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名校长工作室作为一种高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名校长的一条有效路径。广东省李悦新名校长工作室紧紧围绕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打造一个学习与研究的平台、搭建一条能力成长的阶梯、构建一个共享辐射的中心等三条路径,采用自主 研修、专家引领、课题研究、跟岗交流、异地走访、互助问诊、共享交流、示范帮扶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养方法,引领 工作室成员聚焦学校特色发展开展学校管理实践,形成了名校长成长、名校发展、区域教育发展等多方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名校长工作室,名校长成长,名校建设,区域教育发展
一个好校长所能成就的不仅是一 所好学校,更能带动区域教育的发展。 名校长工作室作为一种高端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其最直接的作用是带动校 长快速成长,带动学校优质发展,促 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2021 年 9 月 27 日,广东省李悦新名校长工作室(以 下简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在 近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工作室在主持 人李悦新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多方共赢的发展 共同体为目标,基于研究共同体和实 践共同体同步推进的理念,采用自主 研修、专家引领、课题研究、异地走 访、互助诊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的培养方法,聚焦学校特色发展开展学校管理实践,培养了多名学者型、 研究型、创新型校长。
一、打造一个学习与研究的平 台—凝炼思想,成就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 先是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 的领导。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校长的思想引领。因此,作为一 名校长,首先要有清晰的办学思想、 明确的办学目标。优秀的校长可以根 据学校具体情况和个人人生经历来经 营、管理学校,并逐渐形成自己学校 独特的办学理念,从而影响和指引师 生的主体信仰、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为此,工作室首先从思想领悟上着手, 通过自主研修、专家引领、课题研究 等多种方式,全力为名校长成长打造 学习与研究的平台。
(一)自主研修
校长的思想力是校长走向优秀的 核心要素,作为学校的领头羊,校长 必须有远大的思想见识、广阔的办学 治校视野、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引 领学校的优质发展。要提升思想见识、 打开视野,最便捷有效的方式首先是 自主研修— “读万卷书”,工作室要 求成员必须经常研读教育教学相关理 论以及科技、文化、管理等多领域的 专著和材料,及时跟进时代的发展变 化,准确把握教育的前沿、热点与趋 势,并将学习所得凝练为治校思想,进而付诸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和近两年的思想凝炼,工作室主持人 在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 “开发二小”) 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微笑教育”办学思想体 系,该办学思想体系引领下的 SMILE 特色课程开发、“二三五五”微笑课堂 打造、微笑缤纷社团建设等均产生良 好的育人效益;该办学思想体系引领 下的微笑教师培养模式及“双减”典 型案例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以上均 为工作室成员挖掘学校办学特色、制 订学校发展规划、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崭新的思路和宝 贵的经验。
(二)专家引领
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作为拥有丰富 工作经验的成人学习者,具有积极的 学习动机,善于批判性思考,很多时 候他们缺乏的是有效的引领。为促使 工作室成员更好地把握教育前沿理论、 教改热点,更好地落实教育方针政策, 更好地凝练办学思想,在广东省中小 学校长培训中心办公室谈心博士的引领下,在工作室主持人的组织下,工 作室开展了多个形式的专家引领活动, 包括线上线下主题讲座、主题论坛等, 引领成员从多个维度吸收多元教育的 智慧和经验,从立德树人的层面厘清 办学的思路与方向。线上线下参与的 “中小学在线教学发展”论坛、“家校 社协同育人”主题论坛、“课程文化引 领发展”主题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 家庭教育促进法》专家权威解读活动 等专家引领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工作 室成员的教育视野。种种专家引领活 动在名校长培养之路上发挥了引领方 向、凝聚共识、推动实践的积极作用。
(三)课题研究
工作室将课题研究作为培养名校 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课题为牵引, 以科研促办学,指导工作室成员结合 学校具体问题设立课题。在内容上, 工作室主推两项研究。一是关于学校 特色发展的课题研究,引领工作室成 员提炼各自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系,突 出研究学校特色发展,提高科研水平 和理论素养,进而促进成员在管理水 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 阶。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办学诊 断研究。引领工作室成员针对各自学 校发展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确定 研究课题,在现实情境中积累典型经 验。在课题研究开展的指导上,一方 面,工作室成员根据学校发展目标, 在工作室主持人指导下围绕现代学校 制度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 化发展、教学管理等办学板块确定研 究目标与内容。另一方面,工作室成 员依照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与成果,在 工作室主持人指导下撰写研究性论文 或学校发展案例,并汇入个人及学校 发展成效中。工作室主持人主持的广 东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新时代中小学校长引领教师成长的实践研究”探索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能 力发展的实践模型;同时,工作室主 持人以其所在的开发二小办学实践为 例,在广东省工作室主持人团队课题 研究型实践变革展示交流活动中做了 “以‘微笑教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 发与构建”汇报,以输出带动输入, 为工作室成员潜心实践、用心研究提 供了榜样引领与方法路径。
二、搭建一条能力成长的阶梯— 实战锤炼,成就学校
校长办学治校的目的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实践性的工作,绝不能仅 靠“纸上谈兵”。校长在日常工作中需 要面对的是各种复杂的教育场景和问 题,名校长应该不仅是一位果敢的管 理者、有效的沟通者、优秀文化的孕 育者,还是教育实践的示范者、力行 者,只有行走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去实践、去感悟,博采他山之石,才 能收获办学思想的升华,不断增强管 理治校、育人实践的能力。是以,工 作室以打造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实 践”的名校长团队为目标,为成员搭 建一条能力成长的阶梯,通过跟岗交 流、异地走访、互助问诊三维实践路 径,致力于促使成员逐步形成自己的 管理风格,促进其所在学校的健康、 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跟岗交流
跟岗交流主要是指工作室成员在 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下,到真实的学 校办学情景中接受名校长的指导,通 过近距离接触、沉浸式体验感受名校 长的办学治校思想、过程、策略和成 果。例如,工作室成员通过到工作室 主持人所在的开发二小进行实地跟岗 学习,深入了解了“微笑教育”的 特色办学思想和特色办学成果,其 中,该校建设的“悦心语文”“悦智数学”“缤纷英语”“悦雅音乐”“七彩美 术”“乐动体育”“趣味科学”七个学 科课程在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 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 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和 谐发展等方面给了工作室成员极具建 设性的启发—工作室成员陈丽玉在 番禺新桥小学开展的“书院文化”特 色课程建设实践便深受其影响,书院 文化之“非遗”特色课程成果丰硕, 引得诸多媒体争相报道。跟岗期间, 工作室主持人给工作室成员赠送了一 整套“微笑教育”办学思想系列书籍, 以激发工作室成员努力成长为有理论 功底、有文化品位、有教育思想和办 学特色的名校长。
(二)异地走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异地走访 活动主要是指工作室为成员搭建桥梁, 使其通过走访各类名校进行实地考察 和调研,感受知名学校的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以及学校文化等,切实感受 多元化特色学校的内涵,以及多元化 办学情景与教育思想的碰撞,从而不 断锤炼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想法,淬炼 出自己的教育思想精华。异地走访包 括名校访学、蹲点考察等多种形式。 工作室每学期会为成员创造条件提供 一周左右时间的名校访学活动,并为 成员安排一定时间的名校长所在学校 蹲点学习机会,以学习该校的办学思 路和管理经验。通过多所名校办学治 校经验的学习,工作室成员领会到特 色办学的强大魅力—在从化流溪小 学参观了校园环境、观看了校史,探 寻了伟人周恩来总理的足迹,感受到 在陈志辉校长引领下的“博善教育” 的独特魅力;在黄埔开元学校感受了 “臻美文化”体系所带来的文化熏陶的 力量,并聚焦“指导小学部如何更好 地开展德育工作”这一话题开展深入交流,学习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德 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三)互助问诊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优秀校长 需要具备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这体现在优秀的自我诊断和他 校诊断能力中。每学期工作室会开展 校际互助问诊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 会深入一所成员校,听取该校长对本 校的办学汇报,参与研讨,提供诊断, 共同帮助成员校梳理办学中的主要问 题,并为其找准发展方向,制订切实 的整改方案。在进行校际互访问诊期 间,工作室成员均需承担至少一次问 诊活动策划、学校发展问题整理汇报、 学校发展问题解决策略汇总提交等工 作。互助问诊活动较好地凝聚了工作 室的团队合力,使各成员在观摩学习、 诊断把脉、深度剖析中,提升了精准 发现问题、解决办学治校过程中真实 问题的能力,拓宽了教育视域,加速 了成长速度。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带领 下,工作室一行先后走进工作室成员 校—从化区良口镇第二小学、广大 附中高新区实验学校、广州市番禺新 桥小学、清远市清新区第五小学、湛 江吴川梅菉中心小学、廉江石岭镇中 山小学开展“实地考察,把脉问诊” 式校际调研交流活动。成员通过参观 校园、听取汇报、进班听课、观摩特 色活动、座谈交流等方式,多维度、 多视角了解每所学校的办学情况,诊 断学校育人实效,挖掘真实问题,给 出诊断意见,寻得学校品牌特色发展 的适切对策,进而有效破解了各校的 教育难题。
三、构建一个共享辐射的中心— 示范引领,成就区域
水尝无华,相荡乃兴涟漪;石本 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经受过碰撞的智慧更经得起实践的考验,集体凝练 出的智慧更能凸显实践的真知,解构 出教育的多元之美。围绕“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工作室本着智慧共融、协 同共进的原则,形成了指向名校长培 养和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导向的学习 共同体模式,建立起优质资源共享的 开放性交流平台,并培育多方共赢的 发展共同体,促进每一所工作室成员 校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从而 引领辐射区域教育的发展。
(一)共享交流
一方面,工作室无条件向成员共 享工作室的全部资源,帮助成员校实 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工作室想方 设法给予成员各种历练展示自我的机 会,促进成员深度领悟所学、所见, 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例如, 在开展各种研修、实践活动中,以校 长论坛、微讲座、主题汇报、成果展 示等形式为成员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 并帮助成员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提供相应的指引帮助。此外,工作室 每年均会选取一个专题,筹办一到两 次区域内学校管理专题论坛活动或学 校管理经验交流活动,与会人员均可 做专题发言或典型案例介绍,以此促 进工作室成员梳理相关工作、整理归 纳教育思想、激活办学思维的同时, 为区域学校校长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 源共享搭建桥梁。
(二)示范帮扶
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招募了 50 位 来自省内多所学校的网络成员,并尽 量优先考虑粤北粤东粤西的学校,尽 可能帮扶省内更多薄弱学校。同时, 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 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室发 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 对口帮扶活动,通过帮扶活动助推工 作室成员快速成长,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智慧型校长,促进城乡基 础教育转型发展。其中,在开展湛江 市遂溪县遂城第三小学的帮扶活动 中,工作室成员与遂城第三小学就学 校办学、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师 资建设、德育、课题研究等多方面 进行了交流探讨,为其学校发展注 入了新思路、新活力。此外,为形 成有效的网络对话和交流展示平台, 工作室开通了“李悦新名校长工作 室”微信公众号,以使区域学校和社 会全面、及时了解工作室的动态、工 作室成员的研究成果及成员学校的典 型经验,更大范围地推广工作室建设 成果,更加快捷地带动薄弱学校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高质量发 展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区域 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更多校长努力 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名 校长,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担当 和使命,主动站到教育改革的前沿, 直面学校目前的发展困境和未来发展 将会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郭涵 , 刘光艳 , 王晓琳 . 以“校 长工作室建设”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 (S2):180-183.
[2] 王钢 , 李继英 , 田领红 . 海淀 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的基本理念、主 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J]. 中国教育学刊 , 2021(S2):128-130+134.
[3] 张志敏 , 赵国弟 . 阅读 · 行 走 · 著述 : “名校长培养基地”为名 校长发展引航 [J]. 中小学管理 ,2020 (10):34-36.
(作者李悦新,广东省广州开发区 第二小学校长,广东省李悦新名校长 工作室主持人)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