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4:16: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结构化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如何实现结构化教学,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问题,主要包括结构化教学概念、 开展结构化教学的价值和设计策略,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可为其他学科的结构化教学提供一定的 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单元,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是根据知识形成规律 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沟通其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络,使之转变为学生认知 结构的教学方法。它以整体联系为重 点,将知识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 行统整并形成结构的过程,使学生全 面体验并了解知识的构成与思维方法 的构成,从而建立比较完善的认知结 构与思维架构,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 维,提高教学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将结构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注教学目标的结构化,强调教学内 容的结构化,以实现知识的系统性和 连贯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会思考、能 反思、敢质疑等高阶思维能力,能够 有效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为课堂教 学赋能增效,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 中积极从结构角度思考,改革传统授 课方案,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开 展结构化教学,融合大单元教学和结 构化教学的优势,促进了数学教学的 效率提升,发展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大单元视域下开展结构化教 学的价值

  大单元视域和结构化教学是两种 教学理念,但它们可以相互融合,以 提高教学效果。大单元视域下的结构 化教学是指以大概念、大情境、大任 务为统领,对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进 行条理化、纲领化和整合化。这种教 学方式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结构化, 还强调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和问题的结 构化。

  大单元视域下的结构化教学是一 种系统科学、整体层面的认知方式,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 养、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以及促进教学 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帮助教师进行结构化思考, 促进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大单元 设计让教师像学科专家那样进行结构 化思考,这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科育人 的本质,有助于学生进行结构化思维, 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同时,大单元 教学的结构化设计多采用“逆向设计”,关注如何安排活动才有助于学生 参与、发展和展示理解,而非考虑教 师如何教。这种设计方式有利于增强 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其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大 单元教学以大情境、大任务为引领, 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和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 体发展。

  最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结 构化的大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通常以基 于大情境、大任务的“任务群”的样 态出现,任务与任务之间存在内在的 联系,并构成一个体系,增强学生的 学习体验。


\

 
  二、小学数学在大单元视域下进 行结构化教学的设计策略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 形式的科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指出,数学教学的目标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 向。强调是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以下简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 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下简称“四能”)。因此, 知识结构化教学模式正契合数学教学 的目标,可以引导学生们抓住内在关 联,把握数学本质,从而更好地掌握 “四基”,发展“四能”。为此,在大单 元视域下,教师运用结构化教学,将 单元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知识体系。 如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案例研究、 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 生积极参与、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 通过逐步展开、渐进式深入和巩固性 训练,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扎实的 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系,实现深度学习 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从整体角度设计并组织教学

  基于大单元视域和结构化教学的 理念,教师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 计和组织,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要素, 从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全方位地帮 助学生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学 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可以设计精准的 内容和情境,制定学习目标,设计结 构化、多样化、整体性的学习任务和 活动,以连续的课时展开教学过程, 并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通过单元 整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各单元知 识内容统整、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 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衔 接。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 求,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 环境、材料、程序和方式,让学生按 照设计好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学习。这 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主 动探究、合作交流、创新思维等能力, 促进学生形成系统、深入、持久的学 习效果。

  例如,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在现行教科书 知识体系基础上,对教材单元中新知 探索、例题或习题等素材进行合理整 合或扩展。在将教材知识展现逻辑顺 序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打破固有的教 学周期孤立化的局限,对教学周期进 行合理调整和重新划分。这样,教师 在教学前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全面的认识,充分 把握、深入研读教材,以学生的核心 素养培养为目标,对单元内分散、有 联系知识点展开整合和拓展。同时做 好课前测、新授课教学、习题课、课 后测、单元复习课等进行结构化的设 计和统一的课时分配,以保证教学的 整体性。

  总之,大单元视域下的结构化教 学,为数学教学的革新提供了一种全 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单元整合的教 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和素养。

  (二)落实知识结构化教学中的生 活化理念

  在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中,教师需 要转变传统的只关注知识点、考点 的观念,而是要“左顾右盼、上勾下 连”,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领 域与学习领域相融合,遵循陶行知先 生“学习即生活”的教育观,促进学 生的内在成长。

  生活化理念融入结构化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或 现象中发现数学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数学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学科 特点,设计合适的专题教学内容和活 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同时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意 义,初步形成数学学科思想,激发小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 思维发散,并为后续知识点整理做好 准备。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通过数 学建模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 生活中去,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 趣和学习动力。此外,而单元学习主 题作为以大单元为核心而设计的主题 教学,能反映出本单元学习重点与数 学核心素养。对此,在大单元主题教 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相 结合。例如,小学生现在还处在以直 观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导时期,学生还 很难离开真实对象来解决问题,无论 是抽象思维能力还是逻辑推理能力, 都还处在初级发展和不成熟阶段,因 此,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方面 学生经常需要借助一些形象、直观具 体事物来进行学习。如在“位置与方 向(二)”中,“辨别方位”这一课中, 教师可通过展示当地一张动物园地图, 让学生回忆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动物园 找路的真实事例。同时,教师也可根 据实际生活中问题来设置本课程题目, 例如,城市中的交通问题等。在抽象 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选择小学 生熟悉、有趣味性的学习素材,对于 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促进意义, 同时可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掌握与理 解数学知识。


\

 
  (三)采用差异化的表征形式开展 教学活动

 
 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 学习需求,根据内容设计不同的表征 形式,如串式、网式、正逆互通式等,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大单元视域中,教师可以利用结构 化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将不同的表征 形式有机地组织和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整体。串式表征是指按 照知识的发展顺序,将知识点逐一串 联起来,形成一个线性的知识体系。 这种表征方式适合于知识点的顺序性 比较强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 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更为系 统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可以采 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 来,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的 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 学知识。网式表征是指将知识点按照 不同的维度、角度进行组合,形成一 个网状的知识体系。这种表征方式适 合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的情 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系统、全面 的知识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概念图 等方式,将不同的知识点按照不同的 关联性进行组合,让学生能够更深入 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正逆互通式 表征是指将知识点进行正反向的表达 和应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 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种表征方 式适合于知识点之间存在多重关系的 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 体系。例如,可以设计探究性学习任 务等,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 不断深化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理解。 在大单元视域和结构化教学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将不同的表征方式有机地结 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时,数学教师可通过网式表征的 方式,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按照不同的 维度、角度进行组合,以及提高学生 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先拿来 一张白纸,让在白纸上写出所有图形 的面积计算,接着画上相应的图形和 相关计算公式。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 记忆效果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数学知 识框架的记忆。在“分数乘法”时,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可 通过串式表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 究。如围绕让学生懂得归纳总结应用 题的结题思路时,教师可以在黑板的 中央写上大大的“应用题”三个字, 然后组织学生拿出两张一样的白纸将 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重点题和错题, 以网状图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通过 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数学计算问 题细化成年龄问题、形成问题和工 程问题等;可以将图形问题细分为 种树问题等。同时,教师可引导学 生根据个人喜好合理采用色彩鲜明 的线条以及特殊符号等构建思维导 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大单元视域 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了结构化教 学的概念、价值和设计策略,并通过 教学实践案例,验证了结构化教学对 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小学数学 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其 他学科的结构化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 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张华珍 . 结构 化:小学数 学 单元整合教学必然诉求 [J]. 华夏教 师 ,2022(16):78-80.

  [2] 巫晓燕 . 单元整体:让数学结 构化教学走向深刻— 以人教版三年 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为例 [J].牡 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12):84-87.

  [3] 戴 津 津 . 小 学 数 学 结 构 化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的 研 究 [J]. 华 夏 教 师 ,2022(36):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7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