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儿童立场研读教材的策略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04 23:43: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如果教师了解这个年龄学生的思维特征, 能读懂新教材的编排意图, 就会发现教材中三处“用时多久”的计算方法都是根据整点分段计算的, 就应引导学生观察钟表, 按整点的算法这样去想:从8∶25到9∶00经历35分钟, 从9∶00到11∶00经历2小时, 11∶00到11∶10又有10分钟, 因此共在校2小时45分。学生对钟表比较熟悉, 也经常看到分针走动的规律, 按照时间经历的前后顺序, 以整点分段进行计算, 这样计算思路清晰, 步骤明了, 能很清楚算出在校经历的时间。教师也可以根据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用线段图分段计时的方法画出线段图,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借助线段图直观、有序地进行思考, 虽然题目有一定难度, 但学生能迎刃而解。

(四) 激发儿童兴奋点, 点燃学生求知热情
儿童天性喜欢听故事、热衷玩游戏, 听着故事特别精神, 玩起游戏特别兴奋。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 尽可能地穿插故事或设计游戏环节, 捕捉兴奋点,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让学生多个感官主动参与体验、感知, 让知识、概念、道理悄然走进儿童的大脑。如, 在教三年级下册《年月日》[8]时, 授完新知接近课终, 学生开始疲惫, 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在课堂巩固练习环节, 某教师安排一个富有趣味的游戏:教师报月份, 报出的月份是“大”月, 男生站起来, 报出的月份是“小”月, 女生站起来。因为游戏牵涉到每个人, 学生既兴奋又紧张, 个个来了精神, 做好挑战准备。刚开始, 教师报出“3月份”, 声音刚落, 大部分男生立马站起来, 但还有个别男生没有起立而个别女生起立了。一阵骚动后, 经过自己思考或同学提示, 站错的学生随之调整过来, 站对的学生洋洋得意。教师请一男生讲讲自己“站”的理由。经这游戏刺激,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站错的女生听得特别认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班学生都期待游戏继续, 报出下一个月份, 好证明自己“坐立分明”。最后, 游戏以“2月份”男女生谁也不动而告终。教师没有强塞思考的任务, 而是通过游戏, 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思考,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知。

总之, 教师在研读教材时, 要心中装有学生。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找准立足点, 充分借助数学教材载体, 设计出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教学方案, 激发儿童主动参与学习, 使课堂人文、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3]徐国裕.有效课堂从研读教材起步[J].教育评论, 2014 (2) :123、1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3.

[4][7]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 (二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47、90.

[5]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 (四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63.

[6]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 (二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75.

[8]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 (三年级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76.

       《基于儿童立场研读教材的策略研究》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04/2018080411451628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