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实验室建设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1:26: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对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医学实验室是研究生培养的科研实践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将为培养高水平的医学研究生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文阐述医学实验室管理机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研究生培养,思政教育,安全教育,文献汇报

  医学研究生培养在我们国家医疗卫生系统培养高层次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实验室作为研究生的科研实践平台,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作用明显。然而,目前对于临床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实验室思政教育重视不足,安全管理不规范,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落后,文献报告在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够等。因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并将其充分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加强实验室的思政建设

  医学高校的实验室是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主要场所,其中很多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将进入国内各大医院从事一线医疗工作,或者进入科研院所从事医学相关的科研工作。无论是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是科研工作者,除要有精湛的医术和科研能力,更要有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恪守伦理的科研态度。因此,实验室对研究生阶段思政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各高等医学院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主要关注的是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思政教育没有列入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此外,部分实验室教师甚至导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但对研究生的思政教育重视远远不够,导致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会出现学术失德失范的现象,在生活中缺乏信仰和诚信等问题。另外,部分高等学校缺乏相应的专职工作队伍,条件保障还不到位。特别是面对研究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还缺乏积极应对的有效办法。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新形势下,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必须充分认识并加强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应正确认识实验室研究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研究生导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辅导员对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地纳入科研实践中,将科研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其次,应充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可通过制度规定导师育人职责,把思政教育纳入导师业绩考核体系中,并与职称评聘挂钩,加强导师思政能力培训,通过讲座报告、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另外,应建立健全实验室多元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实验室教师或科研人员进行综合评价。这可在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标准中提高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等挂钩。

浅谈实验室建设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

  医学院研究生通常需要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多次发生安全事故,直接导致研究生伤残甚至失去生命。医学院校的实验室隐患较多,首先是化学试剂较多,如易燃易爆、易制毒、强酸碱、剧毒化学试品等,实验室管理不当将成为实验室安全的重大隐患;其次是仪器设备多,尤其是一些特种设备,如干燥箱、高压灭菌器、超高速离心机、气瓶等,操作不规范将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生物实验室的致病原和放射性物质的正确存放与使用,以及生物废弃物的处理也是医学实验室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有些高校实验室在研究生进入实验后未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医学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课题观摩和操作前必须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在线安全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和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等。实验室可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特征搭建学习平台,也可以利用各大高校已经建立的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在线学习,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考试,可多次学习和参加考试,直到考试合格,要求研究生新生必须完成实验室安全准入的学习和考试,方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第二阶段是研究生进入实验室课题研究阶段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学习培训,该阶段培训可由所在实验室或者学系组织线下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研究生科研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操作、实验技术方法、实验动物操作、生物废弃物处理、危险化学品的领取和正确使用等。学习培训后,可组织线下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学生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如实验期间违反实验室管理规定,视情况取消其准入资格,需经过重新学习、考试方可再次准入。

  三、加强实验室的文献汇报教学

  文献汇报是集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和翻译、文献汇报和讨论为一体的学习方式,这是医学实验室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方式,也是科研工作创新和转化的重要源泉。从研究生进入课程学习阶段便可进入实验室开始文献汇报学习,一直到研究生毕业。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督促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学科最新进展、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培养文献阅读能力。通过文献汇报,研究生分享其领域最新学术成果,各成员交流自己的见解,经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迅速并且大量地获得新观点,提出新设想,在知识摩擦过程中,不但学生能进步,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对于课题组成员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开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学实验室需要给研究生建立文献汇报管理体系。首先,实验室要定期在课题组开展文献汇报工作,并于每学期开始制定好文献汇报日程,每位研究生要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科研兴趣确定好报告方向和内容,汇报文献以近三年的高质量的英文科学研究论文为主,如Nature、Science、Cell或者Lancet。其次,在研究生汇报前需确保研究生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课程的学习,如高校无此类课程,实验室需要每年给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能力的培训。要求研究生熟悉中国知网、PubMed等各个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方法,使研究生能做到迅速、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学会利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等整理归纳学习过的文献,便于查找并为以后的论文撰写打好基础。高效的文献检索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还可以全面地了解课题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对掌握课题相关的前沿信息至关重要。最后,研究生文献汇报前应将所汇报文献分享给实验室同学和老师们,并准备好报告的PPT,汇报时要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设想,挖掘汇报文献中的精髓,鼓励同实验室研究生积极思考和交流。

浅谈实验室建设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四、加强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

  医学院校科研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的场所,也是构建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体系的重要基地,决定着实验室科研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及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各医学高校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但是仪器设备管理却存在滞后的现象,如资源配置不均衡,很多重点实验室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重复购置,而一些普通实验室仪器设备却落后、陈旧老化,已不能满足科研的需求,从而影响了研究生正常科研工作的开展。整合和共享仪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建设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将为高校的科研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很多医学高校根据学科建设均需要建立大型的仪器设备科研平台。如何使这些大型的仪器共享平台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运行?首先,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细化管理人员具体分工、职责范围、协作机制来保证制度的执行,保障研究生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其次,科研平台信息化管理建设是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科研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可从用户管理、仪器设备管理、预约管理、计费管理和统计报告等方面覆盖研究生实验和管理人员的各种需求,提升平台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实验室购置了不少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技术人员将面临更多的要求和挑战,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并且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与工作原理,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建丽,刘洪丽,朱复义,刘志锋,桂锦峰,宁彩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82-83.

  [2]张凌云,王雪枚,庄宝祥,吴洪娟,陈燕春,李如江,刘悦.潍坊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5):97-99.

  [3]颜艳,田刚,唐媛,杨土保,胡明,王一任,程港,王乐三.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统计,2022,39(5):795-797.

  [4]陈龙.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浅析[J].中国研究生,2018(4):49-51.

  [5]王建红,杜江婷.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22(3):12-15.

  [6]张海峰.“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6-10.

  [7]虞俊超,宁信,王满意,张锐,渠晖,张金,孙骞.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实践与保障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295-298.

  [8]裴俊瑞,周令望,邹宁,等.从实验室角度谈医学研究生的培养[J].西北医学育,2010,18(5):926-929.

  [9]朱菊芬,刘加彬,彭丽萍,孙岳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223-225,243.

  [10]韦佳敏,傅瑜,叶招莲,王青.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现状及准入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云南化工,2022,49(9):63-66.

  [11]崔梦晶,曾嘉莹,许余玲,金辉.6S管理下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准出制度的建立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8):321-326.

  [12]涂杰,武善超,盛春泉,刘娜.文献汇报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讨[J].山东化工,2020,49(20):214-215.

  [13]沈中辉.“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91-92.

  [14]任怡然,梁昊岳,李秀荣,周圆.新形势下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信息化管理建设的必要性与路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4):189-193.

  [15]唐梅,宋兴辉,李艳伟,等.高校医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3):256-258.

  [16]邓薇.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0):132-133.

  [17]王慧茵.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J].科技资讯,2022,20(10):217-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72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