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各学段统筹规划 , 科 学设计 , 形成合力 , 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循序渐进的认知进阶和价值引领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铸魂育人 ,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 推进大中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工作中 , 各级各类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 主渠道 。
一 、聚焦学生本身 :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理论为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核心之一 。 马克思认为 , 人发展的最高境 界是人全面自由地发展 , 是人的本质的真正体 现 。 习近平 总 书 记 多 次 强 调 要 “不 断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理 论 的 继 承 和发展 , 也是对新时代人的发展这一经典问题的回 应 。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应该在实践教 育之下筑牢指导思想之基 ,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 这为大中小学思政 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素养指引 。学校开展 思政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 、强化政治认 同 , 也要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人际交 往和自我管理等素质的培养 , 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健 康 、劳动能力 、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 , 使学生在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的有用之才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这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一 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力指引 。思政教育应该强调学生的政治认同 和 责 任 担 当 , 培 养 学 生 具 有 关 注 党情 、 国情 、社会热点的意识 , 形成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独立思考 、勇于担当的能力 。也应该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导 , 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能 ,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 , 这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一 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权利与义务 , 形成平等 公 正 、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观 , 构筑学生正确的世 界 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应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需求 ,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由发展 ,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 。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之中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到充分显现 。学校要将教育教学重 点 放 在 学 生 本 身 的 成 长 与 发 展 过 程 之中 , 凸显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及起源的重要地位 。
二 、遵循时代要求 : 以“三大规律”为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这为学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和指导原则 。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 就是要注重思政教育 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 思政教育需要贯穿在学生整个 学习过程的始终 , 而不是只在某些时间点进行 。 因 此 ,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建立系统化的教育 体系 , 确保教育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 同时 , 要结合 教育实际 、贴近学生实际 ,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 、学 习和成长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 , 以学 生为中心 , 注重实践教育 , 让学生在实 践 中 学 习 ,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 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 格和全面发展的素质 , 使其成为具有政治认同 、 民 族精神 、 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具体来 说 , 教书育人规律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 一 规 律 。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教书 育人规律指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个体发 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 使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 技能 , 也具备健全人格 、优秀品德和积极的社会责 任感 。教书育人规律是个人内在发展和外在环境因 素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学生的成 长环境和内在需求 , 以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需求 , 使学生的个人内在发展和外在环境因素相互 作用 , 形成个体和社会的良性循环 。在大中小学思 政教育一体化中 , 应该强调教书育人相结合 , 不仅 要传授知识和技能 , 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 , 帮助他 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 促进学生 个人内在发展和外在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 是充分考虑学生不同阶段 身心特点和成 长 需 求 , 科 学 地 组 织 和 开 展 思 政 教 育 , 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学生成长规律是教育教 学的基础 , 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 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 促进其全面发展 。对学生成长规 律的认识可以更好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 采 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 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 的发展和成长帮助 , 使思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 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 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 因此 ,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 体化需要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 , 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支撑 , 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 、有责任 、有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
三 、构建链条模式 : 以强化各学段思政教育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式建设为路
事物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纵观各学段教育教学过程 , 在小学至中学阶段 , 要将思政课程从学生规则的强化转变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 从规则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发展; 在中学至大学阶段 , 在保护学生个性成长过程中 , 使学生找到 自 己的定位和角色 , 实现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和培养 。要结合大中小学各阶段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链条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 满足和协调各学段间有效衔接和发展 , 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发挥整体性 、一体化的教育思维 ,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以及特点 , 构建不同链条体系 , 从而形成完整的教育循环体 。
在立德树人目标下 , 中小学德育和高校课程思 政建设有相应制度保障和相关政策支持 , 大部分教 师自觉而积极地探索 , 但受应试教育以及人才培养 理念等 所 限 , 大 都 存 在 难 推 动 、实 效 性 不 足 等 困 境 , 凸显了德育和课程思政 一 体化建设的必 要 性 。 在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 构建思政教育 发展 、互联的链条 , 重点在于保障链条之间的相互 衔接以及互动关系 。 例如 , 在小学思 政 教 育 阶 段 , 可以为中学思政教育内容奠定基础 , 从思政教育内 容 、方式出发 , 构建教育发展体系 , 保障学生在小 学至中学的过渡阶段能够得到有序推进和成长 。 中 学作为链条的中间环节 ,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占据核心关键地位 。 因此 , 要更加注重初中 、高中 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 , 发挥承上启下的教学 作 用 , 将其转变为思政教育的“黄金阶段”, 由此激发学生 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对于链条末端 , 大学阶段思政 教育工作的开展 , 要注重对教育方式方法和价值要义的升级及拓展 。大学阶段学生思想较为开放 , 有更加清晰 、 明确的认知 , 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 , 要 注重对学生个人成长尊重和保护 , 要多聆听学生的 心声 , 找到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突破 口 , 对学生的学 习内容进行补充和丰富 , 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能结合 小学 、 中学思政教育内容 , 并进 一 步拓 展 和 升 级 。 在模式构建过程中 , 教师要注重思政教育的链接和 发展 , 做好教育目标上的协同发展 , 实现以 目标带 动价值取向 。在教育内容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 , 要 发挥各阶段教育教学元素的作用以及价值 , 在内容 以及素材的构建和选择上突出人文教学的价值和关 键 , 通过价值观 念 引 导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的 开 展 和 构 建 , 并做好各个阶段资源的分配和协商 , 避免内容 重复或者是不符合学段这些问题的产生 , 达到小学 阶段启蒙道德情感 、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 、高中 阶段 提 升 政 治 素 养 、 大 学 阶 段 增 强 使 命 担 当 的 目的 。
事物的发展是阶段性的 、有顺序性的 , 在教育 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 , 教师要注重对教育资源的有 序分类和使用 , 将教育的深度 、难度按照对应的梯 度进行构建和划分 , 保障学生有阶段性进行学 习 , 强化知识学习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效果 。在日常教 育教学活动中 , 针对大中小学三个阶段师资队伍的 建设和发展 , 应通过强化线上以及线下的交流和互 动 , 保障各阶段教师在能力以及发展上也能够得到 “链条式”的成长和发展 。 除此之外 , 不同阶段教师 之间的互动和发展 , 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升级以及 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针对小学与中学 阶段思政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 从小学末端学段与 初 、高中初端学段出发 , 结合课程开展和实施 , 对 课程实施过程进行优化 , 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 适应两个不同阶段的学习模式和互动模式 , 帮助实 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对于大学阶段的教 师 , 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学科专业课程 同向同行的育人作用 , 要有明确的思路旨归 , 既要 从平面的课程体系向立体的教学体系转化 , 也要从 单维的知识理性向深层的价值精神延伸 , 还要从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拓展 。要形成思政课程和各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 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教师也可以吸取中学教师的教学问题以及教学思想 , 在大学阶段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教育问题进行拓展和升级 , 保障学生在成长以及发展中 , 能够将此前的问题进行一并解决和处理 , 进而引导更加正确 、积极的价值观念的发展以及构建 。
四 、结语
学校思政教育工作 , 要注重对教育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 , 应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关注对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人的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的探讨 , 让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 一 体化工作有根源可循 ;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 研究规律 、运用规律 ,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 让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有标准可遵 ; 要在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开展上 , 融合思政教育的链条式模式的实施和构建 , 拓展教育内容 , 构建教育发展体系 , 保障在各学段有阶段性 、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升级 , 使学生能够有梯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 除此之外 , 也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 支持学生教育教学实效的同时 , 实现师资力量的升级和 发 展 ,让新 时 代 大 中 小 学 思 政 教 育 一 体 化 工 作 有 策 略可用 。
参考文献
[1] 吴晓云 , 李珍琦 . 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 体化建设的课程观创新[J]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2(11) : 43-48.
[2] 玉素萍 . 论双减背景下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的 一 体化建设[J] . 才智 , 2022(35) : 25-28.
[3] 吴宁宁 , 孙嘉怡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渠道融合的思路 旨 归 与 原 则 观 照 [J] . 学 校 党 建 与 思 想 教 育 ,2022(22) : 47-50.
[4] 杨天虎 , 杨长锋 . 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中的辐射作用[J]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2(11) : 31-33.
[5] 雷晓燕 , 胡晓迪 , 吴芳 . 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J] . 重 庆 电 力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 2022. 27(5) :50-52. 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