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策略(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01 00:40: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四) 加强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涉及内容广, 学校能否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关键在于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理解及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有的学校主要由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这些教师知识储备相对匮乏、单一, 难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实际情况看, 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专兼结合、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模式, 其中兼职教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职政工干部组成, 专职教师由有政治学、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组成。专职教师负责拟定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兼职教师根据各自专长选择专题, 以学术专长开展课堂教学, 以此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

(五) 增强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协同
思想政治课内容广泛, 学科背景多样, 涉及多种学科。专业课教学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 讲授社会学课程, 通过介绍费孝通教授, 突出我国多党合作制;讲授物理学课程, 通过介绍史蒂芬·霍金教授, 提醒我们善待地球等。从不同侧面, 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融合, 实现课程思想政治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效结合。

在备课过程中, 专业课教师有意识地从专业理论或者专业知识延伸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借助专业课的载体呈现思想政治元素, 利用思想政治元素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 让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在多方面相互呼应, 形成集群效应。专业课内容与思想政治课内容同建同行, 增强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协同, 形成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

(六)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覆盖了教学的各个层面。高校可以利用QQ群、微信圈、MOOC、微课等教学媒体, 将通识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把枯燥、静态的知识变得生动、富有情感, 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课内外交流、沟通。如, 设立课程QQ群或者微信圈, 课前教师将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参考文献等放在QQ群或微信圈, 供学生预习、讨论、下载。利用MOOC将某个知识点、技能点上传,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也可以将微课资源存储于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 跨平台使用,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青年学生喜爱新鲜事物, 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进行融合, 势必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教政[1995]11号) [A].1995-11-23.

[2]李小兰.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13) :6.

[3]张勇, 巫新建.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01) :119.

[4]周琦.宁波诺丁汉大学思政课专题教学模式探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7 (06) :92.

[5]刘文.通识教育研究三十年:热点聚焦与前沿探讨[J].教育评论, 2018 (01) :39.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策略》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801/2018080112422872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