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主干必修实验课程,该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加工实践过程。作者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出发,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为案例,总结当前该课程教学和考核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并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以课程考核改革为抓手,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效果,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实验教学;考核改革
Explor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Course Assessment Reform for Processing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aterials
YU Chuan-bai,LIU Yuan-li,DENG Wei-xing,LI Yu-qi,YANG Chao,ZHANG Fa-ai,WEI Chun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China)
Abstract:Processing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aterials is a required major experimental course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and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is beneficial to professional students to better apply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the process of practice.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uthor in many years,the author summarized som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assessment for processing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aterials,and put forward to some ideas of assessment reform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The course assessment reform is to be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teaching,it will be promot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reform,and it also will b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
Key words:Processing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aterials;Experimental course;Assessment reform
实验教学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能应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1]。近年来,理工科院校对实验教学课程已越来越重视,实验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实验室的空间、实验设备的台套数和实验设备的精准度都改善明显,实验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都经多次修订,所以实验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但实验课程考核比较随意,且比课程考核更难实施,而实验课程考核改革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如何有效实施实验课程考核改革是近年来教学改革中的研究热点。
高分子材料是三大基础材料之一,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纤维、涂料和粘合剂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性能测试和应用。该学科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学习,将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工艺以及制品性能等因素进行系统调控,对该专业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实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以及对今后专业学习和工作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2]。
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本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和考核改革探索,并结合国内兄弟院校在实验教学考核改革中的一些探索思路和成功经验进行论述[3-6]。
一 当前实验课程考核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实验教学的改革进程则滞后于理论教学改革的进程,实验课程的考核模式改革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1.实验课程考核不够重视。有很多实验课程只考虑实验过程的课程设计,而对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如何利用有效的方式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持续性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对这些问题关注的较少,不能较好利用课程考核。2.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考核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大部分实验考核依据是实验报告,而对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等过程考核较少顾及。这样导致部分同学在实验前不认真预习,操作过程不够细心,自然实验结果也不理想,只是实习报告用到同组的实验数据,并且书写比较认真,这样的实习报告同时获得高分。3.考核过程缺少科学性、综合性、合理性。考核过程设计只重视操作过程和规范性,而对实验的原理,该实验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关联性,理论联系实践的应用不够,这样不利于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较好的融合,从而也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四、考核的反馈性、引导性不足,考核只是得到一个实验课程成绩,考核过后没有较好总结和反馈,没有较好地分析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规范性、实验结果等过程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考核反馈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能力提高明显,哪些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较好地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要注意哪些环节,综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 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考核的改革与探索
通过近几届“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的教学与考核实践,笔者认为,要提升该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过程设计固然重要,而如何有效地利用实验课程考核,通过考核带动和引导实验教学也非常重要。课程教学组老师对该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该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进行分析,结合教育部工程认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成果为导向,并进行持续改进。在此理念指导下,认真研讨了该实验课程教学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过程哪些方向可以有待加强,如何通过课程考核方式来落实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和考核改革经验[5,6],制定了该课程考核方式的细则,并加以实施。以下一些实践探索思路和做法都是从该实验课程考核改革中得来,期望以此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实验课程考核,实验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与考核内容和谐统一
当前大部分实验课,对实验的考核环节重视不够,有些仅以平时实验操作表现来给出成绩,这样会使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只要平时不缺席,实验操作表现一般都可以得到不错的成绩。这种考核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更好掌握,也不利于实验教学内容更好地与理论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结合,严重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本课程考核改革就是要改正这些弊端,以考核改革为抓手,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在课程开课前就告诉学生,本门实验课程将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改变学生实验课程容易过,不考试等观念,正确对待实验学习和考核的关系,用考核去反向要求教学过程。当然,在考核过程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实验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科学、合理地将实验内容和考核过程相统一,并充分考虑实验主体、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和谐统一。
(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有效地将课程考核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
针对传统实验考核方式的弊端,本实验课程考核引入了期末考核的方式,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本次实验课程考核由原来的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变成5部分,分别是平时成绩(出勤率)占10%,实验预习报告占15%,实验过程表现占15%,实验报告成绩占20%和期末竞赛考核成绩占40%。这个考核方式和成绩比例是经过课程教学组老师一起讨论确定的,既要求实验的平时表现和过程考核(出勤率、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过程表现),又重视实验教学的期末考核表现(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竞赛考核)。这样的实验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全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专注度和学习兴趣,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实验教学内容、要求与课程考核的相融合,以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为抓手,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三)综合考量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制定实验考核内容和形式上,要充分考虑考核学生、考核内容和形式,利用考核将学生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现考核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考核方式上,既有传统的考核方式,又注重过程的跟踪考核,还引入了期末考核的竞赛形式;既要考核实验目的、原理等经典知识点,也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考核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知道实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系统归纳和经验总结等。通过这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架构,及时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考核环节不同阶段,预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自学能力和资料收集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期末竞赛考核方式让学生重视和熟悉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实验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考量,使其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提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及时反馈考核信息,持续改进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
在传统的实验课程结课材料中,实习报告收集了就保存好,而对实习报告的情况反馈较少,而本次实验考核改革设计中,特别关注考核信息的反馈,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考核中哪些知识和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期末竞赛考核,竞赛结束后有一个总结大会,实验老师和学生都会对实验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进行总结。
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验之前,预留一周时间让学生预习,通过查找资料和文献,了解实验项目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实验后,开放实验室,让没有完全掌握,想再熟悉实验操作的学生有时间进一步巩固实验工艺的操作。这种实验教学全过程的开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达到教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组体会到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关系,有利于考核为教学服务。当然,考核改革必须要以教学过程改革为基础,通过考核改革引导教学过程改革,只有将实验考核与实验教学过程相统一,才能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当然,在实验考核改革过程中,不能忽视实验教学老师和学生的个体意识,实验考核的设计必须是人性化、科学的、合理的和可操作的,这样就能让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才有可能达到考核设计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立苹,刘雁红,韩聪.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1(7):73-75.
[2]丁光柱,刘结平,曹静,等.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实践探索[J].广州化工,2016,2(44):166-167.
[3]唐琦,马明霞,雷迅.高等院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39-140.
[4]张勇刚,李宁,周广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化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209.
[5]周进康,孙成涛,徐海丽,等.物理化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4,(5):38.
[6]郭庆,海莺,赵中华,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7):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