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名校长工作室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然后论述了名校长工作室助 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名校长工作室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举措 。
关键词:名校长工作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价值意蕴,作用机理
促进均衡发展,推进优质均衡,实现教育公平是我 国当前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与时代路向。 截至 2021 年, 全国共有 31 个省份的 2 895 个县级行政 区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这是继全面实现“两基”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重 要里程碑[1] 。但对以前已经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的多 个地区进行抽检复查可以发现,部分县依然存在办学条 件不达标、生均经费不足、师资短缺且水平不高及“大校 额”或“大班额”等方面的问题[2] 。甚至部分民族地区还面 临着教育职能多重化、办学形式特殊、办学成本高及师 资供给困难等问题[3] 。目前,国家与学界从宏观与微观上 都在努力探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更多可能 性,但是城镇化的“虹吸效应”、名校负担过重等客观情 况反映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 衡化的困局 。因此,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找 到一个具体的抓手,而名校长工作室自产生以来,就肩 负着推动我国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并能 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我国义务教育整体水 平的提升,实现均衡与优质的统一,而且近年来的实践 也证明名校长工作室是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 重要路径与有效举措[4-5]。
一、名校长工作室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 价值意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公民享有受 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公民享有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 与条件;三是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要相对均等[6] 。而义务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指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优 质资源供给,朝着提高质量的方向持续发展的过程[7]。在 现实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民大众的关注度一直聚焦在 保障教育公平与提高办学效益上, 价值引领则被弱化, 但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问题,即教育的 价值引领应置于首要位置 。而不同名校长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差异性内化了不同的价值意蕴, 对教育公平和办学 效益发挥着不同的示范与促进作用。
(一)名校长工作室有利于强化价值引领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是学校的“领头羊”,校长的教育 认知与价值导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决定着 学校建设的走向与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 年)》倡导教育家来管理和引领学校 的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此,在我国现有的体制、机制和教 育发展环境下,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这一重要任务,就 落在了名校长工作室上 。名校长的“名”要体现在执行党 的教育方针上,体现在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上, 体现在对教育理想的不断追求上, 体现在出色地实施素 质教育上[8],这不仅是名校长的核心素养,也是名校长工 作室的培养目标 。在这个思潮起伏、价值多元的时代,要 想推广和传播教育的理念,需要榜样的引领与示范,而 名校长工作室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现有名校 长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让一位名校长培养更多的名校长, 这样不仅可以规避让不懂教育的人指导教育的风险,还 有利于众多名校长智慧与价值的交叉互动,强化价值引 领,激活发展潜能,辐射先进的教育信条与办学理念,凝 聚强大的奋斗力量,树立更高的教育价值追求,进而推动自身和学校发展,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出更多 的人才。
(二)名校长工作室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我国基础教育的主 要矛盾已经从“有学上”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转 变,但教育过程与结果公平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当前, 区域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是我国义务教育非均衡发 展的关键所在。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有很多,国家可以通 过中央财政与地方政府补贴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可以 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大力快速地推进均衡发展, 但从软件 上促进公平与均衡往往是一项耗时耗力且艰巨的历史性工程 。因此,如何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数量不充裕与水 平差距大的问题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 展的最大挑战 。而名校长工作室通过聚焦不同区域、不 同学校名校长群体培训的现实需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 价值起点,构建了一个教育资源有效再分配、再优化的 交流平台与学习空间,可利用“名校效应”与“名校长效 应”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校长身上,带动薄弱学校的 改进与发展,从而为实现教育过程与结果公平奠定坚实 的基础 。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肩负着统筹优化教育资源 配置并缩小校际教育差距的责任与使命,对保障教育公 平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着切实的战略意义 和实践意义。
(三)名校长工作室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互为充要条件,密不可分且相 辅相成 。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办学效 益,而提升办学效益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 质量[9] 。所谓的办学效益,指的是教育投入(物化劳动、 活劳动) 与教育产出(学生数量、学生质量) 的比值[10],即 以相同的教育资源占用量和相同的教育劳动消耗量为 前提,培养出来的学生数量与质量同比增加,办学效益 则越高,反之,办学效益就越低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 进入“深水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 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而依 托名校长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有利 于缓解这一矛盾 。一方面,名校长工作室通过“工作室— 名校长”的输入与输出过程,能够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 地扩大全国校长培训规模,解决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相 脱节的问题, 构建更高层次与更高质量的校长资源库, 增加名校长办学的价值效应,从而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 办学效益 。另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教育质量与 办学效益相统一 的有效途径 。名校长工作室通过优质教 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等方式,开展送教下乡、支教流动、跟 岗学习、进校诊断、教育帮扶等系列活动,实现了教育资 源的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有力促进了基层学校教师教 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了校长的教育素养 与管理水平,引领了学校的优质发展,最大限度地缩小 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让更多家庭享有公平而有质量 的教育,这是将提高办学效益真正落到实处最为关键的 一步。
二、名校长工作室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 作用机理
名校长工作室本质上是一个旨在“助力校长成长、助 推学校发展、助益教育均衡”的优质资源辐射平台。机理 是指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作规则 和原理[11] 。名校长工作室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作用机理,指的是在教育实践场域中,校长及其所在学校通 过工作室资源平台围绕研修任务,在自学与共学的探索 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生、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 体验与价值生成的方式方法。
(一)研修学习:引领校长专业成长
在学校这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特殊社会职能的教育 组织中,单一 的校长角色已难以满足当前时代教育发展 的需求 。人才成长规律与学校组织变革反映了名优校长 资源的稀缺性,且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总是难以逾 越教育“马太效应”造成的鸿沟,这主要源于发达地区和 优质学校的天然吸引力与薄弱学校发展内驱力不足之 间的矛盾 。而基于不同类型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案例的成 果证明,名校长工作室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交流共 享与研修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公平”与“优质”的统一发 展,还可以形成线上合力,辅助校长的专业化成长。
传统的纯理论化和去情境化的校长培养方式在一 定程度上制约了校长培养质量的提升,而名校长工作室 采用沉浸式与嵌入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各具特色的 研训模式,为造就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做了许多大胆的探 索与尝试,成为孕育名优校长的“孵化器”。通过自主阅 读与系统的理论研修,可与时俱进地完善校长的知识结 构,使其提升理论底蕴,筑牢思想之基,厚实精神内涵,进 而达到开拓教育境界、深化教育认识的目的,基于此,名 校长工作室成为校长专业成长的思想库;通过开展主题 讲座、专题论坛、校长沙龙、茶话式座谈、外出交流等共学 与互动的方式,可开阔校长的办学视野,启迪校长的教 育思维,改进校长的办学理念,提高校长的专业素养,在 阐释与辩论中形成智慧辐射,由此,名校长工作室成为 校长素养提升的“加油站”;围绕当前客观存在的教育热 点与难点、教育教学的困惑与疑虑,通过课题引领、案例 探讨、现场诊断、问题解决等行动研究的方式,群策群力, 可深化校长对问题的理性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切实提 高校长的科研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基于此,名校长 工作室成为校长问题的“会诊所”。
为弥补集中研修学习的局限性, 个别名校长工作室 借助“互联网+”的形式打造了一个虚拟的校长网络学习 共同体,成立了校长网络工作室[12] 。这种新型的校长网络 研修平台,一方面,突破了面对面研修的局限性,尤其线 上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发挥了特殊引领作用, 成员 校长灵活开展在线研修与分享对话,互相启迪智慧,实时 记录、沉淀研修成果,可共同应对疫情的“大考”;另一方 面,可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便于将名 校长的成熟经验和优质资源辐射到全国各地, 尤其是对 薄弱地区的教育帮扶,通过在线活动的双边互动,偏远地 区薄弱学校的校长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先进教育教学与管理理念,以及适切的学校改进方法,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的同时,也能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大幅提升。
(二)资源共享:促进学校品质提升
名校长工作室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校长专业能力的 发展,而培养校长专业能力的最终目标导向是解决学校 实际问题并引领学校的优质发展 。因此,学校是校长办 学理念及教育思想的最终实践场域,只有经过学校的实 践应用,对学校发展有真切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及教育 思想,才具有真正的实践价值 。依托名校长工作室这个 开放高效的交流平台,借助穿破组织壁垒的资源共享形 式,各种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得到及时自由的 流通,成员校长可以充分利用名校长工作室平台的整合 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相互分享,从而对所在学校治校 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改进和完 善,最终促进学校办学飞跃式发展。
在治校管理方面,名校长工作室以工作室为研究试 验田,以所在学校为实践根据地,通过名校学习观摩、名 校长经验分享、下校实践、校长报告、专题研讨等方式, 用真切的管理情境启发和引领学员校长明确 自 己学校 的定位,帮助校长提升判断、分析与处理复杂问题的综 合能力,再通过案例分析、问题会商、下校诊断等方式, 引领校长找到学校发展的“痛点”和“关键点”,共同探索 促进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提升与学校改进和突破的有效 路径,从而以新理念、新思维和新举措引领并推进学校 的优质发展 。在教育教学方面,名校长工作室整合名师 经验与信息资源,深入研究教学教研理论、课程设置与 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及课程资源开发, 通过听课、跟岗学习、教研探讨、专家指导等方式,引领 与帮助学校打造特色课堂、培养特色教师、培育特色学 生,整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特色+优质”发展。在教育 科研方面,名校长工作室基于学校改进与品质提升的思 考,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驱动,围绕重要 教育问题[13]开展行动研究,引领校长以研究促问题解决、 促工作改进,提高校长的思想站位,开阔校长的办学视 野,推进校长科研水平与办学能力双线并进,从而实现 优质发展。
(三)教育协同:推动区域教育优化
面对当前时代的教育任务与使命,名校长工作室建 设的主要目标不应只是关注自己学校的发展,而是要充 分发挥对区域办学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实现义务教 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因此,各个名校长工作室开始 新的探索与尝试,提升工作室的培训效能,并探索出多 种样态的教育帮扶模式和协同发展机制, 如城乡协同、 大小协同、强弱协同和新旧协同[14],以期辐射带动更多学 校的联合与共同发展,进而有效推进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城乡协同,指的是从区域的地理位置出发,名校长 工作室通过驻校诊断、校长轮岗、专题活动、专家指导等 方式,将城市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和辐射到农村学 校,包括先进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经验、良好的硬件设施、 优秀的教师资源、丰富的课程资源等,引领和帮助农村 学校因地制宜地办出特色和质量 。强弱协同,指的是从 学校质量的差异出发, 名校长工作室通过开展对外交 流、优质校访学活动、名优校长经验分享等方式,不仅为 区域内的学校搭建资源与交流平台,同时将区域外的强 校资源整合到共同体内,以便薄弱学校汲取更多优质校 的办学经验,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推动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 也便于强校之间互通有无、 合作共赢 。新老协同,指的是从学校办学的经验出发,通 过名校长工作室搭建的交流平台,新兴学校的校长进入 老学校学习办学经验、共享文化资源,这样,其不仅可以 将老学校的一些成功经验“复制”到新兴学校中,促使新 办学校少走弯路,还可以快速地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大 小协同,是指借助专业力量的纵向协作方式,名校长工 作室通过聘请专家和知名教授、开展校长沙龙、驻校跟 踪评估等方式,到学校指导教师发展、校长办学,为其提 供深度的智力支持,从而促使工作室所有成员学校能够 得到及时的帮助与专业的指导。
三、名校长工作室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 必要举措
名校长工作室是建设高质量教育、提升办学效益的 有力抓手 。只有对工作室的“点、线、面”着手进行改进与 优化,工作方能呈现出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全面发力的 局面,进而实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不断创新名校长工作室研训机制
研训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研训的出发点在于解 决问题,因此名校长工作室在引领和促进校长专业化成 长的过程中,要注重研训机制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 性,从而实现管理型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的真正转变[15]。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名校长工作室校长队伍建设的管理 机制上,其要严格抓好“遴选—培育—管理—实践—考 核”这五个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环节,为工作 室及其成员校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针对性主要体现为 以下三点:第一,在研训课程方面,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类 别 、 岗位校长的需求开发基于情境化的实践型知识课 程,赋予校长自主性和多元化的选择,从而促进校长的 个性发展;第二,在研训内容方面,坚持研训一体化发展, 将“真的做研究”“做真的研究”落到实处,促使校长在课 题研究的引领下实现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的齐头并进; 第三,在研训方式方面,基于入室校长的专业特长与工作环境的差异性,可以制定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一对 一 ”培养方案[16],促使每位入室校长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有效性是指通过工作室的培养活动,名校长的内外变化 程度与学校取得实质性的发展程度,因而工作室也要加 强与完善培育前、中、后的评价考核制度,从而实现以督 促改、以改促进。
(二)积极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为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名校长工作室应 当积极开发、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 活动形式发挥其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独特优势 。首 先,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 。工作室一般设在名校长所 在学校,有专门的场地与经费保障,这为名校长组织更 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持,可保障名校长工作室的研训学习常态化运行 。其次, 积极开发专业支持资源 。具体可邀请专家学者与教授为 入室校长提供专业的指导与服务,同时组织开展学员共 享、师徒共享、导师共享、跨组共享等学术交流活动,促 使校长理论素养大幅提升 。最后,坚持“走出去”挖掘资 源 。具体可开展跨工作室、跨地区、跨学校的研修和交 流,同时校长可以参加国家级行业会议、国外专题讲座 等学术交流活动,以了解前沿教育问题,启迪教育教学 智慧,实现知识的自我迭代 。此外,名校长工作室还应强 化“教育+互联网”思维,促进二者相互补充、融合发展, 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学习的新常态,为工作室长久 运行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三)坚持建构多方共赢发展共同体机制
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与各个入室校长之间并不是 简单的“输出—接受”的线性关系[17],而应当打通校际 “围墙”,发挥出名校长工作室“同心圆”的辐射作用,形 成一个多方共赢的教育联盟发展共同体,具体表现在以 下两方面。一是学习共同体。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是 “圆心”,其发挥自己强大的统率力能够吸纳全国各地更 多的名校长入室, 使其在工作室这个平台共同学习研 讨、交流分享与互帮互助,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的效果。二是发展共同体。随着校长专业能力的提升,名 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与入室校长所在学校也在 共同发展 。在名校长工作室研修学习的过程中,工作室 成员都是以相同的工作场景、共性的教育问题及合作的 课题研究展开深层次的思想碰撞,克服认知局限,开阔 教育视野,提升办学能力。因此,各个名校长工作室需要 加强合作,共享多样的教育资源与成果;加强与高校、社 区、研究院等专业组织间的合作,为工作室的长久运行 提供智力支持与资源保障;加强与重要教育问题的项目 合作,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丰富工作室的社会 职能;加强区域间、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打破组织壁垒,实现互动互联、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四、结语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 盾聚焦于乡村学校, 而校长是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国 家也明确指出要重点加强农村、民族、特殊困难地区及 薄弱学校的校长培训力度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 上,各级政府应着眼于解决乡村学校的资源共享、协同 发展、信息流通等问题,依托名校长工作室这个强有力 的重要抓手,探索联合培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路 径,实现“教育+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工作室 的辐射带动作用,激活乡村教育的“神经末梢”,向“高 位”阶段的教育质量迈进,进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协调、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公布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 督导评估认定县( 市 、区 、旗 ) 名 单的 决定 [EB/OL]. (2022 -05 -06) [2022-05-15].http://www.gov.cn/xinwen/2022-05/06/content_5688751. htm.
[2] 余慧娟.2020 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J].人民教育,2021(2):7-25.
[3] 吴宏超.基本均衡背景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东、 中、西部 9 省(区)26 个民族县的调查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20.59(5):166- 174.
[4] 赵璐玫,付苹,孙冬梅.一室领航 多校共进[J]. 中国教育学刊,2021 (S2):140- 143.
[5] 郭涵,刘光艳,王晓琳. 以“校长工作室建设”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 展[J]. 中国教育学刊,2021(S2):180- 183.
[6] 于建福.教育均衡发展:一种有待普遍确立的教育理念[J].教育研 究,2002(2):10- 13.
[7] 杨清溪,柳海民.优质均衡:中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路 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89-96.
[8] 季苹.有个性善合作的名校长群体从这里起步:记北京市第一期 名校长工作室[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10):4-8.
[9] 阎庆东.关于义务教育办学效益的思考[J]. 民族教育研究,2002 (2):57-59.
[10] 仲教.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办学效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 会 2006 年学术年会观点综述[J]. 中小学管理,2006(12):14- 16.
[11] 刘香菊,刘在洲.大学科研育人的价值意蕴与作用机理[J].高等 教育研究,2020.41(8):73-81.
[12] 田领红,苏锦萍. 以问题导向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创新培养模式 的探索:以刘可钦校长工作室运行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21(S2): 158- 160.
[13] 胡荣堃,季苹.名校长工作室:在研究“重要教育问题”中成就名 校长[J]. 中小学管理,2014(4):35-36.
[14] 赵檀木. 以“卓越校长工作室”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J]. 中小 学管理,2020(7):24-25.
[15] 张艳纯.名校长工作室学员的专业化成长路径[J]. 中国教育学 刊,2021(S2):137- 139.
[16] 刘光艳,郭涵,康健,等.海淀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的实践研究:以 “郭涵校长工作室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2021(S2):187- 191.
[17] 孙超,夏红梅.海淀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的基本经验[J]. 中国教 育学刊,2021(S2):131- 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