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将 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对学生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 素养培养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活动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的,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相关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虽然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实施 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时,往往偏重于核心素养理论的讲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技能与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符号意识、数感、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几何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等方面内容。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在新课程改 革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学数 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严格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 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氛围不活跃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 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无法形成正确的核心素养培养观念和意 识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 学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教学内容 枯燥乏味,而且会因为课堂教学氛围 过于沉闷,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 会采取向学生提供固定解题思路的 方式,要求学生在遇到相同或相似问题时,运用教材中的模板解答此 类问题,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固 化思维,影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和发展。
(三)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不会主动表达看法的现象,这也是当前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便有一部分学生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答案,而另一部分学生的答案却与此 出入较大,但他们也不会质疑。这种随大流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丧失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质疑精神,不利 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 心素养的途径
(一)融合动手操作,培养学生 抽象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 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 义,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引导学生参加实 践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抽象核心素养 培养效果的稳步提升。
数学实践教学中抽象思维的培 养,需要从内容繁多的数学教材中 选取同类型且具有共同属性的数学 内容,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 效提升,并将教材中的抽象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 前,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 果的目的。
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五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 织学生动手参加量、剪、拼等实践 操作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独 立思考和探究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在数学课 堂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 到的简单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后,可以 先组织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 方式,分析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计 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锐角 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 公式,最后再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 考回答:我们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这一理 论知识,解答四边形内角和是多少 度吗?将数学转化思想与分割思想 融合在一起,开展数学教学,促进 学生推理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 有效提升,为学生系统化处理抽象 知识提供便利,帮助学生加深对知 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温故知新,培养学生逻辑 推理核心素养
温故知新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 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方 法之一,该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 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将数学逻辑推 理思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 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力度, 提高学生数学对象属性与问题分析、 推理能力,将原本看似复杂的数学 逻辑推理过程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呈 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 的学习和思考习惯,降低数学知识 学习难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在进行小学五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知识的教学时,教 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讲述之前学过的 平行四边形转变为长方形的知识,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长方形面 积计算公式,独立思考并推导平行 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汇报自己理解的 不同转换方式:如果以平行四边形 顶点作一条垂线, 剪开并平移的话, 即可拼出一个长方形。
假如学生没有想出第二种转换方法,那么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实 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拼接方法,就是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 平移后即可拼出一个长方形。但是 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最终都是以 讲述如何将平行四边转化为长方形 的知识点为主。
因此,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 除了推理、分析现有的条件,还应 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 出符合推理要求的条件。学生汇报 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 应的推导,以得出最终结论:由于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因此,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逻辑推 理能力的培养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能 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推理习 惯,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地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后续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顺利进行 奠定良好基础。
(三) 主动探究 , 培养学生数学 建模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建模思想。小学生正处于 数学建模思想的空白阶段,因此,教 师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 不同的角度制定完善的学生数学建模 能力培养策略,彻底摒弃传统以考定 教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探 究数学知识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 和发展。
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字母 表示数”这一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先向学生出示 需要探索的内容:请一位同学上来抽 出一张代表年龄的牌,然后教师将该 学生抽到的牌扣在讲桌上,接下来要 求学生猜一下教师的年龄,并引导学 生计算:当学生1岁、2岁、3岁的时候, 教师几岁?怎样计算?如果按照这样 的方式一直往下计算, 当学生几岁时, 教师又是几岁?观察这些算式,能发 现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改变?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再 次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 分析:这里面出现的每个算式只是 表示某一年教师的年龄,那么如何 用算式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教师 的年龄呢?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并与教师一同总结出:如果 a 表示学生的年龄 , 那么 a + 30 就 是教师的年龄。a + 30 说明教师在 具体数学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模 式进行了创新与改变,这有助于学 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提升, 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再如在讲授小学数学中的时、分、 秒这一知识时, 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 容, 先带领学生参加数学猜谜游戏: 兄弟三人一起出发,三人的速度不 同,经过了 360 天后,三人都未能 走出玻璃铺,这说的是什么物体?
借助趣味性教学问题,可以有效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经过激烈的讨论可以得知谜底是钟 表,然后教师即可为学生设计以下问 题:同学们能不能准确地说出时钟上 大格与小格指什么?时针与分针走一 格后各是多少时间?加快小学数学教 学的速度,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 要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水平的有 效提升。
(四)积极扩展,推动数学直观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合核心 素养培养策略时,应该以教学内容 为基础,组织学生不断地进行数学 理论知识的拓展应用,达到促进学 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有效提升 的目的。
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 置”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位置知识的 拓展应用,促进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的发展。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 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巩固练习、拓 展应用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根据 自己的理解,简单介绍与地球经纬 线相关的知识,然后向学生讲授科 学家找到返回舱的相关知识。科学 家们在寻找返回舱时,利用了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准确测算了神 舟五号降落位置的经纬度,然后才 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了航天英雄。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 导学生紧密结合科学知识与数学知 识, 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想象力。之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思考生活中 用到数学思想的地方,通过形式多样 的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 识和了解直观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 学知识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再如:教学小学数学中的“百分 数”知识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 在隐藏单位 1 的百分数题目时出现错 误。如在解答题目“一根绳子的 1/4 是20 米,那么这根绳子的 50% 是多 少米? ”这一问题时,很多学生都 会将 20 作为单位 1 直接列出算式。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鼓励学生先完成计算,然后进行 验算和估算,使学生自主发现计算时 出现的错误。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 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 生根据各个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 系,找出快速解答问题的途径,然后 通过估算的方法,检验自己计算出的 答案是否正确,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百 分数题目解题难度的目的,提高学生 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和质量。
(五)融合生活教学,推动数学 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教学 活动与核心素养培养紧密结合在一 起,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数学运算能 力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教 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开展小学三年级下 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应该通过设计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 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解答数学问题。 教师设计了去超市购物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进入超市后,仔细观察矿泉水 的价格,然后探索矿泉水的价格标签 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帮助学生明确小 数的构成,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各部 分小数的意义。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 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矿泉水的价格与真 实超市中矿泉水价格的区别,加深对 小数大小差距的理解,形成数据统计 与对比的意识,加深对小数基本组成 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根据该数学知 识点的要求,教师还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思想 教育,帮助学生稳步提升数学核心素 养培养效果,明确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的方向。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 的首要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时,可以将抽象数 学知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 用温故知新的融合数学逻辑推理教 学策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建 模思想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学 运算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促进学 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稳步提升,确 保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 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志升 .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J]. 天天 爱科学 ( 教学研究 ),2021(12):33-34.
[2] 孟转奇 .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 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 研究所 .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 科学研究所会议论文集 ,2021:210- 212.
[3] 黄惠莲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J]. 名师在 线 ,2021(28):71-72.
[4] 林绍海 . 刍议如何在小学数学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J]. 考试 周刊 ,2021(50):79-80.
[5] 张兵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J]. 天天爱 科学 ( 教育前沿 ),2021(5):3-4.
[6] 王军 . 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 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48):4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