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的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仅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间,我国新出台的资助政策就有6项,完善资助政策13项,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深入,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工作人员短缺、工作任务繁重、岗位流动性大、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等现实原因严重制约学生资助工作的扎实推进。面对精准资助、在资助工作中育人的要求,现有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根本无法达到工作要求。因此,有必要就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做分析,并提出合理解决途径。
关键词: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解决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李佳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面临困境与解决途径——以内蒙古工业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工作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43):85-87.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Financial Aid Work Team Is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A Case Study of Financial Ai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 Jia,ZHANG Hui-chu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ner Huhhot,Mongolia)
Abstract:China's student financial aid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many years.In the six year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China has introduced six new financial aid policies and improved 13,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work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The shortage of staff,heavy work tasks,high job mobility,unfamiliar staff business and other practical reasons are seriously restricted.Solid promotion of student funding.In the fac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precise funding and education in the funding work,the existing student funding team is simply unable to achieve Job requirement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financial aid policy,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ent financial aid work team also emerge.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ent financial aid work team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
Key words: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team construction;solution
— 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领导重视不足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挂靠在学生工作处下,科级建制。在当前教学、科研优先的大环境下,得不到学校重视。因此,工作岗位不具有吸引力。
(二)资助工作人员严重短缺,工作压力大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教人〔2006〕6号)要求,各高校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员队伍建设,原则上按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落实编制,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然而,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本专科在校学生2.3万人,按上述比例应配备9名专职工作人员,但实际两校区只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二级学院虽配有兼职工作人员,但这部分工作人员全部为辅导员,兼管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学生就业、学生党务、教工党务等工作,身兼数职,精力有限。此外,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年龄偏大也是制约队伍建设的因素。新形势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困难情况并给予精准资助已经成为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资助工作人员要熟练运用资助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维度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思路。然而事实上,资助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很多人仅仅能够完成一般性的表格填报,对于数据处理、分析等工作,经过简单培训也仍然达不到预期水平。[1-2]
(三)资助工作人员任务重,创新意识不足
随着资助政策的不断深入,资助工作的内容也在逐年丰富,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近三年惠及22000余人次学生,累计发放资助金7000余万元。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也意味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同时,新形势下国家对于精准资助及资助育人提出新要求,要求高校加强领导、提升队伍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资助育人。资助工作人员承担着多种角色——资助政策的宣传者、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组织者、奖助学金的评定者、资助育人的承担者。各二级学院的资助工作全部是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一并管理。他们不仅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同时还肩负着所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评奖评优、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党支部党务、教工党支部党务工作等。可想而知,在资助工作人员未增加的情况,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日常工作已经力不从心了,很难再对工作有深层次的思考,更不可能创新资助育人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了。[3]
(四)资助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奖励、晋升机制不健全
学生资助工作在高校中隶属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队伍又被看作是“锻炼岗”。由于高校教学科研第一位的主导思想导致很多新进教师将学生管理工作作为跳板先进入高校这个门槛,再寻找机会提升学历、转入教学岗位。这样一来,很多兼职资助工作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工作几年后纷纷转岗,致使资助工作队伍人员常换常新,政策掌握不到位,工作经验不足,工作延续性不佳。另一流动性大的原因是资助工作队伍工作人员在各高校通常不会像专业教师一样有完备的工作考核奖励机制。例如专业教师年底在核算工作量时会有超工作量奖励等一系列工作奖励。而资助工作队伍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关制度核定工作量,更不用说超工作量奖励了。然而事实却是每一名资助队伍工作人员为了公平公正公开且准确无误地完成学生资助工作,每天都在加班加点。资助队伍工作人员虽然可以通过职称评定或者职位迁升达到晋升的目的,但对于希望通过职称评定晋升的资助工作人员来说,每天忙于资助琐事,根本无法完成职称评定所规定的较高的科研任务要求。对于希望能够通过职位迁升达到晋升目的的资助工作人员来说,每所学校领导岗位数量是一定的,换句话说,没有空余的岗位去聘任。因此,两条晋升的路基本都在原地滞留,严重打击资助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4-5]
二 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解决途径
(一)进一步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
2007年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相关要求,各高校成立了资助中心、组建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也相应制定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但随着资助工作量的逐年增加及资助工作对于学校学费收缴、校园稳定、思想政治教育等起到的良好推动作用,仍需进一步提高领导对于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经费支持、人员配备、场地规划等方面有所倾斜,保证学生资助工作有序运转,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效。此外,上级主管资助工作的教育部门也应及时召开各高校分管资助工作领导会议,在传达政策、部署工作、交流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各高校对于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完成工作、创新工作、培养建设资助工作队伍的目的。
(二)加强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
对于日渐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以及不断增长的学生资助工作量,高校除了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日常工作外,还应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6]内蒙古工业大学每年资助覆盖面可达在校学生60%以上,换句话说每年有1万余人获得各级各类奖助学金、特困补贴、助学贷款等资助。所有的学生资助都涉及申请、审核、公示、发放的程序。这么大量的工作仅靠人工完成,不太现实。这就要求学生资助工作推行强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审核大批量信息以减轻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由于现行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仅仅为结果化管理,不能解决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任务重的现状,反而还成为了资助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高校需要研发或引进集申请、审核、公示、发放、存档于一体的完整的学生资助工作过程管理的信息系统。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精确程度,有效降低差错率,大幅度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效率,从而与教育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准确对接,为国家资助政策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三)建立长效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发展机制
发展空间的限制是导致学生资助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应建立长期规划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机制,以此来引进人、留住人。对于学生资助工作来说,经验是最高贵的财富。因此在资助工作队伍中应搭建交流培训平台,让大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拓宽思路。通过开展多层次业务培训对学生资助工作队伍进行学生资助政策解读、生源地助学贷款操作、国家奖助学金评审、资助后教育等学生资助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还可以就自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行交流经验,相互借鉴,从而促进学生资助工作战线的教师感情交流,齐心协力将学生资助工作做实、做好。同时,还能提升自身职业幸福感,有利于保证工作延续性。学校还应制定考核、奖励机制,完善晋升通道。按照学校日常资助工作制定考核机制,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准确情况、学生反馈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将创新性工作作为加分项,全面考核资助工作。对于考核合格且排名靠前的资助工作人员应予以表彰奖励,不合格的资助工作人员应采取调岗、降薪等处罚措施。考核结果应与职称评定、职位迁升等挂钩。[7-8]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与其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有一定差别,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在职称评审中应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量,适当结合科研成果评审。在领导干部岗位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对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进行定岗评级,使得资助工作人员至少在工资待遇上有所提升,从而保证其工作稳定性、积极性。
三 结束语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细致而繁杂,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政策、新问题,如何促进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精细化发展,就需要一支稳定的、有战斗力的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执行者。因此,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唐东升,张慧荣.广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6-139.
[2]王俐,贾曦.从人力资本驼子理论视角看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8(2):31-34.
[3]王正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9):116-117.
[4]宋时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面临的困境及解困措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3(4):49-50.
[5]赵珍,赵云山,卢小勇,等.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及队伍建设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01):90-93.
[6]戈超.精准扶贫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217-218+224.
[7]吴根生.新时代地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刍议[J].产业创新研究,2020(07):146-147+155.
[8]许云峰.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1):81-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1178.html