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0:16: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 认知能力较弱,很难理解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再加上这个时期他们的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在开展道德与 法治课程教学当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些问 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并结合多个层面,对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 进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法治,道德教育,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体系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 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 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门课程。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视域下,作为道 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在进行小学道 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 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视角出发, 循序渐进地培养及提升学生们形成良 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 核心素养为导向,掊育学生全面发展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落实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这是道德与法治教师 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在 实际教学当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 教学,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 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所面临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落后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如果 只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那 么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灌输”,可能 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容易造成 教学效果不佳,继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 中,一些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 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造成教 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方面并不同步。除 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比较重视语文、 数学、英语这些科目的教学,对道德 与法治的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排 课的时间与数量没有按课程标准进行,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 及学习效果。

  (二)学校师资力量短缺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一 些学校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 而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 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师资力量的 不足,有的学校甚至会让其他科目的 教师来兼任这门课程的教学,相对于 专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其他科 目教师在其专业知识方面以及授课经 验方面相对不足,久而久之就可能会 削弱学生对这个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社 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多元化 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 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适时注入一些 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内容,这样的 话,课堂教学内容就相对滞后。如果没有适宜的新鲜内容的注入,那么学 生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比较乏味, 自然 缺乏学习动力了。

  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 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对策

  (一)实施教学时构建情境创设 模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环境这一 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故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 中时,要打造一个积极、融洽和有趣 的良好课堂环境,因为一个好的学习 环境,可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同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强化 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例如,小学三年级上册《我们的 学校》这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 回忆一下自己所在的学校各个角落以 及教室的环境,还有教师、同学们的 一些相关情况。比如:教室是同学们 用来学习与交流的地方,而学校活动 室则是学生们用来放松心情,与好友 一起玩耍的地方,学校宣传栏是用来 学习与交流、还有发布一些新闻和消 息等的地方,还有学校的广播室,是给学生播放一些新闻时事等。为此, 教师则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营造出这 样一个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来,譬 如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创设一个小小广 播室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自愿报名当 小记者、广播员等。然后提出相关问 题,如果小记者已经写好了广播稿, 那么,可以把广播稿提交到哪个地方 呢?通过创设出这样的教学情境,让 整个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 生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对课程内容也 就更加感兴趣了。

  (二)实施小组相互合作探究学 习的模式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 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相互合作 的探究学习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通 过分组及开展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 让组员们积极主动寻求答案,在这个 过程中也能让学生们养成发现问题乃 至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实施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 精神,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 人与人合作之间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小组合作探 究学习时,教师要先把小组合作划分 的原则定好,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 况调整好人员结构,再科学合理地安 排好小组各个成员的构成,以此来提 升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必要的时候 还可以进行二次划分。

  例如,当在学习到关于《快乐学 习》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 展开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学习, 在小组间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要求 学生牢固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需要 注意的是,在实施小组探讨之前,教 师需要先给学生下达相应的学习任务 与学习目标:怎么样的学习才算作是 快乐的学习,除书本教材上所列举的 相关案例之外,同学生们是否还可以 结合自身学习模式而列举出一些其他 的例子 ? 然后,让学生之间展开小组 相互探讨,再选出几个小组代表来进行发言。带着目的和任务进行分组探 究,这样就可避免组员间因没有明确 目标从而会产生无效沟通和互动无序 的问题。除此之外,当学生在展开小 组合作讨论的时候,教师也要时常关 注学生的即时学习状态,碰到有解决 不了问题的小组要及时给予支持并引 导,帮助学生探寻正确的答案。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 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领域的信 息化进程也取得长足发展。在科学信 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作为小学 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应积极地把先 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工作当中, 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 学当中,多媒体教学这一项技术应用 范围较广,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 模式,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爱。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制 作、播放及讲解,可以把相应的知识 点比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 另外也可以加上一些紧扣主题的延伸 画面,让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其专 注力和学习力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讲到关于《我从小生活 的地方》这一节课程知识的时候,任 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教学。 授课之前,先从互联网平台上去收集 相关的图片或者是课件,也可以自己 制作出一个新的课件出来,然后在课 件当中播放一些关于学生们所生活城 市的图片,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 所生活的地方也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除了通过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及分享,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积极举手发 言,讲述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方都有 哪些特色和让自己记忆深刻之处,还 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将来能为它做 些什么等。利用这种模式展开教学,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环 境的同时,产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 自己祖国的思想,会不由自主地产生 一种为之奋斗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提 升他们当众发言的勇气,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是有着十分积极意 义的。

\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任 课教师在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 过程当中,要积极学习并运用创新化 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 法,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的 教学方式,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具备针 对性和合理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实施科学性、针对性的教育,积极为 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 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促使 他们主动学习、追求进步、茁壮成长,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与教学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宏茹 . 多元评价——打造小 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模式 [J]. 教 师,2021(3):15-16.

  [2] 林炜 . 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 法治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 [J]. 福建教 育研究,2021(2):9-10.

  [3] 李洁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 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J]. 天津教育, 2021(6):28-29.

  [4] 陈丽梅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J]. 天津教 育,2021(33):38-39.

  [5] 旦珠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 效教学策略 [J]. 传奇故事 : 百家讲堂, 2021(8):37-38.

  [6] 邵淑娟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教学中的法治教育 [J]. 散文选刊 : 中 旬刊,2021(6):131-132.

  [7] 赵彩霞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教学中的法治教育探究 [J]. 天津教育, 2021(15):43-44.

  [8] 肖金英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情境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J]. 新教师, 2021(4):83-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0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