从以往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优质人才资源[1]。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英语作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的通用语言,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能力和学历提升、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必备工具。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公共英语课程多年来一直基于传统的教学班级模式使用统一的教材授课,而随着扩招的深入,我校生源呈现多元化特点,分为普通高考、单独招生、直升专、三校高职、“3+2”五年转段入学五种。其中,普通高考和单独招生学生为高中学历,其余三种方式入学的学生为中专学历。由于生源不同,学生英语学习的背景、能力、兴趣和方式差异悬殊,教师无法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授课难度较大,教学总体质量不断下降。因此,生源多元化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班级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公共英语教学亟待改革。
本研究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近年来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相关文献,拟对我校2022级经过一学期公共英语教学后的各专业新生进行课堂观察和调研,并对公共英语课程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分析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公共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策略,以便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高职公共英语因学时和学分少,课程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分层教学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很多学者从多角度对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分层方案。赵延[3]提出要在区分专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参考入学英语成绩进行分层,分别从学生、教师、教材和教法几个不同层面提出了分级教学的策略。周捷[4]、黄成[5]提出“分级+模块”的分级教学模式。其中,黄成将“分级+模块”的分级教学模式进一步具体化为立交桥式教学模式,即高职英语第一阶段为四通道教学模式(立交桥的入口:高职英语四层分级课程),然后进入高职英语第二阶段的多通道教学模式(立交桥的出口:模块化英语课程)。亓燕燕[6]提出将高职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分别设计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目标和以英语应用能力、表达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的教学,以及包括课后作业、教学重点及教案等方面的教法分层。黄婷婷[7]将高职学生按照入学英语成绩和个人意愿分为AB级,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分层教学与普通教学相比提升了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发展,但同时也指出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居丽英和吴倩[8]在实践中将高职公共大学英语分为雅思、四级、A级、B级和零基础五个层次,学校在学生入学后统一组织网络考试,二级学院根据考试成绩给出分层建议,学生参考建议,通过教务系统自行选层。除分层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补充了听力及语言表述强化的网络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能提升教学质量,便于教师教学设计安排,还满足了学生的个体化发展需求。徐优明[9]通过两轮分层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分层教学模式,即通过高考成绩结合个人申请的滚动方式将学生分为A、B两层,并从英语考级、课堂内容和其他补充材料三个方面确定了“实用会用”的教学思路,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英语水平得到了提升,分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概括来说,众多学者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认为分层教学可以使教师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教授,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自信、快乐,故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现状
我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在校生1.7万余人。2022年高职实际入学新生近4 800人,其中,普通高考学生2 332人、单独招生学生768人、直升专学生675人、三校高职生790人、“3+2”五年转段学生203人。英语教研室有专任教师5名,外聘、内聘教师若干名。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3人,硕士4人,平均年龄为42岁,平均教龄在16年。教研室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公共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即二级学院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针对部分专业开设一学期的公共英语课程,因此涉及的学生较多,教学任务重。此外,近年来普通高考高职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通过单独招生、三校高职和“3+2”五年转段方式入学的学生取消考试,采取面试方式直接入学。由此,整体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
本文对我校2022级已开设一学期公共英语课程的8个专业18个班级的920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36份。836名学生中,54.43%的学生通过普通高考入学,16.27%的学生为单独招生入学,三校高职等以中专学历入校的学生为29.31%。在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别为高中水平46.29%、初中水平29.19%、初中以下或零基础水平24.52%,可见,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巨大。在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难易度的调查中发现,36.60%的学生认为偏难,跟不上,15.79%的学生认为偏易,而认为基本符合自己基础的学生占47.61%。由此可见,超过一半学生认为目前公共英语课程不符合自己的英语基础水平。根据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理论,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输入材料的难度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即要稍高于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学生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习得新知识,取得进步。因此,输入材料的难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学生二语学习。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来看,48.98%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无兴趣和只有一点兴趣的学生分别占8.64%和42.38%。虽然半数以上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或没有兴趣,但是在英语学习必要性的调查中发现,有94.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非常必要或有必要,仅有6.0%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必要。另外,在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中发现,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加就业能力为目的学习的学生占78.65%,以拿到毕业证为目的学习英语的学生占11.66%,如图1所示。可见,尽管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偏低,但是其对学习英语的必要性认识普遍较高,大部分学生希望学好英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因此,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亟待改革。

在针对学生对分层教学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5.56%)赞同分层教学,不赞同的学生占29.30%,如图2所示。另外,从对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观察和对学生的访谈来看,部分学生从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中表现出茫然和沮丧的情绪。在访谈中有学生反映自己英语基础弱或不具备基础的英语知识,教材上多数单词不认识,课堂跟不上、听不懂,希望教师能从基础的语法和语音讲起,放慢速度,并增加练习和讲解;但是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讲解过细、过慢,且有些是中学已经学过的内容,感觉在课堂学习中收获不大。这就给公共英语教学实施带来很大困难,教师无法同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分类施教、因材施教,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各层次学生,量身设计更符合其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使各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对策
(一)生源类别结合“学生申请+考试”的学生分层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分层方法主要有:①入学后组织学生考试,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②按照生源类别进行分层;③参考入学成绩,按照学生个人意愿,进行选课分层;④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分层[10];⑤按照入校后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并结合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或A、B、C、D四个等级[11]。以上方式在实施中各有优势,但也都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种依靠入学考试分层能够体现公平公正,但是考试组织、阅卷和分班工作繁重,给新学期开学本就工作任务繁重的教务部门、分院和教师带来了巨大工作量,且考试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第二种分层方式对单招和其他生源学生有失公平,部分单招学生英语水平要高于高考入学学生,且英语学习动机强,另外,高考入学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在一个层次上。第三种按学生意愿分层,如果学校的宣传做不到位,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只是盲目跟风选择,就不能体现分层教学的真正意义,且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第四种由于单招和其他生源类别学生没有参加高考,也不适用。而最后一种方式工作量最大,且分层多意味着班级多,教师负责课程多,导致管理难度大,教学任务重。另外,对C或D级学生来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产生边缘感,而削弱了本就不多的英语学习热情。因此,学生分层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接受,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还要符合工作实际,易操作,减轻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负担,如此分层教学才能不断优化、发展,取得预期效果。
我校2022年新生数量近4 800人,学生数量庞大,因此公共英语课程分层教学应考虑在二级学院内分层分班。直升专、三校高职和“3+2”五年转段学生在入学前都属于中专层次,这三类学生英语能力基本相当,属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因此可以划分为B层。高考入学学生可以根据高考成绩,将70分及以上学生划分为A层(具体分数标准参照当年学生的英语整体入学成绩而定),70分以下则属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归到B层。单招入学学生为高中层次、未参加高考入校的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低(也有少数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可将其初步划分为B层。这样整体划分后,学校应通过书面文件形式告知学生英语分层教学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并做好宣传。学生充分了解并知晓自己所属的层级后,认为自己英语成绩好、学习动机强,有意愿到A层学习的可提出申请,分院通过后,再通过教学平台统一组织一次集中测试(以语法、词汇等客观题为主),根据测试成绩重新定层。此外,在分层具体操作中要考虑两个层级的班级数,A层班级数和学生数要稍低于B层班级数和学生数。这种分层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易于操作、管理,减轻了教务部门、分院和教师的工作量。此外,在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上,英语教研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再基于教学目标规划并设定A、B层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我校英语教研室针对A层学生应设定发展性的教学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英语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针对B层学生应设定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即在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巩固英语基础性知识,培养其英语应用能力和自学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克拉申的可理解输入理论,我校公共英语课程教材内容应符合学生现有的英语理解能力水平,即要稍高于学生现有的英语基础水平。同时,因公共英语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难以满足教学目标要求。对此,分层教学可采用混合教学方式,即使用“教材+辅助教学拓展内容”。辅助教学拓展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易于操作、学习。另外,根据调研结果,65.6%的学生认为目前最大的学习障碍是语法和词句,因此教学内容应以语言知识的学习为基础,纳入语法和词汇训练。A层学生的教材可参考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的难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同时在阅读中要关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辅助拓展教学内容可选取语法训练、基础口语、听力等慕课或其他视频资源(通过教学平台发放管理)及词汇类手机APP,作为学生课下自修内容,并纳入考核。B层学生的教材可参考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以下的难度,教学中应融入基础语法知识训练,辅助拓展教学内容则可选取新概念英语1册及练习、国际音标等视频资源(通过教学平台发放管理)及词汇类手机APP,作为学生课下自修内容,并纳入考核。
(四)教学方法分层
在调研中,78.75%的学生认为目前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符合自己的接受能力,认为不符合的学生仅占4.68%。由此可知,我校学生对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比较满意。在分层教学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学习真正发生。对此,教师可采用合作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支架式教学等设计课堂活动。而辅助拓展教学内容的学习可通过小组进行,组员之间互相竞争、督促,组长管理,教师监督、提供学习帮助并给予积极反馈。另外,对A层学生可适当增加小组性学习任务,对B层学生则应在调动、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丰富课堂活动形式,适当布置学习任务,并给予及时和积极的反馈。
(五)教学评价分层
我校公共英语教学评价目前采用“过程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作业、课堂参与、单元词汇测试等。在调研中,61.7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丰富多样,能起到激励作用,31.88%的学生则认为教师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形式化评价或只是简单地鼓励和表扬。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评价比较满意。在分层教学评价过程中,对于A层学生,教师应在过程性评价中加大课程辅助拓展内容学习情况的评价比例,并加入小组评价;对于B层学生,为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加大课堂参与评价和小组评价比例,同时考虑融入单元测试评价,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两种层级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应定期公布,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
四、结语
本文以我校为例,对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进行了探究,发现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做好宣传,并关注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不断优化学生的分层方法,完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获得感和自信心,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此外,分层教学涉及面广,学校的支持、协调和相关部门、教师的积极配合对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3-04-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eqid=8b25e37d000f9dcb0000000364632-096.
[2]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李克强作出批示[EB/OL].(2021-04-13)[2023-04-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104/t20210413_526123.html.
[3]赵延.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36-37.
[4]周捷.“分级+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6):137-138.
[5]黄成.高职英语“分级+模块”立交桥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6]亓燕燕.新时期高职院校英语的分层次教学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3):106-107.
[7]黄婷婷.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究: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1):72-75.
[8]居丽英,吴倩.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166-168.
[9]徐优明.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运用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林文慧.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营销界,2019(13):3.
[11]王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理论基础及实施方案: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31(22):164-1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