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幼小衔接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0:21: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幼儿园教育能够为小学阶段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差异。因此,在从幼儿园教育 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做好幼小衔接,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小学数学知识的乐趣。本文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数学教 学的现状,明确了幼小衔接中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进一步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 教学方式多样化、展开差异化教学以及关爱学生的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与发 展, 幼小衔接教学引起了广大的关注。 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度过 幼儿园教学阶段,适应小学的学习生 活。但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数学教学,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一定的难 度。并且在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幼 小衔接数学教学过程也容易出现了一 定的问题,影响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提 升。基于此,本文对幼小衔接背景下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难点进行了 探讨,并以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为基 础,探究了其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提 出了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 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力图实现幼 小的良好衔接,培养好小学生对数学 的长远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数学素 养的发展。
\

  一、幼小衔接背景下提高学生数 学学习兴趣面临的困境

  从小学阶段数学科目教学和学 生学习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幼小 衔接在数学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 不足,如果不能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就会对学生的数学启蒙教育产 生很大影响,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 面,一是学生不适应小学阶段的生 活,二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差距较大。 幼儿教育比较宽松活泼,小学教育 比较严谨规范;幼儿教育以动手动 脑的游戏为主,小学教育以传授基 本知识为主。在幼儿园,教师就像 妈妈一样照顾孩子的生活,到了小 学,教师侧重于学习品质的教育, 不会像妈妈一样管着你,要让学生 慢慢养成独立的习惯。

  (一)学生不适应小学生活

  相较于小学阶段的生活,学生在 幼儿园阶段的生活更加自由,学生上 课的时间较短,在学校的总体时长也 较短,学生对于家长还有较强的依赖 性。但进入小学后,学生需要长时间 处于校园内,早上上课的时间比幼儿 园更早,下午放学的时间比幼儿园更 晚,学生需要克服长时间离开家长的 焦虑。同时,幼儿园一般采用小班授 课制,一个班 的学生可能在 10—30名之间,但小学阶段,一个班级的学 生可能在 20—40 名之间,班级学生 的人数增多,对学生来说也是较为不 适应的。学生适应和习惯了幼儿园与 教师的相处模式,对幼儿园教师有一 定的依赖性,导致学生步入小学时不 适应与教师相处,也不适应小学的学 习生活。

  虽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相互连 接的教育阶段,但幼儿园的主要教育 模式是以游戏为主开展教学活动,而 小学的教学则是以课程和作业的形式 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上存在较大的 差异性,形成了幼小衔接的坡度。

  (二)学生的基础能力差距较大

  刚进入小学的学生,通常来自不 同的幼儿园。不同的幼儿园所进行的 教学课程也是具有较大差异的,这就 导致有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在幼儿园 已经学习过,能够较快掌握,但是有 些学生却没有学习过,不具备相应的 数学能力。例如,有些幼儿园会培养 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开展基本的数 学运算课程教学,这部分学生对数字 的抽象理解能力更强,但没有学过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学生则不具备这种基 础能力。

  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小学数学教 学出现了不注重学生差异性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 阶段,在学习能力上可能会出现较大 的差异性。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没有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基本还是采 用传统的统一授课方式进行数学教 学,导致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各不相同。 此外,幼小衔接时期,正是学生心理 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性格形成 的重要阶段,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尽相 同。这也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小学后不 适应,对小学阶段开展的学习产生一 定的焦虑心理或者畏惧心理。但在目 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 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很少 能注意到学生心理上的变化情况。学 生的心理发展对学习效果也有着重大 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让学生 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幼小衔接背景下提高小学生 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在幼小衔接背景下,要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先构建一个良 性化的交流环境。教师尊重学生,学 生能够及时地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 到的困难反馈给教师,形成良性化的 沟通交流。另外,教师要采取更加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之间的差 异,开展层次教学,更要关注每个学 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之后,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构建师生良好沟通环境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成功的 教学需要的不是强者,而是激发学生 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幼小衔接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而言,要做学生 喜欢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这 样的体验,学生一旦喜欢某位教师, 往往也会喜欢这位教师的课,教学效 果也很好。反之,学生如果讨厌某位 老师,很有可能因此而放弃整个学科 的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和 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师 生人格平等的原则。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说过, “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 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 教师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教师就高人 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 端地叱责。而是要走近学生,让学生 感受到自己和教师的人格是平等的, 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成为学 生的朋友,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 生的世界,能够换位思考,聊一聊学 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就会拉近自己 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爱的力量非常 神奇,教师对学生鼓励的眼神、会 心的微笑、贴心的话语都会产生突出 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良好 的师生沟通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 地发展和成长,学生遇到问题也会及 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接收到学生 的反馈后,可以调整教育教学方法, 在良好的师生沟通环境中提高教学效 果。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随机地提出一 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 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在良性 化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 解和认知。另外,在构建良好师生沟 通氛围时,还可以从线下课堂延伸到 线上,通过线上平台的搭建,便于学 生能及时地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也 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在这种良性 化沟通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 学学习兴趣。

  (二)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 方式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 学,教师应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数学 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不符合时代 发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数 学的趣味性,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数 学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延续幼 儿园阶段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在课堂 上引入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适 应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但需要注意 的是,要在游戏中设立相应的教学目 标,提高游戏教学的效率。其次,可 以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 分为 4—6 人的数学学习小组,给每 一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开展小组 探究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互帮互助,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 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提 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多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 习。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学生通过在实践中进行数学学习,能 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能 够让学生较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教 学。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借 助信息化平台,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 的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差异,开展差异化教学

  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 重学生的差异性,展开差异化教学。 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 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 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的公平性,提高 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 教学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好教学方案,保证教学内容的层 次性更加明显, 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 生都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能力。其 次,在课堂上,教师开展任务型教 学时要将学习任务分层次。对于数 学基础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为其 布置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对于数 学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 拓展性探究学习任务,达到让每个 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后, 教师要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 让学生就所学 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让每一位学生 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都能有所收获。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学生要有不同 的评价标准, 只要是积极学习数学、 学习态度良好、学习能力有提升的 学生,都是值得表扬的。教师在对 学生进行评价时应采用更加积极向 上的形式,鼓励学生进步。另外, 在评价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单向性 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和 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 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 生的评价都能够呈现在评价结果中, 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 己的情况。

  (四)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当前阶段,教师大多关注外在环 境,通过外在氛围的营造,借助有效 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 习,忽略了内在层面。每个学生的心 理情况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所彰显 出来的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要提高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还需要了 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学生有效的 心理疏导。小学阶段的生活不同于幼 儿园阶段的生活,数学教师要在教学 过程中主动地关爱学生,及时发现并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适应小学阶段的教育。

  首先,对于不适应的学生来讲,小 学阶段的生活更为紧张、枯燥且有挑战。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情 感状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或无聊等情 绪。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也应主动关心 学生,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与学生建立 良好的关系。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解决在 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应指导 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 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这更 有利于学生适应小学教育,促进学生学 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 时更加积极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 兴趣。教师一定要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关 注每个学生的心理,通过对学生心理的 有效调整,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 态,让教育教学实现良性化发展。除开 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家庭环境对学生度 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也有重要影响,在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学 生会愿意把每天遇到的事情与家长分 享,从而较快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因 此,教师也需要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 交流,从而为学生营造更加良性的心理 氛围。
\

  综上所述, 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 兴趣,为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做好 知识和生活方面的准备,树立好以幼 小衔接为背景的数学教育目标,培养 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切实地做好幼 小衔接的重要工作。并且在幼小衔接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进行一定的 教学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去解决 问题,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自身的 教育水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 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璜 . 浅谈数学教育中幼小 衔接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J]. 新课程 ,2021(52):52.
  [2] 包瑞黎 . 减轻“幼小衔接”坡 度,开展多元化数学活动 [J]. 科幻画 报 ,2021(05):228.230.
  [3] 刘莉娟 .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 学数学教学模式探析 [J]. 当代家庭教 育 ,2021(19):185-186.
  [4]王淑梅 . 幼小衔接中数学教 育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 . 考试周 刊,2021(84):70-72.
  [5] 张娜 , 郑梦阳 . 幼小衔接阶段 数学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J]. 教 师 ,2021(33):35-36.
  [6] 金全斌 . 幼小衔接视角下小 学数学教学模式探析 [C]// 中国国际 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 会 . 创新教育实践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集 ( 五 ).2022:339-341.
  [7] 蒋明书 .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 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J]. 新课 程研究 ,2021(27):123-124.
  [8] 谭洁 . 幼小衔接数学教育现 状及对策研究 [D]. 西安 : 陕西师范大 学 ,2018.
  [9] 刘艳萍 . 自然过渡 , 完美结 合——谈幼小数学课堂教学衔接策略 [J]. 考试周刊 ,2022(17):107-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0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