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及生活性,对于学生当下的学习、成长以及将来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重 要的教学意义。在教学内容方面,小学语文知识呈现出体系多样、范围大、内容杂等特点,学生在独立学习中很难把 握出一条内在逻辑与学习线索。基于此,与教材编排特点、学生学习习惯及语文学科特点相符合的大单元整体教学 走进一线教师的视野,逐渐受到教师及学生的广泛欢迎 。 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 文教师需要在系统的教学思路、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统筹语文知识,以大单元整体教学建构 起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大单元 整体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 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思路中的弊端也在不断显露, 一线教师亟待探索出更符合科学教学理念、现阶段教学 目标的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部编版教材内容 选择及编排特点相契合的单元主题教学逐渐受到广大 教师的青睐,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也显示出了令人满意 的教学效果 。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如何将 学科知识在搭配、选择的基础上有效地融入课堂,同时 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地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这 是一线教师长期以来所面临的教学困境。而大单元视野 下的整合教学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围绕具 体的单元教材内容、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教学主题,在知 识串联整合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趣味性、参与性的教 学方法,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两个角度优化学生的学 习效果, 最终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在基础性知识之外,有阅读、写作、课外拓展、学习实践 等教学范畴,语文教学活动呈现出很大的综合性。此外,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知识讲解以及教材文本,学生的自 主学习、思维培养及视野扩展同样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题 中之义。最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也需要有 意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素养、语言能力及知识 运用能力等,“孤立式”“被动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显 然不能实现这样的更高阶的教学要求 。从多个角度来 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单元整体教学尤其实施的必要 性及重要性,只有从单元主题及整体教学出发,将相对 零散的语文知识整合进系统的学科框架中,同时建构起 学生参与、学生体验、学生实践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培 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和素养,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才能够实现最大化。下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策 略性的阐释。
一、从单元主题出发深挖教材文本
在传统的教学思路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往往对知识进行逐一讲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 知识的呈现方式是零散的,其中的课堂主题、知识重点 也难以得到突出 。在笔者看来,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教 学思路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其破除了单篇孤立式教 学模式的弊端,能够从系统优化的角度帮助学生理清知 识脉络,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自然能够得 到凸显 。基于此,在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整体教学的过 程中,教学需要有意地引导学生回归教学文本,有重点 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索和理解。这不是主题性教 学活动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方 法,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巨大的教学意义。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整合教 学中,学生将在对不同文章的阅读中梳理出不同的人物 形象、描写方法等,从“字里行间众生相”出发,本单元的 教学主题也不言自明 。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人物”这一 主题出发,从“说”与“写”等两个角度入手带领学生深挖 教材文本。如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分 别对小嘎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交流和讨 论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与具体的文本内容及自身的 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这样的一个“说人物”的过程既是学 生深入品悟课文文本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领悟作者绝 妙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则可以引导学 生根据交流所得及课堂所学进行独立的“人物”短文创 作,在读、说、写的连贯性教学过程中升华教学效果。
二、单元主题教学的过程优化策略
从语文学科的语言学、综合性出发,小学语文教师 若不注重教学过程优化策略,课堂教学便极易走向死板 化、枯燥化;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角度来看, 学生往往还不具备积极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素养, 他们更愿意被多样的、生动的、有趣味的内容所吸引,在此基础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便直接影响到了学生最 终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小学语文教师进 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尤其是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 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 小学语文教师也更应该在教学理念更新的基础上, 从多个角度入手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体验感。这不 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素养提 升、学习兴趣增强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旧知激趣法、情景教学法等 都是很好的教学策略,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 可以采用多媒体优化、互动教学、游戏性教学等多种策 略。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部 分课文的整合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尝试从 “四季”“夜月”“山水”等本单元常见的意象入手,引导学 生谈一谈自己在月色之下的神奇感受、与山水相遇的所 见所感,同时结合多媒体图片、音乐、微课等烘托氛围, 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对单元主题形象的、整体的感知; 再比如,结合课文《鸟的天堂》,教师可以充分地调动学 生的生活经验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将不同种 类的鸟儿与其图片相对应,通过简单的知识竞答激发学 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单元整合中的语文生活化教学
语文学科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实践有密切的联系, 从语文知识的工具性角度出发,学生对语言、文化等知 识的掌握也最终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检验。此 外,从教学内容的扩展等角度入手,语文学科的生活性 同样赋予了语言学习过程更多的魅力,同时也极大地延 伸了语文学科的内涵 。基于此,生活化教学是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教学路径,在单元整合教 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更是发挥着联系不同文本、激发 学生思考、促进学习实践的重要作用 。在单元整合中运 用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从社会情景、自然情景以及个 人生活情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延伸,同时适当地将课内教 学内容及课外语文知识相结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优 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等文章 纵横古今中外,从人文历史、自然环境、城市生活等多个 角度入手描写了不同地域之美 。然而,文本中所展现的 内容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无疑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情感的理解。基于 此,教师可以尝试生活化的教学路径来为学生探索出理 解文章的“钥匙”。如教师可以首先尝试以多媒体的形式 为学生展示江南古老的水乡、我国北方的广阔的草原以 及西部浩瀚的沙场,从我国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情景入 手来理解“人文”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最后,教师 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旅游经历来 加深思考,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带着思考和情感进入对文本的阅读,阅读效果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以科学评价体系建构高效课堂
在小学语文学科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深挖 教材文本、拓展学科内涵、优化教学过程及生活化教学 手段逐步地提高内容精度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学生 的深厚学习氛围之下的积极参与和感悟 。在这个过程, 教学评价环节也必不可少,围绕整体教学、过程性教学 所展开的科学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教师的 教学过程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一方面来看,有效 的教学评价手段能够促进学生扩展思维、独立思考、加深 理解,同时确立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从教师教学 的角度来看,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评价环节帮助建立起 有效的师生沟通及反馈机制,更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目 标、安排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例如:在《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祖父的园子》等文 章的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梯度性学习任务的设计 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将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贯 穿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读 课文来理解基础知识并发现疑问;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 积极地提出问题,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进行思考并选取 文章重点段落进行感悟;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比分 析、朗诵等方式来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等等 。在对梯 度性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关注于过程 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思维扩展 及学习交流的活动当中 。最后,教师也可以尝试设计学 生展示或学生互评等的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提 出语文学习过程的主体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要求小学语文 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 设计和教学安排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及积极性。在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单元视野下的整体性教学策略能 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可 以积极地进行与此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不断的创 新与优化中建构起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希望本文所提出 的策略性建议能够对教学实践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曾祈佳.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创意探索[J].华 夏教师,2020(13):75-76.
[2]刘红宁.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主题习作教学方法 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01.
[3]赵婷婷.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校外教育,2020(8):94-95.
[4]王祥连.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学生“量身定制” —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第五单元为例[J].江苏教育 研究,2017(Z2):50-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