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问卷调查的ArcGIS软件应用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19 10:20: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越来越引起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关注。本文针对ArcGIS软件应用课程授课学生的上课学习感受等方面的问题设计问卷,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教学效果及需要关注的方面。

关键字:问卷调查;ArcGIS软件应用;实验教学;效果分析

        ArcGIS软件应用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是各大高校地理类、环境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之一[1]。据悉,计算机类、生物类和管理类各专业也开设了与之有关的选修课。诸多学者结合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针对讲授的实验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2~5],但关于ArcGIS软件应用实验课程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成果尚未见到。本研究拟就该实验课程开设情况开展问卷调查研究。

一 问卷内容概述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包括调查问卷的四要素:标题、提示语、题目和感谢语等四部分。本问卷的标题为《本科阶段“ArcGIS软件应用”或类似课程实验课的学习感受调查问卷》,共有22道题目,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基本情况、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反馈。题目划分见表1,问卷详细内容因篇幅有限而省略。


\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大三、大四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和地理类、环境类专业研究生进行调研,采用的纸质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15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1份,无效问卷6份。

二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一)课程设置相关数据分析


        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调查问卷结果反映出实验课程所在学期与学生期望基本一致,学校实际安排的理论课程学时多于实验课程学时,多数学生对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设置的比例满意(即认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分别占8.1%和58.7%),具体情况见图1。但实际的实验课学时数低于学生期望值(即实际学时≤期望学时)。
\


(二)课堂教学相关数据分析

        对大三、大四及研究生回答的有关课堂教学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大致相似,表明“年级”这一变量对于问题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将三个年级的人数进行合并,得出表2,同法可得出表3。在教师教学方式上,学生整体对教师授课方式持满意态度(23.6%的学生选择“非常符合”,62.6%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对内容的满意度超过八成(占86.8%),学生的内在兴趣方面超六成(占62.8%),认为实验内容枯燥的学生人数仅有一成多(占12.3%);在教学评价方面,认为在本课程中受益的学生人数超过八成(占85.8%),学生之间的反馈情况良好(认为听课状况很好的占70%,认为学习后技能提高较大的占69.9%),对本课程持积极态度的学生超过半数(占65.2%)。但有近一半的学生(占44.5%)认为教师课堂操作演示太快。


\

\
 


(三)学生反馈相关数据分析

         从学生反馈方面来看,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近七成(10.3%的学生选择“非常符合”,55.7%的学生选择“比较符合”);超八成的学生(占81.6%)认为其他同学对课后作业态度认真;学生在自主学习软件上多数表现出强烈的钻研欲,愿意进行课后钻研的学生占55.3%,且多数学生(占61.8%)认为学习软件主要还得靠自己多钻研。

        另外,15题是对ArcGIS软件应用实验课程中的六个方面进行关注程度排序,最为关注的填6,最不关注的填1。根据实验的数据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最不关注软件版本的更新,只有个别学生热衷于追求软件最新版。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软件的更新只有部分功能的提升,而其主要的基本功能一般来说都不会随着软件更新有太大的变化,学生掌握的是ArcGIS软件中的核心功能,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软件更新最不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软件更新方面的知识,只需让学生明白ArcGIS软件中的哪个功能更新后效果更好,这样既节省课堂时间,也满足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总之,大部分学生最关注的还是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实验内容的实用性是从理论走向课堂实践,并且是从课堂实践走向生活、工作实践的关键,因此,在设置实验内容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大环境、大背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除此以外,学生对“实验部分学生们对教师的授课方式给予肯定,希望教师能够保持现有的教学风格。另外,最多的建议就是上课课时安排不合理,一下午5节课程导致大家听课比较累。这一方面,我们以后在排课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尽量减少每次课程的课时量,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听课压力。针对第三个开放性问题,学生们希望医学院在设置选修课程的时候,注意拓宽选修课的领域,跳出医学的范围,希望有更多有趣的人文类课程。这一点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教师在申请选修课的时候,尽量开设轻松有趣的课程,以减轻学生们的学业压力。

三 教改措施

        基于对本门选修课程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为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教学改革的依据。首先,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是学生们对此门课程是否感兴趣和认同的基础[1]。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不仅在备课和教学上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2]。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使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科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为今后参与医学院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打下基础。再者,针对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课程内容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系科试讲、集体备课、讨论课程内容、PPT课件优化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3,4]。最后,我们需要改进课程考核的评价体系。我们目前现行的考核方式安排为:平时出勤3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50%。按照学生的反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平时考核成绩,而且更加侧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我们也改进了期末考核的方式,从最初单纯地提交期末综述方式,改为期末分组PPT报告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

 
        总之,我们积极配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思政教育,结合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另外,我们也积极推行教学相关的调查问卷和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对本门选修课程进行改革探索,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医学院精品选修课程[5]。

参考文献

[1]吴文静,罗清玉.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交通运输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158.
[2]吕欣,张晓妮.从调查问卷看《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J].高教论坛,2103,(3):69-72.
[3]魏卫东等.农科专业生物统计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7,(12):68-70.
[4]孙小玲,李咪等.应用上课情况调查问卷改进毒理学基础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52-53.
[5]王伟卫等.一线科研教师参与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8):176-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3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