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3:47: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思路,最后论述了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药学专业,实验课程,OBE 理念,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 的线上教学 。 目前,各高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也陆续转 变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药学专业课 程实践性较强,尤其是“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等实验 课程更是如此 。对于实验课程来说,因为实验是具体 化、实践化的,但线上教学只能让学生进行实验理论 学习,无法让学生实际参与实验操作,难以培养学生 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因此,针对药学专业的实验课程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更符合药学学科注 重实践创新的特点 。另外,针对药学专业学生对实验 课程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 念改革是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 可以采用 OBE(Out- come-Based Education, 成果导向教育) 理念 。融入 OBE 理念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 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统筹与成果 目标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 。基于 此,本文拟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为例,对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 学加以探索。

\

 
  一、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药学专业是 一 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 业,其部分药学理论课程有配套的专业实验课程,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合专业特点,“药物代谢动 力学实验”课程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转化和实 践创新能力,而通过实验课程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 同时, 随着教学理 念、教学方式的更新,药学专业研究的深入,“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和评价机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首先,随着药学专业的发展,药学专业理论课程 的分类更加精细具体,一些新发展起来的药学理论课 程还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验课程。药物代谢动力学是 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 、分布 、代谢和排泄 (ADME) 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体内药物 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 门学科[1]。此前,部分高校药 学专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是临床药理学实验内 容的一部分,不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随着近些 年医学研究工作的深入,药物代谢动力学已渗透药物 临床治疗、新药研制 、药物毒理分析、中药现代化等 多个方面, 并成为判定药物研究深度的主要标志之 一[2] 。同时,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作为临床药理学实验 的一部分,其实验内容过于单一,实验方法过于陈旧, 无法将相关的新方法 、新理论引入本科生实践教学。 因此,在药学专业实验课程中独立开设“药物代谢动 力学实验”课程,并以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为目标对该 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传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模 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以现场讲解、演示动画、多 媒体课件等作为教学手段 。具体是以教师授课为主 体,将教材知识及内容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3]。在这 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通过课堂药物代谢动力 学实验理论知识讲解、多媒体实验内容示教观看和教 师知识的经验性传输来完成“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课程的学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的最大不足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缺乏自主学习能 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就是写实验报告上 交,从不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不愿意 动手操作。这种内容驱动和偏重投入的教育教学模式 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内容输入,即忽略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学习中 的重要意义 。 因此,实施基于 OBE 理念的“药物代谢 动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再次,“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较 多,实验操作较复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果重理 论讲解,即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将实验的理论、操作演 示完全讲解清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学生缺 乏动手操作的时间, 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操, 那么课程内容又难以讲解清楚 。同时,由于“药物代谢 动力学实验”课程的内容与新药研发、药物作用新机 制、新理论等紧密关联,如果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一成 不变、操作方法机械,就会缺乏外延和拓展,难以将药 物代谢动力学的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引入实验课堂教 学,也难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最后,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目前“药物代谢动 力学实验”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存在较为单一 的问 题, 多数是简单地按照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和 上课出勤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种评价方式 无法对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全过程进行持续性评 估,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实验能力的成长情况 。 因此, 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必须在教学 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评价方式等多方面 进行优化和探索。

\

 
  二 、基于 OBE 理念 的药学专业 实验课程线 上线 下混合式教学思路

  在相关政策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以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 药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在教学改革 过程中,要不断深入探索,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 育,只有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培养方式,才能真正达 到培养人才的目的[4] 。实验教学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5]。基 于药学专业“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下面笔者对其教学改革思路进行阐述。

  OBE 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 OBE 理念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反向设计,正 向实施”的教学模式[6]。结合药学实验课程注重理论转化和创新性研究的学科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教学应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成果为目标进行设计 。笔者基于 OBE 理念,根据药学专业培 养方案和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学生需掌握的知识 、 达到的能力和素质等预期成果要求,对实验课程的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设 计,形成了基于 OBE 理念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利用线上课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加 课堂信息量,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实现教学内 容的拓展[7]。在该模式中,教师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并不断对教学方法、教 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探索,从而实现持 续改进 。在教学目标上,要根据 OBE 理念,以学生为 中心,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培养目标 , 设计对应的教学成果目标,并设计出具体要求 。在教 学方法上, 该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教师将传统实验课程中讲授部分的基础知识录制成 微课等课前预习资料,并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学生 可自主预习;在线下课堂,教师主要对难点、知识薄弱 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给予学生更多实 践操作的机会和验证理论假设的空间 。在教学内容 上,教师可结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的基础知 识,在线上平台开辟药学前沿进展专题,将药学实践 领域的新理论、新发现引入药学实验课堂,由此在教 学内容上实现延伸和拓展;线下教学则由教师引导学 生通过课程研讨、案例分析、自主设计等形式开展实 验课程的拓展学习与讨论, 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 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 OBE 理念指导下 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不断改革探索,持 续改进的灵活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时 间充裕和形式灵活的优势,也重视线下教学中实践操 作的锻炼,能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实践、自 主思考总结、自我提升的目的 。同时,教学评价是提升 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其进行更加严谨、科学的研 究,并不断进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8]。对于基于 OBE 理 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来说,其教学评价 以实现培养目标为根本目的。这种基于效果的测评是 从总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的一种评价体系的 创新,评价的落脚点放在教学效果上[9] 。基于 OBE 理 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注重持 续性评估,即在正向实施的过程中,持续评估,并根据教育教学成果,持续改进。在教学评价中削弱单一总结性 评价的主导地位,体现评价的差异性,能使评价结果更 加精准[10]。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指立足药学专业培养目 标,通过设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将不同的评价指标按 一定比例综合,使考核重心向平时成绩迁移,对学生在 实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实践

  OBE 理念的核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 续改进。基于 OBE 理念,本文构建了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并在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这门药学专业实验课程中加 以具体应用。

  (一)教学目标优化

  基于 OBE 理念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以 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依据学习者在学习结束 时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架构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与 教学环节,其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实验教学中具有关 键作用。笔者具体从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科学素养三 个方面设计了“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 标,如表 1 所示。

\

 
  (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

  近年来,生物药代动力学、中药药代动力学、临床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十分活跃,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 现。“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 前沿进展,不断整合、更新、拓展专业知识。第一,对药 物代谢动力学 ADME 研究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 拓展介绍。例如,在肝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中, 介绍体外人源化肝样细胞筛选模型预测药物肝损伤 风险的研究进展;在肝药酶抑制剂和诱导剂对苯巴比 妥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引入体内药物代谢研 究的新方法, 用肝药酶 CYP450 探针药物模拟体内药 动学反应,以反映药物代谢个体差异情况 。这些实验 新技术、新方法亦是基于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的基本 方法、基本原理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而来的 。在药学 专业实验课程中引入这些拓展知识,对激发学生对药 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的兴趣、思考会有所帮助。第二,改 变简单地将实验重复叠加的现状,适当地将一些设计 性、综合性的实验引入实验课堂,启发学生阅读文献、 独立思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例 如,在氧氟沙星的兔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中,教师 可提出启发性问题“用大鼠替代家兔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测算的可行性”, 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查阅 文献, 了解大鼠与家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及差 异,并且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践探索,得 出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可以 或不可以用大鼠代替家兔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测算的结论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第三,虚 拟仿真试验的加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了解临床 药物研发中的药物体内代谢特征,如在不同给药途径 对药物体内代谢作用的影响虚拟仿真实验中,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虚拟仿真不同给药途径下生物样本的采 集和处理、血药浓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等 过程,能让学生有直观、整体、沉浸的实验体验 。通过 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中临床药 物代谢动力学实践部分的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并且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见让这种新的教学 形式走入实验课堂,弥补了学生临床实践方面的不足, 能够让“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的 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此外,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 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实施科研反哺教学的一系列 措施, 如定期开展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相关的课程研讨,让学生与药学学科的前沿成果“亲密”接触,从而 培养学生科研思维 。 同时,鼓励学生以药物代谢动力 学实验为基础,通过自主思考、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参 与各类型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等,使学生在取得相应成果的同时,激发对药学研究 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实现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 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优势。课前教师录制微 课视频,内容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仪器设备的原 理、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过程及 相关安全性问题等。之后通过雨课堂等线上平台发布 以上视频资源,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完成 课前预习视频和课前习题、测试等,实现了对实验课 程基本内容的了解与掌握。为了检测学生的线上学习 情况,教师可提出预习思考题,并作为发布的学习任 务的必须完成部分 。例如,“在药物的组织分布实验 中,在用 HPLC 法检测药物含量时,利用样品沉淀法 去除蛋白质等前处理的作用是什么?”在磺胺嘧啶在体 小肠吸收实验中,向供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酚红,对计 算不同时间小肠中剩余的药量和被吸收的药量有何作 用?”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实验操作的目的与注意点, 更了解要根据体内复杂的实际情况来 设计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带 着问题进课堂,基于此,部分学生会思考药物组织分布 对新药研发药效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作用, 在课前 主动查阅文献寻找答案,并能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有 了线上学习的基础后,“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的线下 课堂学习则以学生自主验证、自我探索为主线,即要把 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动手操作验证、 自主分析讨 论。例如,线下教学实验课程中,教师要运用翻转课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次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分 析、讲解,其他小组学生则进行质疑、讨论,最后教师进 行总结归纳和知识拓展。而在实验操作环节,每个小组 的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验证,学生共 同合作,完成具体实验过程。对于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 件、疑难问题,学生首先要在组内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并向教师寻求实验指导。在线下实验课堂中,教师更多 的是起到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知识点、知识拓展、启 发思考和对学生实践进行评估的作用。

  ( 四)教学评价体系完善

  目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课程的考核评价更加注重对学习成果的综合考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 习能力、课堂表现、操作技能与项目成果等多方面进行 综合考评。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 评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课前诊断性评价、课中过程性 评价、课后总结性评价三部分,按照 1∶2∶2 的权重在学 生实验课程的最终成绩中体现。其中,课前诊断性评价 主要来自线上平台学习数据,如学生预习完成度、作业 评分等,以此形成课前预习个性化报告,该部分考核占 最终成绩的 20%。课中过程性评价考核按照学生出勤 率、实验操作参与度、与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能力、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结果准确性、实验过程中突发问 题和异常结果的处理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指标 进行考核,占最终成绩的 40%。其中对实验操作和结果 的贡献度采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打分的方式进行评 价,要求学生真实、客观地给出评价。课后总结性评价 主要是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 以书面的形式检测 学生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 该部分 考核占最终成绩的 40%。这样的课程评价体系一方面 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革新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更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基于 OBE 理念的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适应学科发展 的学习内容、体验式的学习过程、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为药学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广基.药物代谢动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王元英 , 徐敏 , 吴志伟 , 等 .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发中的意 义[J]. 中国化工贸易,2017(7):130.

  [3] 朱素欣.多模式教学改革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 育,2019(17):232-233.

  [4] 吴君磊,袁爱敏.用适合学生的方式重构学科课程知识模块[J].人 民教育,2018(4):45-48.

  [5] 韩栋.基于 OBE 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初探[J].高教研究 与评估,2020(1):48-50.

  [6] 陆鑫,任立勇.基于 OBE 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 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6):107-111.

  [7] 王书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 状与提升策略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6):42-46.

  [8] 杨静怡 . 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 S 大学为 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9] 李培振,张波,单伽锃,等.基于 OBE 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 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3):83-85.

  [10] 唐勇,钦琦. 以 PBL 为基础的多元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教学中 的应用[J].创新教育研究,2022.10(2):266-270.

  通讯作者:陆维丽(1981— ),女,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 化学与活性 。 (E-mail:luweili@ahmu.edu.cn)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1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