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基于班级教学对象实情,依据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思想,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改革,结合本班学情,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进行分组,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 对不同学习层次上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实践
李庾南老师践行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构筑了真正的教学过程,而且三者形成了积极的互动:以自学为主题,以议论为重要方式,用引导串起教学。
我校组织数学教师深入学习“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也积极将李老师的教学思想和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努力打造出既适合本班学情,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课堂文化, 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
初一学生开课两周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地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实际学习能力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 将学生分为较高能力组,中等能力组,较低能力组,然后按不同能力组有 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安排教学进度、设计训练内容,真正实现不同能力组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
这种分层教学方法正应对了李老师 “自学·议论·引导” 教学思想的出发点,避免把学生当做“标准件”,整齐划一地进行教学。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重组教学内容
使用现行教材,对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实行单元教学。 通过学习单元的划分,力求将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建立与学生知识体系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教材单元重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以设计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的教材单元重组方案。
怎样重组教学单元,核心应落在课型及教案设计上。在课堂上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 如教学“三角形全等”概念时,我设计了多种途径,通过看、说、做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去感悟三角形全等的概念。看——就是由生活中的具有三角形状工具或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对三角形全等产生感性认识。说——就是让学生列举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感受全等,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做——就是让学生探讨用纸片折叠不同的全等三角形,再展示,并加以说明。 学生在谈了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现象后,再动手去做三角形全等,激发了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做中进一步感悟三角形全等,从而水到渠成地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定义。
三、科学应用课堂授课类型,增强学习效果
根据“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要求,在讲授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科学灵活地运用自学、交流讨论、练习和复习等基本课型。 根据李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思想,我在给初一学生上课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不同的课型,有时在一堂课中要同时用到两种课型。
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验检析
我们班经过一年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教学 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首先, 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到初一学年结束时,有 90%以上的学生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结论,并可以用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一些规律。 约 70%的同学已不满足仅仅对题的看懂与会做, 他们还要探究每个例题的目的和每一步的根据, 联想到相同类型的题并挖掘一些更深的内容。其次,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更好掌握。实验班和对照班入学成绩基本相同, 但比较他们在初一末考的成绩,实验班占有明显优势。 最后,通过“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践,学生数学的语言、抽象分析、运用、推理能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快提高和发展。
五、几点体会
1.“自学·讨论·引导” 教学法确实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 情感体验,接受教师的教育,自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行动,并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
2.实验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增加教师的责任感,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将“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法落 实到每一位数学教师身上,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使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并能心甘情愿应用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
3.实行激励机制,使“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法持久进行。 “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是教学改革,必须制订出配套的激励政策,让优秀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和物质上获得鼓励,以便能更好地使“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法的改革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邵胜林.浅谈“自学·讨论·引导”为主的课堂教学[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1).
[2]袁道强.浅谈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由“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引发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1).
[3]王娟.浅谈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几种方式[J].新课程学 习(中),2012(12).
[4]黄欣.浅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验应用[J].成功(教育),2011(5).
《自学议论引导下的分层教学课堂实践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26/2019032610215428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